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徐渭作品欣赏2

 Zhcx123 2015-02-02
             明代 <wbr>徐渭作品欣赏      明代 <wbr>徐渭作品欣赏      明代 <wbr>徐渭作品欣赏  
           松竹  立轴                      湖石修竹图  水墨纸本         兰香图  立轴
 

             明代 <wbr>徐渭作品欣赏
               竹石图  立轴 纸本墨笔
    款识:纸畔濡毫不敢浓,窗前欲肖碧玲珑。两竿梢上无多叶,何自风波满太空?

    此图画雨竹,作者抓住雨中竹石的湿润形态,以一枝饱蘸水墨之笔,在半生的纸上,用娴熟的草书笔法尽情挥写,充分显示出驾驭水墨技巧的水平,特别是那块以淡墨染面,以浓墨积阴的石头,确有玲珑剔透的效果,不愧为徐渭的佳作。

 

          明代 <wbr>徐渭作品欣赏      明代 <wbr>徐渭作品欣赏
            荷花  立轴水墨纸本                            花卉  立轴

 

             明代 <wbr>徐渭作品欣赏
             桐 荫  立轴 纸本水墨
    款识:陡取隃糜一瓮深,染将苍碧作桐阴。老夫画人拙眉眼,片石可无吟绮琴。青藤渭宝谑墨。印鉴:漱仙、天池山人、青藤道人。

    徐渭好作梧桐,传世手卷中每每见之,盖大叶粗枝,便於他阔笔淋漓、任情挥洒。他常在墨中加胶,以防晕化过甚,此图即是如此。此轴《桐荫》图以大写意的笔法绘山石间,两株直立的梧桐树,淋漓纷披的墨笔写出浓密的树叶。画上的自题可见他是想借独立的梧桐来书写自己玩世不恭的孤傲之气。徐渭胸怀奇才而一生未见重於世,故至精神错乱杀妻自残。其有狂疾时作画益奇肆狂泼,此幅则凝重有致,当是未颠狂时之作。曾经大鉴藏家清代梁清标及近人刘海粟、王季迁收藏,著录於《晋唐五代宋元明清名家书画集》。

 

           明代 <wbr>徐渭作品欣赏     明代 <wbr>徐渭作品欣赏     明代 <wbr>徐渭作品欣赏
           菊石图  设色纸本                花   立轴纸本              花   立轴纸本

 

             明代 <wbr>徐渭作品欣赏      明代 <wbr>徐渭作品欣赏
             牡丹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款识:为君小写洛阳春?叶叶遮眉巧弄颦?终是倾城娇绝世?只须半面越撩人?徐渭
    印鉴:徐渭印?天池山人

 

             明代 <wbr>徐渭作品欣赏
             墨竹石榴卷  手卷 水墨纸本  (385万元,2007年6月西泠春拍)
    《墨竹石榴卷》,水墨纸本,绘丛竹、折枝石榴各一,并各题七言绝句一首。题诗书法以行草笔意出之,奇崛纵横,洒脱无羁,两首诗分别多次题写于其他相类题材作品上。徐渭作诗有感而发,多借题发挥,揶揄现实,语言平实朴素,读来琅琅上口,亲切感人,并以理趣启发人。与他的许多作品一样,《墨竹石榴卷》也未署年款。不署年款,甚至不署名(笔)款是徐渭作品署款的一个显著特点,想来应该有缘由。

 

