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三章 戏剧文学

 昵称503199 2015-01-31

                                第十三章 戏剧文学

 

                      第一节 戏剧与戏剧文学

 

一、    戏剧

戏剧是一种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综合运用文学、舞蹈、音乐、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洗的舞台艺术。

 

(一)戏剧的特点

1.舞台性

2.综合性

3.集体性

4.表演性

5.时空限制性

 

(二)戏剧的要素

1.演员(当众表演)

2.舞台

3.观众

4.剧本

5.时空限制性

 

二、戏剧文学

戏剧文学是指一种与小说、散文、诗歌并列的文学体裁。它是艺术的文学部分,供戏剧舞台演出用的文学载体,通称为剧本。

戏剧文学——剧本,是“一剧之本”。

好的剧本必须具备双重价值:戏剧价值与文学价值。

 

三、戏剧与剧本的联系

剧本是舞台演曲的基础,是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四、戏剧文学的种类

1.根据容量的大小和结构长短来划分:多幕剧和独幕剧。

2.根据表现形式和手段来划分: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等

3.根据戏剧冲突的性质和审美特征来划分:悲剧、喜剧、正剧

 

悲剧、喜剧和正剧是戏剧评论中经常运用的概念,而且也作为美学范畴运用于对其他艺术作品的分析。

 

五、悲剧

(一)悲剧的概念

悲剧大都展示重大的或有深刻社会意义的矛盾冲突,表现在善恶两种势力的激烈斗争中,邪恶势力对善的势力的暂时胜利。悲剧所反映的是不能解决的或不能缓和的矛盾,在斗争中常因力量悬殊而以正面主人公的失败或毁灭而告终。

 

                  悲剧是以激起恐惧和悲悯为目的,反映英雄行为的戏。

                                                 —— 亚里士多德

(二)悲剧的基本特征

1.主人公一般都是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

2.戏剧冲突一般都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恩格斯语)的反映。

3.产生的效果是让读者和观众产生怜悯感、同情感、悲愤感和崇高感。

 

六、喜剧

(一)喜剧的含义

喜剧是一种用夸张、对比等艺术手法,在出乎意料的情节当中,用诙谐、调侃、幽默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以鞭挞丑恶、讥讽落后的戏剧。

喜剧同悲剧恰好相反。一般来说,它是以讽刺或嘲笑丑恶落后现象,从而肯定美好、进步的现实或理想为主要内容的。喜剧最重要的是要创造喜剧性格,通过巧妙的结构和诙谐的台词,运用夸张的手法和滑稽的形式,产生引人发笑的艺术效果。中国戏曲也有悠久的喜剧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喜剧的内容也有所变化。它一方面要批评、嘲笑生活中落后和垂死的东西,另一方面则又要肯定与支持新的事物和先进人物。

 

(二)喜剧的基本特征

1.主人公大多是蠢笨的丑恶的反面人物,或者是性格上有缺点的正面人物。

2.表现的大多是生活中无价值和丑恶的东西所表现的现象和本质的不协调、不统一的冲突。

3.产生的情感效果是“笑”。

 

                   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

                     是将人生那些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鲁迅

 

七、正剧

(一)概念

正剧兼有悲、喜剧的因素,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所以又称为悲喜剧。它在反映生活方面超越了悲剧和喜剧的范围。悲剧中无法解决的矛盾,在正剧中可以得到解决。社会生活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单纯呈现为悲剧性的或喜剧性的,而是有悲有喜,悲喜交织。因此,混合着悲喜成分,以代表正义的一方取得胜利为结局的正剧,在戏剧舞台上占据了突出的地位。

 

                     第二节  戏剧文学的特征

一、戏剧文学的特征

(一)以人物自身的言行创造形象

和小说一样,戏剧创作的中心任务是要塑造出个性鲜明并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戏剧文学的主题蕴含在人物性格、人物命运的创造和表演中。戏剧通过人物自身的逼真性表演,来完成一种直观性的人物形象创造。这种来自于人物自身的艺术材料一是指人物的神态、动作。二是指人物的语言,这种语言经过了艺术提炼显露了鲜明的个性化色彩。

 

(二)以组织戏剧冲突为中心

戏剧要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的舞台空间里吸引和调动观众的观赏兴趣,让剧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感染、激活观众的情绪,戏剧和戏剧文学必须具备较强的可看性、可读性。这种可看性和可读性是戏剧实现“寓教于乐”的审美功能的艺术基础。这种可看性、可读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通过组织强烈、真实的戏剧冲突来构制。戏剧冲突是戏剧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

戏剧冲突是戏剧人物之间的抵触、矛盾和斗争。

社会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矛盾冲突,但是戏剧文学作者经过提炼、加工把生活的矛盾冲突集中、概括,在短暂的时空里突出地组织人物的矛盾冲突。

 

