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三语文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津

 江山携手 2015-01-30

 高三语文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津

诗歌(包括歌词)是人们内心深处灵魂的吟唱,是梦幻对现实的超越,它们总是能激发人们思维的火花,拨响人们情感的琴弦,所以,近几年来,诗歌类材料备受高考作文命题者的青睐。

诗歌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品语义。要读懂诗歌类材料,首先要学会品语义,把握“诗家语”的一些特殊性:诗歌常对语言进行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含蓄美。

抓意象,抓关键。诗歌是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的。诗歌语言的含蓄美,也多体现在诗歌所描绘的意象中。这些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性或指代性,审题时,我们可抓住诗歌的意象去联想、体会,捕捉它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和寓意。这一步我们要弄清两个问题:一是诗中有什么意象,二是这个意象有什么深层意义或象征意义,可采用相似联想进行合理的推求。如果一首诗中含有多个意象,要注意分清几个意象孰轻孰重,防止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如果诗歌内容庞杂繁复,我们应该找出并理解它的关键语句,把握关键信息,以便准确把握主旨。

析主旨。顺诗中关键语句之“藤”,摸命题者的意图之“瓜”,分析它们包含了怎样的是非、善恶、褒贬等观念,并据此来立意,确定文章主旨。

以上是针对较难理解、较复杂的诗歌材料而给出的审题步骤,核心是抓意象、析主旨,对于浅显简单的诗歌而言,往往一两步就可以到位。

例题分析:

        喜爱并走进阳光的人
        阴影会更引人注目
        但他朝阳的一面
        总在反射着亮光


        害怕并躲避阳光的人
        阴影会躲过人的眼睛
        但他本人的整个存在
        也裹在一片灰黑色之中

这些诗行引发了你哪些遐想?请你体会其中的意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分析】

1、品语义

2、抓意象,抓关键

喜爱、走进--阳光---阴影引人注目   朝阳的反射亮光

害怕、躲避--阴影---阴影躲过眼睛   本人裹在灰黑中

适当转换,就成了多则材料的审题

分析材料,明确关系:对比手法

思考:“阳光”和“阴影”的含义?

转换:“阳光”和“阴影”不仅仅是指现实中的自然现象,更具有深层含义。(在作文时必须将深层含义阐释出来)

明确: “走进阳光”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更是一种追求卓越的人生的人生姿态。“躲避阳光”是退缩,是逃避,是不思进取,更是消极心理的集中反映。

3、析主旨,确定立意

要完整地把握诗句的内涵,既要兼顾“阳光”与“阴影”两个方面,注意辨证思考,走进阳光又不回避阴影

A、承认人无完人=====完善自我

B、承认人生的缺陷与不完美====积极乐观

C、承认不是所有的花朵都能结出硕果====正视失败所带来的磨难、难堪,有勇气继续走进阳光

学生作文立意角度主要有:

(一)把阳光理解为“优点、长处”,阴影理解为“缺点、不足”,有的同学写“走进阳光”要敢于在众目睽睽下展示自我,不要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如《走进阳光》《勇于面对阳光》。

(二)把阳光理解为“成功与辉煌”,阴影理解为“挫折和失败”,写要敢于奋斗拼搏不能害怕失败。

(三)把阳光理解为“乐观开朗、积极向上”,阴影理解为“悲观封闭绝望”,如有的学生写《拥抱阳光》《让心灵充满阳光》。

(四)谈光与影的辨证关系。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为的是看看太阳,和蔚蓝的原野;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连绵的群山。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为的是看太阳,而一旦天光熄灭,我也仍将歌唱。我要歌颂太阳,直到人生的最美时光!——巴尔蒙特

例文1   沐阳光,润人生

一圈圈涟漪,漾开了人生的韵致。人生的漫长征途里,总有春日鸟啼,夏之蝉鸣,秋日雁归,冬之梅怒。而惟以一双明眸,一颗慧心,才能纳天地之精华,融万物之灵秀,正得失,鉴是非。

在阳光中,阴影无疑是显眼的,正如一滴墨色于一面洁白的墙壁的鲜明对比。也唯有如此,才辨得清黑白是非。与阳光下行走,会被窥见自身的不完善。尽管自身的缺点被亮明得清晰,但是让明丽之色挥去暗淡的光影,任一捧清泉映照内心的尘埃,于自己,是明朗和温暖的。所谓“见贤思齐”不过是看清了美好的品质并心向往之。凤凰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人性向善,正如喜欢寒冷中极欢腾的火光。

纵使自己不是完美的,纵使自己依旧是丑小鸭般的卑微着,但谁阻碍得了对美好的追求呢?

