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康宁:重视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治疗研究

 墨香斋舍 2015-01-27

陈康宁:重视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治疗研究

2014-07-14 医师周刊 神经医学论坛

陈康宁

教授,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从事神经精神病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及精神病学专业委员


医师周刊: 椎动脉起始部由于血流缓慢及血流的紊乱是最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 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缺乏相应的研究,请您给与会者分享一下椎动脉起始部狭窄(VAOS)的血管内治疗发展的情况?


陈康宁:血管内治疗:VAOS 的内科治疗疗效有限,而外科治疗的并发症较高,VAOS 治疗的选择就落在血管内治疗上。VAOS 支架置入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很低,在2%~5%之间,围手术期卒中、TIA 的发生率也低于2% ,而主要的问题是支架后的再狭窄在20%~50%成为了VAOS 支架治疗的挑战。


目前尚没有统一的VAOS 血管内治疗的适应症,通常认为症状性椎动脉狭窄≥50%(DSA 诊断)需要血管内治疗,而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争议较大,较为一致的意见是,由于≥70%的VAOS 有较高的卒中发生的风险,血管内治疗也是需要考虑的。尽管目前的VAOS 支架治疗研究看到了VAOS 治疗的一线曙光,但是仍缺乏高证据级别的研究,所以在2014 年AHA/ASA 卒中及TIA 治疗指南关于VAOS 的管理中,血管内治疗的证据级别及推荐级别都很低,而且血管内治疗只在最佳的药物治疗后仍然有症状发作时才考虑。


展望:目前VAOS 治疗存在以下的问题:药物治疗的症状性VAOS 的自然史仍然不清楚;新兴强化的内科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也不清楚;伴有对侧椎动脉闭塞或发育不良对卒中发生的影响不清楚;血管内治疗卒中的复发率不清楚,支架后再狭窄率报道差异很大,所有这些都呼唤设计前瞻性对照的研究进行评价。


下期精彩

吴世政:国内外临床管理与卒中实践

李焰生:缺血性脑卒中/TIA的二级预防新认识

汪昕:正确认识高尿酸血症

吉训明: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