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高考复习:古代诗词鉴赏专题--形象\表达技巧

 龙溪舟子 2015-01-26

古代诗词鉴赏专题--形象\表达技巧

古代诗词鉴赏之形象讲义

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了解诗歌形象的分类

3、体察鉴赏诗歌形象的切入点和答题组织规范

二、教学重难点:体察鉴赏诗歌形象的切入点和答题组织规范

三、教程:

形象分类

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以下三种:

1.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②诗中的诗人形象,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非作者本人)。

2.自然景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写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鱼)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咏物诗的

(一)、人物形象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步骤

1、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诉衷情

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通过这一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步骤一:什么形象)诗人通过记述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的遭遇。(步骤二:形象的特征)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步骤三:形象的意义)

【答题思路】

1、人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

2)明确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明确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2、对诗歌中形象的分析,答题步骤一般应该有三部分构成:

诗中塑造的形象是什么;

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通过形象的塑造,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或表达的意旨是什么。

2、作品刻画的第三人称人物形象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参考答案】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什么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形象的特征)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形象的意义)

【答题思路】1、人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

2)明确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明确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2、对诗歌中形象的分析,答案一般应该有三部分构成:

诗中塑造的形象是什么;

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通过形象的塑造,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或表达的意旨是什么。

随堂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问题: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答案】
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闺中女子)形象。开头景物具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皱了思妇的心;闲逗鸳鸯、揉搓杏蕊的细节,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看斗鸭等动作情态体现了更深的愁苦相思及孤单寂寞。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解析】:从环境描写看,陆鸿渐的新居虽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需沿着野外小径直到桑麻之中才能见到。再加篱边菊的点缀,可看出是一个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作者的动作(扣门)、心理(欲去问西家)及邻人的叙述(归来每日斜),烘托出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也表现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身份)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性格具体分析)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小结(一)、如何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苏东坡的豪放旷达 陆游的悲壮爱国

2、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把握人物形象

如: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中就写出了作者就等友人不至的烦躁的心情。(通过动作)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结合诗题关键语句意象色彩以及注释把握作者情感世界

附: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 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离别诗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边塞诗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雨霖铃》等

(二)、景物形象(意境)题型方法与技巧.

.考点分析: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1)抓住并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

2)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 【典型例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步骤1)全诗选取了游览诸葛亮祠堂时所见之景:柏树,碧草,黄鹂,描绘一幅祠堂中幽静,寂寞的图景。(步骤2)营造了一种肃穆的意境。(步骤3)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追念悼惜之情,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答题思路】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常用术语:

A.寥廓、雄奇、壮阔、辽阔、雄浑、深远、旷远、高远、悲壮、壮丽、悲凉

B.幽清、静谧、静穆、明净、明丽、恬静、朦胧、幽静、幽美、优美、静美

C.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

D.热烈、和谐、华丽、绚丽、秾丽、繁华、喧闹、高亢、激昂、淳朴、清丽

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常见思想情感:

离愁别绪 羁旅愁思 思乡怀远 闲适恬淡 乐山好水 感时伤世

吊古伤今 忧国忧民 愤世嫉俗 叹惋谏讽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答题范式】

1. 本诗描写了----------景象(景物)

2. 营造(渲染)了-------------意境(氛围),(描绘出一幅--------的画面)

3. 表达了------------的感情。

课堂练习

1 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问: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2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打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的壮美景象。表达了诗人雍容的气度、力求上进,欲有所作为的内心世界、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三)、物象诗词鉴赏

一、考点分析

物象,指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赋予事物以人格化。从全诗来说,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或托物言志。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事物形象分类】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事物形象鉴赏题的提问方式】

1、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

3、某物象象征什么?

4、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种情怀)?

5、简析某句中的物象。

二.高考真题

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 山 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诗中杏花是妖娆美丽,高洁坚贞的形象(步骤一) 。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以作雪成尘为喻,形成对比,用纵被绝胜来强调(步骤二) ,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而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步骤三)

【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三、方法总结

1、事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3)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

2、刻画事物形象方法题型答题思路

古诗刻画事物形象,展示特征的方法,主要有:(1)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2)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解答这类题目,可按照如下思路进行:

阅读诗歌,找出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仔细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结合诗句分析运用的表现技巧及其所表现的具体内容。

指出这种手法的运用表现了诗人(人物)怎样的心理、感情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3、常见思想感情(咏物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见思想或情感:对所咏之物的喜爱;寄情自然,闲适自得;洁身自好,坚贞自守;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有时也用来表达某种理趣。