于阳光下晒了一身的晦暗,于清潭波光中辨明自己的污浊,而后完善自己,并微笑着对待自己的阴翳,洗涤它,朗照它,使其清新明净。

在阳光中,亦能使自己被看得清晰、阳光明媚,人性美好,阳光是生活的底色,仿若星子陪衬天空。自己的灼灼光芒,温暖着他人,只要内心纯洁美好,就如花开晕香般,所到之处,即如泉浸岩,叮咚清脆,荡涤心间。固然有美中不足,固然达不到至善至美,但美好的品质不能被阴影遮掩,正如一纯真的微笑足以拂去晦暗的心情,不畏惧光明,尽管它凸显我们晦暗的一面;不逃避高大,尽管它印证我们渺小的一面,青青河畔之草,于苍茫天空下谱写“绵绵思远道”的思情。这举止,近乎微茫,但情意,却已在浩渺天空下被播洒。

朵朵花儿绽放,颜色纷繁,于阳光下各具情态,那样鲜活的生命,谁会在乎它的花朵是否沾染过泥淖?丑小鸭灰色的过去,又如何掩盖得了白天鹅的瑰丽?

岁月积淀,品质凝结,日臻完善自我,沐阳光,采撷其温暖,糅合成内心的绵软的情感。心灵愈宽广,生活的土壤愈丰腴,而有些我们不能改变的,正如玉的斑点,便任其随时光流驶罢了。我只要在阳关中,懂得自己存在着,并以昂扬的情感喷薄着,便可以凝细流于百川,锻造出海纳百川的气度,铺张开波澜壮阔的人生。

例文2    阳光  阴影

也许选择阳光会暴露阴影,但选择阴影就失去了所有的光亮。

蝴蝶不会因其曾为毛毛虫的身世而不敢与花儿共舞;柳树不会因其先衰而不再去早早迎春;昙花不会因其短暂而停止开放-----万事万物都有其不足之处,而怎能因此而放弃所有的美好,勇敢地迎接阳光,害怕阴影更引人注目。但那朝阳的一面,是夺目的光彩。

有“蝴蝶总理”之称的让,因小时曾患小儿麻痹症而脸部畸形,他却没有因此而停止追寻梦想的脚步,为了能流利地讲话,他口含石子常常磨得鲜血直流。最终他成功了受万人瞩目。也许他脸部的缺憾为世界所知,但他高尚的品行却千古流芳。如果他因此而自暴自弃,我们都不会知道他脸部畸形,但我们也不知道世界上曾有这样一个孩子患过病却有伟大的梦想。

不能缺憾而停滞不前,只有阳光能让你的长处放光,尽管不完美,尽管有阴影,但那优点放出的是迷人的光彩,也会被大家喜爱。

赫本从小喜爱芭蕾舞,十几年追寻却因身材过高和某些疾病与首席者无缘。她没有因为自己偏瘦过高的身材与疾病而放弃登上明亮的舞台。也许她有一些疾病,也许她不完美,但她美丽的面庞留在多少人的心中,她的纯洁,善良对儿童的爱让多少人感动。就像一位评审员所说:“你见过一个会走路的梦吗?”

