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姓氏寻源卷三十三

 翠屏山人阅览室 2015-01-30

姓氏寻源卷三十三

(清)张澍

八 

        制氏:澍按:制东路也,本荥阳北制虎牢也,乃成皋制姓,当以地为氏者。汉有制氏,鲁人。见服虔《左注》。《路史》云:虢叔后有制氏,盖以制为虢邑。又云:今孟之汜水有制氏。

       计氏:《路史》云:禹后有计氏。澍按:罗泌以计为禹后者,盖以会计,故计宜出于计子然之后。又按:计,地名,周武王封少昊之后兹与于莒,初都计斤,或有以地为氏者。又辛氏故为计者,计然是也。见《范子》。

       世氏:《路史》云:康叔后有世氏。《辨证》云:出卫世叔氏之后.去叔为世氏。澍按:黄帝巨大封玄孙世吾为司马,或其后以为氏。又《家语》本《姓解》云:宋父周生世子胜。《潜夫沦·志氏姓》作世子。《唐·世系表》作世父胜。班氏《人表》作世子。或有两名,其后必有为氏者。《博古图》周有世母辛#,是世氏尚矣。9

       世叔氏:澍按:卫有世叔氏。《左传》称太叔,大、世二字古通用,惟世叔申、世叔齐称世叔也。见《昭三十二年、哀十一年传》。

      丽氏:《姓苑》云:晋匠丽之后有丽氏。《路史》云:姜姓后有丽氏。澍按:丽姑或丽山氏、丽飞氏后改为单姓。

      丽山氏:澍按:郦山氏即郦山氏。《归藏易》云:丽山氏之子鼓。是丽山氏不始于春秋时。

      郦飞氏:澍按:即荔菲氏,苻秦元统四年修魏邓太尉神祠碑作利非氏,盖西羌姓。

      岁氏:《通谱》云:河南郑州有岁氏。澍按:或系艾岁氏之后以岁为氏。洞神部谓金蝉氏、金虹氏为少海之二子,以岁为姓。其说末可据。

     卫氏:《郡国志》云:东郡卫公国本姚姓观国也。《广韵》云:文王子康叔封之,后国灭,冈氏焉,出河东、陈留二望。澍按:元君角末灭时,宋有卫平,秦有卫先生。孙愐说末确,是以地为氏也。又按:卫青父郑季给事平阳侯主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故冒姓卫氏。孝成帝赐倢伃李平为卫氏。均见《汉书》。又昌黎鲜卑有卫姓,慕容垂时卫驹是也。见《后燕录》。

      第氏:见《姓苑》。《汉书·第五伦传》云:齐诸田汉初徙园陵者,多以次第为氏。澍按:后或改单姓。

      第一氏:《风俗通》云:其先齐诸田徙园陵者多,故以次第为氏,有第一氏。见《汉书注》。《潜夫论》云:汉高祖徙齐诸田而有第一至第八氏。

    第二氏:见《潜夫论》。《姓谱》云:田广之孙为第二氏。

    第三氏:见《潜夫论》。《姓谱》云:田广之孙田癸为第三氏。420

    第四氏:见《潜夫论·志氏姓》。

    第五氏:《潜夫论》曰:汉高祖徙齐诸田而有第一至第八氏。后汉第五伦,其后也。澍按:《第五伦传》曰:其先齐诸田徙园陵者多,故以次第为氏。第五氏汉世居京兆长陵,时淳化三水多第五氏,富乎、泾阳亦有之,皆伦之后。伦尝变姓名为王伯齐。