(三)高度浓缩的戏剧场面和串珠式的场面组合

戏剧冲突的具体化和直观性是在一个一个的戏剧场面里实现的。戏剧场面是戏剧文学的最小的结构单位。由于戏剧表演的限制,一个戏剧小品很可能就是一个戏剧场面;一出大型的多幕剧,也就是由十几个戏剧场面连接而成。在一个戏剧场面里,首先由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构置了人物活动的环境,有两个以上的戏剧人物围绕着某一件事出现性格和言行的差异与矛盾。这些差异与矛盾的具体展开便形成了戏剧场面里的戏剧冲突。有了戏剧冲突,戏剧场面才真正开始,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演变都是集中围绕着戏剧冲突展开的。

在一场多幕剧中,戏剧场面可能多达十几个,它们以戏剧冲突的起因、发展、变化、高潮、结局为线索,像串珠式地连接起来,场面与场面之间的空白将蕴涵众多的场面上无法表现的内容,场面组合的这种功能可以调动观众的艺术想象来补充戏剧场面因高度集中、浓缩而安排在幕后的戏剧内容。

 

换言之——

(一)戏剧的场景性

1.戏剧的场景性包括人物活动与生活的具体环境、特定的人物关系、特定的事件等。

2.场景性对剧本创作起制约作用。

(二)戏剧人特的逼真性

   戏剧是通过人物自身的逼真性表演,来完成一种直观性的人物塑造,其主要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

(三)戏剧冲突的尖锐性

  所谓戏剧冲突是指最足以显示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特征、高度典型化的矛盾冲突。

(四)戏剧台词的个性化和动作性。

 

二、戏剧文学的写作

(一)创造特定的戏剧场面与冲突

戏剧场面是戏剧情节最小的艺术单位,它常常是戏剧文学作者萌发创作动机、展开剧本构思的最初契机。部戏剧文学的创作过程,常常是以最初那个场面印象为核心衍生裂变而成。作者可以从感受“有戏”的场面入手来培养、提高戏剧文学的构思能力和写作能力。

所谓“有戏”的场面就是有戏剧冲突的场面,真正“有戏”的戏剧冲突不是人物之间的表面化的大吵大闹,而是由人物性格引发的性格冲突和心理冲突。真正进入戏剧文学的写作状态,应该是戏剧场面、戏剧冲突、戏剧人物三者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共同进入作者设置的戏剧情境。

易卜生、契诃夫这样世界级的戏剧大师们常常在剧本写作之前,先写出详细的戏剧人物小传,待他们对未来的剧中人物熟悉、了解透彻了之后才开始剧本写作。著名喜剧演员陈佩斯在他的系列戏剧小品的创作中,塑造了一个貌似拙笨、无知又无赖的喜剧人物性格,编导把他放在某个戏剧场面就会出现某种特定的戏剧冲突和戏剧故事。陈佩斯的系列小品创作以定型的喜剧人物放置在千变万化的戏剧场面而产生充满喜剧色彩的戏剧冲突已成为了一个陈佩斯式的小品模式。

 

(二)设置扣人心弦的戏剧情节

戏剧情节是指在特定的场面中戏剧人物展开矛盾冲突的事件过程。在戏剧文学的审美特征制约下,戏剧文学的情节比小说情节更加讲究扣人心弦的冲突内容,更加讲究情节冲突的激烈、曲折的形式。戏剧文学作者在设置情节时应该充分地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情节的精练与突转

精练的戏剧情节是指戏剧场面、戏剧人物和戏剧事件并不多,但它却高度浓缩和概括了戏剧的故事内容和戏剧人物的特征。

精练集中的戏剧情节还应该有“突变”的显现形式。戏剧中的突变,实际上就是戏剧矛盾冲突的激化或急剧转化。戏剧矛盾冲突激化后使事件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当矛盾爆发、事件突变时,戏剧人物性格的一些深层因素和潜在的因素会得到暴露,戏剧人物的立体的性格系统,也会得到充分的显现。突变的戏剧情节往往出乎观众的意料,令观众产生紧张的“期待”心理。

 

2.情节的设悬与释悬

在提炼精练情节和设置突转的戏剧情节时,为了充分加强戏剧情节激动人心的审美效果,还要注意在戏剧情节发展中设置悬念和释消悬念。悬念是观众对戏剧人物命运、戏剧情节变化的一种期待心理。巧妙地制造悬念,让观众自始至终满怀兴趣地期待情节的发展,这是设计戏剧情节的一种基本技巧。许多有经验的戏剧作者会机智地采用“误会”、“巧合”、“偶然”……等方法设置悬念,然后又用“重复”、“对比”、“夸张”……等方法重复悬念、强化悬念,让戏剧悬念最大限度地激活观众的兴趣,最后在戏剧情节突变前后迅速释消悬念,让谜底大大出乎观众的意料,使戏剧情节产生震撼观众心灵的审美效果。

 

(三)提炼动作化、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在戏剧文学里,人物形象的塑造、戏剧情节的发展,都是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完成的。戏剧文学的语言分为人物语言和提示语两种。提示语即舞台说明,它包括剧本的人物表、舞台说明和演出说明。除人物表外,其它说明性语言,一般都使用括号圈定。这些说明性语言,是为了给导演、演员以必要的提示和启发,是塑造戏剧人物的一种辅助性手段。但它不同观众见面,对观众不起直接作用。