阴影会因走进阳光而引人注目,朝阳的一面却会饭射出七彩的光芒,这才是人生,这才是生命,沙石不掩海之蔚蓝,枯枝不掩梅之芬芳。也许有不足,站在眼光下才能看到生命的全部。

走进阳光,才见蝶之缤纷;

走进阳光,才见柳之柔美;

走进眼光,擦肩昙花之艳丽。

勇敢地走进阳光,认识缺点,更了解光彩。

例文3    走进阳光

正如诗中所说“喜爱走进阳光的人”“总是反射着亮光”,“害怕并躲避阳光的人”,“裹在一片灰黑色之中”。

正如硬币的两面,人也有光鲜和暗淡两面之分。有人为了躲避暗淡,将自己隐于黑暗之中,却不知自己的光鲜一面也被隐了去。

每个人都不愿意尝那“失败”的苦涩,而对成功十分追捧。因此有的人害怕失败而畏畏缩缩,等待他的将是失败的深渊。

像爬山,怕被摔下,就不会欣赏“一览众山小”的绝美景致,就不会尝到成功甘甜的滋味,就不会有气吞山河的豪迈。只有一次次被重重摔下,又顽强爬起,而挺立在山之最高峰的勇士,才有资格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爱迪生一定是太阳的信徒。他走在阳光中无法计数他失败的次数,无法算出他一次次的失败,但有一个事实是确定的,他的发明照亮了世界,他给了世界又一个太阳。

而畏惧失败的人,早已淹没在人流之中,人们无暇记住他们畏畏缩缩的丑态,无暇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已做为一粒粒平庸的沙砾冲向了大海。

尽管阳光把影子拉得老长,人人都看到了,但我们面朝阳光,把影子甩在身后,走自己的阳光之路,任由别人去评说,而为了不让别人看到自己影子的人,躲藏在黑夜中,自己也将被黑暗迷失自我。

心里盛满阳光,就不会被阴暗迷失。乐观积极的人看到的往往是阳光,而将阴影甩在身后,悲观者则把黑暗放大为整个世界。如果你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紧锁,人生本来就短暂,何必要栽培苦涩?每天都吸取些阳光,留着冬季取暖。

走进阳光,尽管影子依然存在,但光亮的世界让我们遗忘那小小的黑暗;走进阳光,即使是寒冷的冬季,我们依然仍想象春日的繁华,春暖花开的世界;走进阳光,赶走对黑暗的恐惧,让我们大步向前,迈向更灿烂的明天。

例文4:勇敢地站在阳光下   李梦娟

喜欢向日葵总把脸朝向太阳,它从不躲避阳光,相反,它总会追寻太阳的方向,它从不担心背后的阴影,因为它在面向太阳。

人在面对自己的弱点时,总想着如何不被人发现,因此,他们做事总是“小心慎行”,不敢甩手去干,这类人往往不能有所作为。只有那些不怕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缺点的人才会无所顾虑地在阳光下闯自己的一片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为怕出错,怕出丑而缩手缩尾,终究难成大器,这样的人也注定只会生活在阴暗处,一生见不到太阳。

若当初帕格尼尼怕出错,不敢在大师面前班门弄斧,怎会得到大师们的高度评价,从此平步青云,成为享誉一时的小提琴手。

若当初 居里夫人怕实验失败,又怎么会发现镭,又怎会获得两次诺贝尔奖。

成功是从你不怕失败时开始向你靠近的,上帝不好好让你在失败之后仍苦苦等待。从失败中找成功的经验,在错误中反省自己的心路历程。

子曰:君子之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古人尚且知道出现错误之后,能积极面对并改正是难能可贵的,更何况我们自称是高智商的那些人。但为什么总是有些人即使明白这个道理,也不愿让自己走在阳光下呢?是不是他们“淡泊”不想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呢?不是,是他们对成功看的太重,急功近利的心让他们不敢面对任何失败。但是要知道,没有谁会永远成功,处在人生的巅峰。天尚且有阴晴雨雪,更何况人生的征途呢!

不惧犯错无所谓成功与失败,给自己一份勇气,让自己走出阴暗,生活在阳光下,点一点脚尖,让自己离太阳更近一点,你会嗅到来自太阳的味道。用一颗坦荡地心走自己的路,也许你的背影会永远追随你,但也许别人不会在意,他们看到的是你整个人在阳光下。

做一株向日葵,在日出时便开始追随太阳,随太阳转过“半个地球”,面向太阳,让自己完全暴露在阳光下,无惧犯错更无所谓成功与失败。

让阳光完善自己   李朝阳

不要害怕面对阳光,尽管它能让我们的阴影更加明显。不要总躲避阴影,越是躲避,它将你包得越严。面向阳光,大胆面对自己的阴影,让它与你一同行走于阳光下,这才提醒你时时寻找光明,让自己永远能够散发光芒。