    第六氏:见《潜夫论》

    第七氏:见《潜夫论》

    第八氏:《风俗通。云亦诸田之后,田广弟英为第八门,因以为氏焉。

    艺氏:见《姓苑》。《路史》云:周桓公之后有艺氏,澍按:用有桓王名林。平王子无桓公也,公宜作王。然艺氏宜为周公次子仲桓之后。

    惠氏:澍按:惠氏当出陆终第二子惠连,诸姓书皆云出周惠王之后,以谥为氏。谥法柔质慈民曰惠。又按:琅邪有惠姓,北海太守惠嚚之后。今陕西惠姓读为细。

    惠叔氏:《辩证》云:鲁大夫盂惠叔难之后为氏。澍按:宜为卫司冠惠叔兰之后。

    惠墙氏:澍按:《左传》宋寺人惠墙伊戾为太子内师。杜注,惠墙氏,伊戾名。421

    挂氏:后汉太尉陈球碑阴有城阳炅灵横汉末被诛,有四子:一守坟墓,姓炅;一子避难居徐州,姓昋,一子居幽州,姓桂;一子居华阳,姓炔。此四字皆九画,古慎切。澍按:桂二字《说文》有之,然桂从圭,圭从重土,汉末被诛,有四子;一子居幽州,姓桂:澍按:四子,炅、桂二字《说文》有之,然桂从圭,圭从重土,字有十画,以九画计之,则挂亦非正字,炔、炅与桂声亦不同。大抵避难之姓,皆无所本者也。昋字变戾、桂。《氏族谱》云:挂贞为秦博士,遭秦坑儒,改姓香,其孙避地改姓炅;第四子居齐,改烓,不忘所自出也。此说与碑文大异。《姓苑》云:近世桂氏,望出天水、燕郡。宋濂《桂氏家乘序》云:桂本姬姓,鲁公族季孙后,相传周末有季桢者,与其弟眭挟策以于诸侯。桢为秦博士,被害,眭惧祸及,遂谋诡姓逃身,因即其名取字异而音画不同者,各命四子为姓,示不忘厥初也。伯曰桂奕,居幽州,守坟墓,仲曰昋突,迁济南朱虚;叔曰炅奖,徙齐之历山;季曰炔奘,移河南城阳。自后四族流布,多见诸纪载,或谓眭与桂同音而出眭者,固非。或谓东汉末卫尉昋横分其四子,各系以姓者,亦失之。奕之子孙仍居幽州,五代之乱,刘仁恭据幽州,兵连祸结,乃扶携南渡,散居广信、上饶、九江、兴国、池阳、豫章、成都治郡。

炅氏:澍按:炅音桂。陈球碑:汉明帝时,卫尉炅横之后,成阳人。宋文宪《桂氏家乘序》以为:秦末季帧之叔子员奖居齐历山。又按:汉世朱虚多员姓。

昋氏:《姓苑》云:今临海有此姓,望出宏农。[见]《虢略》。澍按;宋濂以为秦末桂帧仲子昋突之后。

     炔氏:澍按:炔氏,宋濂谈以为桂帧季子炔奘之后。汉世齐有炔氏。见《儒林传》。炔一作烓,《广韵》作快,误。

      厉氏:《风俗通》云:齐厉公之后。《姓纂》亦云。《路史》云:姜姓有厉氏。《辩证》云:厉国在义阳隋县北之厉乡,楚与国,其后以国为氏。汉有义阳侯厉温敦后居东阳。澍按:《江表传》孙秀奔晋,晋以秀为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孙皓大怒,迫改秀姓为厉氏。《唐书》玄宗改新兴王晋之姓曰厉,坐附会太平公主也。422

     励氏:澍按:静海励姓本厉氏,圣祖仁皇帝赐改为励,励杜讷是也。

     契氏:《姓苑》云:契,古计切,姓也。《姓解》云:契氏,宋微子之后。澍按:契氏有二姓,一音薛,与此不同,舜臣司徙契,字一作#,读薛。

     契丹氏:澍按:《庸书》回鹘匈奴之苗裔有九姓,后魏时曰高车,亦曰回鹘,亦曰勅勅;周隋时曰铁勒,居阴山之浊涪河北。其一曰契丹部,亦曰契丹羽,在延耆西北鹰沙州,其酋阿楞(《唐史》作哥楞)自称可汗,与弟莫贺咄特勒皆有勇。莫贺咄死,其子何力尚纽率部帅来归,诏处之甘凉间,以其地为榆溪州,是契丹以部为姓也,《北史》丹作獘。又按:贺兰都督契丹明,武后时赐姓武氏。

