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经候脉法_万象山庄:修闲,养生,读书

 杉木轩 2015-01-30
绪 言
本院于1960年12月27日邀请周潜川大夫做分经候脉法的报告,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中的诊断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系记录稿,来经本人审阅,难免有与原意不符之处。倘有讹误,经周大夫审阅之后,再行更正。
河北省中医研究院
1962年5月11日
分经侯脉法——周潜川大夫报告
一、分经候脉之由来
古人的分经候脉与现今的独取寸口切脉法有很大区别。分经候脉不仅具有很多优点,而且在中医理论上也是很有根据的。王叔和的《脉经》,高阳生的《脉诀》是我国较早的两部脉学专著。在此以前有关脉学的记载,则散(原文作“专”)见于各医书之内。但不论专著也好,散载也好,既往有关脉学的知识均很不系统,并且受了旧文字的限制,令人难以体会及掌握。从医生诊脉时的差别性极大的情况,就说明切脉法缺少一个客观的标准,也表明过去脉学根据是不够完备的。晋以后由于大家都舍难从易,在四诊中大都偏重于问诊了,切脉不但含糊不清,而且仅仅限于太渊寸关尺三部而已,这样就失去了《内经》的原意,《内经》中还强调天地人三部合参的切脉法,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曾经批评过切脉“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的不合理,由此可见,现今流行的脉学及检查方法已经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古人的真传,不绝如缕了。
由临床工作及师传的体验,感到古人分经候脉法的诊断方法的可靠性是很大的,这部分遗产中《内经》中虽有部分记载,但在以后的医书内已经失传,历代名家如喻昌之流,虽然批驳王叔和《脉经》的错误,却没有具体纠正它,因此医家已经不习惯分经候脉法,但它却被保存在丹道家的手里。现在所流行的青城派道士张太素所撰的《太素脉法》,还不是丹道家的真髓,然而他已比王叔和、高阳生的脉学高出一筹了。
宗教内部所保留下来的脉学,多是口传和抄写等的传授,简单、具体,常常仅凭切脉就能辨证疾病的所在,丹医家脉法被称为“太素脉”,其含义并不是因张太素而得名,乃是根据太素二字为人“形生”之始的意思。即旧说“太素者形之始也”才这样立名而称呼的。人身有了病,检查其“形生“的脉学,就被叫做”太素脉”。太素脉自秦以后至晋以前,已经相当完备了,晋以后则逐渐隐晦起来,金元四家以后,在医家中已不流行,但是今天从医家和诸子百家的零星记载中,从宗教内部的著作中,从以后对太素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