我们自身的不足与缺点便是伴随我们一生的阴影,我们注定无法摆脱它的缠绕,再多的彷徨自是徒劳,再多的躲避只是白费。我们不如坦然面对,以开朗的心接纳它,让它们伴自己在充满阳光的日子里走过。只要我们不再回避,即使这些不足仍然存在于身边,阳光依然能将我们照亮,让我们的身上散发迷人的光芒。

大胆地面对自己的不足,正视自己的缺点,它不可怕。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让自己更加努力,更加进步,让自己更加优秀。当我们不断进取时,已于无形中完善了自己,于不经意中享受阳光的照耀时,会惊喜地发现,阳光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而且它会在我们不断地进步中渐渐变淡。阳光下,更多的是我们光彩照人的一面,阴影也不愿再来影响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不足与缺陷,虽内容不同,但大致来看,都是一样的。人进它消,人惧它长。正如俞敏洪喜欢走入阳光。他虽不聪明,不如其他人表现的那样优秀,但他却以阳光般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不足,并且不懈地努力,踏实地前进,终在阳光下露出笑脸,让自己在亿万人中放出光芒。又如杨孟衡不甘被那灰黑的阴影包裹,虽失去双臂,仍凭着自己的双脚不懈努力,最终荣获全省状元之称,为人们称赞。

人不应惧怕面对自己的不足,不应回避自己的阴影,我们要用坦然的心正视它,接纳它,并用自己的不断努力克制它。我们要带着一颗开朗、乐观的心,面对阳光,感受着阳光的明媚,享受阳光的光亮。

别再逃避,别再彷徨,阴影本无所畏惧,让阳光完善自己,让阳光照亮我们的生活。

【诗歌类高考作文】

200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星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眺望

人类在创生之初,就有贪婪的好奇,人们总是不断追寻,不断探索,遇到一座高山,就想翻过去看看山的另一面有什么,遇到一层薄纱,就想掀开来,瞅一眼隐藏的秘密。而在无尽的探索中,我们常关注的是什么,是否已经丢失了一些东西?直直地紧盯眼下的双目,可曾在远方眺望过美丽?

牛顿在探索了一生之后,终于歇下脚步,他将精力转向了似乎与科学背道而驰的神学,人们都在叹息,甚至抛弃了他,然而,他真的失去了本真了吗?真的所谓精神失常了吗?不!我们不会相信这些只看重成果奖项的人的话,我知道,牛顿在穷其一生的科学研究之后,已经顿悟,宇宙之大,不会在乎人生自鸣得意的小智慧,越是深入地探索,越是能体会到造物主的深奥与不可窥探,只有肤浅的人才会拿着一点点小发明高喊:“我看清了世界!”牛顿探究上帝,更不是祈求通往天国的路,他只是在山脚下,眺望山顶美丽的风光。

周敦颐有文:“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是中国人关于距离美的含蓄表达,难道称不上精辟吗?绝世的美人难道非要将毛孔放大到清晰可见才看得见美?五彩的油画难道必须被肢解为一块块的色斑才能体味?精妙的诗句一定要把一个字扩展成一段话才能欣赏?这个世界已经够繁琐了,一定要将细节一一展现吗?

滚滚红尘,不尽爱恨情愁,芸芸众生,谁能乘云归去?与其在俗世间滚爬,不如畅游山巅,共红日之沉浮。南山下的雏菊,映着一张沧桑而同样有花般笑容的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污浊的尘世,无尽的诱惑,金钱,地位,声名,然而,这些海市蜃楼般的期盼,谁又能真正看得清呢?有时,回头不顾,在青山外眺望着似云似雾的一切,也是一种勇气。

人都会有追求,也都会有一探究竟的渴望,然而有时努力追求的是一种残缺、遗憾,而在远处眺望时,你收获的却是完美。

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而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像地球一样,也有灰尘和石渣,于是他们失去了幻想的自由和权利。我们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

阮籍目睹世间的浑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被人唾弃。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一曲《广陵散》成为绝响。其实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由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若是两人各向中间迈出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

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现实,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梦想呢?