    锐氏:澍按:《左传》齐有锐司徒主兵者以官为氏,其女嫁为辟,为辟司徒安。《路史》云:锐为微子后。

    兑氏:《路史》云:宋微子后有兑氏。亦见《姓苑》。

    隶氏:《姓苑》隶音梯,人姓。澍按:黄帝臣隶首作算数,隶姓之始。

    裔氏:澍按:齐有裔欸。杜注:即艾孔。

    闭氏:《宋登科记》云:闭姓,岭南有之。澍按:闭邕官,蛮姓。《章丘县志》邑有闭姓。

     闭珊氏:澍按:霑益州乌蛮之姓。见《唐书》。 423

    细氏:《池北偶谈》云:山东章丘有细姓。澍按:系细封氏之后改为单姓。

    细封氏:《氏族略》云:唐党项别部姓细封氏。澍按:《唐书》党项羌其种每姓自别为一部,一姓之中复分为一小部落,大者万馀骑,小者数干千骑,不相统一,有细封氏、费听氏、姓利氏、颇超氏、野律氏、房当氏、米禽氏、拓拔氏。姓一作往利,一作折,又作刹,野律一作野辞;拓拔一作拓跋。

    细农氏:《辩证》云:南诏王姓细农氏。澍按;南诏以名相承为姓,有细奴逻,非细农。细农乃蒙舍酋长。唐贞观世,张乐进以细农罗强,遂逊位焉。

    税氏:盛#之《荆州记》云:建平信陵县有税氏。《路史》云:昔蜀王、栾君王、巴蜀王见皮廪君兵强,结好饮宴,以税氏五千人遗廪君。澍按:此税姓之始,故今蜀多税姓。

    系氏:澍按:系为楚臣系益之后。

    係氏:澍按:即系姓加人傍。《统谱》云:河南谷城县有係氏。

    #1氏:澍按:《一切经音义》云《风俗通》姓氏亦有此姓,经文从无从足,作#2,音读作武,非也。当因不良于行而姓#3,王莽中常待#4无恽。

    蒂氏:澍按;蒂即#氏,字因转写而讹。

    棣氏:《路史》云:棣,伯也,为棣氏郑城是,一作隶。汉世定陶有棣姓。见鲁峻碑。424

    弟氏:《池北偶谈》云:山东章丘有弟氏。澍按:上古医弟父。又或汉人赵弟之后。谢在部待铨遇新选岳州府水利同知行鉴云:山西曲沃多弟姓,行亦曲沃人。

    彘氏:《辩证》云:彘,晋邑,在河东,大夫食采于此。先谷曰:彘子士魴曰彘,魴子曰彘裘。澍按:裘宜作恭。《路史》云:士魴受彘故氏为彘,彘邑在平阳北,是彘以地为氏。

    荔氏:澍按:荔出自荔非氏,改为荔氏。又或大荔戎之后,又或鲜卑大人荔游之后。《统谱》云:河南商城县有荔氏。今陕西咸宁县有荔姓。

    荔菲氏:《广韵》云:羌复姓有荔菲氏。澍按:一作荔非,又作荔飞,或作利非,安定宁州羌也。

    芮氏:《氏族略》云:芮出自姬姓,周卿土司徙芮伯之后,以国为氏,其后有芮伯万。《姓纂》云:今望出扶风。澍按:郑注:芮伯周同姓国,在畿内。芮伯在成王时作旅巢伯。《命篇》厉王时,芮良夫其后也。芮在陕州芮城,是以国为氏。

       蓟氏:《路史》云:武王封黄帝之后于蓟,以复#,#、蓟本同,盖周始为蓟。又云:范阳地多蓟,因以名。班《志》云:蓟,故燕国名,是蓟以地为氏。

       蹶氏:澍按;褒姒族有蹶父。一云蹶父,姞姓。《人表》有趣马蹶师。古云:越音子后反,蹶音居卫反。《诗》。郑笺云:蹶氏,后族党之姓。《困学纪闻》云:蹶,蹶父之后。

羿氏:《路史》云:后羿后有羿氏、穷氏。澍按:后羿篡夏后相之位,国在澶州卫南东十里鉏城。

逮:《汉书》颜师古注:今河朔有逮姓或作逮,二姓皆有之。

翳氏:《姓苑》云:《史记》秦伯后有翳氏。

 

