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绝句选(5)

 四学堂 2015-01-29

 古代绝句选(5) 
            韩维:城西书事
          蔬畦绕茅屋,林下辘轳迟。
          霜蔓已除架,风飘空挂篱。
      
         
      【作者介绍】韩维(1017-1098),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省杞县)人。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太子少傅,在政治上属于王安石新党。元时旧党执政,被贬均州,卒年八十二岁。他和王安石一同受到欧阳修培植,与苏舜钦、梅尧臣作诗和唱,在当时颇有声名。诗风古淡舒畅。
         
      【说明】这首绝句是诗人陉州(今河北省井陉县)时写的。陉州地处太行山麓。诗中描写北方高原山区的深秋农霜景色,语言质朴,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该诗的四句话都写景物,农村劳动情景清楚地体现在里面。
         
      【解释】①城西--陉州城的西方,太行山区。书事--记事,②蔬畦--菜园子。绕--围绕。③辘轳--安装在井上提吊井水的工具。迟--缓慢,不紧张。意思是说:到了深秋季节,北方山地高寒,菜蔬落市,汲水浇园的活计不忙了。④霜蔓--秋霜打过的藤蔓。此指一些攀架生长的瓜类和豆类。这句说:架上的瓜豆类已经收摘。卸架了。⑤这句说:藤蔓割下来挂在屋旁篱笆上,被风吹得飘来飘去。


      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举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照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新破蔡州回。

         
      【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做过监察御史和刑部侍郎。曾因上疏宪宗反对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历任国子监祭酒、京兆尹,官至吏部侍郎。他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散文和诗都写得很出色。他的诗,气势壮阔,力避俗套,讲究文字和意境的新奇险怪,也写有一些风格清新,文字朴素的作品。
         
      【说明】唐宪宗元的十二年(817),韩愈曾以行军司马身分,参加讨伐吴元济叛乱的军事行动。在宰相裴度和大将李朔率领下,唐军迅速攻下蔡州,活捉吴元济胜利的结局使韩愈深感兴奋,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华州刺史张贾,要他迎接凯旋归来的裴度。
         
      【解释】①次--指军队抵达、驻扎。潼关--关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张十二--张贾,当时任华州(州治在今陕西省华县)刺史。阁老--唐代称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为阁老,张贾曾任门下省给事中,所以这样称呼他。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②荆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县。去--离开。华山--太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南。③这句说:灿烂的阳光普照着潼关,关门大开,迎进胜归来的军队。④现史--指张贾。远--指潼关距离华州一百二十里。⑤相公--指裴度,系吴元济叛军根据地。元和十二年(817)十月,李朔破蔡州,活捉了吴元济。


      韩愈:晚春   
          草树知春不信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说明】这首诗写暮春景色。诗中把花草树木人格化,写得生动有趣。
         
      【解释】①芳菲--花草的香气。这两句说:草木知道春天即将结束,就千方百计地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相互斗艳弄姿。②榆荚--榆树未生叶时,先在枝条间榆荚,榆荚老时呈现白色,随风飘落,③惟解--只知道。这两句说:没有才思的杨树榆树,只会让杨花、榆荚随风飘荡,象雪花似的漫天飞舞。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说明】初春的蒙蒙细雨,新生的茸茸春草,被诗人描绘得细致入微。接着,通过形象的对比。更渲染出早春景色的优美。
          【解释】①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在兄弟中排行十八。②天街--京城的街道
      。酥--酥油,这里是形容初春细雨的滋润。③这句说:刚刚萌发的春草,经细雨润湿,远望去一片嫩绿,近看的话,这片草色却又消失了。④绝胜--大大超过。皇都--指京城长安。这两句说:现在是京城一年中春色最好的时光,远远胜过了柳色如烟笼罩全城时的暮春景象。


      韩琦:小桧
          小桧新移近曲栏,养成隆栋亦非难。
          当轩不是怜苍翠,只要人知耐岁寒。

         
      【作者介绍】韩琦(1008-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省)人。宋仁宗时任陕西抚使,和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有力地保卫了北宋的西北疆域。当时边境上有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经英宗至神宗,执政三朝。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他虽不是纯粹的诗人,诗却写得平易朴素,含意深长。
          【说明】这首诗借庭 里栽种的小小桧柏,表白了作者的正直刚毅的性格:不是为了闲情逸致。玩物丧志,而是借以培养自己耐寒的毅力。
         
      【解释】①桧--即桧柏,常绿小乔木。②曲栏--庭院中的曲折栏杆。③隆栋--大材。这句说的把树养成大材并不难,是与下面说的人要有“耐岁寒”品德相对而言;在作者看来,前者容易后者难。这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④轩--古代庭院建筑中的一种房子,几面敞开大扇窗,便于观赏园景。怜--喜爱。⑤耐岁寒--抵抗严寒。这时借比于生活斗争。


      韩翊: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作者介绍】韩翊,南阳(今属河南省)人,生卒年不详。唐天宝十三载(754)进士。安史之乱后,他过着游泳生活德宗时官至中书舍人。他的诗,多是送行赠别之作,有些作品写得意味深长。
          【说明】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写的是宫庭中寒食节情况,实际上勾划了当时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们“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丑态。
         
