分享

太极杂谈——说重(李光昭)

 MZY649 2015-01-25

说 重 (1)

 

在太极拳修为中不少朋友问我: 练太极拳是求其轻,还是求其重?是轻好,还是重好?根据个人多年的感悟,我认为关于轻与重的问题是在太极拳修为中较有普遍性的问题;而且是修拳中带有根本性的重要关口。不能正确明白、理解、掌握和运用拳中之轻与重的内在关系,正是“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的结症所在。欲避此病,须知轻重。

说轻,似乎不存疑问。《拳论》开篇即云:“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十三势歌》中亦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很多太极拳老师在教授时,也都告诫学生盘拳走架要松走轻出。由此可知,求其轻是太极拳修为的重要内容。拳中要轻,不容置疑。

说重,好像心有疑异。王宗岳先师在《太极拳论》中明确告诫拳者:“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十三势行功心解》中亦一针见血地阐明:“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虑”。有些老师在授权时,也多有谈轻而避重;重似乎成为了修拳中的病根,甚至成为了拳中之大忌。

有些朋友会认为,由此说来,太极拳修为中既然轻利重弊,则应求轻而避重。对此,我的答案完全相反!拳中非但要寻其轻,更要求其重。拳之修为中,不能知其轻、悟其轻、得其轻而用其轻,求其根源,实则是因为不知其重、不悟其重、不求其重,故不得其重而用其重。拳之修炼中,凡重其轻而轻其重者,凡求其轻而避其重者,所寻之轻,必然会致于轻率、轻薄、轻浮以至轻举妄动。换言之,拳中之轻,出自拳中之重;有重才能轻,有轻必有重;重中寓轻,轻中含重;重不离轻,轻不离重;重轻相济即为阴阳相济。能重轻相济者,方为懂劲。故拳之懂劲,须知轻重;知轻重,乃懂劲之妙门。

老子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子所言:“重为轻根”,即为太极拳中重轻之道也!读《老子》,修拳而悟道,会使修为者内心犹如升起一盏明灯,眼前豁然开朗。一重一轻,一阴一阳,一合一开,一根一果;无重则无轻,无轻亦无重;无果因无根,无根定无果。

何谓太极拳道所求之重?师曰:“重者,稳重、厚重、持重之谓也。”一曰稳重。能稳重,则能固本壮根,必无轻佻、轻浮之病。稳而重,实为拳中之根。稳而重,须在拳之基础功修为中“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察昔日大师们盘拳打手之影像,稳而不迫,重似山岳;其形其神,令观者畏而起敬,佩而折服。

再曰厚重。能厚重,则能从容沉静,必无轻躁、轻薄之虑。厚而重,实为拳中之本。厚而重,则灵而轻。能厚重“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虑。”观其走架盘拳,“满身轻利顶头悬”,如行云流水,重而不滞,轻而不浮。“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三曰持重。能持重,则能灵活轻快,必无轻率妄动之举。持而重,实为拳中之体。持而有重,则动而有定。能持重者“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与人打手时,则能做到:“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如江河。”绝无轻举妄动,定能舍己从人,不丢不顶;“彼不动,己不动;彼欲动,己先动。”以静制动,后发先至,无往不胜。

由此可知,稳重则根固叶盛;厚重则沉而不浮;持重则灵变有定。此三重实则拳中之根、之本亦之体也。同时,也是人之品格、风度与境界之根基也。


 

说 重 (2)

 

太极拳修为中,说重就要说双重。修炼者无不知道双重是拳之大病,“双重则滞”。在行拳走架过程中,无论是顶、抗、丢、瘪,还是僵、懈、呆、滞,究其病根,无出双重之祸也。

何谓双重?顾名思义,双者,二也;双重即两个都为重。我们知道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万物均由一阴一阳相冲合而生。《太极拳论》亦云:“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分则阴阳,合即太极;有阴必有阳,有阳定有阴。同理,有轻必有重,有重定有轻。阴阳者,轻重也。一阴一阳即一轻一重。有重无轻,双重也;双重即有阴无阳,或有阳无阴。因此,也可以说:双重即双阴或双阳。双阴与双阳均与道相悖也。悖道而行,必病无疑,故双重拳之大病矣。

《拳论》云:“欲避此病,须知阴阳。”换言之双重之病,实为不知阴阳。何谓知阴阳?真知阴阳,就必深析太极阴阳之三属性:其一,阴阳相对,动之则分;其二,阴阳互抱,静之则合;其三,阴阳互根,相生相变。由此可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即相互对立之两面,在“气”的冲和作用下又统而合一;同时,阴中含阳,阳中孕阴,互变互生。

