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标下对三维目标有效达成的思考与实践

 风虎神韵114 2015-01-27

新课标下对三维目标有效达成的思考与实践 

各位老师: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和大家共同研读新课标,今天我所谈的内容是新课标下对三维目标有效达成的思考与实践,我也是边学习,边体会,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一、课程标准调整的主要特点

    二、物理课程目标体系的基本结构

    三、三维教学目标的作用、编制的科学原则与设计依据

    四、基于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分解的方法

    五、围绕三维教学目标有效设计教学

 

    一、课程标准调整的主要特点

    (一)规范表述,增强可评价性。

    (二)细化科学内容,明确教学要求。

    (三)调整部分科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加强能力培养,落实三维目标。

    二、物理课程目标体系的基本结构

·     物理课程教育目标

·     物理课程培养目标

·     物理课程目标

·     单元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总目标 :让学生:

    (1)学习终身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

    (2)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加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有运用研究方法的意识;

    (3)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能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尊重事实,敢于创新;

    (4)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师教学的需要确定的教学活动的标准、方向和要求。教学目标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身心变化为目标,这些变化是以直接可观察的行为指标为依据的。因此,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它表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说明教师将做什么。教学目标就是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物理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有其特定的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为此,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体系。通过物理教学过程使学生产生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变化方式,达到预期结果和标准。

    三、三维教学目标的作用、编制的科学原则与设计依据

    我曾遇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同课异构教学中,三个有经验的物理教师编制同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结果,三个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差异非常大,可以说各不相同。为什么会这样?从归因角度看,造成三位教师教学目标编制的差异可能与平时教师备课时对目标编制重视不够,而且对课程标准研究不足,没有建立基于标准的教学的自学意识和行为有关。《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是对学习水平目标的具体化表述,但从一线物理教师的实际情况看,现在大多数配套教材的教参或教学辅助用书所列举的物理教学目标的编制有复杂化、学术化倾向,让一线的物理教师记不住,写不准,也用不起来,究其原因,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表述比较宽泛,影响教师教学任务的明晰。

    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质上是集中体现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健康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培养目标”的课改方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尤其三维目标设定上的不足导致在教学实践上出现了不少问题和盲点,我们试图在分析这些现状的同时寻求一定的解决策略。

    (一)物理教学目标的作用

    物理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标准和评价作用。

    导向作用是通过影响学生的注意而实现的。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在活动中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目标有关的事情上。尽量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或学生做演示之前,教师提出观察实验的要求,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就会很好,学生能比较详细具体生动地描述实验现象;相反如不提出观察实验要求,只有极个别的能够描述实验现象,大多数学生只有含混模糊的印象。再如:学生在探究“影响动能因素”之前,教师提出问题:“动能与什么有关?”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教师再提出要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就会进行的比较顺利,遇到问题能够自行处理,很快就探究出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速度有关。可见,教学活动的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激励的作用和导向作用是紧密相连的。如:在教师做演示前,让学生猜出可能出现的现象,增添些神秘色彩,这样能激发学生观察特定对象的积极性。再如: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想放弃学习时,几句激励的话语会使学生振奋精神,重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要想使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教师就应当在研究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知识和能力水平上以及他们的个别差异上下功夫,学生才能积极思维,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标准作用每节教学活动前首先要进行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又要以教学目标为标准。只有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例如:在学习“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首先就要考虑三维目标,这节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所以了解大量的实验和现象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课堂中设计了十几个实验和生活现象,使学生在“兴中启”、在“趣中探”,做到在兴趣中寻找规律,理解规律。教学目标不仅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起着指导的作用,而且在设计的步骤和方式方法上也都具有规约的功能。教学活动要取得怎样的结果,先达到什么结果,后达到什么结果,它们之间应具有怎样的逻辑联系等等,这些都要由制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来决定,教学目标预先就规定了教学活动的大致进程,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也就是教学目标一一落实的过程。因此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活动的主体对教学活动的控制,有利于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评价作用在教学效果的测量和评价中,教学目标的标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教学测量就是以既定的教学目标为标准,用可靠的数据显示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则是根据测量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看教学目标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例如:每节上课前对学生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每学习完一章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测试,测试完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找出不足等。因此教学目标是进行科学的测量、确定客观评价的基础。这就是说,一方面教学目标是测量教学效果的标准,另一方面教学效果也为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提供反馈信息,以便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对教学目标作出必要的调整。

