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o Cool!Oculus成立实验室打造VR电影

 haosunzhe 2015-01-28

据国外媒体报道,Facebook旗下的虚拟现实头盔公司Oculus表示,它新成立的Story Studio内部实验室将致力于打造虚拟现实电影,以帮助普及虚拟现实头盔,创建娱乐社区。

如果你开发好了内容,人们就会蜂拥而至。

这是Oculus VR新成立的内部实验室Story Studio背后的理念,该实验室旨在打造虚拟现实电影,以及研究最好的讲故事范例。

该工作室定在圣丹斯电影节上公布,它是Facebook旗下Oculus的重大行动,意在推动Oculus虚拟现实头盔的普及,以及在娱乐行业培育一个蒸蒸日上的新社区。


Oculus目前的重心主要是放在为其头盔打造视频游戏上。该公司去年以2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Facebook。

Story Studio制片人爱德华·萨奇(EdwardSaatchi)表示,“Oculus将要专注于电影领域。Story Studio旨在带来激励和教育作用——通过打造令人惊叹的电影来激励人们参与进来,通过与社区共享我们的信息来进行教育。”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作为令一样媒介死灰复燃的先驱者,Oculus正面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


要取得成功,它就需要使得虚拟现实无处不在,但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内容,用户是不会向虚拟现实投入时间和资金的。


精明的内容制造者也往往对投资受众有限的媒介相当谨慎。Story Studio意在缓解这些痛点,制作内容及制定指南来鼓励创造虚拟现实影片。

为此,Oculus组建了一个深谙讲故事之道的团队。


该团队约有10个成员,包括来自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和卢卡斯电影公司的数位资深人士,如创意总监、前皮克斯电影摄影技师萨施卡·昂塞尔德(Saschka Unseld)和同样来自皮克斯的技术总监马克斯韦尔·普朗克(Maxwell Planck)。

自Facebook去年3月宣布将Oculus收入囊中以来,虚拟现实领域出现了一连串的动作。

去年秋季,三星电子联手Oculus推出了一款199美元的虚拟现实头盔,该设备配合三星Galaxy Note 4手机可带来虚拟现实体验。


谷歌也推出了Google Cardboard,该纸板盒护目镜可将Android手机变成虚拟现实设备。索尼同样也在研发自有的虚拟现实产品。

数家创业公司和一些艺术家已经开始制作相关的内容、特制音频和视觉捕捉设备。


就连大电影工作室也开始试验该项媒介——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旗下的福克斯探照灯影业公司在圣丹斯电影节上展示了为女影星瑞茜·威瑟斯彭(Reese Witherspoon)主演的《走出荒野》(Wild)特制的一个虚拟现实场景。

重重障碍

尽管势头趋好,但Story Studio的使命仍面临重重障碍。在打造虚拟现实电影上,制片人难以把握好基本的讲故事套路。


此外,从事虚拟现实需要很强的专业技术,其中包括如何在需要运行虚拟现实内容的计算机游戏引擎中制作内容方面的知识。


“技术障碍非常大,”昂塞尔德说道,“对虚拟现实内容的期望和实际制作能力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对Oculus来说,利用Oculus技术来打造电影体验的想法本身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它当初其实是由游戏玩家专为游戏而所创立的。


2013年末,Oculus投资者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鼓励该公司将触角伸向好莱坞。


在体验过Oculus的一个演示后,有位电影导演兴致勃勃地询问Oculus CEO布伦丹·艾里布(Brendan Iribe)他要如何开始做虚拟现实电影。

“我们当时不知道要如何回答他们。”艾里布说道。

Story Studio的领导者坦言,他们仍在学习虚拟现实电影制作(或称作“实时电影”)的基本要素。


该工作室的首部电影是一段几分钟长的短片,制作历时约5个月。


目前,该团队专注于制作内容丰富但比较短的片子,这样的内容会有助于他们快速进行迭代升级。

据萨奇称,实时电影制作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实现有时相互对立的两个目标:给予观众自由的临场感的需要,以及电影制作人讲故事的需要。


就首部电影《Lost》而言,该团队花了大量的时间来思考如何给予观众时间来在环境(《Lost》中的环境是森林)中获得放松。

Oculus新虚拟现实电影场景

该约5分钟长的电影的前一分钟专注于带你熟悉下环境。一开始,影片中完全漆黑一片,除了有只小萤火虫飞向你之外。


不久之后,黑暗褪去,黑色的森林进入视线。


接着,观众看到一机械臂在森林中“走动”,直至它找到其所有者——一个似乎有几层楼高的巨型缺臂机器人。

“皮克斯动画的宗旨之一是故事为王,但对于虚拟现实电影来说,临场感才是诀窍。”萨奇说道。

Story Studio计划跟外部的电影导演和工作室进行密切合作,培育目前还处于分化的社区。


很多从事该领域的艺术家已经开发了专门的硬件来为虚拟现实电影捕捉和处理视频和音频。尽管他们分享了一些知识,但许多人还是很注重保护他们的创作品。

视觉效果总监莫里斯·梅(Morris May)说,“我们想要开放一下,但我们也想要保护知识产权。”他曾参与《蜘蛛侠2》等好莱坞电影的制作,他的公司也在开发虚拟现实器材。

目前来看,距离电影制作室纷纷定期打造虚拟现实内容及予以巨额投资的愿景似乎还很遥远。


仍有人对该媒介表示诟病——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在去年的《华尔街日报》科技大会上称Oculus Rift是“乏味的东西”。


大型电影公司多数是主要利用虚拟现实来在选定的影院为它们的大片宣传造势。


例如,去年秋季,派拉蒙电影公司在选定的电影院给《星际穿越》(Interstellar)营造了一种虚拟现实体验。

福克斯给《走出荒野》电影打造虚拟现实体验,可能是目前为止大电影公司在该媒介领域上最大的动作之一。


二十世纪福克斯后期制作总裁泰德·加利亚诺(Ted Gagliano)称,公司联手创业公司Felix & Paul Studios打造了该项体验,在该约3分钟长的短片上大概花了17万美元。

然而,还不清楚二十世纪福克斯会否或者是什么时候会专门给虚拟现实打造原创内容,而非与传统电影项目捆绑的内容。


去年加盟该公司的未来主义者泰德·史奇罗维斯(Ted Schilowitz)相信,二十世纪福克斯和其它的电影公司将会加大对虚拟现实媒介的投入,不过该市场和该项技术还需要成熟起来,才能够突飞猛进。

“在最大程度上,我们会大胆地就未来的每一部电影考虑打造虚拟现实组件。”他说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