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白石花鸟画欣赏4

 Zhcx123 2015-01-31

             齐白石花鸟画欣赏
             长 寿  纸本设色 1930年作
    作者先以没骨大写意法直接用洋红泼写硕大桃实,渗以少许柠檬黄;再以花青、赭墨写出叶子和枝干,後用浓墨勾勒叶筋,设色浓重艳丽,与其画荷花所创的红花墨叶恰成强烈对照。四个硕桃寓意多福多寿,布局匠心,疏密有致,又颇具藏露之妙。题款中提到:“余为启明夫人画桃,识五先生见之请再作。庚午,齐璜。”启明夫人概为周作人的夫人,齐白石曾为其作过不少作品,在齐白石的各种画集中常见“启明夫人”上款的作品。

 

             齐白石花鸟画欣赏
             坛酒双寿  立轴 设色纸本 1931年作 (448万元,2009年11月中国嘉德)

    齐白石一生致力于对诗、书、画、印的全面追求,虽然努力向雅文化靠近,但他只能算作半个文人,因为他与传统文人的差别非常明显。所以,他的绘画不属于传统文人画的范畴,但作为传统绘画在现代社会的转型,正如海派的产生一样,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此《坛酒双寿》是一幅祝寿题材的绘画,也是深受广大读者喜欢的作品,它通俗易懂,无甚晦涩含义,和齐白石其它的同类绘画一样,它寄予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以曙红和藤黄描绘硕大的寿桃,酒坛以赭石挥笔写来,整幅画面色彩饱满响亮,令人对生活产生无限憧憬。而画面左下角的押角章“人长寿”,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全图也是非常匹配的。

 

             齐白石花鸟画欣赏
             南 瓜  镜框 设色纸本
    款识:画藤须把瓜来种,定打轻锄手自持。向后有人穷住址,寄萍三道栅栏时。此旧句,即在三道栅栏时题画作也。书补此幅之空,杏子邬老民。钤印:老齐、白石
    齐白石以南瓜为题材的画作并不多见,他赋予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之物以一种生动的趣味。画中瓜藤缠绕盘桓,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巧妙安排,用笔苍老劲健。南瓜以赭石画出,复以墨笔勾写出瓜楞,色墨融渗,趣味自然生成,其生动的形态特征恰如白石在一幅南瓜图中所题:瓜瓣多且甜,不怪人垂涎。瓜叶以大笔写成,墨色深浅层次分明,与瓜藤的干涩形成视觉上的强烈对比。

 

               齐白石花鸟画欣赏
             佛 手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买地常思筑佛堂,同龛弥勒已商量。劝余长作拈花笑,直到他年手自香。白石山民画并题。铃印:木居士
    徐悲鸿曾说过一句话:假如齐白石只活到60岁就去了,中国没有齐白石。是这样的,至少60岁前后是齐白石一生中的一个很要紧的“坎”。是作为自然人的齐白石向不朽的艺术生命里的齐白石叫板的关键时期——衰年变法,面对特殊的环境齐白石乃特有感触地创作了一系列与“佛”相关的画作与诗篇。在齐白石之前,画佛手最多的是吴昌硕。吴昌硕的佛手往往以点缀的样子温文尔雅地蹰踏在画面的某个角落。白石此作单从一株画面看,取势用色似乎有些昊昌硕的身影,但是凝神细酌,则无处不见唯齐白石才有的意趣神情。从树干和枝桠的笔势与穿插办法,可以看出齐白石用墨的饱满,用笔的敦实厚重。内敛沉着、精力深聚而气魄宏大,四面出柱,略无滞碍。从佛手和叶的模样与姿态来讲,又可以看出白石与身俱来的那份率真、淘气以及于后天养就的种种乡下人朴素的狡黠性格。特别是这五个佛手,样子实在是好玩之极,让人看了感到非常的轻松,愉悦,恬美,对之会洗刷积郁在内心的令人作呕的世俗和市侩习气以及纷扰复杂的乱糟糟的东西。五个佛手,亦有“五福临门”之祥瑞寓意。此图无年款,从笔法看应为白石在70岁以后的作品。白石之佛手则全挂在了画面的上方,让温暖的颜色合成一团,人为地把一张画分成两段,几乎生硬得无可救药。在这种画面看来十分棘手的情况下,齐白石竟然在画面的左侧有限而宝贵的空白处,长短错落地题了两行长款,意外地反疏为密,利用“黑”在中国画里的特殊作用,一下子把上面的热闹给压了下来。最后,再以一方红红的白文印。

