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男孩扁桃体发炎放血身亡,黑诊所医生逃跑》: 2015年1月20日,河南省汝州小屯镇朝川村11岁男孩洋洋,因喉部肿痛去看医生。诊所大夫说"是扁桃体发炎,放一点血就好"。不料割破了喉咙,孩子的嘴、鼻孔都往外喷血,不到3分钟就死了。据了解,该诊所没有任何手续,行医者也不是医生,当事人已逃跑。”
从新闻图片我们可以看到,该诊所条件极其简陋,无任何合法证照,门口的宣传语也很山寨,一切似乎都在提醒着:这是一间“黑诊所”。 围观群众不禁要问:这样的“诊所”怎么还会有人光顾?
结果一查,居然还有不少类似事件: ![]() 黑诊所——没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而擅自行医的诊所,通常开设在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城乡结合部、或者偏远的落后地区,跟无牌食肆差不多。但是,无牌食肆顶多让你拉拉肚子,而黑诊所经常是“谋财又害命”。 黑诊所的七宗罪: 诊疗水平低,漏诊误诊、加重病情; 反复使用一次性器械,造成传染; 滥用抗生素或激素; 为骗钱财夸大病情,加重患者负担; 使用假冒伪劣、过期的器械或药品; 治疗不规范,出了事故就逃之夭夭; 医疗废物当生活垃圾处理,造成疾病传播。
黑诊所的乱象,正是危害人民健康的毒瘤之一。 然而,存在即合理。黑诊所生命力如此顽强,说明它有市场需求。
这里面,当然是有卫生保健常识缺失的原因,尤其是对于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信息闭塞的地方。 比如这次的事件,假大夫提出要“割喉放血”,孩子的家属居然没有意识到危险性,就这样乖乖地把孩子的性命交给一个来路不明的人摆布,难怪许多评论大呼“不可思议、难以想象”。
然而,很多人迫于无奈冒险光顾黑诊所,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基础医疗保障还远远不到位。
我们设身处地想想: 这些人得了病,如果想到正规的医院看病,可能要经过翻山涉水一番折腾; 好不容易到了医院,发现挂号排队又要半天; 好不容易看到了医生,要做检查要开药,发现身上的钱根本不够动辄成百上千的医药费; 好不容易东借西凑弄齐了钱,发现自己没有办当地医保,只能回老家报销; 好不容易回家了,才想起医生说过要定期回去复诊; ………………
提醒大家一下,这是病人去找医生看病,不是圣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啊!!!
其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在十几年前,政府就已经喊出了“广覆盖、低水平、保基本”的医疗保障原则。 十几年过去了,这个目标好歹也完成了三分之一——“低水平”。
基础医疗保障体系,是人民健康的“看门者”,为的是能提供相对便利、廉价的初级医疗服务,解决好小病、常见病、慢性病,减轻大医院的负担。
因为是基本保障,所以基础医疗目录里面的服务,理论上都是要亏钱的:药费、检查费都接近甚至低于成本价,最多有你交那几块钱的挂号费,连水电费都不够啊!!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医疗支出占GDP比例都在逐年上升,美国从10%到现在15%,日本从6%到现在10%,其中公共卫生投入很大一部分就是用于补贴基础医疗开支,不是他们特别任性,而是因为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啊。 阿咧?原来别人是这样维稳的?
来看看中国的情况:面对日益高涨的医疗费用,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指出,包括医院的大部分福利性、公益性和事业型的第三产业单位要逐步向经营性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医院可通过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获取收入,且医院收入可以和员工的工资、福利相挂钩。
从此,我们国家的公共医疗赶上了市场化的大潮,政府补贴减少,基层医院要逐渐实现自负盈亏啦。 这简直远远走在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前头!
从数据上说,我们控制医疗支出简直成果丰硕!市场化以来,我们国家医疗支出的GDP占比稳中有降,维持在4.5%左右,长期低于WHO提出的最低标准5%。2010年,我们的人均政府卫生支出排在188个成员国的116位,比伊拉克还低! ![]()
不怕,咱们身后还有一众非洲兄弟呢!真是感动到眼角有翔!
不过其实也好理解,把钱投到基础医疗建设,跟丢到黑洞差不多,别说政绩、回报什么的了,连个响都听不到啊!
年终大会上: “今年我们加大了对基础医疗投入的力度!” “那有什么成果?” “更好地保障了社区居民的健康!” “去年花钱比这少一半的时候也是这样汇报的啊!”
这样一来二去,基础医疗的补贴越来越少。于是,基本药物没钱赚了,没药厂愿意生产、也没医院愿意进这些便宜有效的药了;基层医院员工待遇上不去了,优秀人才都不愿意到基层了;医院要想办法增加收入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老百姓觉得去小医院看病也一样贵,还看不好,不如去大医院,于是大医院被挤爆,小医院拍苍蝇……
基层医院能维持不萎缩就算好的了,还谈什么加大覆盖!
基础医疗覆盖不到基层,黑诊所“遍地开花”。 基础医疗是个需要庞大投入的系统工程,花一分钱未都必能办好一分事。而我们的领导,还在一边想着少花钱多办事,一边粉饰太平、报喜不报忧,这样真的好吗? 什么时候我们的领导能少些好高骛远, 什么时候我们能让更多优秀的医学生发自内心地说:“我的愿望是在家门口的医院当一个全科医生!”
到那时,我们的医改就有希望了。“中国人”也就可以是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