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教学目标定位思考

 江山携手 2015-01-30
 我们知道,在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生涯中,与其“交往”最为“莫逆”的,莫过于文字,而又有多少学生能真正将文字“编排”出锦绣文章来呢?因而笔者不禁困惑起来:作文教学到底怎么了?同时,笔者也在反思:语文教师在学生的作文教学指导方面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是不是教师在作文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偏离了航向,游离了目标?
  当今的中学作文教学特别注重在“彩”上做文章,追求文章出彩,而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学生的作文并没有打好文体、文意、文风的基础(这里所说的文体,是指文章应有的起码的文体特征;文意,是指文章表达应语句通顺、清楚、明白;文风,是指文章应自然朴素,有真情实感)。许多教师热衷于学生作文的“升格”与“发展”,而学生则受文章出彩可得高分的诱惑,不考虑自己的功底和基础,拼命在“彩”上做文章。如此一来,作文便成了一种包装豪华但质量低劣的产品,非但算不上“美文”,就连“作文”也不像了。
  正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绝大多数家长的美好愿望一样,“满腹经纶,字字珠玑”也是语文教师对学生写作的终极梦想。但事实上,这仅仅是梦想而已。每年的高考作文,全国几百万考生,教师看得上眼的满分作文、优秀作文是极少数的。对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他们在一般情况下,只能写出大众化的合格文章。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曾经这样表述道:“长期以来,我们在作文教学上强调‘一碗水端平’,在貌似公平的背后其实牺牲了一部分基础和天赋比较差的学生,因为这些孩子的习作距离那个‘客观的标准’总是有较大的距离。在我们设立的固定的标尺面前,这些同学都是在不达标准的失败和失望中写作。”黄老师所说的“客观标准”和“固定标尺”,指的是高考评分标准,它已经抑制了部分学生写作的欲望和热情。
  所以我们要俯下身来,进行“平民化”的作文教学,对高中作文教学作出客观、科学的定位,在作文的根本点上做文章,还作文以本色,走自然朴素、真情实感之路,在“文体”“文意”“文风”上让学生打好扎实稳固的基础,先求文通,再求文采。
  高中作文教学的文体目标定位:让作文有“性别”。这个“性别”,就是文体意识。高一作文教学着重进行记叙类文章的写作训练;高二作文教学着重进行议论类文章的写作训练;高三作文教学着重进行综合性的高考类文章的写作训练。高一阶段,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记叙文的各种要素和写作的不同顺序,并分别进行写人、叙事、写景类记叙文的写作训练;高二阶段,让学生明确议论文三要素、论证的多种方法、论点的提出如何切中肯綮、论据如何做到充分有效、论证过程如何严密而有逻辑性,各种训练要做到一丝不苟;高三阶段,进行综合性训练。这种“老土”的方法是有效的,也是“扎稳”学生写作“底盘”的最好途径。
  高中作文教学的文意目标定位:让作文有“走向”。这个“走向”,就是线索。要使文章表达文从字顺、清楚明白,没有线索是不行的。记叙类文章叙事、写人、写景要如此,议论类文章怎样立意,如何展开论述,观点的提出如何与材料、方法相吻合,论述的基本结构如何,都要有“走向”。高考作文,如何审题,怎样立意,如何选择叙述角度,怎样选择叙述内容,也都要有线索。记叙有线索了,议论有线索了,应试有线索了,学生的思路自然就有线索了,写出的文章也就文从字顺了。
  高中作文教学的文风目标定位:让作文有“生命”。这个“生命”,就是真实朴素。反思学生的写作现状,有三个错误的倾向令人忧心:片面追求文采,动辄引用古人古事,泛散文化。学生认为只有这样,才有“文化底蕴”,才是“文采飞扬”,才叫“精品美文”。但我们如果将这些文章稍稍一捏,就会发现它空洞无物,经不起推敲。可见,引导学生写出自然朴素、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在具体的作文指导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作出不同的评价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但是耐心和宽容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水平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引导学生找准定位,起点低些,底盘稳点,等遣词造句文从字顺了,表情达意合情合理了,布局谋篇完整清楚了,再要求学生发挥个性,追求“发展等级”。
  我们只有俯下身来,夯实基础,在学生作文的文体、文意、文风上下工夫,才能最终描绘出作文教学的秀丽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