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 |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运动系统回顾) 2015-01-27 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来源: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肌力 是指肌肉的收缩力,一般以关节为中心检查肌群的伸、屈、外展、内收、旋前和旋后等功能.适用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及周围神经损害引起的瘫痪.但对单神经损害(如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和局限性脊髓前角病变(如脊髓前角灰质炎),需要对相应的单块肌肉分别进行检查. 1.肌群肌力测定:可分别选择下列运动:①肩:外展、内收;②肘:屈、伸;③腕:屈、伸;④指:屈、伸;⑤髋:屈、伸、外展、内收;膝:屈、伸;⑦踝:背屈、跖屈;⑧趾:背屈、跖屈;颈:前屈、后伸;⑩躯干:仰卧位抬头和肩,检查者给予阻力.观察腹肌收缩力:俯卧位抬头和肩.检查脊旁肌收缩力. 2.轻瘫检查法:不能确定的轻瘫可用以下方法检查:①上肢平伸试验:双上肢平举,掌心向上,轻瘫侧上肢逐渐下垂和旋前(掌心向内),如下图.②Barre分指试验:相对分开双手五指并伸直,轻瘫侧手指逐渐并拢屈曲.③小指征:双上肢平举,手心向下,轻瘫侧小指常轻度外展.④Jackson征:仰卧位双腿伸直,轻瘫侧下肢常呈外旋位.⑤下肢轻瘫试验:俯卧位,双膝关节均屈曲成直角,轻瘫侧小腿逐渐下落.如下图. 肌张力 是肌肉松弛状态的紧张度和被动运动时遇到的阻力.检查时嘱患者肌肉放松,触摸感受肌肉硬度.并被动屈伸肢体感知阻力. 不自主运动 共济运动 首先观察患者日常活动,如吃饭、穿衣、系纽扣、取物、书写、讲话、站立及步态等是否协调.有无动作性震颤和语言顿挫等.机体任一动作的完成均依赖于某组肌群协调一致的运动.小脑、运动系统、前庭神经系统、眼睛、感觉系统共同参与. 1.指鼻试验:小脑半球病变可见指鼻不准,接近目标时动作迟缓或出现动作(意向)性震颤,常超过目标(过指),称辨距不良.感觉性共济失调睁眼指鼻时无困难.闭跟时发生障碍,如下图. 2.反击征:即Holme反跳试验。嘱患者收肩屈肘,前臂旋后、握拳.肘关节放于桌上或悬空靠近身体,检查者用力拉其腕部.受试者屈肘抵抗,检查者突然松手.正常情况下屈肘动作立即停止,不会击中自己.小脑疾病患者失去迅速调整能力,屈肘力量使前臂或掌部碰击自己的肩膀或面部。如下图: 3.跟-膝-胫试验 取仰卧位.上举一侧下肢,用足跟触及对侧膝盖.再沿胫骨前缘下移,如左下图.小脑损害抬腿触膝时出现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颤,下移时摇晃不稳;感觉性共济失调闭眼时足跟难寻到膝盖. 4.轮替试验:嘱患者用前臂快速旋前和旋后,或一手用手掌、手背连续交替拍打对侧手掌.或用足趾反复快速叩击地面等.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动作笨拙,节律慢而不协调,称轮替运动障碍.如右上图. 5.闭且难立征试验:患者双足并拢站立,双手向前平伸、闭日.闭眼时出现摇摆甚至跌倒,称Romberg征阳性,提示关节位置觉丧失的探感觉障碍.后索病变时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睁眼站立稳,闭跟时不稳;小脑或前庭病变时睁眼闭服均不稳,闭眼更明显.小脑蚓部病变向前后倾倒,小脑半球和前庭病变向病侧慷倒. 姿势与步态 检查者须从前面、后面和侧面分别观察患者的姿势、步态、起步情况、步幅和速度等.要求患者快速从坐位站起.以较慢然后较快的速度正常行走,然后转身.要求患者足跟或足尖行走,以及双足一前一后地走直线.走直线时可令患者首先睁眼然后闭眼.观察能否保持平衡.站立时的阔基底和行走时的双足距离宽提示平衡障碍,可见于小脑和感觉性共济失调、弥漫性脑血管病变和额叶病变等. 常见异常步态包括痉挛性偏瘫步态、痉挛性截瘫步态(皮质脊髓束病变)、失用步态(双侧额叶病变)、小步态(皮质或白质病变)、慌张步态(锥体外系病变)、摇摆步态(肌肉病变)、跨阈步态(周围神经病变)、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脊髓后索病变)、小脑步态(小脑共济失调)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