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挖文本内涵 教出语文本真——《月光启蒙》第二课时教学概要及评析

 GXF360 2017-07-09
 深挖文本内涵 教出语文本真——《月光启蒙》第二课时教学概要及评析

深挖文本内涵 教出语文本真
——《月光启蒙》第二课时教学概要及评析

执教:龚晓青 评析:韦永华

《月光启蒙》选自国标本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是作家孙友田的一篇精美散文。文中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母亲在月光下用歌谣、神话故事、童谣、谜语对自己进行启蒙教育的事,表达了对母亲养育、启蒙之恩的美好追忆。文章有两条线索,明线是母亲对“我”的启蒙,启蒙之中浸透了母亲对“我”的爱。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教学难点是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教者安排了两课时,第二课时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随文识字“凤”;2.引导学生重点品读民歌民谣,激发学生深刻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教者试图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核心理念,深挖文本内涵,努力教出语文的本真来。

一、梳理文脉,自主阅读抓重点

1.我们继续学习《月光启蒙》(齐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矿工诗人孙友田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伟大就在于(出示,学生齐读):“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母亲都用了哪些方式对“我”进行启蒙教育的?大家还记得吗?(板书:歌谣 神话 童谣 谜语)课文重点写了什么?(歌谣,童谣)

2.母亲为“我”唱了许许多多歌谣,文中写了两首,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可以把你最喜欢的多读几遍,看看能体会到什么。

【设计意图:经过第一课时的初步阅读感知,学生已经对文章有所了解,为此,第二节课始,教者便和学生们一起,通过阅读回忆,梳理文章结构脉络,明确文章重点和教学重点,引出课堂教学的主线,然后让学生自主地去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重点品悟文中的两首歌谣,感受歌谣的韵味、特点,以及蕴含其中的道理。本环节设计,可谓承上启下,一举多得,既照应了上节课,回顾了课文,也开启了阅读思考的新征程,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喜品歌谣,随文识字念及“本”

(出示两首歌谣)

同学们读得多投入,谁把自己喜欢的歌谣读给同学们听听,再说说你的体会。

1.品读歌谣一“月儿弯弯……”

(1)歌谣把我们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月儿弯弯像小船一样,带着他们娘俩去了(云南),看到了什么?(凤凰落在梧桐树上)凤凰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是吉祥的象征,凤凰落在梧桐树上就表示(家中有好运),有什么好运?(先盖瓦屋后盖楼……)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你从这首歌谣中体会到了什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随文识“凤”字。大家见过凤凰吗?我们来看看这神奇的鸟吧!(出示图)凤凰神奇好看,字也特别,就像我们熟悉的(风)字,有什么区别呀?(中间是“又”)这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腰部略收又靠上,中宫紧凑字稳当,最后的捺要变点。同学们拿出习字册,把“凤”字描两个写一个。(写完评价)。请在后面再写一个,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写完再评)

一起把这首歌谣再读一遍,读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一起感情读歌谣。(生齐读)

2.品读歌谣二“月亮出来……”

还有一首谁喜欢?(生个别读,注意“亮堂堂”的读音)你看到了什么?母亲劳累了一天,还在月亮下开心地洗衣服,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你觉得母亲怎样?(勤劳,乐观,辛苦)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品读歌谣,感知语言美,并积累优美语言,激发想象,同时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运用和书写语言文字。随文识字“凤”是本节课教学目标之一,本环节通过教者巧妙安排,不仅目标达成,而且水到渠成,效果明显。】

三、闻听歌声,字里行间醉“音韵”

刚才是同学们在读歌谣,想不想听听母亲是怎么唱的?

1.童年的夏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母亲的歌声也从篱笆小院里传了出来。(点击播放母亲吟唱歌谣的声音)母亲的歌声给你什么感受?

2.当时母亲就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我”就这么依偎在母亲怀里,听她吟唱,“我”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谁来读一下?

“我”觉得母亲唱得怎么样?(轻轻、柔柔、深情)

3.听了母亲的歌谣“我”的感觉就像(三月的和风),现在这个季节的风吹在脸上是什么感觉?(轻柔,吹面不寒杨柳风。)那感觉又像(小溪的流水),像小溪的流水那样(叮叮咚咚,舒缓恬静)那感觉还像什么?(生答)那你能把这种轻柔美好的感觉读出来吗?(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4.母亲的歌声还是有味道的,闻一闻,那是什么味道?(芳香,花朵的味道)谁能读出芳香的音韵?(再指名读)你感受到了吗?那歌声怎么样?(甜美、动听,像花朵的芳香一样让人陶醉。)这就是“我”心中“芳香的音韵”,这就是母亲的味道。让我们读出这种舒心陶醉的感觉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者紧紧抓住“吟唱”,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想象,读中回味,使其沉浸其中,切实感悟语言魅力。】

四、寻根觅源,关键环节学“语用”

同学们一定有疑问:母亲不识字呀,为什么她会唱那么多歌谣?

