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读九章6】回归文学启蒙,以审美教学为旨趣的重构

 小申书院 2013-04-10


     【重读九章6】回归文学启蒙,以审美教学为旨趣的重构

老伯牙

    现行苏教版国标本入编了作家刘绍棠的《师恩难忘》,这篇文章,以诗意的笔调回忆了作者小学一年级的情景,在那所四个年级一个班的乡村小庙里,田老师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数字小诗编成了故事,娓娓道来,令作者终生难忘。我更喜欢这篇课文早先的名字《老师领进门》,文章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一首小诗,几个故事,成了一个作家的文学启蒙。这扇门,开启了一个人一生的文学之路。有意思的是,这首小诗,现在成了人教版一年级第一篇《识字》,启蒙着一代人的语文历程。
  不必争论小学语文和文学教育的轻重关联,如果将一生的语文学习比作一段旅程的话,小学无疑是文学启蒙的发端。这颗种子可能播种在识字教学中,譬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谁能说这几个成语中没有色彩斑斓的文学?它也可能播种在谜语《画》中,谁能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不是中国古典文学最精致的表达?文学是什么?文学是有一定的美育修养的作家呈现的一种文字倾诉,是一种艺术化的语言媒介。朱光潜说:文学是一种与人生最密切的艺术。文学,相对于一般的文字作品而言,是从内心观照和情感出发延伸到外部世界的一种艺术。它不缺乏其他艺术的表现手法,甚至更能完满地再现叙述者情感的起承转合、情致心绪、思想转变等动态过程。它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艺术,因此具备了独有的表现方式和生命情态。更精确地说,文学,是一个人心灵的故乡。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曾有过几次大讨论,曾一度引发以语文的经世致用而去文学化的两极思潮。语文课偏离文学的朝向,语文课堂就会失去灵性的滋养,失去丰美的想象,失去人类亘古传承的诗意仰望。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阐述: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显然培养文学审美和鉴赏能力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一以贯之的要求。而我们所着眼的经典老课文,他们一度是璞玉浑金,长期的符号化或使其成为政治的附庸,如《小音乐家扬科》被简单地概括成在资本主义社会,穷人的孩子没有可能实现愿望;或长期工具化,顾及遣词造句、框架结构、表现手法等外在的,却忘记了更里层的,甚至内在的文学肌理之不存,将安附?实际上,文字的运用和文学的熏陶并不可能完全脱离,他们始终是相互依存在文本之中,常被执教者因某种观念而在教学过程中生硬割裂。因此,重拾课堂的文学启蒙,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表达背后的文学关怀,是焕发老课文文学光辉的重要取向,符合课标阐释的语文价值观,不但不相悖于语言文字基础性功用,而且是其更高层面的引领。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熏陶一词,表明了语文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审美活动,通过阅读与鉴赏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作品的美。这是语文学科本质上区别于其他自然学科的地方。这种美是一种情感的融通再现。经典的老课文所代表的文学作品就是一个美的世界,诸如《鸟的天堂》、《月光曲》等那些为几代小学语文教师喜闻乐道的经典佳作无一不是如此。它所起到的作用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曹明海教授鲜明提出:语文教学就是一种陶冶性教学。对课堂教学文学意识的强化根本上还是依于教学过程的审美再现。审美化的教学利用人共有的对美的认同,通过课文引导学生参与美的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别于一般语文阅读教学的是,审美化的教学追求更关注学生的心灵润泽,而不只是认知性语文教学单纯技巧性的文字运用。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这就为新一代的教材定位指明了一个更高的方向。叶圣陶先生早年也提出培植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明晰目标。出色的文学作品都是人类高层次的情感再现。而要获得这种切身感受的审美教学最贴切的教学方法就是体验。确切地说,美的存在是人心灵的映照,只有靠人自我的体验才能感知。把作品中和读者完全不相干的情境通过人内在具有共通的感觉移植过来置换到自己身上,称之为体验。语文教学上,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切己体察。审美体验的教学就是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诗人对宇宙人生需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执教者亦复如此。入乎其内就表明体验具有同一性。小学生人生阅历和阅读经历都不算丰富,但是,感觉却是人的本能,能够穿越一般意义上的认知,相对比较接近的理解。出乎其外其实就是在同一性认可之后的自我独立感悟,是文学作品阅读的再创造过程,这个过程即是文学的启蒙过程。
  我们以苏教版第十册《月光启蒙》为例来谈一谈,如何以体验和感悟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走进文学作品。《月光启蒙》是著名诗人孙友田的一篇儿时回忆文章,是目前小学语文老师经常选作公开课的经典范本。孙友田回忆幼时母亲在月光下用歌谣、神话、谜语等民间语文对自己进行启蒙教育,深挚地表达了对母亲养育启蒙之恩的追忆和怀念。文章充分地展现了一个文学的诗意世界。这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但学生一下子很难明白的一个句子: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通过分析,这一句既是作者对小时候母亲印象的定格,又是最能体验月光启蒙韵味的句子。然而,这个句子中芳香的音韵是学生很难用言语表达的一种感觉。此句采用文学作品中常用到的通感艺术,把味道和声音奇妙地混合在一起,传神地再现了当时作者把一切都融入母亲歌声之后的感官多重复现,使得记忆中的母亲形象始终伴随着一种独特的声音和味道。这一句的教学因此成了这篇文学作品核心关键所在。我在教学时就是抓住了芳香的音韵,从而逐层引导学生进行情境体验的。
  (1)入境──感受童年夏夜的美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芳香的音韵
  生: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这个句子说明孩子很期盼这个时刻。
  师:能不能再具体跟大家说说?
