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光启蒙》反思与重建

 花漾物语 2015-01-29

    课外阅读的引进应该融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它的宗旨应该是有效提升语文素养的,它的出现应该是不着痕迹的,它的呈现方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

    我经常采用的办法是以课文为中心点,向原文原著扩展。如《月光启蒙》的原文开头是对母亲现状的描写,文字中透着心酸和难过,更体现出作家孙友田对母亲将自己引入文学之门的深深感激之情。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引入被编者删除的片段,引导学生将课本与原文进行比较,探究,在比较中明辨改动的原因及好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具体操作为:

    讲述:伴着母亲的爱,长大后的孙友田成了著名的诗人,著名的民间文学家。当他再次回到母亲的身边,却发现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他在文中这样写到“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引读:母亲满头白发,深深的皱纹刻在她的额上。可曾经——。母亲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可曾经——。母亲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可曾经——。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可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这位在月光下给我启蒙的——。

   激情:母亲的恩情是我们所无法忘却的,在原文的结尾作者这样说:“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让我们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感谢她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从课堂气氛来看,学生的心灵是被震撼的:课堂上寂静无声,只听老师缓缓的朗读;跟读时饱含激情,仿佛这位母亲就在他们身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