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家朱琳作品 记青年画家朱琳

 画家朱琳作品 2015-01-30

大隐于市,淡定自若

——记青年画家朱琳

张冬梅

    绘画如同作诗,需多方面因素聚合才能成就好的作品。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并称“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赵翼,在他的《题遗山诗》中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意思是诗人只有在身经离乱,或体味世事沧桑后,才能写出有深意,富底蕴的诗作。换言之,一个人即使再有才华,哪怕文曲降世,如果身处“温柔富贵乡,花柳繁华地”,其作品也只能象五代时候的花间词一样柔媚无骨。其辞可工丽,但未免流于俗艳,自然也就谈不到什么洞明世事了。由此,我们知道,诗人的成功需要一个能历练其身心的社会平台,生活的磨砺是其最好的创作源泉。既然如此,与诗同源的绘画艺术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也遵循着这一原则。工书善画,尤以山水、花鸟、竹木为佳,被画坛尊称为一代宗匠的八大山人,如果没有经历从宗室子弟到亡明遗民的巨大变故,如果不是体味了从皇家富贵到青灯古佛的巨大变迁,我们未必能在他的作品中读出那样浓重的历史韵味,他的作品能否象如今这样流传千古很可能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身处离乱之世,我们也不希望生活在刀兵相见,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毕竟乱世人不如太平犬,我们自然希望生逢盛世,安享太平。而且,我们也有幸生活在这个和平安宁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幸运,也是国家的幸运。只是,幸福的生活过久了,人的意志就难免被消磨;富裕的日子过久了,人的内心就容易变的浮躁。而浮躁的社会既不能产生沉郁的诗歌也不会出现深刻的画作。不幸的是,我们今天的社会恰恰患上了这种富贵病。电视上此起彼伏的美女真人秀,学院里层出不穷的名师辅导班。美女或可养眼,而蜻蜓点水式的名师辅导班除了让被辅导者编结了更为宽广的关系网外,剩下的估计就是和名师们的合影留念了。所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地被浮躁之病感染着。既然如此,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画家要想创作出有内涵,有思想的作品来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这需要画家有异常从容淡定的心境,有居闹市如处深山的深沉定性,至少需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主观意识。而在如今这个沟通无限,信息畅通的时代,能保持这样的心性又谈何容易啊!放眼望去,有多少昔日才华横溢的青年人正是无法抵御这种浮躁之风的侵袭而渐渐地淹没红尘人不知了啊

所以,我们在感慨造化弄人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大浪淘沙。能不为世事所扰,不为利益所动,不为庸俗世风所染的人方能够担当起传承绘画艺术之精髓的千斤重担。我们欣喜地看到,青年画家朱琳正是这支人数越来越少的队伍中的一员。

     正值不惑之年的朱琳,与书画为伍已经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来,他除了在绘画技巧上孜孜以求潜心钻研外,还广泛涉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常年的坚持,使他的绘画因此而受益匪浅,画面中所蕴含的文化气息越来越浓厚,青花古瓷,文房四宝,花中君子是他的作品中表现最多的题材,对这些题材的偏好实际上反映了画家思想深处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取向,那就是淡泊宁静,传承古老的中华文明。即使是普通的枝叶花鸟因了古人诗句的点睛题跋也变得韵味十足。这正应和了中国传统文论中“功夫在诗外”的理论思想。技巧是绘画水平提高所必需的条件,但仅有技巧的绘画肯定是充满缺憾的作品,有形却无神。古典文学所承载的文化意蕴恰恰可以弥补这种不足,诗与画的恰当组合可以使二者相得益彰,使各自的美的特质淋漓尽致地发挥到最大的限度。我们在朱琳的绘画作品中领悟到的正是这样一种恰到好处的艺术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古典文学长期的熏陶还影响了他的思想意识。诗歌中明净的自然画卷与苍凉的藜黍之忧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在感叹山光水色之美的同时也有了浓重的忧患意识;儒家沉郁自省的忧国忧民之心与道家豁达洒脱的不羁性情也深深感染了他,从而在内心深处时时反思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处身之道。所以,尽管身边浮华处处可见,不惑之年的朱琳却保持了自己的清醒意识,在艺术上时时以先贤巨匠的功绩激励自己,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楷模,仰止的高山,从而使自己在艺术之路上能走的更高更远;同时,他还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艺术家,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创造高水准的绘画作品,还应该以社会为己任,尽自己所能做利人之事。近年来,他先后参加了不少的公益活动与慈善活动,用自己手中一支生花妙笔为那些需要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们尽一份力量。他还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与河北省慈善总会共同筹建了河北省慈善书画院,旨在联络更多的和他一样致力于以自己绵薄之力救助更多可救助之人的艺术家,为我们的社会再撑起一片美丽的晴空。所有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着强烈艺术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朱琳。也正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他能在艺术之路上走的更长更远,我们也没有理由不祝福他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广。


 
画家朱琳作品    《和风传雅韵》  八尺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