 

               齐白石花鸟画欣赏
             藤萝

    白石画藤萝,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近于徐青藤,用笔飞动狂肆;1925年前后,则向海上吴昌硕靠拢,行笔苍劲,乱而不乱,颇富自然神趣。本幅《藤萝》无论是整体风格还是具体画法都已自成体制,约是20世纪30年代左右创作的作品。作者以篆书笔法画藤条枝干,遒劲有力,蟠曲环绕,但条条有木,形乱而理顺,这是他胜于吴昌硕之处;藤萝的花卉则不拘泥于自然世界的客观事实,用洋红调花青画花,色彩比自然界的藤萝花卉更加鲜艳;又衬以嫩绿之叶,焦墨之干,三者协调一致,更显色彩缤纷,格调高雅。

 

             齐白石花鸟画欣赏
             花卉草虫册  册页 1935年作 (728万元,2009年11月中国嘉德)

 

             齐白石花鸟画欣赏
             海 棠  设色纸本  (1058万元,2013年5月中国嘉德)
    此幅无年款,从风格和笔墨气息看,约作于30年代中后期。70多岁,身体健康,生活安定,艺术成熟,直到85岁前后,都处于创作的高峰状态。这时期的画作,大都以精力弥满、形神兼备、笔精墨妙为特点。此幅画盛开的木本海棠,两大枝从右侧伸入画面,挺秀的细枝斜势穿插,折落低垂,红花绽放其间,又有绿叶相衬,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明媚和清丽。大约同一时期,齐白石还画过一幅与此相似的作品,在题跋中谈及辛亥年(1911)春,与王湘绮师在长沙瞿子玖家雅集看海棠的事,并有诗云:“往事平泉梦一场,师恩深处最难忘。三公楼上文人酒,带醉扶拦看海棠。”画花卉草虫勾起往事的回想,给作品染上浓郁的情感特征,是白石老人绘画的突出特点。

 

               齐白石花鸟画欣赏
               海棠蜜蜂  立轴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齐白石诗书画印俱佳,喜练《天发神谶碑》,以书法用笔入画,金石之气力透纸背。强烈的平民意识、民间情趣、生命意识、家国情怀,构成他独特的绘画情怀。他笔下的海棠,用色娴雅,用笔简练纵横。而蜜蜂,则被他揣摩写照,融入了人类的精神,诙谐欲语。观《海棠蜜蜂》,笔墨的纵横淋漓,色彩的交织辉映,每一笔都有出处和讲究,看似随意,实则经心,将有形景物化为无形瑞兆,这亦是白石老人功力高深的地方。白石老人有一颗童心,同样的事物经他的笔端而出,就别有一番天趣。不能不慨叹造化的鬼斧神工,亦不能不慨叹丹青的神奇魅力。观白石老人的画作,理所应当想到他的至理名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庸才难以捕捉到表现的亮点,白石老人却能把它们绘得充满灵性。这不仅源于他深厚的功力,更在于那颗求索的童心。

 

               齐白石花鸟画欣赏
             鼠子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寄萍堂上老人齐璜,四百六十甲子时作。钤印:齐大
    “四百六十甲子时作”是齐白石一种独特纪年方式,应为其76岁时所作。此作大写意笔墨的力感、谬味和饱合度,在鼠子墨色的渗透感和葡萄的晕化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辅以充满节奏的行书题款,创造出艺术的完美。这幅《鼠子图》的艺术魅力,不仅仅在于高超的笔墨技巧,白石老人以可贵的童心,完美地刻画出三唉老鼠的不同神态,以及葡萄经霜后的红紫欲滴,为观者提供了一个令人欢喜感动的艺术世界。

 