四、课堂训练

马 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马的形象特征:出身高贵或非同寻常(非凡马”“房星怀才不遇或境遇不好(瘦骨素质一流(铜声)。

2托物言志。借素质一流却境遇不好的的形象来抒发自己才华超群却不被重用的怨愤之情。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点。

【答案】:“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出蓬蒿,只能渐觉

2、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答案】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描写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中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瀑布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答案】: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附:常见意象的思想感情、文化意义。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松柏:挺拔、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悲伤。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菊:隐逸、高洁、脱俗、坚贞。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勇敢面对逆境。 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

草:荒凉、偏僻、离根,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3、动物类:

子规:悲惨、凄恻。 猿猴:哀伤、凄厉。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伤感。

4、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

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人生路途坎坷、挫折。

雪:纯洁、美好、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云:游子、漂泊。月亮:人生梦圆、缺憾,思乡,思亲。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事物或人生。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师版)

一.考纲分析

表达技巧:

1.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双关、顶针、反问、设问、对比、反复

2. 表现手法:描写手法(感官、远近、点面、动静、虚实、正侧、衬托、渲染、)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

3.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4. 结构安排:线索、抑扬、伏笔、铺垫、照应、卒章显志

考点分解一:鉴赏修辞手法

提问方式:

1. 这首是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 诗歌中某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

3. 请从修辞的角度谈某一句的妙处。

【典型例题】

定 林
  []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仍:又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答案】运用拟人手法,(步骤一)宿皆为人的动作,把、和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步骤二)生动形象地写出诗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步骤三)

【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第三步: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

【答题范式】

点明修辞手法+结合诗歌分析其具体运用+使用效果

【举一反三】

清溪行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 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

1) 颈联除对偶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

【答案】:运用比喻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倒映在清溪之中,仿佛行走在明镜里;鸟在山中穿梭,仿佛穿行于绘画的屏风里。虚实相生,虚实相融,山清水秀,美丽如画,给人形象生动、身临其境之感。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1. 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借以表达自己深切思念亲人的心情。诗人托入京使捎话时内心的波澜起伏,可见一斑。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爱怜亲人的思想感情。

【随堂演练】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此句的妙处。

【答案】本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绿” “以颜色分别借代”“”“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生动形象新鲜而又奇特。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枝词二首(其一)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诗的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答案】最后一句使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这里晴雨的,是用来暗指感情的”“道是无晴还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还有情。作者明确而又含蓄地表达出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的迷惘、她的眷恋、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简析这首词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答案】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上阕写去年元夜时的幸福欢乐,下阕写今年元夜时的苦闷伤感,对比鲜明。今昔对比,更显今年元夜的凄凉,突出了词人物是人非的怅惘与悲伤孤独的情怀。

考点分解二:鉴赏表现手法

命题揭秘:诗歌的表现手法是个大命题,只要是诗歌为更好地表现主旨而采用的艺术手法,都可归为这一范畴,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衬托、象征、比兴、渲染、烘托、用典,也包括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欲扬先抑等。

高考对于鉴赏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的考查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3.本诗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诗人的情感的?

4.本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5.请赏析诗中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手法的运用及艺术效果。

【抒情手法】

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性,抒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古讽今和托物言志等。

1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以第一人称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笔法。

南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作简要说明。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投笔从戎的愿望和建功卫国的理想。是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的。诗人大发感慨,书生从来无用,应该拿起武器去收取关山。

【答题步骤】

2.间接抒情:多数情况下,诗人的思想情感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助于其他事物来表达的。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关系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答案】这首诗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派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说明诗中是如何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

第三步: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诗的后两句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诗凭吊屈原。用沅湘长流不尽的江水比喻屈原千年不尽的怨恨,表达了对他的极大同情。后两句借景抒情,通过日暮秋风吹落无边落叶的萧瑟之景,进一步烘托了屈原的哀怨,寄托了作者的同情。

阅读下面这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人看似怀古,却另有其意义,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答案】借古讽今,诗歌借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无情嘲讽了割据一方的藩镇。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就像那些割据一方的藩镇,它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随堂演练】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诗向人们表明了怎样的心迹?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蝉的高洁象征自己品行的高洁,表现了无辜获罪的愤懑与不平以及希望得到援救、昭雪冤狱的愿望。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有人说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你是怎样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女主人公由开始的不曾愁的心理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忽见 陌头杨柳色。女主人公触景生情,看到陌头杨柳色(春色),联想到千里之外的夫婿,自身的孤独寂寞、对夫婿的思念和牵挂,一时涌上心头,自然而然产生的心理活动。