      【解释】①寒食--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或两天,按习俗这天禁止烟火。只吃冷食。②御柳--御苑里的柳树。③汉宫--这里借指唐宫。传蜡烛--指寒食节夜晚,皇帝把点燃的蜡烛赐给宠爱的近臣。④五侯--汉桓帝时五个同日封侯的宦官,借指受到皇帝赐烛的近臣。


      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介绍】贺知章(659-744),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县)人,自号“四明狂客”。武则天证圣元年(695)进士。累官至太子宾客、秘书监。唐天宝初年还乡为道士。他早年就有文名。诗作清新通俗。现存绝句仅六首。这里所选的两首,宛如两幅淡雅的水墨画,着墨不多,却意境鲜明,耐人寻味。
          【说明】这首诗通过写春风柳条,描画了初春时切万物复苏、生意盎然的景象。
          【解释】①碧玉--青绿色的玉。这句形容柳树绿影婆娑,有如妆成一般。②丝绦--丝带。形容柳条的轻柔婀娜。


      贺之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说明】作者离家几十年后重返故乡,既感到对乡土的亲切,又从乡里儿童的问话中,增添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本诗用能人简明的语言,描摹了这种百感交集的心情。
          【解释】①偶书--随意写下来。②鬓毛-- 耳边的头发。衰--疏落。


      胡令能: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说明】这首诗写一个农村儿童在河边钓鱼时的情景。他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因怕鱼儿惊走,连问路的人不让走近。神态是那么认真,那么天真烂漫。
         
      【解释】①垂纶--指钓鱼,纶,钓鱼用的线。②侧坐--侧身而坐。莓苔--这里泛指草丛。③招手--这里是摇手的意思。④得--语助词。这两句说:当过路人要来问讯时,孩子老远就摆手示意,不让对方走近。深怕发出声响,吓得鱼儿不来上钓。


      胡令能:咏绣障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作者介绍】胡令能,生卒年不详。莆田(今属福建省)人。生活在唐德宗贞元至宪宗元和年间。早年做过修理铁木器之类的工作。被人称为“胡钉铰”,他的诗作。仅存四首绝句。
          【说明】这首诗赞颂了绣花女工们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
          【解释】①绣障--绣花屏风。②花蕊--花心,这里泛指花卉。③拈--拿。床--指绣花架。④安--放。


      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说明】这首诗也是咏物言志。作者在诗中表示了要推翻唐王朝腐朽统治的决心和信心。
         
      【解释】①不第--不及第。指作者考进士没有被录取。赋--歌咏,②九月八--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旧时习俗,人们在这一天要登高、赏菊。这里用“八”,是为了押韵。③我花开--指菊花盛开。百花杀--众花凋谢。这是暗喻统治者必然失败。④透--渗透、布满。⑤带--披挂。黄金甲--双关语,一是形容菊花花瓣片片金黄,一是喻起义军的战服。
         

      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作者介绍】黄巢(?-884),曹州冤句(今山东省菏泽县)人。出身盐商家庭,小时从事贩卖私盐的活动。他有文才,
      武艺也强。公元八七五年,率众参加王仙芝令导的农民起义队伍。王仙芝牺牲后,被推做领袖,号冲天大将军。起义军很快从几千发展到六十万人,一度攻占京城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后来被唐王朝镇压。黄巢失败自杀。
         
      【说明】这首诗泳物言志。前两句说菊花处在落萧条的境地,用来比喻当时现实的衰败。后两句写作者要改变现实,给人民带来温暖春天的理想,充满了强烈的革命激情。
          【解释】①飒飒--风声。②蕊--花心。③他年--将来。青帝--传说中的春神。④报--告诉。这句说:要告诉菊花,让它与桃花一起开放。


      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作者介绍】黄景仁(1749-1783),字汉镛,一字仲则,武进(今属江苏省)人。乾隆时诸生,一生穷困潦倒,仅活了三十五岁。悲身嫉世,是他的诗歌创作的基调。有些作品构思精巧,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艺术感染力较强。
          【说明】原诗二首,现选一首,诗的后两句不是写流连景物,而是写人处在极度忧患之中茫然无所适从的心情。
         
      【解释】①癸巳--乾隆三十八年(1773)。当时作者在家乡。②漏--古代的计时器,指时间。迟迟--一点一点地推移。③潜--偷偷地,隐藏在事物的背后。物外--世俗之外。此处指其他方面。这句说:潜伏着忧患,从其他迹象就能察觉出来。④悄--悄然。愁闷失神的样子。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说明】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诗人又被罢官,监税鄂州。一到这里他就兴致勃勃观赏了名胜古迹南楼,并写下四首绝句抒怀,这是其中一首。诗里写了夏日清凉的景色,第三句说的清风明月无人管,借景抒情,吐露了他罢官后无拘地束的舒畅心情。
         
      【解释】①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楼--在鄂州城,登楼可眺望远景。书事--记事。②凭栏--靠着栏干。芰荷--荷花。③一味凉--十分凉爽。这两句说:清风和明月本来就很凉爽,由于它们无拘无束,一齐而来,使得楼上格外凉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