   (二)教学目标编制的科学原则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最优化的第一步就是用综合的观点选择和决定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指南,也是评定学业成绩的依据。教学目标的编制既要考虑目标的规定性,也要兼顾层次性与基础性,一般来说,物理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个科学原则:

   1.系统性原则:用系统的方法来设计物理教学目标,即物理教学目标设计要考虑三个层次含义:一是要考虑到整个物理教学目标横向和纵向的联系,要保证各层次目标间、各科目教学目标间、各单元教学目标间以及各课时物理教学目标间的关联性和递进性;二是要综合考虑和分析物理教学系统各要素,比如物理教师专业能力、学生心理、学习内容、师生关系以及教学环境变化等因素。

   2.全面性原则。物理目标要全面,既要有知识、能力方面,也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要求。它包括两层含义:一要面向全体学生,即从物理教学的实际出发,制定“全员教学目标和个体教学目标”,以适应不同学历学生的需要;二要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物理教学目标不但要有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方面的目标,还要有情感领域方面的目标,完整的物理教学目标,必须坚持三个领域一体化。

   3.科学性原则:物理教学目标设计要注意科学性,尤其是对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设计更应如此,一是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顺序和认知顺序来设计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的教学目标;二是要突出物理教材的重点,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4.层次性原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物理教学目标设计要考虑层次性要求,即适当的弹性,反映出学生学习结果的层次性。现行物理课标只规定了目标的下限,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体现的基本素质的目标,对一些优秀学生也要鼓励超越基本目标而向较高层次的目标努力。对不同学生达到的目标在层次上有差异,一节课不可能对学习领域的所有目标全部落实到位。物理目标要求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应是大数多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使得处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从纵向上看,有关学生的任何预期的学习结果,要通过达到不同层次的要求来实现;从横向上看,不同的学习者达到不同的目标在层次上又有个体的差异。

   5.具体性原则:物理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明确、具体,有针对性,可以观察和测量,应最大限度避免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和不切实际。抽象的目标无法观察,也不好测量,要准确选择和使用行为动词。具体明确的物理教学目标要让学生把握“要学什么”、“学得怎么样(学到什么程度)”,能使物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具体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比如: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这是一种十分含糊的陈述,不可能给教学及评价提供具体指导。改用行为目标的描述则是:“提供报上一篇文章,学生能将文章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分类,至少85%的句子分析正确。”物理教学目标最常见的主要是行为目标,它一般强调学习之后的行为变化和变化条件。

   (三)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

   要进行物理教学目标编制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通常物理教学目标编制的依据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课标要求、学生特征(身心发展的特征和不同需要)、教材内容、教学环境(影响教学过程的外部条件)等四个方面。因此,在物理教学目标编制前,要充分考虑四个方面的依据,具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结合课标,整体规划和确定物理教学的总体目标;二是依据教材,考虑每一目标实现所处的物理学习阶段,将总体物理目标细化设计成为体现递进要求的阶段目标;三是关注学生,具体分析学生原有物理知识学习的起点(前在状态)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潜在状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确定每节物理课弹性的具体课时目标。四是考虑条件,保证物理教学在媒体技术支撑下提高效率。

    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的总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第一层次的目标)。这些目标被分解到不同的学科中去实现,并由学科专家制定出学科课程目标及不同学段(初中、高中)的课程目标(第二层次的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课程目标即体现国家培养总目标的要求,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的需求和学科发展的现状,体现课程开发的有关价值取向。因此,课程目标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

    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本学段的课程目标分解成单元或章的目标(第三层次的目标),并要进一步分解和制定节的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第四层次的目标)。科学探究课教学目标主要由教师制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它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依据,对局部的教与学产生导向、激励和制约作用。在这一工作中要注意:①在充分理解第一、二层次宏观目标的基础上,依据高层次的目标创造性地拟定可操作、可实现的各层次具体目标。②在制定第三、四层次的教学目标时,要仔细研读,深刻领会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总目标和课程的具体目标,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兼顾物理课程标准中相应的内容标准以及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内容的特点。③根据学校的现实情况、资源条件,制定具体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对学科知识的分析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提供的教学内容及其要求,结合对学生已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分析,设计出知识目标,并在对知识内容和实验探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能力目标的分析。探究教学目标必须立足于对教学内容的系统分析之上,做到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体系,理清内容的基本结构。对探究教学内容主要从纵横两个方面来分析。从纵的方面分析,主要是看某一特定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起的作用、所处的位置。从横的方面来讲,要看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哪些探究能力,以及这些探究能力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对学生的分析包括: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态度和学习的倾向性等个性因素。即要考虑全班学生普遍具有的学习准备状态和一些共同心理特征,还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探究的机会,从而得到充分发展。