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瞩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那个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自己的人生。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亦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心灵。 

张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了战火纷飞、十年浩劫,而她却永远保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她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她正视现实并战胜现实,而她那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则使她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放弃幻想和权利。

川端康成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瞬间感动了多少心灵。这是梦和现实完美的结合,让那些世俗之物顷刻间土崩瓦解,让多少在现实中日渐麻木的心灵得到了温暖。

现实,但不委身于现实;保持幻想,但不沉溺于幻想。让梦想在现实中跳一曲酣畅淋漓的舞蹈吧! 

2007年北京高考作文题: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读者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自定角度。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全文不少于800字。

无声的经典

你是否读过这样的名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不声".这是唐诗中的经典名句。亦如诗句本身,经典的东西就像细雨湿衣,好似闲花落地,在一片宁谧中打动人心,拨动心弦,在这个"速食"文化,"快餐"文化当道的聒噪的社会里,我们是否应该换上一份安然恬淡的心境,来呼唤无声的经典?

无声的经典,它不靠浮华的表面吸引眼球而是用潜在的魅力打动人心。韩国的言情小说,颓废的网络文学,千篇一律的校园散文,令人眼花缭乱的武侠志怪,它们林林总总地占据着书店的各个角落。人们争抢着去买、去读,紧紧跟随着潮流的脚步。然而在这片虚华的背后呢?却是掩饰不住的空洞和空泛。

经典的书籍躺在书店的一隅,无声而静默地等待着人们的光顾。信手翻开一本本古典诗词,经典的力量无声地抓住你的心灵:岳飞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豪迈者的气魄;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自信者的不羁;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者的柔情;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是相思者的的哀怨……经典,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声地流淌,用流行所无法企及的宁静的力量熏陶渐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用内在的魅力给予人们享受与思考。

无声的经典,它不靠时下的潮流彰显美丽,而是用内在的价值守住一份永恒。经典的画作没有漫画那般唯美绚丽,却在朴实的画面中启迪人们思考;经典的画作,没有照片那般真实精致,却在宁静中给人别样的享受。

它们静静地悬挂在美术馆墙壁上的玻璃罩内,等待着与你的目光相遇。拉斐尔的《吻》是爱情的献礼;波堤切尔的《西斯廷圣母》是亲情的温馨;梵高的《向日葵》是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心灵的洗礼……经典,不需要潮流作衬,它们无声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荡涤着人们的心灵,拥有永恒的力量。

无声的经典,像是剥开石榴时往外散的透明果实,落在你最不在意的脚边。被阳光晒成褪色却始终青涩的粉红,重拾起进,生命温暖如昔。于是我们呼唤,呼唤"细雨湿衣,闲花落地"般无声的经典。

2010年安徽卷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吴 兴 杂 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凡事,适可而行后适可而止.

当然,止于至善,是每个人最希望看到的结果.不管是偏远乡村的农夫,渔夫还是繁华都市的工人,高管,都在为这快节奏的社会发展打着合谐的节拍.

然而,富士康的兄弟姐妹,却因为跟不上着这和谐的节拍,付出生命的代价.环境是改变一个人重要的因素,但不能困在当前环境而不知返途,人生是美好的,不能因为短暂的挫折和伤痛就要选择轻生.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过的努力的耕种怎能感受收获的喜悦?用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先生的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来映照这些经不起生命折腾的人最为恰当不过了.经不起打击,你就遗失了后天的美好.

也许,环境只是人生选择上的一个失误.

人的十字路口,选择失误,错过机遇,确实很多.如果这个集体真的不合适你,你可以考虑换个集体.不一定非要等老板觉得你不能胜任这份工作的时候,你才选择离开.人生要找合适自己的,不是找凑合自己的.哪怕这份工作薪水不错,但违背你的原则和道德底线,你可以大方地说"NO",没有什么丢脸和庸俗.

近些年,安徽出了一个名人----许嵩.他被冠以"周杰伦接班人"和"音乐界韩寒"之称,可见其影响力.我们且不说,他是谁谁谁的影子,随便在哪个搜索引擎一搜,都是他的海量信量.

