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爆米花趣事

 宛平2008 2015-01-26

[转载]爆米花趣事

    前几天,老婆在路边见到一个正在爆米花的小贩,便停下来,花两元伍角钱买了一袋玉米花,给我当晚上的下酒菜。那天的酒喝得格外过瘾,香喷喷的玉米花把我带回到童年时代……

 自小我就爱吃米花。吃得最多的就是合作社、副食店里卖的那种腊纸袋包装的玉米花或是大米花,四分钱一袋。脆脆的,特别香甜。不过由于份量太少,而且还得跟弟弟分着吃,能吃到嘴里的更是可怜。我和弟弟最期盼的,便是走街串巷的爆米花小贩。只有他们到来,我们才有机会像扎猛子那样,把脑袋扎进脸盆里吃米花,那才叫大快朵颐、酣畅淋漓哪!

 那时,一看到挑着一头是葫芦状铁锅,另一头是油光瓦亮的木制风箱走街串巷的小贩,一听到“爆……大米花喽……!”的吆喝声,以及“咚——咚——”的米花出锅的声音,孩子们可兴奋了,总会一溜烟地跑回家,央求大人们从粮袋子里舀一碗玉米、稻米,或是黄豆、蚕豆、秫米、高粱米,再要上一两毛钱,不一会儿的功夫,随着“嘭……”的一声巨响,香喷喷的米花就出锅了。

 不过,最让我兴奋的是等待大米花出锅的那个过程。那时候孩子们都知道,第一锅由于锅凉,出花率低,一碗米也就爆个多半脸盆,因而谁也不愿第一个爆,排队的孩子们往往都在队首互相“谦让”,谦让的结果则是年龄较小或是比较老实的孩子第一个爆。而从第二锅开始,“谦让”则变成了“争抢”,一些霸道和强势的孩子往往会占据第二的位置。由于生性懦弱、老实,我总会从队尾排起,一点一往前挪,快要轮到我时,还总是会被人夹塞。

 不过,我一般不会在意这些,我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爆米花的锅和风箱上,对它们充满了好奇,琢磨其工作原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向大人们询问,终于明自了米花瞬间开花膨大的原理。原来,大米或玉米被装入高压容器中被炭火加风力炙烤加热,产生热胀现象,而锅内的空气也同时被加热膨胀,抑制了大米的膨胀,产生了一时的平衡,当温度和压力上升到很高时,锅盖被猛然打开,里面的空气和大米找到了突破口,膨胀力得以瞬间释放,在产生强大爆炸力和冲击波的同时,大米或玉米便胀开了花。经过这一过程,普普通通的大米就变成了香喷喷的大米花。

 不过,这种释放压力的过程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必须用宽大结实的麻袋来缓解瞬间膨胀产生的爆炸力和冲击波,否则会有相当大的危险。

 我就曾经历过一次爆米花惊魂。

 大约六十年末,有一次随母亲去黑龙江部队探望父亲,在驻地附近看见一群当兵的在捣鼓爆米花炉,我好奇地挤进去想看个究竟。原来,为改善随军家属生活,上级专们从内陆购置了一批米花炉,分发给各部队军人服务社。在那个边陲小镇,谁也没见过这种能爆出各种米花的“洋玩艺儿”,于是团长责成营长,营长责成连长,从修理连抽调出几个技术骨干,专门负责这边疆“第一爆”。

 接到任务后,七八个人一大早就忙活开了。一个人手捧说明书“第一条……第二条……”地高声念着,另一个人使劲地拉着风箱,第三个人飞快地转动着米花锅,第四个人不停地往炉子里添煤,还有一个干部模样的人紧张地盯着锅上的压力表,脑袋随着锅的旋转不停地左摇右摆,大声向众人报着表上的压力值。

 以前见爆米花都是一个人左手转锅,右手拉风箱兼添煤,我还是第一次看一群人干爆米花这一件事。这等阵势,这等紧张,好像要打仗。这更增加了我的好奇心,于是又向前挤了挤。

 “小王、老李,做好战斗准备,压力快要到了!” 领导模样的人喊道。

 “是——!”,随着回答声,两个人抬着一个方方正正的箱子状东西来到炉子边。这是一个用木头钉成的盒子,约有一立方米大小,盒底和盒盖是一寸厚的实木板,其余四面是用细密的金属筛网钉在木框上,其中一侧在正中央剪了一个圆孔,大小与米花锅口径差不多。对于经常看爆米花的我来说,从没见过用这种东西来阻挡喷射而出的米花,以为是爆米花设备的升级改造,莫非这家伙能用一碗米爆出两脸盆米花?我非要看看这新东西爆出的米花是什么样子。

 “时间已到,准备起爆!”当官的又高喊。

 负责转锅的那个战士忙将锅从炉子上扬起,把锅口转向对准箱子中间的筛网口。那两个负责抬箱子的战士则紧紧把住箱子两侧的手柄。

 干部模样的人见周边围满了家属院的孩子,怕出危险,忙叫人把孩子们赶开。见我们离远了,他支开转祸的那个战士,按照说明书上的要领,亲自将套筒插到锅盖的开关上,开始像纪录片里引爆原子弹那样倒计时。

 “5…4…3…2…1,起爆!”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一股白烟冲天而起,并迅速向四周蔓延,紧接着雪白的大米花下雨一般噼里啪啦地落在我们头上身上,孩们的兴奋劲儿一下子爆发了,一边高呼着“呜拉——!一边冲向前争抢纷纷散落的玉米花。

 “不好,出事了!”大人们的惊叫声打断了孩子们的争抢。

 白烟散尽处,只见架设炉灶和风箱的地方什么也没有了,只有那个干部呆呆地坐在地上,四周是冒着烟的碎煤块,两个战士也都东倒西歪躺倒在地,米花锅和风箱则飞出了好几米远。再看那两个扶箱子的战士,双手捂脸痛苦地在原地打转转,地上只剩下几块木板,箱子的后半部早已支离破碎。在场的众人忙将那几个人扶上路过的一辆马车,送到了卫生所。

 还好,那几个当兵的并无大碍,只是被气浪和煤块灼伤、烫伤,涂了几天军用特效药就好了。

 三四天后,一个刚入伍,也就十八九岁的河北籍小战士听说这件事后,自告奋勇找到连长,说是要试一试。没想到不到一袋烟的功夫便爆出了第一锅香喷喷的大米花。而盛装大米花的,仍旧是宽宽大大的老式大麻袋。这个小战士不仅会爆米花,还会做米花糖,长的、圆的、方的,特别好吃。后来才知道,这小子从小便随父在京津一带走街串巷靠爆米花养家。

 修理连连长知道这件事后对那几个人说:“我要是你们呀,早臊得跳了黑龙江了!”

 没想到其中一个愣头青冲着连长说道:“要跳你应该带头跳,有啥师傅就有啥徒弟嘛!”

 听完这句话,气得连长直翻白眼……

 长大以后我才明自了那天出事的原委。一个是箱子是硬物,不像麻袋那样柔软,有伸展力,承受不了冲击波的冲击。另外,在开启锅盖瞬间,没有人将锅身死死固定住,致使高压喷射产生的强大后坐力将锅身、炉灶与风箱顶飞了好几米远……

 改革开放后,美国洋玉米花进入中国,不仅抛弃了高压容器,减小了危险性,还避免了铅污染,有各种味道。不过由于价格较高,又比较甜腻,我不太喜欢,还是特别怀念童年时大米花的味道。

 

                                                                                                                                                                             2014/12/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