对社会的分析即要考虑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例如,了解到学生节水意识薄弱,就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目标上设立相关目标进行教育。如了解当地的水资源、水污染、节水技术的应用等问题。

    [案例]当前,三维目标设计的质量怎样?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知识与技能: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初步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

    过程与方法:在对物质从宏观到微观世界的探究过程中领悟物质的可分割性;尝试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物质状态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友情提示 :在确定某章节的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

    (1)理解《标准》中相应的目标要求。

    (2)吃透教材,理解其中的教学意图。

    (3)对自己选择的教学内容、素材、活动等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中的教育、教学功能,明确设定教学目标。

     四、基于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分解的方法

     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要求的目标分解,其实就是将相对宽泛的内容目标具体化,做好基于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分解过程,就是要把上位的内容目标细化为更下位、更具体的教学目标。

    (一)物理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解为教学目标的策略

    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常见的分解策略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替代策略。通常是“一换一”的形式,将原内容要求A通过另一种清晰的目标B形式进行表述。如“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以下目标进行替代: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

    二是拆解策略。通常是“一拆多”,就是把一个表述过于笼统的内容要求,拆分成几个目标进行描述。比如可以将“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一条内容要求,拆解和具体化为:经历科学探究物质吸放热本领的过程,了解比热容概念。会查比热容表。根据物质的比热容解释简单的物体温度变化和吸放热问题。计算有关物质比热、温度变化或吸放热等简单问题。根据科学实验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有控制变量的意识。会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选择、装配实验器材,探究实验。积极与他人交流探究结论,能对数据进行初步评价。

    三是组合策略。采取“多对一”,就是将几个教学目标根据其内在的学科逻辑关系,进行聚焦、整合,形成一个总目标。这种课程目标的拆解策略一般在单元复习课或阶段复习课中经常用到。如在复习《了解电路》一章时可将“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会使用电压表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整合为“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这一过程需要经历六个步骤:

    一是寻找关键词,即从内容要求中找到重要的名词(应知)与动词(应会);

    二是拓展或剖析核心概念,可采用理论意义展开、概念认知展开等方式;

    三是拓展或剖析行为动词,可采用词汇意义展开、学科逻辑展开或教师经验展开等方式,同时要进行学情分析;

    四是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对物理专业知识的理解,确定行为条件;

    五是对应具体的学生和学校的教学条件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六是根据目标叙写规范,写出清晰的学习目标。

    案例:

    内容要求“1.2.2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第一步:分析内容要求的陈述方式、表述结构和关键词

    “物质的属性”内容要求1.2.2为“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核心概念为质量,表述的结构为“行为动词+核心概念”,行为动词:知道和测量。

    第二步: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

概念体系

知识地位

 

 

质量

什么是质量

重点

质量单位

质量的测量工具

如何测固体、液体的质量

重点、难点

    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

核心概念

概念体系

适用行为动词

学情分析

质量

什么是质量

知道

生活中已有重量的概念,易混淆

质量单位

知道

生活中对单位的大小只是一种感觉性的了解

测量工具

了解

知道托盘天平,但大多没有使用过

如何测固体、液体质量

测量

如何使用托盘天平测出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在操作过程中还有困难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

质量

概念体系

特征

行为条件

学生经验

什么是质量

抽象

通过联系其他物质属性和实例来认识

无前备经验

质量单位

感性

结合生活体验和分析,知道质量单位的大小和换算

有前备经验

测量工具

具体

通过观察和讨论来了解

无前备经验

如何测固体、液体质量

具体

通过讨论和分组实验来测量

无前备经验

    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质量

概念体系

行为动词

行为表现程度

什么是质量

知道

简单描述质量的含义,知道质量也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质量单位

知道

感受1kg质量的大小,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测量工具

了解

认识托盘天平结构,正确调节托盘天平

如何测量固体、液体质量

测量

正确操作托盘天平,直接或间接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准确得出测量结果(含单位)

    第六步:分解后的学习目标

    1.通过联系其他物质属性和实例初步知道质量的含义。结合生活体验感受1kg质量的大小,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通过观察和讨论,认识托盘的构造,并能正确调节和使用托盘天平。

