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绝句·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韩愈

 古风泊客 2021-05-15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中唐·韩愈·七绝]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新破蔡州回。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此诗选自 《韩昌黎集》。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此诗被称为韩愈平生“第一首快诗”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冬。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吴元济据淮西地区叛乱。元和十二年七月,宰相裴度为淮西招讨使,奉命统率各路军马,平定淮西叛镇吴元济,韩愈时为裴度行军司马。十月,大将李愬雪夜奇袭蔡州,活捉吴元济,淮西之乱终于平定。此诗即作于十一月平叛凯旋至潼关时即将向华州进发。

次:到达,并暂时停留。此处有驻军之意。潼关: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于东汉末设,为陕西、河南、山西三省要冲,长安的东方门户(今陕西省华县)。先寄:见面之前先写诗寄去。张十二阁老使君:张贾。十二是张贾的排行。阁老:唐时以中书舍人年久者为阁老,中书省、门下省属官亦称阁老。张贾曾任门下省给事中,所以称其为阁老。使君:汉代称州刺史或太守为使君,唐代沿用此称呼表示对刺史或太守的尊敬。当时张贾任华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华县) 刺史。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荆山:又名覆釜山,在潼关东南,距潼关西面的华山二百余里。今河南省灵宝市南部。华山:在潼关西南。为五岳山的西岳。今陕西省华阴市南。照:“出”的意思。四扇开:指潼关的四扇关门大开。关门东西各两扇。

荆山已去华山来”,描写唐军由东向西的行程。

日出潼关四扇开”,描写凯旋大军抵达潼关的壮丽图景。实则韩愈以日出”象征着藩镇割据局面一时扭转,唐朝中兴的政治局面由此实现。抒发了其雄壮豪迈的心情。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新破蔡州回。刺史大人莫说迎接路途远,宰相裴度刚破蔡州凯旋回。
刺史:指华州刺史张贾。辞:推辞。迎候远:华州至潼关一百二十里,故云“远迎”。相公:对宰相的尊称,此指平淮大军统帅、宰相裴度。新破:刚刚打了胜仗,破了蔡州,活捉吴元济。蔡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汝南县,为淮西割据叛镇吴元济的巢穴。

刺史莫辞迎候远”,希望华州刺史张贾不要嫌路程遥远而不来迎候宰相裴度。

按礼貌的道理来说,韩愈应该是劝华州刺史张贾不要来远迎。但是韩愈换用第二人称语气,所以完全抛开客气常套这么写,是因为胜利的意义非同凡响,更能表达得意自豪的情态情。以亲切、自豪、抒情的笔调通知华州刺史张贾准备犒军。

相公新破蔡州回”,以“破蔡州”借代淮西大捷,其中的“新”字不但包含“亲”意,而且暗示决战刚刚结束,更赞颂了宰相裴度的运筹帷幄。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把一首政治抒情诗用通知的方式写出,抒发了唐军打赢淮西军阀割据大捷的欣喜、豪迈之情,反映了韩愈对于统一战争的态度。

本诗是一首平起首句押韵【平水韵:十灰】七绝诗。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