  生:我觉得在这样子一个很美妙的月夜里,母亲即使不做什么,光陪着都会让孩子觉得很开心很快乐,所以就是母亲唱起来的声音都会让孩子感觉是芳香的。
  师:恩,这个月夜似乎已经把白天的焦躁都去掉了。想象一下,这样美好的月夜,是一副怎样的画面呢?
  生:月亮升起来越过了篱笆,母亲在院子里做点农活,边上还有一只狗。
  师:啊,篱笆和狗,典型的农村场景,还有吗?
  生:从远处传来夏天虫子的鸣叫,还有母亲轻轻的哼着小曲。
  师:有了声音,这幅画面显得一下子活了。
  生:原来天气应该很热,但是母亲唱歌让他感觉暑热都散去了,然后自己也好像融入了这个环境里。
  师:融入这两个字说得真好。正是这样如画的夜晚,所以作者才说这是最美的时辰。其他同学对这一句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生:我觉得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这是一个排比句。
  师:好,留意到了句子的表达。独特的表达能带来独特的味道。读一读,这样的表达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
  生:(读)感觉写周围景色的时候非常传神,很生动地写出来夏夜美好的景色,读着有一种渐入佳境的味道。
  生:我感觉这个排比句还有一种诗歌的味道。
  师:说得真好。一个普通的夏天夜晚,我们随着歌声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那份独有的音韵。那我们就连起来把整句都读一读。
  ……
  (2)入韵——感受歌声童谣的美
  师:是的,置身于这样美好的夏夜,耳边听着母亲轻哼的歌谣,那是多么温柔的夜晚。我们也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歌谣。(众生读歌谣)
  师:感觉怎么样?
  生:很押韵,就和小时候读过的儿歌一样。
  师:这两首歌谣有共同的地方?
  生:都有
  生:都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
  师:哪里看出?
  生:“…先盖瓦屋后盖楼…”
  师:那就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回到当年的明月下,听一听这动人的歌谣吧!
  (播放哼唱的歌谣)
  师:有什么感觉?
  生:确实是很甜美的,不但歌声美,而且感觉在这样的月光下,这歌声似乎能传的很远。
  生:也传进了作者童年的心里。
  ……
  (3)入情——感受母亲圣洁的美
  师:这芳香的音韵难道是仅仅来自于这静谧的月夜和动人的歌谣吗?你还从哪里也感受到这芳香的音韵?
  生:她用甜甜的嗓音轻轻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这个句子让我突然想象到了母亲搂着孩子,很深情、很投入地唱起歌谣的情景。
  生:我觉得母亲唱出来的歌谣让一切变得很平静、很柔美。因为三月的和风,吹在身上肯定觉得很舒服。小溪的流水就是潺潺的,很柔美。三月的和风跟小溪的流水仿佛一切的烦恼都没有了,只剩下平静和快乐。
  师:很富有诗意的表述。你选择了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对此,谁还想补充?
  生: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都很温柔;芳香的音韵也是如此,歌声像花一样非常芳香。
  师:很敏感。这可是在夏天啊,作者怎么会想到是三月和小溪呢? 
  生:母亲的歌声就像春风拂过,小草绿了,树叶也发芽了。有一种万物复苏的感觉。
  师:母亲的歌声是春风,那小草呢?
  生:童年的我,还有这歌谣,正如春风化雨一般。
  师:确实如此,读书有感觉了,文字都活了。(生读)还从什么地方让你感觉到芳香的音韵了?
