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著名碑刻法帖(宋以前)

 星河异彩 2015-01-27

秦绪全辑

 

1、汉三老讳字忌日碑

在西泠印社三老石室,高93厘米,宽42厘米,东汉建武二十八年(52年)刻。碑额断阙,碑文保存完好,计217字,清末出土于余姚。书体介于篆隶之间,浑厚遒劲,被誉为东南第一石。

浙江著名碑刻法帖(宋以前)


2、淳化阁帖宋刻原石

浙江图书馆《淳化阁帖》刻石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汇刻帖的原石,《淳化阁帖》宋刻刻石目前放置在杭州孤山路二十八号文澜阁旧址(现为浙江图书馆古籍部所在地), 抗日战争、“文革”中帖石遭受一定程度损坏缺失。一九九四年有识之士在浙图红楼走廊内发现这批刻帖,建议保护陈列,遂建碑廊储之。这个刻石是懋勤殿本淳化阁帖和潘祖纯本淳化阁帖两个善本的母本,已经引起国内外专家和媒体的巨大关注,但具体何种版本尚未搞清,所以研究这个版本的力度也要加大,必然引起法帖碑刻研究的巨大浪潮。

 

3绍兴国子监本淳化阁帖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高宗颁诏翻刻《淳化阁帖》,刻板置于国子监,其先后顺序、字行长短、卷尾篆题等均依照祖本原貌。此本摹刻精善,世称《绍兴国子监本》。曹士冕《法帖谱系》云:“绍兴中以御府所藏淳化旧帖,刻板置之国子监,其首尾与淳化阁本略无少异。当时御府拓者,多用匮纸盖打金银箔者也,字画精神极有可观,今都下亦时有旧拓者。元板尚存,迩来碑工往往作蝉翼本,且以厚纸覆板上,隐然为银锭痕以惑人。第损剥非复旧本之遒劲矣。”(此段乃曹士冕引用南宋初年郑兴裔文)

  所谓潘允亮藏贾似道本,经宋贾似道,元代周密、周厚、明代袁褧、之潘允亮,后经请代梁清标、陈崇本、王存善递藏本,简称潘允亮本。此本烜赫有名,一身被视为《阁帖》枣木祖本。在明代曾先后经三刻:即袁褧尚之(玉韵斋)刻本、顾从义汝和(玉泓馆)刻本、潘允亮寅叔(五石山房)刻本。卷九藏上海图书馆,卷一至卷八,并卷十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王壮弘目为阁帖枣木祖本。2003年上海博物馆汪庆正馆长从潘允亮旧藏十卷完璧本的刻工名胜上,发现郭奇、王成皆为南宋刻工,并证实潘允亮藏本十卷为南宋国子监刻本,然而香港中文大学何碧琪发现贾似道、周密印章是伪印。刻工姓名也是拼凑粘贴之上。从简陋的装裱形式上以及刻工水准应该是坊间伪刻,如果是御府所刻,与御府同年所刻的《绍兴米帖》相比则相形见绌,学者不可再以绍兴国子监本惑人。

4、《绍兴米帖》

南宋绍兴十一年辛酉(1141年)高宗又出御府所藏米芾墨迹,馆臣奉旨摹勒上石,厘为十卷,立于禁中,是为《绍兴米帖》(又称《御府米帖》,或谓蔡济或蔡忠模勒)《绍兴米帖》今传已无全本。已知公家收藏有二:一是上海图书馆藏宋拓残本,一是国家图书馆藏宋拓残本(有专家以为是明拓)。

 

5、《淳熙修内司帖》

宋孝宗赵眘命将内府所藏《阁帖》重刻,卷尾题有“淳熙十二年乙巳二月十五日修内司恭奉圣旨摹勒上石”,世称《淳熙阁帖》或《淳熙修内司帖》。今存一套藏于美国翁万戈处,每卷末的楷书题记淳熙十二年乙巳二月十五日修内司恭奉圣旨摹勒上石”。此帖曾陆续为明邵僧弥、清铁保、翁同龢等人所藏,后有贾似道、文从简等人的题跋和印章。

6《淳熙秘阁续帖》

淳熙十二年宋孝宗赵眘命内府以南渡后续得之晋唐遗迹摹刻成《淳熙秘阁续帖》十卷。卷一刊钟、王帖,卷二则二王帖,卷三刊欧阳询、萧珞、诸廷诲、孙思邈、狄仁杰、张旭、颜具卿七贤书,卷四载唐玄宗李隆基书,卷五刊李白、胡英、李邕、白居易书,卷六则张九龄、李绅等人书,卷七为李阳冰、李德裕、李商隐等人书,卷八刊怀素、张旭书,卷九刊高闲、亚栖等人书,卷末刊杨凝式等人书,每卷皆有内府印鉴。

7、《博古堂帖》 

绍兴年间,新昌(今浙江省新昌县) 石邦哲辑刻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自周穆王《吉日癸巳》至唐代白居易《诗简》计27种,陈思《宝刻丛编》著录。此帖选刻俱佳,后世评论晋、唐小楷,多以越州石氏诸刻为标准。

 