    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进一步形成正确调节和使用托盘天平的技能。

    4.通过对质量估算的讨论,以及对其他小组测量结果的评价,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与良好的协作精神。

   (二)对课时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表述

    综合各类学者的研究成果,一般内容标准和科学探究涉及五类目标,即结果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通识性目标和能力目标。

    结果性目标的表述方式,主要说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具体明确、可观测、可量化。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强调“知识与技能”,如“能根据电路实物图识别出对应的电路符号图”“知道声音由振动产生”。

    生成性目标的表述方式,主要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历时性的、过程性的,因而也称过程性目标、体验目标。这种方式指向难以或无需结果量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强调“过程与方法”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描述自己对改变光路感受”“以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为例,体会和认识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意义”。

    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方式,主要是明确安排学生各种各样的表现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通常是与学生表现什么有关的或者结果是开放性的。这种方式指向结果开放的课程目标,如“说出自己喜欢的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制作简单的声音发声器件”。

    通识性目标的表述方式,主要是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与教学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内隐性、规范性。可适用于多个课程领域。如“表现出科学探究意识和一定人文精神”“形成水资源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能力目标的表述方式,描述的是一种能力。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比如“提高分析与论证能力”。

    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的构成要素包括四个要素,即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好的教学目标能够清晰地表达学生“学到什么”,明确学生学习结果。教学目标设定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行为条件是影响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等,主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次数/空间等数量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行为程度是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生的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ABCD方法是指一个规范的学习目标应包括如下的四个要素:

    A——行为主体,说明教学对象;

    B——行为动词,说明学生通过学习之后,应该能够做什么;

    C——行为条件,说明行为在什么条件下发生;

    D——行为程度,指明上述行为应达到的程度或标准。

    案例:“物体的浮与沉”的一个教学目标是:

    中学生在课堂上至少能够举出3个具体实例, 说明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

    教学对象:中学生

    行为发生的条件:在课堂上

    行为应达到的程度或标准:至少能够举出3个具体实例

    学生通过学习之后,应该能够做什么:说明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

 

     [案例]当前,三维目标设计的质量怎样?

     光的色散一节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知识与技能目标:懂得光的颜色。

   病因诊断:“懂得”属于行为动词表述不具体,难以测量。

   改编建议:通过观察光的色散实验,学生知道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

   根据案例研究,可以看出,行为动词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学习行为和特征,具有外显性的特点,通俗的讲就是“能做什么”,这种学习行为和特征,必须注意明确、可操作、可测量。教师在编制物理教学目标时应注意考虑到此方面。物理课程标准附录中,提供部分行为动词的说明,希望在目标编制过程中合理而准确的选择恰当的行为动词。

本标准中部分行为动词界定

类型

水平

行为动词举例

认知性目标

行为动词

了解

了解、知道、描述、说出、列举、举例说明、说明

认识

认识

理解

解释、理解、计算

技能性目标

行为动词

独立操作

会、会测量、会选用、会使用、会根据……估测、会用……测量

体验性目标

行为动词

经历

尝试、观察、经历、探究、能

认同

关心、关注、有……意识

内化

养成

  目标编制的行为动词不当,即要尽量避免用“懂得”、“提高”、“体会”、“领悟”等含义不容易确切把握的词,缺乏质与量的规定性,很难操作和测量。比如:“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具体的格式一般有:“……指出能……”、“……能区分出……”、“……能说出……”、“……能比较分析出……”等。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会设计、连接串、并联电路,能画出电路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属于技能目标)

   病因诊断:将技能目标混淆为过程与方法目标。

   改编建议:运用对比的方法,区分串、并联电路的异同,并能识别和说出生活、生产中的采用串、并联电路的实例。能利用电路图示的方法来表示电路的组成和电路元件的连接情况。

    [案例]当前,三维目标设计的质量怎样?

