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风眠绘画作品欣赏5

 Zhcx123 2015-01-30

             林风眠绘画作品欣赏  
             繁花丛鹊

在《繁花丛鹊》中,林风眠一如既往把画纸染满颜料,整幅几乎丝毫不留白,这与中国画的传统手法大相径庭。而在紧密的构图中,繁简疏密穿插的枝叶与层层叠叠盛开的小花作为背景,十数只说不出名字的小鸟——这种在真实自然界中找不到原型的意象,也是林风眠特有的,而与中国画传统象形的艺术要求亦极为凿枘——排坐在枝头花间,略成两两相望之势,令画幅油然而生一种只有充满亲情的家才有的温馨、温暖。

从色彩和构图的角度看来,尤其是就繁花在不同强度光影里的透明度的捕捉和处理而言,《繁花丛鹊》是典型的西洋画,但经过林风眠的手,却已充满了浓烈的东方味道,充满了久已缺席自己生活的亲情的无声的向往。

 

           林风眠绘画作品欣赏
             梨花十八只小鸟  彩墨 纸本
    《梨花十八只小鸟》是一件意境深远的尚佳之作。一片漆黑的天地之间,十八只小鸟齐立于枝头,团结和谐,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恶劣环境中奋发向上,百家齐鸣的写照。通篇大面积的黑色浓郁却不沉闷,展示了林风眠独具一格的设色技巧。林风眠的作品,善于通过黑白的对比营造沉郁孤寂的意境,却有不一味消沉或顾影自怜。相反,他的作品往往具有雄浑的力度和宏阔的意境,在感伤中往往又蕴涵着勃发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希望,并且展现自身孤傲高洁的情怀。所以,他的作品看似粗率却意蕴隽永,人们观后久久难以释怀,给人一种永恒的美感,充满诗意。

 

               林风眠绘画作品欣赏
             林间絮语  镜心 设色纸本
    此幅《林间絮语图》为林氏居海上时所作之佳构,呈现出一种具有西画特色的基调,是一种日光照于林中特有的色调,这种色彩只有接受过西方绘画艺术熏陶者才能有此作为,西画讲究光影和色彩,没有光也就没有色彩,而色彩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这也是近代西方印象派艺术家的内涵所在。林氏所画的为一丛盛开的玉兰花树于密林之间,由于光线透过树叶,白色的花被染成带有绿色基调色彩的花朵,整个画面洋溢在一种甜美的春天景象中,而读者疑惑其为中国画耶、西洋画耶时,林氏用其特有的笔调在右上方写出两只墨色的小雀,似正在林中相对絮语,虽然画中色彩光影运用娴熟丰富,但所透出的是一种极具东方情怀的作品,正是林氏这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加入图中,增加了中国画在色彩光影表现的不足,也正是这种色彩、光影的运用,使林氏在近代中国画探索路上走得独特而坚决。

 

           林风眠绘画作品欣赏

 

           林风眠绘画作品欣赏
            桃花双栖  镜片

    林风眠在数十年的探索中,创造出“林风眠格体”,即绘画几乎都是方纸布阵,构图饱满充实。他用西画之格,表现中国画之魂,他的画形式上是西画,意境上是纯粹中国人文的雅趣,富于人格精神的意象世界。他笔下的小鸟,无论是独立枝头,还是在月下栖息,或是在晨曦里歌唱,都那么自如平和。他们沉静而自信,远离喧嚣的世俗纠葛,这种和谐之美,是绚丽与宁静的世界。疲惫的心灵,可以在这里歇息,情感的倾斜,能够藉此加以平衡。

 

           林风眠绘画作品欣赏
             花间小憩  镜片

 

           林风眠绘画作品欣赏
             秋叶栖禽  镜片

    此幅描绘群栖于枝头的小鸟正面蹲立枝上,或独栖或三两成群,脸上还挂着一副或沉思,或调皮,或顾作深沉的小表情,活泼动人。相较于传统花鸟画而言,他的小鸟没有对抓、羽、翅的细致描绘,而是吸收了近代西方绘画中与观者保持距离的观察方法,使“林家笔墨”在此题材上更具特色。

 

               林风眠绘画作品欣赏
               晨 曲  镜心 1966年作

    群栖于枝的小鸟,是林风眠花鸟画的又一创格。典型者如《樱花小鸟》、《冬日》、《春》等。它们是鸟,但说不出是什么鸟,且大都正面蹲立枝上、花间,情景交融,气氛轻松、欢快,流溢着画家对大自然、小生命的爱怜。这些小鸟,大都没有对眼、爪、羽、翅的细致描绘,好像是与观者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这显然吸收了近代西方绘画的观察方法,而与传统花鸟画淡化距离、具体刻画的方法不尽相同。

 

             林风眠绘画作品欣赏
              镜框

 

             林风眠绘画作品欣赏
             人马图  镜心 设色纸本
    此幅画作,人物与动物造型生动,以淡墨细笔勾出人物轮廓,重墨复勾出头发、眼睛、胡子、衣领等处,以细笔流动之线勾出马,总体而言,人物神态刻画到位,站立姿势,若有所思,马低头,生气跃然纸上。此幅画作,清淡雅致,用笔纤细,着色不多,但捕捉住人物神态、马的姿态,活生生地于纸间勾勒出一幅人间情态,实为难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