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理性,拒绝盲从 〔报社约稿,已经发表〕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回 丰子恺先生要画一个人牵两只羊,画了两根绳子。有一位先生教他:“绳子只要画一根,牵了一只羊,后面的都跟来。”后来丰子恺先生留心观察,看见果然如此:前头牵了一只羊,后面数十只羊都会跟去。就算走向屠场,也没有一只羊肯离群而另觅生路,鸭子也是如此。 实际上我们每天也都急匆匆地跟在一件事的后面,奔赴别人成功过的目标,盲目重复别人走过的路。 请以“不盲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戏剧除外)
【阐释题旨】 所谓盲从就是盲目地附和随从,没有自己的思考与分析。盲目从众。与“盲从”相对的是理性,理性是人们指人们应该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变成自己的。题目“不盲从”就是要求对任何事都要理性思考、对待,不要盲目的跟风。 【名人名言】 1.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 3.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4.择善人而交, 择善书而读, 择善言而听, 择善行而从。 5.“凡有真知灼见的人,无论社会如何腐化,政治如何不良,他必独行其是。(竺可桢) 6.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先是个不盲从因袭的人。你心灵的完整性是不可侵犯的……当我们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想用别人的观点去看一件事的时候,错误便造成了。(卡耐基) 7.不要让我们的大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德国哲学家 尼采) 【感悟集萃】
l
1. 2. 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让人理性;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会让人盲从。
3.
l 4. 盲从是自我的迷失; 理性是自我的坚守 5. 盲从是一种愚昧和迷信;理性是一种智慧和自主
l 6.用知识武装自己让人理性;没有知识,愚昧会让人盲从。 7.有坚定的信念让人理性;没有坚定的信念会让人盲从。 8.有勇气挑战权让人不盲从;没有勇气会让人盲从。 9.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让人理性;人云亦云让人盲从。 10.具有怀疑精神让人理性;一味偏信让人盲从。 【典型事例】 1.革命道路上不盲从:中国革命初期,李立三、王明等从苏联留学回来的领导人,对苏联革命成功的模式十分崇拜,他们完全照搬苏联模式,要求“占领大城市,解放全中国”,和国民党军队硬拼,导致革命遭受重大挫折。毛泽东却发现:中国的国情与苏联不一样,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才能取得胜利。毛泽东毅然带领攻打长沙的军队上了井冈山,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2.爱国方面的不盲从:最近的 “家乐福事件”引起了一些爱国青年用极端的行径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懑,但是,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不但无益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文明形象,而且还损害了我们的大国风范。因此,我们惟有理性而不盲从,笃定而不冲动,我们才能冷静地对待问题;惟有文明而不粗暴,守礼而不极端,我们才能心怀宽容、面带微笑地向世界敞开怀抱。 3.思想上的不盲从 (1)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空气中是否有苹果的的香味?这时已经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问那位没有举手的学生说:“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位学生肯定的回答:“我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位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现在的学生也一样,人云亦云的还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许多教育家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大力提倡“不盲从”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及创造能力。 ⑵公元前367年,年仅17岁的亚里士多德,因读了柏拉图的一本书,深为其魅力所吸引,便告别了抚养自己成人的姐姐,独自来到当时世界文化中心—希腊的雅典,在柏拉图的“学园”求学,追随柏拉图长达20年之久。 柏拉图去死后,亚里士多德发现自己的观点与柏拉图不同,并坚信老师的观点不正确时,毅然不为贤者讳,不为师长讳,毫不客气地批判了柏拉图,他说:“爱老师,更爱真理”。 4.科学上不盲从 上一个世纪, 法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勒让德,德国大发明家西门子,能量守恒原理发现者之一的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还有美国天文学家纽康等等,都纷纷出来断言:根本不可能发明什么飞机,且从“科学”上充分地论证出比空气重的机械绝不可能飞起来。