读过他简历的人都知道,他是安徽医科大学毕业生,然而,他却走上独立创作音乐的道路,集词曲唱录混音制作于一人,在创作型歌手当中都属屈指可数的奇人.他没有签约任何唱片公司,只通过官网宣传,就有很好的销量,他拥有全球海量FANS.这么多的人粉他,说明他是成功的,是大家的典范.医学和音乐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行业,但许嵩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且把这个选择无限最大化了.

选择合适自己的,很重要;不适合自己的,只会让你白搭更多.

再拿婚姻来说,找一个爱的人是过一辈子,不是马马虎虎地过一生.人生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能将就地过,要过就要有滋有味地过.时下,各大卫视的相亲节目里男选女,女选男.惊现雷人雷语,让老外对中国人的爱情观和爱情价值观都产生了疑问,中国人就这么低俗吗?对别人提要求,首先也得掂量自己的斤两,适合的纽带是拴在两个人的身上,不是建立在其中一个人离谱得有悖社会风气的条件上,那样,适合的天平终有一端不平衡而倾斜.令人啼笑皆非的凤姐,不知山高水深不为过,居然弄不清自己的份量,狂言只有北大清华研究生才适合自己,也不怪在作秀节目现场被人扔鸡蛋,换成我,肯定要扔鹅卵石.有人做过精确的估算,全中国有6人符合凤姐的要求,但愿这6人中的一人这辈子能和凤姐憋屈着坚强地幸存到生命的终点.

葱就是葱,插哪儿都装不了蒜.大家都明白这个简单常识:水田种不了麦子,旱地种不了稻子.如果你非要违背客观规律,主观臆断行事,只会适得其反,狼狈收场.

人生亦是如此,适可而行方始步,量力而行却止履。

 

【试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小诗,按要求作文。
      一面镜子,照了一辈子人
      就是没有照见自己
      有一天它邂逅了另一面镜子
      才看见了自己的真面目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且文体特征明显。

一、审题立意
  本次作文属于新材料作文。
  材料是一首短诗,共四句,短小精悍,寓意浅显明了,诗歌中的物象是镜子。说得是镜子,一辈子只照别人,就是没有照见自己,直到有一天,偶遇另一面镜子,才看见了自己的真面目。
  首先,通过关键语句,把握材料的感情倾向。
  “照了一辈子人”“没有照见自己”“看见自己的真面目”单看前两个短语,似乎还有赞镜子无私奉献之意,如红烛如春蚕,但后一句最关键,定基调,结合三句,诗歌意在批评镜子只能鉴人,不能鉴己;只能明察秋毫别人的得失,却看不到自己的庐山真面;只能知人,不能知己。
  另外,还有关联词,“就是”“才”也可以作为佐证。表明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深深的惋惜,是浅浅的责备,是淡淡的批评。由物及人,诗歌意在告诫我们:不但要知彼,更要知己。要认清自己,不但要知人,更要察己,不但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别人,更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要为自己准备一面“镜子”。
  这也是作文的立意,当然还可以化大为小,从如何认清自己入手,如材料找另一面镜子,论述“以人为镜,看清自己”。这里的人,可以指大众,可以指领袖精英榜样。可以从大众身上看到人类的劣根性,人性的丑陋,从而反省自己丑陋的一面;也可以以领袖、榜样楷模为高标,感知差距,寻找自身的不足,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具体说,“以人为镜”中的人,可以指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诤友、知音、爱人、师长、同事、邻里,也可以是素昧平生,萍水相逢之人,甚至可以是对手。
  还可以史为镜,前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吸取教训,认清自己,不让悲剧重演。如毛泽东“不可沽名学霸王”。
  当然,要认清自己,不一定非得借助外在的“人”“史”“物”,还可以为自己准备一面心镜,即“反躬自省”“三省其身”,时时开展自我批评。
  因此,本次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1、  知人更要知己。辩证地谈,前者作铺垫,着重论述后者。 2、  以人为镜,看清自己 3、  诤友——生活中的明镜 4、  知音——人生的一面镜子 5、  要利用好对手这面镜子,看清自己 6、  以史为镜,看清自己 7、  反观自省,吾当三省其身,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8、  要认清自己,着重强调认清自己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