九   

      泰氏:《路史》云:周有泰氏。澍按:泰为泰颠之后。

      泰伯氏:《路史》云:吴后有泰伯氏。澍按:即太伯氏。

      泰豆氏:澍按:《集仙传》泰豆氏,黄帝时邑夷后裔,造父师之。亦见《列子》。又作太豆。

      太氏:《姓纂》云:文王四友泰颠之后,咸阳有此姓。澍按:太同泰,本作大。吴斗南以太颠为即太公,舛错之。至黄帝师有太填,是太姓远矣。

      太公氏:澍按:《吕氏春秋》太公望封于齐。注:太公望,炎帝之后。四岳佐禹治水有功,锡姓为姜氏,曰有吕。故曰吕望遭纣之乱,闻西伯善养老,遂奔于周,钓于渭滨。文王出田而见之,曰,吾太公望子久矣。乃载与俱归,号为大公望,使为太师。文王薨,佐成王伐封,成王封之于齐。故《传》曰:齐太岳之胤是太公氏,姜姓也。

       太叙氏:《辩证》云:卫文公之子太叔仪之后,仪孙为太叔懿。胡三省曰:郑庄公之弟段封于京,谓之京城太叔,其后以为氏。澍按:古太宇与世通,故太叔亦作世叔。

太山氏:澍按:黄帝相太山稽之后。罗泌《路史注》以太山稽世音泰为误,盖以为大山也,是未见殷敬顺《列子释文》。

       太师氏:《广韵》云:殷太师疵之后。澍按:太师疵即《世本》所谓太师挚,后以官为氏。太史氏:《姓纂》云:齐太史子馀之后。《路史》云:蔡仲后有太史氏。澍按:太史以官为氏。

       太征氏:《姓苑》云:下邳人有太征氏。澍按:必其先有征伐大功,故以为氏。

       太士氏:《姓苑》云:太士氏,永嘉人。《姓纂》云:今松阳有此姓。高棐云:大士氏不音泰。邓名世云:古狱官。大士宜以官氏,必后世字与音讹而为太。

      太伯氏:《辩证》云:周古公之长子让国季历,为周之太伯,故以为氏。

      太季氏:《氏族略》云:郑穆公之子有二子孔、此,大子孔谓之太季氏,公子志之后。澍按:《路史》作大季。

     太室氏:《辩证》云:太室山在阳城县西北,其先居此,后因为氏。

      太祝氏:《姓谱》云:古者择先圣之后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号,高祖之主,肃恭明神者,以为太祝,故后世以官为氏。

      太宰氏:《路史》云:楚有此姓。澍按:当即吴太宰#之后。罗泌言楚有此姓者,#为楚伯州犁之子。

      太傅氏:《氏族略》云:汉太子太傅疏广曾孙彦则避王莽乱于太原,因氏焉。

       大氏:《风俗通》、《英贤传》并云:大氏,大庭氏之后。又大填为黄帝师,大欸为颛帝师。澍按:《礼记》云:大连善居丧,东夷之子也。唐勃海王姓大氏。

       大赘氏:澍按:《王莽传》又置大赘官主乘舆服御物。师曰:赘,聚也,言财物所聚也,以宫为氏。427

      大隗氏:《姓源·韵谱》云:天水有隗氏,出于大隗氏。澍按:和菟史之大#氏,即大隗氏。

       大庭氏:《风俗通》云:古天子大庭氏之后有大氏。《英贤传》大庭氏,古天子号。一云:炎帝时:诸侯大庭,鲁地。《昭五年传》鲁有大庭氏之库。澍按:大庭氏一曰大庭,初曰朱颜,一曰朱须,都曲阜,以火为纪。或曰即炎帝神农也,外纪以为有二大庭。

      大成氏:澍按:大成氏为禹师大成贽之后。贽,《新序》作执。晋国有大成氏。

      大陆氏:《氏族略》云:齐太公之后食邑陆乡,因号大陆氏。澍按:《#正》晋有大陆。《左传》定二年,魏献子田于大陆,是晋本有大陆,故以地为氏。郑夹湀谓;食邑陆乡,因号大陆氏。非矣。《左传》齐大夫东郭贾字子方,食邑大陆,号大陆子方,因氏焉。子方,阚子我臣。