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1.“再加上我的外婆……母亲耳濡目染,跟着外婆和父亲学习,又唱给我听,就这样一代代传下去。”

2.“黄河……”一句中两个“长”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生长、产生)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生答,师总结。)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但历史上水患频发,经历了多次改道。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有大量的泥沙沉淀,土地贫瘠长不出旺盛的庄稼,但是这里的人们勤劳智慧,创造出许许多多的歌谣,这些歌谣就像滔滔的黄河水一样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子孙。齐读这句话。

3.在这句话里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产生歌谣呢?”我们再来品一品这个“长”字。我们会想到这是一棵(植物),歌谣不就如植物般有了生命吗?植物是有(根的),歌谣的根深深地扎在哪儿?(故乡的土地)那又是谁创造出这歌谣?(故乡的人)从“长”字我们品出了歌谣的生机与活力,品出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依恋,深切的爱呀!一个“长”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用词的精妙。(再读这句话)

4.我们家乡也有黄河故道(出示图片)。经过家乡人民综合治理和开发,这里已是绿树成荫,瓜果飘香。我们的家乡可以说是既长五谷,又长(歌谣)。(出示填空:我们的家乡可以说是既长五谷,又长__________)

同桌练说(鱼虾、美食、美景、文学、伟人、英雄等)。同学们快成小诗人了,我们的家乡既长五谷,又长诗行。同学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作者也爱,他觉得有母亲歌谣的陪伴,(出示,齐读)那时,我们的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母亲正是用这些歌谣……,师引读“母亲用歌谣把……开朗”。

5.板书“混沌”、“豁然开朗”。“混沌”是什么意思?(不清楚,不明白)那“豁然开朗”呢?(一下子明白了),由混沌到豁然开朗不就是“启蒙”吗?

“我”从这些歌谣中明白了什么?体悟出什么呢?(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乐观、勤劳、要有美好的向往、爱上歌谣的音韵等)

【设计意图:母亲不识字,却能唱出那么多美妙的歌谣,追根溯源,是生活,是家乡,是黄河,是——养育了家乡人民,教会了母亲,成长了歌谣。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地体会、领悟?我认为,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去品读、去欣赏、去探究,另一方面还要指导学生借助文本语言,并联系生活去学习运用语言文字,从而实现课标的本质要求,凸显语文本性。教者正是基于这些,不仅文本解读到位,目标明确科学,且教学方法机智灵活,并能在关键时机、关键环节指导学“语用”,教学效果显著。】

五、趣赏童谣,播种诗性升华情

母亲还为我唱了许多童谣,文中有三首,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可以把你最爱的童谣用你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

(出示童谣)你喜欢哪一首?(生个别说)

1.“小老鼠”

怎样读出它的趣味?(生赛读)

他不但用嘴巴读,还用眉毛眼睛读真是个小演员。

还有两首童谣谁喜欢?(生个别读)

2.“毛娃哭”

你为什么喜欢?(很可爱)还有谁喜欢?为什么?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首童谣很有特点啊,毛娃哭,住瓦屋……

生:很压韵。

师:如何读出它的韵味呢,同学们肯定有自己的方法,自己先练练。

(生赛读)

3.“小红孩”

(生个别读,说喜欢的理由。)谁能用咱们淮安话来读读?(生读)这就是乡音,具有乡土的气息。民歌民谣就是扎根民间的,充满神奇的魅力。同学们小时候也唱过童谣吗?谁来说给大家听听。相信这些童谣也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许多欢乐。

4.我们读了那么多歌谣童谣,你发现这些民歌民谣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压韵、有趣、简短、易懂、生动活泼、琅琅上口……

师:童谣是孩子成长的精神食粮,你们的感受和作者是一样的,这些民歌民谣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多媒体出示)充满乡土的气息,浓郁的诗情,也能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想象。

5.母亲用童谣给了“我”什么启蒙呢?(知道了民歌民谣的特点,打下了文学基础)

我们已经学过他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感受过他清新明快的诗歌风格,再来欣赏孙友田的诗歌《大山欢笑》,这首诗给你什么感觉?(明快、流畅、朗朗上口、富有激情)《大山欢笑》里不就有母亲为我吟唱的民歌民谣的影子吗?在不知不觉中,母亲就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爱生活、爱文学的种子,这些诗歌就是那些种子开出的花朵啊。所以作者说: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齐读)

【设计意图:童谣也是本课需要积累的重要内容,明快、流畅、朗朗上口、富有激情,易于朗读,便于记忆,方便传唱。本环节教者采取多种方式,结合当地风俗,引领学生读思和学唱,感受语言精美,既激发情感,也升华诗性诗情,并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播下了香甜的诗韵。】

六、启蒙延伸,激情喷涌化行动

1.读到这里,我们发现,一直是母亲给“我”启蒙,为什么课题却是“月光启蒙”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2.是啊,月光充满母爱和诗意。(齐读课题)月光饱含向往和追求。(再读课题)

3.40年后作者回到家乡看望母亲时,却看到这样的景象:

(出示拓展资料,师配乐朗诵。)

4.师:孩子们,每当作者看到那轮明月,他会想到什么?请拿起笔来写一写。

出示填空:每当看到那轮明月,“我“想起( ),想起( ),想起( )

把你写的深情地读出来(生配乐朗诵完成)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还有好多好多的话要说,那就把这份感动化为行动,回家以后好好孝顺我们的母亲吧!看到明月,我又想起月光下母亲吟唱的动听歌谣(播放歌谣)感谢月光启蒙,它让我感受到母爱的圣洁伟大和民歌民谣这一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下课后,请同学们搜集家乡的民歌民谣,相信它们也会在我们的心中播下文学的种子,留下美好的记忆。

【设计意图:月光启蒙,本身就充满着诗情画意。是啊,月光不仅充满着暖暖的浓浓的母爱,而且洋溢着纯真的童年回忆和甜香的融融诗意,这种挚爱的情,幸福的忆,均饱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浓缩在文章的华美标题—“月光启蒙”,以至于多少年后,还深深扎根于诗人的脑海,也由此播进了我们的心田。每当看到那轮明月,我们便会想起母亲,想起诗人,想起歌谣,想起“月光启蒙”,想起语文的本真。在这里,没有比朗读更好的方法可以选择,而且是配乐朗读,再加上大胆想象后的书写,这种读写结合,亲身体验,心中将永远留下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单位:盱眙县城南实验小学 盱眙县教育局教研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