戏剧人物语言包括台词(对话、旁白、独白)和唱词。对话是舞台上两个以上的人物互相之间说的话。它构成台词的主要部分,也是刻划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旁白是指两个以上的戏剧人物同时出现在舞台上,一个人物背着其他人物向观众表白自己或评价他人言行的话,它能起到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作用。独白即戏剧人物的自言自语,一般用于表达人物内心的愿望、抒发感情和透露行为的动机。唱词则是戏曲或歌剧中具有诗意和音乐性的语言,主要用于抒发戏剧人物内心的激情,有时也兼有叙事和交待身份的作用。戏剧文学依靠戏剧人物自身的语言和动作来塑造戏剧人物形象,这一审美特征对戏剧文学的人物语言提出了较高的审美要求。这主要表现在:

1.充分的个性化

从戏剧人物口中说出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年龄,要符合人物所处的特定的环境。《超生游击队》中两个人物之间有这样的一段对话——大哥:“谁让你不争气来的。”大嫂:“就好像都怪俺似的,人家都说生男孩生女孩老爷们是关键,你种的茄子能长辣椒吗?”大哥:“就你那破盐碱地种啥也不行。”这是典型的农民口语词汇和口语句式构成的个性化语言,它的幽默风趣和个性化特征引发了观众的捧腹大笑。

2.富有动作性

戏剧人物语言的动作性是指人物的语言要有明确的行动目的,能够引起更多的外部的直观动作,演员的说话配合着动作进行,并借以推动剧情的发展,这就是“话里有戏”。

3.既有可听性又有含蓄性

戏剧文学中的人物语言,要演员便于“上口”,观众听来“入耳”。但是这些明白动听的语言又充满了含蓄的潜台词,它能给观众和读者留下展开丰富想象的余地。在《玩偶之家》的高潮,海尔茂说:“娜拉,我愿意为你日夜工作,我愿意为你受穷受苦。可是男人不能为他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娜拉回答:“千千万万的女人都为男人牺牲过名誉。”这一句话既简洁又含意深远。娜拉的语言不是在发泄她个人的恼怨,而是点破了他(她)们矛盾产生的根源,家庭冲突升华,扩展为社会冲突,这样的人物语言就是既动听又含蓄的戏剧化人物语言。

 

                          第三节  剧本的写作

一、展现戏剧冲突

1.戏剧冲突的四种形式

    人与人的冲突

    人与内心的冲突

    人与环境的冲突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2.怎样设计戏剧冲突

    第一,要表现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

    第二,要设计好戏剧情境;

    第三,要设计好戏剧行动;

    第四,选择好戏剧冲突发生发展的形式

         (正面冲突、侧面冲突、内心冲突)

          

二、锤炼人物语言

1.台词的情节化

2.台词要有动作性(要揭示人物内心动作)

3.台词要性格化

4.设计潜台词

 

潜台词:指蕴含在台词中而又不限于台词字面意思的内心语言,包括说话者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

 

三、组织戏剧结构

1.从开场到闭幕

      开端:设置悬念,进入戏剧冲突

      发展:戏剧矛盾展开并激化

      高潮:戏剧冲突发展到最尖锐阶段

      结尾:交待戏剧冲突的最终结果

2.精心分幕分场

 

四、常用的戏剧手法

1.悬念——基本技巧

     情节悬念

     心理悬念

     性格悬念

     细节悬念等

2.急变

       (即突变与陡变)

3.误会

4.巧合

       (无巧不成戏)

 

五、戏剧小品的写作

 

(一)特点

 1短小精悍

 2反映生活

 3形式活泼

 

(二)写作要点

1.以小寓大

2.抓住精彩场面

3.把握语言特点

 

思考题:

1.请运用所学相关理论析解《等待戈多》。

2.什么叫潜台词,举例说明之。

3.何谓矛盾冲突?举例说明之。

 

附:第1小题参考答案

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法国作家。

《等待戈多》是一个两幕剧,出场人物只有5个。全剧的主题就是两个百无聊赖的人在等待“戈多”,而戈多却始终没有出现。剧情上没有任何发展,结尾是开端的重复,没有冲突,只有一些乱无头绪的对话。舞台的背景也显得简陋、压抑,令人窒息。

西方评论界对《等待戈多》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而贝克特始终拒绝对自己的这部作品做出解释。比较通行的看法是:多是一种象征,可能是虚无死亡也可能是某种被追求的超验。戈多代表了生活在惶恐不安的现代社会的人们对未来若有若无的期盼。英国评论家马丁·艾林斯认为: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是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

贝克特后期的剧作,如《剧终》等,基本也都延续了《等待戈多》所奠定的风格基调。从某种程度上看,贝克特的创作思路深受萨特等存在主义哲学家和作家的影响。而由他和尤奈斯库所开创的荒诞派戏剧的传统,也可以看作是存在主义小说在戏剧舞台上的延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