大孤氏:《辩证》云:晋大夫狐突字伯行,文公重耳外祖父也,生毛及偃,毛生溱,皆为晋卿,别为大狐氏。《世本》有晋大夫大狐容,即其后。晋献公娶大狐氏。澍按:《氏族略》引《世本》云:晋大夫狐伯生突,突生饶,号为大狐氏,其后大狐容为晋大夫,与《辩证》所引异。

      大孙氏:澍按:楚有大孙氏,盖大孙伯之后。《左信二十三年传》杜注:大孙伯即成大心。

      大心氏:《英贤传》云:楚有大心,令尹得臣之子,其孙以王父字为氏。《广韵》云:楚襄王时有黄邑大夫大心子成。

       大罗氏:《广韵》云:周有大罗氏掌鸟兽者,其后以官氏焉。

      大戊氏:《世本》云:晋公子大戊之后。澍按:《史记》徐广注:大戊一作大成。 428

      大野氏:澍按:《唐书》后魏赐谢总(一作懿)为大野氏。西魏赐李虎为大野氏。《周书》李虎赐姓徒何氏,阎庆赐胜大野氏。

       大食氏:《姓纂》云:大食国王之后。澍按:《唐·西域传》永徽二年,大食王#密莫末腻遣使朝贡,自言王姓大食氏,有国三十四年,传二世。旧史云:王姓大食氏,大食国在波斯西。

       大临氏:《姓纂》云:卫大夫大临之后。澍按:高阳才子有大临,后以为氏。

       大戎氏:《世本》云:晋大狐容为大戎氏,射姑为小戎氏。澍按:《左庄二十八年传》大戎狐姬生重耳。杜注:大戎,唐叔子孙,别在戎狄者,又有小戎氏。

       大夫氏:澍按:古为大夫者以官为氏。《博古图》,有大夫始鼎,即大夫氏。《汉书》之大夫但亦为姓。

       大彭氏:《姓纂》云:彭祖为虞夏诸侯,号大彭氏。澍按:《国语》。大彭豕韦为商伯。韦昭注:大彭,陆终第三子,曰籛,为彭姓,封于大彭,谓之彭祖,彭城是也。氏韦,彭姓之别封于豕韦者,殷、衰二国相继为商伯,有大彭氏。

        大贺氏:《唐书》云:契丹姓大贺氏。契丹与唐惧兴亡三百年,乍臣乍叛,至阿保机,大贺氏乃绝。

        大连氏:《辞证》云:出古贤人大连之后。澍按:大连,少连,《左传》之大良、小良,《汉书》之大冯、小冯马也。非姓大连也,《魏书》云:高车十二姓,四曰大连氏。

        大跋氏:见《辨证》。澍按:《唐书》作火拔,此宜删。429

        大利稽氏:《周书》云:大利稽氏后改为邰氏。又《周书·蔡祜传》枕陈留圉人,齐安郡守袭之子,以战功赐姓大利稽氏。澍按:隋时复旧姓。《路史》云:后周赐蔡祜大利稽氏,一作蔡总。

        大奠于氏:《姓谱》云:周末尉迟回有将军大莫于玄章。《魏官氏志》大莫于氏后改为邰氏。澍按:大莫于氏即侯莫于氏。

        大洛稽氏:《官氏志》云:南方大洛稽氏后改为稽氏。亦见《广韵》。

       会氏:《风俗通》云:陆终第六子会人之后,妘姓。《潜夫论》云:会氏,视融后。又云:卫姬姓后。《姓纂》云:儈仲之后避难去邑为会氏。《路史》云:皋陶之后有会氏。

      郐氏:澍按:《周书·史记篇》有郐氏蔑爵损禄,后君少弱,禁伐不行,重氏伐之而亡。《六箔》作会氏。此高辛时之郐也。《史记》郑武公灭郐,又一郐。《潜夫论.志氏姓》误合为一。《说文》云:郐本祝融之后,妘姓,所封在溱#之间,为郑武公灭之。子孙遂以国为氏。《氏族略》云:陆终子求言妘姓,封于郐,郐仲为郑灭,后以为氏。《诗》作桧.或去邑为会氏。