二、描写方式

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视仰视

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

描写方法:1)虚实相生(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3)动静相谐(4)细节描写(5)白描(6)衬托(烘托)(7)象征(8)渲染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虚写,写的是作者想象的情景。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诗歌表面写好友分别后愁绪满怀;实际上写出作者送别魏二时难舍难分的情感。

【举一反三】

请从动与静的角度赏析下面一首宋诗。

暮春即事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答案】这首诗运用动静相生的手法,描写了读书人埋头书案、苦心研读的情景。开头两句写麻雀慢行的影子映落在书桌上,杨花轻轻飘入砚池,这是动景,并以此来映衬闲坐小窗读周易的静景。这样动静结合,以静意观动景,表现了环境的宁谧,给人以悠闲喜悦之感。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将诗人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赏析。

【答案】末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下棋,可是时间已过夜半,客人还未到来,诗人百无聊赖之际,有意无意地拿起棋子在棋盘上敲击,将灯花都震落了。这一细节貌似闲暇,实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烦闷。

【随堂演练】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田家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本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前两句写一家农户父子二人都在忙碌耕种。说是父子二人,实则上就是全家,说是一家,实则上是指所有的劳动人民,所有的劳动人民整日都在辛苦耕作,不得空闲。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艰辛。
后两句写封建统治者只知道剥削劳动人民,却从不知道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禾未秀,庄稼还没有成熟,管家就已经开始修仓六月禾未秀,说明在遭遇天灾庄稼歉收、老百姓自己辛苦劳作一年却很可能衣食不保的时候,官家没有考虑如何帮老百姓渡过难关,而是在修仓准备收税,官家横征暴敛、巧取豪夺、冷酷无情的嘴脸便暴露无疑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滁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

请简析诗的结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诗人抒发情感起着怎样的作用?

【答案】:结句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因为离别在即,所以诗人在饯别宴会上听到的作为助兴的音乐越是悦耳,内心就越是感到一种难舍和难受。这种以喜相送反衬悲离的结句,渲染了诗人与当地民众的深情厚谊,使得诗意余韵不尽。

阅读下面的宋诗,本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庆全庵桃花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12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答案】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用典。桃源”“避秦”“渔郎”“问津等语,都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诗人通过用典表现自己不与元朝合作的决绝态度。

考点分解三:鉴赏结构技巧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心高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照应、过渡线索、悬念、开门见山、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欲扬先抑或先扬后抑等,都是比较具体的构思技巧,对于提高诗歌表现力有很大作用。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以小见大就是以小景传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请结合诗句谈谈本诗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来表现主旨的。

【答案】本诗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步骤一)写了一位闺中少妇打起啼叫惊梦的黄莺的情景,看似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深刻的时代内容。(步骤二)它通过写少妇怀念征人的小情景,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的大主题。(步骤三)

【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说明诗中是如何使用这种手法的。

第三步:阐明此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大德歌秋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便做陈抟睡不着:思人心切,即使做了陈抟也难以入睡。相传陈抟能一睡百日不醒。

这首曲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以秋景切入,又以秋景作结,首尾呼应。全曲由物及人,又由人及物,情境相生,物我交融,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真实的内心世界。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怜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的赏析。

【答案】可怜是可惜、可悲的意思,是全诗的关键,表达了作者对文帝不顾百姓苍生疾苦的批评之情。在结构上,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三、四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有力。

【随堂演练】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诗人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诗歌写于奉召还京之时。赏析诗歌结句艺术手法的妙处。

【答案】妙在以写景结情,结句不从正面写喜悦之情,却一下子跳到商山小桃花树上,以景语收住全篇,别有一种独特的风致和情韵。妙在融情于景。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眼,忽见岸上嫣红一片。至此,全诗戛然而止,画面上只留下一片花光水色。不言人的心情如何,只用彩笔点染商山妍丽春色,而人的愉快之情已自流露。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湘江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 杜审言,唐代诗人;唐中宗时被贬到极为偏远的峰州,此诗是他被贬途中所作。简析独怜京国人南窜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答案】这是全诗的中心,从结构上说,承上启下,(2)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后一句望江水而叹,都是诗人远离京国,正在南窜途中的感慨,这三句都是从独怜京国人南窜中生发出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