     从水之旅谈起(习题课)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区分不同的物态变化。

   改编建议:根据提供的一些生活中常见物态变化实例(学习条件),学生(行为主体)能区分(行为动词)不同实例中的物态变化。

液体的压强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识与技能:会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病因诊断:课标中没有要求计算液体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属于能力提高性的要求。

  改编建议: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能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课标中更没有利用公式计算液体压强的要求,此处要求过高,背离了课标要求。

声音特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影响响度的因素,并掌握振幅与响度的具体关系。

   病因诊断:“让学生”反映了目标的实施主体不是学生而是教师,没有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编制目标。另外,探究问题“振幅与响度”的因果关系出现颠倒。

   改编建议:通过手拨钢尺等实验的探究,学生知道振幅是影响响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并认识到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友情提示:目标陈述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不是教师,所以不要采用“使学生……”“提高学生……” “培养学生……”等陈述方式。

 

(三)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要求的分解方法与步骤

    课程标准中内容要求目标分解的步骤,一般包括:

     第一步,判断内容要求的陈述方式表述结构和关键词。判断一条课程标准的表述方式、表述结构,找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或修饰它们的形容词、副词等和规定性条件,作为关键词,并予以分类。一般关键词拓展与剖析要合乎学科逻辑,分解所得细化教学目标与内容要求应保持对应,避免过度分解和拓展。比如,“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这个内容要求,行为动词为“说明”,核心概念是“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从整个内容条目看,“说明”和“其他形式的能”是这一内容要求的关键词。

    第二步,分解或剖析核心概念。通常可采用概念认知展开等方式。比如“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这条内容要求中的核心概念是“其他形式的能”。

    第三步,分解和剖析行为动词。可采用词汇意义展开或教师经验展开等方式。一般描述的教学行为表现的动词要合理、具体、明确、可直接观察和测量。行为动词剖析方式,若采用词汇意义展开,在“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中,“理解”是这条内容要求中的行为动词。根据《物理课程标准》“附录”中行为动词界定,“理解”的水平含义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知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若采用词汇意义展开的方式,可将它拓展为区别、说明、解释、估计、分类、计算等。再比如针对“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若采取教师经验展开的方式,“说明”是这条件内容要求中的行为动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发现学生喜欢采取口语表达、书面描述、绘制图表、动手制作等“说明与解释”的方式。若采用教师经验展开的方式,将“说明”可以扩展为“通过言语说明”“画出图表说明”“制作模型说明”“实验演示说明”等。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与行为表现程度。结合学情、校情、资源等条件确定目标分解,此过程可以根据某种逻辑绘制成剖析图,以便于目标能够清晰地对应于具体的学生,符合学校的教学条件。通常行为条件分解要合理、必要,有利于指导学习活动的设计。而行为程度的分解则要合理、明确,能为课时内的形成性评价提供评估依据。

    第五步,叙写出教学目标。依据重点组合以及目标陈述的规范,叙写明确的教学目标。

   (四)典型案例评析

    案例1:

    某老师将《物理课程标准》“物质”主题中“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其中一条的内容要求“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做了如下分解:可以将“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这一内容要求分解为以下教学目标,具体是:

    1.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能说出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学生能说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

    3.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出原子、分子模型。

    4.学生能够用图形绘出原子、分子的模型。

    5.让学生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了解研究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

    [点评]以上教学目标的叙述,从目标分解的角度看,没有呈现出分解的步骤,但是有了初步的分解意识,无法判断过程的合理性,从陈述的五条教学目标来看,第1、第2条目标部分内容有重复,第3、第4条教学目标指向的目标领域和学习内容相同,第5条教学目标的主体“让学生”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另外以上教学目标中没有清楚地说明目标行为的条件和程度,不利于对目标进行测量。

    案例2:

    1.课程中“内容要求”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选自《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第14页,该条目属于课标主题一“物质”中“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中内容要求的条目1。

    2.教材内容:沪科版八年级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内容主题“第一节走进微观”

    3.分析表述方式、表达结构和关键词,该条目的陈述方式属于“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它直接说明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是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表述的结构:四种表述结构中的第一种,即采取了行为表现,具体表现为“行为动词+核心概念”的表述结构。

    本条目中的关键词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行为动词是“知道”,二是明确了行为的结果,即要求学习的结果是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4.核心概念扩展策略

    核心概念的分解采取了“拆解”的策略。

    5.行为动词的扩展或剖析

    行为动词是“知道”。从行为动词的类型看,属于“知识”的类别,其行为水平属于“了解”水平。具体要求是:学生能够再认或回忆原子和分子的相关经验,能辨认生活中有关分子、原子的事实,会用图形、文字或语言描述原子与分子的模型,具体说出原子、分子模型的特征。