  生:我从甜甜的轻轻的和前面柔和的月色联系起来看的。就说在柔和的月色下,轻轻地唱着甜甜的童谣,给作者一种梦境般的感受。
  师:所有的一切童年的苦痛仿佛被月色滤去,只剩下纯净的美。这个句子似乎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句子了。
  生:而是一幅画。
  生:而是一首歌。
  生:而是一首诗。
  师:是的,这就是一首散文诗:(屏幕出示变体小诗)
  她用甜甜的嗓音
  深情地
  为我吟唱,
  轻轻的,
  像三月的和风,
  像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飘满了
  她那
  芳香的音韵。
  (众生读,指名反复读、配乐读)
  师:现在,感受到了什么芳香的音韵了吧?
  生:我仿佛看到了夏日皓月当空,一旁静悄悄的,母亲一边搂着我,一边唱着动听的歌谣,我如痴如醉,而母亲也仿佛沉静在她自己的歌谣里面了。
  师:同学们,此刻你还分得清这芳香的音韵是来自于月夜歌谣还是母亲的嗓音吗? 
  生:都已经融合在一起了,都不能分清楚。
  生:这芳香的音韵就是作者童年的味道。
  师:是啊,所有的一切都在这个夏夜融成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芳香的音韵。那我们就一起来把这芳香的音韵读出来吧!(生投入朗读)
  ——钱 锋 《月光启蒙》课堂实录片段
  节选的三个片段,真实地还原了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教学。第一步月夜的温馨──感受童年夏夜的美是从环境入手,让学生对月夜情境有了初步感受。学生从句子的表达方式入手,通过朗读体会到文字音律的美,通过想象还原了当时如画的情境。这恰是作者在童年经历过歌谣启蒙的文学再现。这是入境。第二步语言的芳香——感受歌声童谣的美真切地聆听、朗读感受歌谣的节奏美。这是入韵。第三步 “母爱的启蒙——感受母亲形象的美,在大量的想象说话,感觉迁移,打通了”“”“的多种感官,不说通感,却将通感呈现于课堂。学生逐步感受到这就是童年的味道,这就是记忆中母亲的味道。这是入情。为了加深这种离学生较为遥远的体验,我适时地加入了当时的画面、母亲所唱的歌谣和音乐,让学生在意境中与作品浑然一体,切身在课堂上体验到文学作品语言的芳香扑鼻。如此,即使再遥远的作品都宛如在眼前,在身边。对于这样的文学作品,传统教学的分析语句将使其支离破碎,无法形成完整的意象,也感受不到诗人文字的气息。
  叶圣陶先生将文学鉴赏解释为,要求读者身入其境地用整个的心去感受。它是整个的心理活动,是真实的受用,是咀嚼细尝,不同于一般的表面的感知了解,这是很精到的认识。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之中,调动主体的一切内存与作品进行交流,才能真正领略文章的奥秘。阅读即体验,体验即意义。没有读者的体验,作品本身就失去了价值。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就是师生共同的体验互动,也是情感和心灵的对话过程。具体在教学时,我们发现,恰当地对审美体验点的把握,是教学突破的关键。学生的感知瓶颈往往总是在找到合适的体验点之后才会牵一发动全身,思维豁然洞开。很多的经典老课文都是上好的文学作品,因此都有情绪审美点。譬如,教学《荷花》时,王崧舟先生通过这个动词引发孩子体验荷花的各种审美感受;教学《白杨》时,白杨的高大挺秀显然是触发孩子从外在形象到内在品质的体验切口。
  当然,不同的课文,教学过程中的体验维度是丰富多样的,可以是语感体验、情感体验、情境体验等。越是经典的文章,常都有不可言说的美。譬如老课文《月光曲》中关于月光曲内容的描述和皮鞋匠情绪的变化完美地融汇在一起,学生很难用语言表达;譬如朱自清的经典名篇《春》如何将那种生机勃发的感觉言说出来,也是课堂教学的难点。因此,遭遇具有作家独特体验的美文时,让学生在作品中设身处地地游走一番,激发学生内在的审美情绪,这样的教学即是成功的。当然,除此之外,在自身经验不足的情况之下,还要努力调用学生的想象。孩子天生是想象的天使,借助想象,再造出作品文字所提供的形象、意象、意境。叶圣陶先生说:作者在作品中所描写的,有些是生活经验,有些是想象所得。我们的生活经验与作者不同,不能一一从生活经验去领会作品,所靠的大半是想象。对于作者的想象的记录固然要用想象去领略,对于作者生活经验的记录也只好用想象去领略……我们鉴赏作品,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足可以看出,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在一些经典课文的课堂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学生的感觉开始朝向生命体验洞开,而这,才是文学启蒙的要旨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