综观拳中双重之病象,不外有二:其一,一不分二,即阴阳不分,虚实不清。杨澄浦师祖在《太极拳论十要》中明确指出:“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在此论中,澄浦师祖明晰而具体地告诉学者:虚实不分,迈步重滞即为双重;虚实能分,则转动轻灵,毫不费力。由此不难看出:虚实不分,双重之病象也。分清虚实,实为修拳之第一要义。

其二,二不合一,即阴阳相离,虚实不合。阴阳虽判,虚实虽分,但判而离,分而裂,能分不能合,阴阳不济,虚实不统,则在盘架打手中,必然非顶即抗,非丢即瘪。究其根,依然“双重之病未悟耳。”《拳论》亦云: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由此可知,能分不能合,实为双重之另一病象。

如再深究双重两种病象之根,就会发现:合而不分,分而不合,虽为两种病象,其根其源一也,即阴阳与虚实不能变化。《拳论》精辟地阐明:“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变化,处处总有一虚实”细读此论,不难明晰,此论三句话,阐述了三层深刻内涵。“虚实宜分清楚”依然坚定地提出了分清虚实为拳之第一要义;第三句“处处总有一虚实”也明确地指明虚实要分而能合,合而为一的必然性;其关键在于“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变化”之句,其深层内义,即一针见血地剖析了人之身心内外不但双手两足要分虚实,实为无处不虚实,处处有虚实;更极其深邃地强调了虚实分合之根在于变化。能变化者,即能分合;能分合者,即能相济;能相济者,则无双重之虑。

何谓变化?老子曰:“有无相生。”无生有,变也;有复无,化也。动则分,变也;静则合,化也。虚而实,变也;实而虚,化也。拳之修为,无出身心二字。心之神意,无象而实有,虚无而真实,神变也;身之形体,有形而归无,实有而返虚,灵化也。故拳之修炼,虚而实之,实而虚之;虚实相变,实虚能化,一实一虚,一变一化,能虚能实,能变能化,焉有双重之病乎?

能变能化之关键,在于黑中有白,白中藏黑;即虚中含实,实中存虚;阴中寓阳,阳中守阴。虚中之实,乃变之种;实中之虚,乃化之基。如《拳论》所云:“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此即虚中实与实中虚紧要之论也。

以此察拳中之重,《拳论》中“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之论,便清明在心。重必虚,重定杳,实乃拳之真义之不二。反之,重则实,重则现,必致双重之病矣。由此而知,拳中之重,虚也,隐也,内也,藏也,收也,敛也,刚也;拳中之轻,实也,现也,外也,显也,放也,出也,柔也。

        正如拳论《阴阳诀》所云:“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化何须愁。生克二法随着用,闪进全在动中求。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


 

  

-------答博友太极鱼之问

 

非常感谢太极鱼及众多博友对本人博客的关注。就所提之问题,回答如下:

《拳论》云:“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此句话明确地指出:重要虚、要杳。重为什么要虚?因为拳中虚者,内也、藏也、隐也,故重要隐于虚、藏于内。换言之,凡拳中之重,切不可现于实、显于外。

何谓拳中之重?《拳论》亦云:“意气君,骨肉臣。”如此而知,意气为重,骨肉则轻。因此,拳者在盘拳走架时,神意气为重,则要虚藏而内敛;筋骨皮为外、为现、为实,反而要轻柔。《拳经》亦要求修炼者要“刚于中柔于外。”刚于中即刚于内。也就是要求修炼者,刚如重,要虚藏而内敛。故刚与柔者,一重一轻,一内一外,一藏一现,一虚一实也。

敬瞻昔日先辈大师之拳照,其内涵之神意稳重似岳如山;其外显之形体轻柔如行云流水。这实为我辈学练之楷模!反之,在行拳盘架时,内轻外重,内柔外刚,身重意轻,则必身形迟重而呆滞,神意轻薄而浮滑。此乃俗语所称:外强中干是也。与人打手时,则不堪一击。

综上所言,盘拳走架时要重而虚,内而藏,“内固精神,外示安逸。”与人比手时,则触处虽实要轻,虽显要柔;未触处则重而虚,藏而杳。这样才能做到:虚中藏重,内而寓刚;实里现轻,外显柔行。即可为至:阴中含阳,阳中有阴;“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此乃《拳论》“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之真义也。

上述乃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