        会庌氏:《姓纂》云:卫灵公子虺旭生灶,为会虺氏。澍按:《姓苑》作齐灵公,非。盖惠公之孙灶字子雅,非灵公子,必子雅父子食采于会庌,因为氏。

       会稽氏:《姓纂》云:夏少康封少子于会稻,遂为会稽氏。汉初徙谯稽山,始改为稽山氏。

       侩氏:《路史》云:求言,妘姓,会人之后,有侩氏、会氏郐氏。《诗》之桧国溱#之间,郑有古郐城。430

       带氏:见《姓苑》。澍按:带氏出甘昭公带之后,又或出鲁叔带。430

       蔡氏:《广韵》云:出济阳。《姓纂》云:出周文王第五子蔡叔度之后。一云第四子蔡叔迁而死,子仲胡率德改行,周公举以为鲁卿士,鲁国治,子是言于成五,后封蔡以奉叔祀。今上蔡县西南故蔡城是也。后平侯徙居新蔡,今蔡州新蔡县是也。至昭侯衰微,服役于楚,徙州来九江下荼是也。相承二十六世,为楚所灭;子孙以因为氏。澍按:蔡邕祖携碑云:有周之胄,昔蔡叔没,成王命其子仇使践诸侯之位,以国氏,君其后也,琅邪王博 

  蔡公碑:君讳朗,字仲明。盖仓颉之精胤,姬稷之末胄也。昔叔度,文王之昭,建侯于蔡,以国氏焉。又蔡姓赐大利稽氏者,蔡祜是也。见《周书》、《三国典略》。又蔡姓冒虞者,蔡西山沈之季子虞知方善继虞氏后。见《宋类苑》。蔡氏袭王姓者,明滁阳之蔡彝,后复姓。见《宋濂集》。

        蔡冲氏:《姓纂》云:蔡仲胡之后。

        蔡公氏:唐卢若虚《到石记》太公之后有蔡公氏。澍按:太公后当是癸公氏。卢说非,宜删。

        蔡丘氏:见《姓苑》。澍按:《广韵》宜作葵丘。此姓宜删。

       艾氏:《路文》云:艾,侯爵,穆鼎有艾侯。王俅以为共,误。澍按:艾,鲁隐公盟处,泰山牟县东南有艾山。《九域志》下邳有艾山。杜预疑为临沂东之艾亭。艾出自汝艾之后。姓书谓出齐大夫艾孔。艾孔即《左传》裔欸也。《官氏志》去斤氏后改为艾氏。一云侠女氏改为艾氏。

        艾岁氏:《路史》云:宋微子之后有艾岁氏。澍按:罗说本《潜夫论》。 431

          赖氏:《风俗通》云: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澍按:司马彪曰汝南褒侯(一作信)县有赖亭。故较国,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非炎帝后之赖。春秋灭赖,古本作厉,世以为即厉,非也。《晋志》云:厉、赖二国。

         蔼氏:澍按:明土司翠蔼阿画之后,先仕元,为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左丞,兼顾元等处宣慰使。洪武初附,授怀远将军,今安氏是其后。

         沛氏:《姓苑》云:吴兴人有此姓,音具。王符《潜夫沦》云:沛,段氏姓也。《路史》云:沛,徐也,有沛氏。商人六族有沛氏、徐氏,子姓国。澍按:《史记·表》高帝臣沛嘉。《汉书表》作工师喜,为有二姓。

        贝氏:《姓苑》云:贝出清河贝丘。《路史》云:今吴越多此姓。澍按:贝氏当以贝丘为氏者,若钜鹿西之郥氏亭本作鄓。

       盖氏:《路史》云:齐后有盖氏。《辩证》云:盖居太原,又入声。澍按:颜师古《汉书》注,盖公之盖音古盍反。邓元亚引盖公为居太切,今姓原有二音。

         祋氏:澍按:蜀广汉有祋氏,祋讽是也。见《华阳国志》。《说文》祋,殳也。或说城郭市里高县羊皮有不当入而欲入者,暂下以惊牛马曰祋,故从礻、从殳。又县名祋祤,属冯翊,祋姓必以县为氏,音丁外反,又音丁活反。宋祥符中,嬴州祋羽唱名时,真宗以其姓问,群臣无对者。陈彭年曰:是读为戴。祋祤.古兵器名。汉有祋祤县,在安定。人称其博识。其说与徐异,疑误。

          丐氏  《路史》云:东楼公之后有丐氏。

                                                                                                                   2013年5月1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