    6.行为表现程度的确定

    学生学习的行为表现程度与结果是:学生要知道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具体指,学生要认识到物质结构是可分的。了解物质微观结构的工具可以利用电子显微镜等工具。能够知道分子和原子是微小颗粒,尺度的大小约10-10m数量级。不同物质可以由分子或原子构成,构成的物质分子间有是间隙的。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分子和原子可以由更小的微粒组成。人类认识微观世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了解卢瑟福的原子行星结构模型。

    7.分解后的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石墨在白纸上书写文字,酒精与水试管混合实验操作,能认识到物质间是有间隙的。通过归纳和推理,能够提出分子模型。

    (2)    通过分子模型的建立,认识到物质是有结构的。通过说明,学生能认识到分子是的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学生能了解到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

    (3)    通过物质微观世界的探索物理史的介绍,学生能了解到认识微观世界的工具是电子显微镜。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是渐进的。

    (4)    通过学生阅读材料,学生能说分子是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

    (5)    通过分组讨论和阅读材料,学生能够用物理语言描述出原子、分子的模型特点。并能识别原子、分子的模型示意图。

    [点评]以上案例基本上能够按照课程目标的分解基本步骤进行初步分解,分解的思路比较清晰,但是行为动词、核心概念等关键词的分解没有采取列表的方式。从目标的评价看,分解的目标具有很强的可测量性,行为程度表述也比较到位,但是行为条件的分解没有独立分解,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五、围绕教学目标有效设计教学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有效设计

    1.深入钻研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把握初中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要求

    2.在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中加强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3.认真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加强教材前后知识的联系

    4.体验知识和规律的形成过程

    5.改革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效设计

    1.寓“过程与方法”的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

    2.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

    3.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开展学科探究活动

    4.注重探究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

    5.在解题教学中渗透“过程与方法”教育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有效设计

    1.调查了解学生关于物理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现状

    2.通过物理学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STS教育

    5.充分挖掘物理教材的作用

    6.重视习题教学的育人功能

    案例:

“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片段

    [教学任务分析]

    光学分为几何光学、物理光学两大部分。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初中物理学习几何光学的初步知识。几何光学内容很多,根据义务教育的特点,在小学科学中,学生学习光的直线传播,观察光的反射等现象,在初中物理学中,学习的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规律等。光的折射规律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多的是透镜。

    根据现代科学教育理念,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因此,在让学生探究透镜成像规律前,应该先熟悉生活中与透镜有关的物品,研究这些物品的功能等。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新教材的内容安排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在第四章“多彩的光”中的第七节“神奇的眼睛”放在本章的最后一节,意在让学生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在制作产品时的重要价值,感受物理是有用的,并对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形成丰富的、具体的感性认识。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对透镜知识有所了解,并且在生活中对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也有所认识,见过和使用这些仪器,尤其是放大镜,学生在生活中玩得也比较多。但是对于这些仪器的基本原理学生没有思考过,尤其是对成像的虚、实等问题,在以透镜为玩具时,学生一般都没想过这类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了解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二)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模型照相机成像及模拟照相的过程,经历观察投影片成像的变化过程,学会有目的地观察,并能表述观察的结果。

    2.对凸透镜成实像、虚像进行对比分析,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生活中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表述观察的结果,获得成功的愉快。有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对实像、虚像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播放动画片《黑猫警长》第四集《吃丈夫的螳螂》片段。

黑猫警长在侦察过程中使用了什么仪器?

激励性评价:同学们观看得非常认真,本节课我们共同探究“生活中的透镜”,了解它们成像的特点。

 

 

认真观看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述能力。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探究一:照相机

1. 你家中有照相机吗?你已经知道了照相机的哪些知识?

对学生的回答经予积极评价。

2. 结合课件让学生自学讨论照相机的结构。

3. 自制照相机模型,探究照相机成像特点。

(1)   结合课本“想想做做”讨论设计方案。

器材:两个直径相差不大的圆纸筒,一只凸透镜、一块塑料薄膜、胶带等。

(2)   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后,派代表展示小组的设计方案,引导学生补充、完善方案。

(3)   制作模型。

(4)   用自制的模型给周围的物体“照相”,探究成像特点,并记录。

(5)   交流照相机成像特点。

为什么说照相机成的是实像?

4. 总结并板书: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5. 思考:要想使成的像更大一些,怎么办?