               齐白石花鸟画欣赏
             喜从天降  立轴 绢本 1936年作
    齐白石画草虫,有着较好的整体效果,又有着细致入微的细部刻画。草虫一般体态较小,而一些具体的结构就更小。一般能画出虫爪的结构已是不易,但他不仅画出基本的结构,还画出虫爪上的毛,真可谓细致入微,令人叹为观止,表现了极强的绘画功力。齐白石的画在注重草虫结构的同时,还注重质感的表现,画蜻蜒和蝉的翅膀极透明之能事,而画飞蛾通体蓬松的绒毛感觉一碰即落,其绘画语言的运用表现出了超于一般画家的能力。刻画精细是齐白石草虫画的一大特色,但常人画得细,容易腻和板,甚至细得如标本而无生气;齐白石所画则于精细中求生意,严谨处富变化。如画蜻蜓翅膀中的网纹,一笔中有浓淡变化,更增加了翅膀的动感。画水中草虫的长足,线条挺拔又能表现出关节的结构。这一切都是笔笔写出,积淀了他数十年的绘画功夫和学养。

    此幅白石老人草虫作品,草虫刻画细腻到位,活灵活现,上方一个大大的蛛网与之呼应,更显得动感十足,仿佛置身于白石老人花园之中。齐白石的草虫画在题材和画法上,独具一格,开时代新篇。他更正了唐代以来“评画以禽鸟为下,而蜂蝶蝉虫又次之”的评画标准,提升了草虫画的品格,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奇葩。

 

               齐白石花鸟画欣赏
             翠石白羽  镜片 纸本 1937年作

 

               齐白石花鸟画欣赏
             五菊引蝶  立轴 设色纸本
    《五菊引蝶》这副作品为齐白石79岁时挥毫所成。欣赏此作,可以借以领会齐白石绘画的艺术精神和审美追求。整个构图饱满而错落有致,五朵娇艳欲滴的菊花,正在盛开,在绿墨的叶子衬托下,尤显其华贵。五朵菊花的排列位置也极讲究,两朵浓烈的位下,将画面的重心稳固并吸引观者视线。三朵稍淡的位上,令整个画面稳重却不失灵动。绿墨枝叶则是大笔快速成型,交错中富有节奏感,其茂盛与菊花的风韵相互辉映,呈现出菊花的成熟形态,让整个作品看上去既丰富又单纯。齐白石作为构图高手,对画面细节的把握往往信手拈来。为营造画面的动势,提升作品的趣味性,画面上方留白,为蝴蝶提供了足够多的活动空间,同时也给观画者无限遐想。蝴蝶的姿态也令人莞尔。蝴蝶扑向菊花的细节,让它鲜活于纸面,成了点晴之笔,使画面生机陡然盎然。蝴蝶的飞翅,纤细的触须,表现了他深厚的线条力,也赋予了作品生命力。把借山吟馆主的匠心和童趣都表露无疑。

 

               齐白石花鸟画欣赏
             苍松双鼠  立轴 水墨纸本 1937年作
    款识:骝先先生清属,丙子冬十又二月之初,白石齐璜。
    《苍松双鼠》为齐白石赠给时任教育部长朱家骅的画作。此作构图极为推敲:布满松鳞的粗壮树干,从画面底部几乎垂直地向上伸展,在接近顶部时才向右伸出画面。树干顶端,一只松鼠正俯身向下,探头望着下面树枝上只看见背影的松鼠。全作松干、松枝用淡墨,浓墨与重墨画出的松鼠,登时凸显出来。两只醒目的松鼠,虽相向而视,但尾巴皆向画面左侧弯曲,与画面左上端垂直而下的行书题款、下方细如毫发又挺拔多姿的马尾松针,在动势与墨色上遥相呼应,令画面的方圆、虚实、疏密、上下诸关系,奇崛而又自然,见出画家独运的匠心。

 

               齐白石花鸟画欣赏
             桃花小鸡  立轴 设色纸本
    齐白石曾说“余画小鸡廿年,十年能得形似,十年能得神似”。此幅《桃花小鸡》中,毛茸茸的、各具情态的三只小鸡,在桃花树下,一只低首觅食,一只抬头前望,像寻找什么,又似沉思,另一只探头前走。它们造型准确生动,活泼可爱。齐白石用水墨圆点小鸡的笔法,突出毛绒的质感。桃花则采用没骨画法,以色点花瓣,画面率意散淡。桃干不虬且直,骨气傲然。墨色浓淡结合,花瓣色彩鲜亮,片片用心点染,足见齐白石深厚功力。画面生活气息浓厚,可见画家对生活场景高度概括和提炼,充分体现出白石老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为欺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