8、《兰亭续帖》

共六卷,淳熙年间(1174~1189)刻在越州(今浙江绍兴)。《碑帖叙录》称“盖借地名为帖名”,其内容与王羲之《兰亭序》无关。上海博物馆现残存上下两册,纸本,各开尺寸不一。北京孟宪章藏有宋拓本卷四、五、六。

 

9、《群玉堂帖》

   《群玉堂帖》原名《阅古堂帖》,韩侂胄(?1207)辑家藏宋代帝王及晋王羲之至当时名人墨迹,共10卷。由其门客向若水编次,摹勒上石。向若水精于鉴赏,擅长刻帖,所以此帖摹刻精善。开禧年间,韩侂胄被诛,其帖没收入内府。嘉定年间改为今名,拓本流传极少,明代已无全帙。故宫博物院藏有宋拓残本数卷。详尽的帖目亦不见著录,仅《中兴馆阁续录》大略记载全帖共10141段:第一卷为南宋帝后书,第二卷为晋王羲之、王司徒及隋僧智永与无名氏书,第三卷为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邕、颜真卿、释高闲、柳公权及五代杨凝式等书,第四卷为唐怀素大草《千字文》,第五卷为宋人书,第六卷为宋苏轼书,第七卷为宋黄庭坚书,第八卷为宋米芾书,第九卷为五代及宋人书,第十卷为宋蔡襄书。美国安思远藏怀素千字文卷。故宫博物院藏残本及卷八,吉林省博物馆藏卷六,上海图书馆藏卷八残册。

韩侂胄阅古堂在吴山青衣洞下。青衣泉在宋称阅古泉,陆游曾为韩侂胄写《阅古泉记》。

 10、《忠义堂帖》

嘉定八年(1215)永春(今福建省永春县)留元刚刻石于温州,均为唐代颜真卿书迹,共10卷,嘉定十年巩嵘续刻1卷,现存8卷寸浙江省博物馆,为孤本。忠义堂帖

 

11、南宋太学石经

在杭州碑林,现存85石,其中《周易》2石,《尚书》7石,《毛诗》10石,《中庸》1石,《春秋》48石,《论语》7石,《孟子》10石。始刻于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宋高宗赵构及皇后吴氏书,楷书。每石尺寸不等,高约160厘米,宽120厘米,厚25厘米。此石经原立于南宋太学内,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移存杭州府学(今杭州碑林)。

 

12、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赞刻石

在杭州碑林,共14石,石高44厘米,宽125厘米,厚20厘米,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刻,北宋李公麟画像,南宋高宗赵构书,小楷。书法和绘画皆佳,摹刻精良。

 

13、杭州雷峰塔刻经残石

咸淳《临安志》录吴越王钱俶雷峰塔刻经后题记有谓:“塔成之日,又镌华严诸经围绕八面”。八十年前塔倾圮,而经石碎裂星散。此见近拓残石数枚,捶拓甚精。确证《湖山便览》“小楷绝类欧阳率更书法”之说不虚。

 

14、《玉版十三行》刻石

王献之小楷代表作,被誉为小楷极则,笔画隽秀挺拔,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墨迹在宋元时有两本,一为晋麻笺本;一为唐硬黄本,上有柳公权跋,疑为柳公权临本。此二本后均佚,流传的刻本有二,一为碧玉版本,一为白玉版本。世以碧玉版本为优。碧玉版本明万历年间出土于杭州西湖葛岭南宋贾似道半闲堂旧址,贾似道廖莹中等刻,长28.8cm 宽25.8cm 厚1.2cm,现藏于首都博物馆。端石质,略有黑疵点。浙江著名碑刻法帖(宋以前)

 

15、世彩堂《淳化阁帖》十卷

相传廖莹中手摹勒,王用和等人镌刻。应该称为《世彩堂本淳化阁帖》。梁同书、上海图书馆仲威认为是浙江图书馆藏淳化阁帖原石是《世彩堂本淳化阁帖》。

 

16、世彩堂《绛帖》二十卷

今无传。摹刻精善,为世称道.

 

17、《世彩堂小字帖》十卷

周密:《癸辛杂识》“卢方春(柳南)所作《秋壑记》,王茂悦所作《家庙记》、《九歌》之类。”

 

18、《世彩堂小帖》

廖莹中又以所藏陈简斋、姜白石、任斯庵、卢柳南四家书为世彩堂小帖。目前国家图书馆收藏的 《乐善堂帖》中的末三残卷即是《世彩堂小帖》。

 

19、《宣示表》宋刻石

钟繇书《宣示表》墨迹无存,后世各帖传刻都出自王羲之临写本,临本北宋时期藏于内府,南宋末年被贾似道收藏。贾氏十分珍爱此表,命门客廖莹中、名工王用和摹刻上石,刻石精妙绝伦,誉为无上妙品。贾氏衰败后,此石入土久埋,在晚明年间出土于杭州葛岭的贾氏半闲堂旧址,此后辗转多家收藏并刊刻题记,至今保存完好,小楷十八行,碑阴为金农题跋与嘉道年间著名金石大家张廷济的题记。另有一刻石为清乾嘉学者跋文。 也是目前仅存的宋代《宣示表》单刻帖刻石。宋代刻帖原石传世极稀,均为国家重点文物, 见于2009年瀚海秋拍.首都博物馆以五千万人民币将此件购藏。浙江著名碑刻法帖(宋以前)

