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愈五十岁写的一首诗,短短四句波澜壮阔,畅快淋漓!

 江山携手 2021-06-05
古往今来,战士们胜利凯旋的消息,总是特别的激动,热血沸腾。“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身为战乱年代的士兵们,守卫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很少有机会回家与亲人团聚,付出了多少的艰辛。“只解沙场征战死,何须战士马革裹尸还”,作为一名战士想到的只是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哪里会关心战死后尸体已马革包裹而还。战场上的残酷令我们心惊胆战,但是战士却挥刀勇往直前,奋勇拼搏书写了一首首嘹亮的战歌。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韩愈的《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描写大军凯旋而归的情景。这首七绝约写于元和十二年(817)年,此时的韩愈已经年过50,垂暮之年,身体大不如从前了却写出了平生的一首快诗(蒋抱玄语),此诗写于淮西大捷后诗人随军凯旋途中。当时唐军抵达潼关,即将向华州进发。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荆山已去华山来”,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而来。荆山在今河南灵宝境内,与华山相距200余里,华山在潼关的西面,巍峨的大山,倾听黄河的声音波涛澎湃,极为壮观。李白舟行江上,远眺妩媚的青山写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亮丽佳句,那种诗意豪情令人赞叹。韩愈是为战役而放歌,气势磅礴,境界之高远超李白。
“日出潼关四扇开”,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此时正是隆冬时节,天气非常寒冷,诗人写了红日东升,霞光万道,冰雪消融的壮丽景色。“日出”一词写太阳升出,有 丰厚的意蕴,太阳一出,阴霾消散,“元和中兴”由此出现。
“潼关”潼关一开,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下,一切都是那么喜气洋洋。李贺诗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乌云滚滚的景象,突然间变成了丽日晴空,将士们个个严阵以待,锐不可当,李贺用天气变化来表现将士们的斗志,妙哉。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刺史大人莫说迎接路途遥远,宰相裴度刚破蔡州凯旋而回。第三句用抒情的笔调通知刺史大人犒赏士兵。“莫辞迎侯远”,完全抛却了客套俗气话,显示出了得意自豪的神态和反客为主的襟怀。
蔡州原是淮西强藩吴元济的老巢,元和十二年十月,唐将李愬雪夜攻破蔡州。韩愈由衷地赞美将帅,表达了自己对撇平藩乱的,统一江山的期盼。一场战役,山岳的巍峨,阳光的普照,潼关的打开,皆源自大唐王朝的强胜元气。
纵观全诗,大处着笔,气象蓬勃,用一红日高照,天地生辉表现万民欢呼雀跃的热闹景象;用宰相挂帅,踏平贼寇来书写英雄气壮山河的战歌,更显波澜壮阔,畅快淋漓。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诗文大观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