然而,默默无闻的美国人莱特兄弟没在意那些伟大人物的“高论”。不断探索新知,终于在1903年把人类第一架飞机成功地送上蓝天。。 【反面事例】 1.邯郸学步的盲从:曾有到邯郸学习走步的人,没有模仿那里的步行,反而忘记原来自己的步行,于是爬着回自己的国家。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象燕国寿陵人那样,盲目鄙薄自己,一味崇拜别人,生搬硬套,亦步亦趋,结果必然是人家的优点没学来,自己的长处却丢光了…… 2.东施效颦的盲从:传说春秋时期,越国有一美女,名唤西施,不仅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而且就是平时所做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非常美的。有一天西施患病,心口非常痛。她出去洗衣服时,皱着眉头,用一只手捂着胸口,走在路上虽然非常难受,但旁人看来今天的西施却又别有一番风姿。西施有一邻居容貌长的很丑,见西施人长的美,她就常常暗地里观察,看看西施到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一天,她看到西施用手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的样子后,感到非常美。于是她就跟着学起这个样子来了。本来容貌就丑,又皱起了眉头,本来形体就含胸弓背,却又捂住了胸,弄得更加丑陋不堪。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不研究实质内容。只单纯地效仿表现形式的人。在生活中这样的“东施”至今还没有绝迹。一些通俗歌曲的歌唱演员,在演出中不是去学习港、台以至国外歌手的演唱技巧、发声方法,而是一味去嗲声嗲气地去学说、学唱他们的音调;学做他们在舞台上即兴出现的某一个动作…… 3、现代经济建设中的盲从:苏联垮台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听信美国经济学家的建议,全面照搬西方经济模式,完全废止原苏联的经济模式,搞所谓的“休克疗法”。结果,该国经济混乱,不进反退。而中国在邓小平的带领下,坚持科学引进西方先进经验,又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中国经济改革获得巨大成功,至今不衰…… 【论证举例】 1.〔道理论证〕牛津大学第一副校长麦克米伦教授也认为,质疑精神与分析能力很重要,“英国学生与中国学生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英国学生具有质疑精神,勇于挑战他人观点”。理性精神的培养,必须注重理智好奇,求知好问,寻根究底,探索规律,塑造批判精神、怀疑精神和悲剧精神,养成不轻信、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文化层面看,坚持独立思考就是不迷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文化气质。 2.〔举例论证〕比欺骗更危险的错误是盲从。欺骗是主动的,盲目是被动的,盲目的相信,盲目的追从。20世纪80年代,一批气功大师的崛起,气功热在全国迅速的扩张,盲从使气功从神秘变得神奇,从神奇走向神圣,从神圣走向全国普及。时间的流逝,气功大师早已烟消云散,规矩和方圆的分离是气功热消退的内在原因,盲从和清醒是气功热的跌宕起伏的根本原因,盲从是对欺骗的最大鼓励,没有盲从,欺骗会消声灭迹,欺骗不会得逞。 3.〔比喻(或类比)论证〕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 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布尔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20厘米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是不停地坚忍地团团转。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这种例子在生活中举不胜举。当对情境不了解或出现认知偏差时,此时的从众就是“盲从”。像一个抬头仰天的止鼻血者,招来一群抬头看天的人的笑话,就是一个对情境不了解而盲从的典型例子,而学生由于知识和阅历的不足,更容易由于认知偏差导致盲从,狂热的“追星族”即是一例。另外,学生自身个性的不完善也是容易盲从的一个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具有独立个性、良好自我观念的人,自我评价较高,自信心较强,具有较强的判断果断性,他们的从众率较低。因此,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立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有助于避免盲从。 4.〔正反论证〕盲从是缺乏主见的表现。盲从的人,以别人为方向,自己只是一具躯壳,许多人因为赶流行而陷进了盲从。所以胡适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后又加了一句“时髦不能跟”。但是,不能全然否则盲从,因为人是群居动物,如果太个性独具,就如至清的水里没有鱼一样,至察的人也没有朋友。但原则问题、事关前途、命运、真爱的问题,来不得姑且。这是一个健全人格的必须。从行动到心态,盲从都是一种幼稚与胆怯。当我们对盲从说“不”的时候,我们正在塑造一个大写的我。 注意:以上论证方法并不是单一使用的,多数都是几种方法并用。例如:第3例中,就运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样才会使文章内容充实,说理充分,更有说服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