 

浙江著名碑刻法帖(宋以前)


20、玉枕兰亭

梁章钜《归田琐记·玉枕兰亭》:今人熟闻《玉枕兰亭》之名,而不知其有三本:其一见《太清楼帖序》云: 唐文皇 使率更令以楷法摩《兰亭》藏枕中,名《玉枕兰亭》。其二,则 政和 间,营缮 洛阳 宫阙,内臣见役夫所枕小石有刻画,视之,乃《兰亭序》,只存数十字。其三则 贾秋壑 使 廖莹中 以灯影缩小,刻之 灵壁 石者。周密《癸辛杂识》:“贾廖碑帖。又缩为小字,刻之灵璧石,号玉板兰亭,其后传刻者至十余,然皆不逮此也。”《志雅堂杂抄》中说“先是,贾师宪用婺州碑工王用和,翻刻定武兰亭,凡三年而后成,至酬之以勇爵,絲发无遺恨,與定武相乱。又缩为小字,刻于灵璧石板 。于是群玉兰亭,遂冠諸帖。世綵堂,盖其家堂名也。其石后泉州蒲寿庚,航海载归闽中,途次被风坠江中。或谓尚在,特不全耳”。

玉枕兰亭(式古堂本)

宋拓本,卷高14.8厘米,长600厘米,帖心高14.8厘米,长47.6厘米。现藏上海图书馆。经明晋府、清卞永誉、李宗瀚等人题跋,翁方纲题跋:“今当定以为贾似道时所刻,则实是宋刻宋拓之最精者耳”,玉枕兰亭版本颇多,然此本确是现藏玉枕兰亭之最精本。民国文明书局有影印本,今吉林文史出版社也有印本。

21、表忠观碑

  在杭州碑林,今存3石,高224厘米,宽104厘米,厚24厘米,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刻。石阴阳两面刻,各7行,行18字,惟最后一面5行,苏轼撰并书。原碑共4石,宋元丰元年(1078)刻,已废。今为重刻本,1949年后移存今杭州碑林 。 

 22、宋观音经碑

  在六和塔壁间,计4列,133行,小楷,董仲永书。碑上还刻有李伯时绘的观音大士小像,旁有南宋绍兴二年(1132)题跋。

  23四十二章经刻石

  在六和塔内,嵌于第一层内墙,由42位职官手书,南宋绍兴五年(1135)僧智昙立石。

  24六和塔尚书省牒碑

  在六和塔内,高250厘米,宽120厘米,碑刻南宋隆兴二年(1164)和乾道元年(1165)尚书省牒文。

 25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石

在六和塔内,高160厘米,宽80厘米,嵌于二、三层踏道墙面。经文分32段,后跋语6行,隶书。此经失去一石,故无纪年。但题跋中有六和塔主僧智昙请人写经,疑为南宋时所刻。

26、东阳本兰亭序

宋刻石,53.2厘米,31.7厘米。双面刻石。长方形,已裂成三块,缺一角。传为唐欧阳询所临摹本的石刻作品,属“定武兰亭”体系,是《兰亭序》刻石中较好的版本。今藏浙江省博物馆。

27皇朝祖宗御书法帖

刻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十卷。《中兴馆阁续录》 :“淳熙八年三月诏模累朝御书上石……有累朝御书并历代墨迹摹勒上石”。

28、张氏乌镇帖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乌镇本》:“旧传湖州乌镇张氏以绛、阁二帖锓木家塾,或遇良工模拓,亦有可观。”又曰:“此刻字画甚差,肥而极有笔意,颇胜诸帖,惜其间错悮数字为可恨耳。”

29、屏风帖
《屏风帖》,唐太宗李世民(599-649)书,宋嘉泰四年(1204)王允初刻于余杭,元延佑三年(1316)县令尹王昌移置县厅壁间。《戏鸿堂帖》翻刻一部分,其中祝宽夫跋语云:“右唐太宗屏风书,余从兄季平家所藏,盖从祖绍兴初为江西漕属,以重赂得于北人南渡者,凡十一幅,皆绢素也。其上杂绘禽兽水藻之文,犹隐可认。按《唐会要》贞观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上自为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诚可宝也。”其叙述《屏风帖》由来甚详。又有姜夔跋。

30、兰亭一百一十七种

 明 陶宗仪《<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 南宋 理宗 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钤缝玉池上,后归 贾平章。至国朝有江南,八十余年之间,凡又易数主矣。往在钱唐谢氏处见之,陆国瑞携至松江,因得再三披阅,并录其目。真传世之宝也。。”其中甲集“永兴”、乙集“三衢板刻”、丁集十一种、戊集、辛集“天台丁氏”、壬集“绍兴曾氏”、“绍兴石氏二”、“东阳郭氏”、癸集“钱唐李和”等多种皆是浙江所刻法帖。又《兰亭考》、《兰亭续考》载有多重浙地所刻,今不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