6. 介绍生活中的照相机——数码相机。

 

积极回答

 

自学讨论,完成导学案,展示学习成果

自主设计,小组讨论

 

 

 

合作设计,派代表展示

 

小组合作,共同制作模型

 

互相补充成人特点

联系生活,走向物理。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考察学生的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表达能力

    [点评]

    本案例先从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学情两方面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教学目标,对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了全面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模型照相机,自制照相机模型,观察成像特点,使用投影仪,在游戏中探究放大镜的原理,观看数码相机,视频展示台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知道了这三种仪器的成像特点,获得成功的喜悦,熟悉物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从而很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

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整体发展,有效发展。

    在研究层面,我们可以把三维目标拆开,逐一研究和设计。但在教学实践过程必须是三位一体,整合统一,协调发展。因为实践层面的教学过程面对的是学生这一完整的人的,因此绝对不能把三维目标在这个时候人为地分开。也就是不能把一节课分成三个环节,分别完成三个目标。比较而言,以听讲、记忆、模仿为主要标志的接受学习,更容易导致学习者的被动、学习过程的消极,学习结果指向知识与技能;而以探究、理解、亲身实践、分享与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更容易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理解物理学科价值,发挥和发展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毕竟,过程的体验以及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很难通过单纯的讲授就能实现和培养的,正如我们所说的“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次亲身体验”。

如在“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中,教师利用生活中的杠杆(如开瓶器、剪刀等)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并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列举自己所认识的杠杆,并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杠杆的平衡原理。在学生有效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习动力驱使学生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联系生活过程中,学生积极思维,热情交流,“说说自己” “听听别人”,不但认识了自己过去没有注意没有发现的杠杆,而且在倾听与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信息共享的快乐。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讨论,在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同时,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作为学习的主体,经历体验、探究讨论、倾听接受都是必要的。而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如果教师把学习现成的结论作为第一要务,仅仅是把前人的结论告诉学生,把教师自己的认识经验强加给学生,不重视学生的前验,不顾学生的感受,那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还是这一节课,曾经有一位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了实验探究。但是,在学生分别汇报各组测量的结果时,老师却只选择了非常准确和理想的实验数据。那些误差较大,可能导致“错误”结论出现的数据一概不要,完美地得出了与课本一致的结论。这看起来是件小事,但是传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呢?课本是“权威”的,为了某个目的(与课本一致)甚至可以修改客观得到的数据!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教育学生尊重客观事实,认识到测量就是有误差的,为了减少误差就需要尽可能认真,仔细;为了排除偶然性,就需要进行多次测量。由此可见,知识、技能的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本节课主要指科学态度)是完全可以水乳交融的,而不是针对某一个目标,人为添加上去的一些教学环节。可以看到,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群体合作的,都会让学生在心理上的自我激励、自信心的增强、遇到问题想办法去克服、接受或采纳他人的经验等方面都得到体验。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发展,过程方法得到领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体验,物理课程的内在价值得到体现。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三维目标的整体发展,是实现短时、高效、低耗而又充满愉快的学习的理想手段。为了实现三维目标的均衡发展,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赶进度、下结论,甚至静态地传授知识。而应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将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从三维目标的均衡发展角度看,对于大多数探究活动来说,探究的过程中所包含的思维训练、能力培养、科学态度、科学习惯的养成比探究的结果更为重要。

    情感的目标,能力的要求,更多的是靠在一个比较长的阶段,通过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由学生去体验,通过潜在的积累和沉淀而获得的。这正是教育工作者之所以成为教育者所面对的巨大的挑战。物理课程的教学应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物理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把知识技能教学、过程方法的体验领悟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的关注变成自己的一种内在的教学品质和教学行为,关注人的本质,让学生都能体验进步和发展。随着三维目标的逐步深化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也就得到了提高和完善。

    六、提高物理教学目标编制科学性的几点建议

   物理教学目标编制的科学性有助于提高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可测性。因此在物理课时教学目标的编制时,应当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一是进一步研读课标的内容要求,准确把握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明确课标内容要求的具体要求;二是进一步研读课标的附录,明确标准中行为动词的界定,准确把握目标编制行为动词选择的科学性;三是进一步认识结果性目标与体验性目标的区别,避免三维目标分类的混淆;四是进一步研读教材,明确教材的内容要点与编写意图,为目标编制奠定知识基础;五是进一步加强目标分类理论的学习,明确目标编制中四个要素的科学选择与准确表述。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物理课程标准》的修改对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一定要继续实践“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不断创新,努力落实三维课程目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自己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时间、空间和载体。

 

 

                                                           2012年8月2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