明代 <wbr>徐渭作品欣赏
 荷菊图卷  手卷 水墨纸本
    款识:若耶溪上好风光,无人折取献吴王。西施一病经三月,数向荷花几许长。内园木槿今无色,彭泽花枝别有春。草木从来无定准,一时抬价妄高人。钤印:天池山人(白文)(2次)、文长(朱文)、佛寿(白文)、漱仙(白文)、文长(白文)
    题跋:墨沉淋漓尽泪痕,青藤真欲老乾坤。半篇白鹿知君赋,解忌奇才是鹿门。甲申嘉平为固庵先生题。海宁陈奕禧。△同观者江宁周仪确斋、新安鲍开宗又昭、上海殷誉庆彦来、江都唐继祖序皇、方觐近雯、泾阳郭元釪于宫、海宁陈奕禧香泉,书时余出守石阡,宝应乔固庵出此命题。将与长昆白田归县也,是日并纪余白沙先生字卷文酒留连南来乐事,即广陵已为希桓。甲申十二月廿五日二鼓儿世泰侍书。石阡下脱舟停广陵四字纪白沙卷者白田也。钤印:奕禧(白文)、六谦翰墨(朱文)△距子文题时四十一年矣,同观除老夫外无一存者,阅之不觉一慨。乾隆甲子三月六日崇修识。钤印:老去自怜心尚在(白文)△余别有天池卷,款乃为季子微作者,若岁今大司马为少司农,至浙江录事归举以赠之。盖渠生平惟喜天池画,所得挂幅卷册不下百余件,可谓有徐癖矣。固翁又识。
    该作共有两卷,卷一绘墨竹石榴,卷二绘墨荷野菊。徐渭这件《荷菊图》中的荷花、木槿,在毫无背景,毫无衬托下绘出,妙在荷花与荷叶的变化,花与叶巧妙的安排,它绝无花叶相,只有水墨淋漓的花卉,真是虚其形而得其神,它既不摹仿自然形象,也不摹仿前人的笔墨,而是任用其气质灵性,所以有人说他的绘画,行家无法学,技法无可评,正是海宁陈奕禧在《荷菊图》题记中所说的“墨瀋淋漓尽泪痕,青藤真欲老乾坤。”徐渭一生十分坎坷,生活动荡不安,幼年丧父,青年丧妻,后来生母失踪。在他母亲失踪后,他曾亲手种了一棵青藤,后来青藤已长成老藤。老藤伤痕斑斑,但那青藤仍是他生命的象征,因此他将自己号为“青藤”、“青藤道人”。那青藤边有一泓青水,这便是他心目中的天池。天池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圣地,因此他又将自己号为“天池”、“天池生”、“天池山人”。有时他也自称“田水月”,即渭字的一分为三。所以,徐渭的一字一号都有他的来历,也都与他身世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字号的印文也都钤盖在许多画上。徐渭一生绘画甚多,但能流传至今者不多,这件《荷菊图》中所绘的荷花、木槿和题诗,充分表达了徐渭数不尽的人生涵意,它比文章更能表情达意,是一件难得的徐渭的艺术精品。
 

      明代 <wbr>徐渭作品欣赏
       杂花图卷  手卷 纸本

    《杂花图》卷,纸本,纵30厘米,横1053.5厘米,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全卷共分十段,由前而后分别画牡丹、石榴、荷花,梧桐、菊花、北瓜、扁豆、紫薇、紫藤、芭蕉、梅、兰、竹共计十三种花卉,纵横涂抹一气呵成,真是畅快淋漓。全图以牡丹起首,按牡丹象征富贵,这与徐青藤的身世相左,故而他一变旧法而改以泼墨写牡丹“虽有生意,终不是此花真面目”,在这枝墨牡丹上我们确实很难寻找富贵的痕迹了。紧接着石榴一枝,充分体现了他用笔的灵动,而墨荷:则重在展示墨彩的缤纷。梧桐以其肥硕的枝干稳住了这二小段的重心,这是全图的第一个高潮。以下菊花、扁豆、紫薇等只是逸笔草草,随意点染。就章法而言,疏密是相对而存在的,这一小段貌似不经意之笔,在全图的节奏处理上却起着关键的作用。紫藤如蛇的老干泼辣粗放,“一扫槎枒三丈绢”的气势,形成了全图的最高潮。紫藤的花叶更是水墨淋漓,走笔如飞而不乱,意犹跃出纸外。芭蕉是滋润而含蓄的,它与紫藤形成了动与静的强烈对比,貌与质的相依共存。接下来梅枝横斜傲骨铮铮,幽兰、纤竹寥寥数笔,是为尾声。艺术是相通的,从这卷《杂花图》中可以领略到诗的起、承、转、合,也像欣赏一部交响曲,从引子到尾声,节奏和韵味正是它们共同的内涵。更能通过此图触摸到青藤老人胸中激情的横流。

 
明代 <wbr>徐渭作品欣赏
 花卉  手卷 水墨纸本
 

                  明代 <wbr>徐渭作品欣赏          明代 <wbr>徐渭作品欣赏
                墨蟹图  立轴纸本                          芦蟹图  立轴

 

      明代 <wbr>徐渭作品欣赏
       蟹 趣  手卷 1584年作

    款识:甲申秋月既望,天池山人渭。印鉴:徐渭私印
    徐渭的写意花卉惊世骇俗,用笔狂放,笔墨淋漓,不拘形似,自成一家,创水墨写意画新风,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八大、板桥以及白石等画坛巨匠,有的甘当“青藤门下走狗”,有的“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展开此卷,只见花卉线条流畅挺拔,荷杆纷披错落挺拔,墨色变化丰富,浓淡干枯表现出花枝的明暗向背,水墨酣畅,淋漓酣畅,气势纵横奔放,残菊败荷,皆古朴淡雅,别有风致。画面上所呈现的那种乱头粗服的美,较之元代画家的逸笔草草,更具有一种野拙的生机力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