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怎么吃容易早熟

 昵称799881 2015-02-02

   

    前一阵的婴儿奶粉致早熟之疑惑当中,人们又开始对现在的孩子成熟之早发出感慨。虽然卫生部的检测结果最终给奶粉洗清了冤屈,但人们还是止不住地怀疑,是不是鸡肉里加了激素?是不是鱼里加了激素?中国的肉还能吃吗?中国的奶还敢喝吗?有关食物激素的种种说法真的有道理吗?

    我们还是来看看“国际在线”栏目翻译的德国《明镜周刊》今年4月的一则报道:

    “德国青少年的平均性成熟年龄越来越小,德国最年轻的母亲已经被改写为12岁了。据统计,1860年德国少女第一次月经来潮的平均年龄为16.6岁,这一数字在1920年变为14.6岁,1950年为13.1岁,1980年为12.5岁,1994年则下降到了12.2岁。科布伦茨大学克鲁格教授曾在一份报告中测算,2010年德国少女性成熟年龄将下降到10岁到11岁之间。男孩的性成熟平均年龄同样在大幅下降,从1980年的14.2岁下降为1994年的12.6岁。”

    看了这则报道,不知道中国的父母们怎么想?吃外国的就能预防晚熟——这种想法恐怕太不靠谱吧。中国孩子的平均成熟年龄虽然一直都在提前,但目前还没有追上德国、英国、美国这些发达国家。一位美国营养学家在书中写道,美国黑人少女每4个人中就有1个在10岁前性成熟。看来,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水平并没有阻挡住孩子们日益早熟的脚步。要以此为理由批评中国的食物,好像不太公平。

    要解开孩子早熟的秘密,其实还要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无论哪个国家的发展历史都得到一样的结论,那就是工业化程度越高,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越多,孩子们的成熟年龄就越早。营养不良的孩子成熟晚,富裕地区的孩子成熟早,这是最基本的规律。

    有一些人把矛头指向了环境污染。很多环保主义者都熟悉一个词汇,叫做“环境雌激素”。也就是说,很多环境污染物的效果是使动物雌性化,在动物体内起到类雌激素的作用。比如说臭名昭著的难分解广泛环境污染物二噁英、多氯联苯,还有塑料里的双酚A等,都属于环境雌激素。在被污染的河里曾多次发现这样的事情,雌鱼比例日益增加,雄鱼日益减少。目前工业化社会当中男性生育率不断下降,也有人归因为环境雌激素的影响。

    不过,要把麻烦完全归结为环境污染,似乎也不能解释所有的事情。即便在这个污染日益严重的社会中,孩子性成熟的年龄日益提前,但也不是每个孩子都那么早熟,总有一些孩子比平均值发育晚,也有一些比平均值发育早。他们的区别,又是什么原因呢?

    从营养角度来说,青春期发育时间与幼儿期的营养状况关系很大。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曾经统计了67位白人女性的医疗和饮食记录资料,她们生于上世纪30-40年代。结果表明,在3到5岁期间食用动物蛋白最多的女孩月经初潮时间最早,而吃植物蛋白最多的女孩最晚;同样,吃脂肪较多的女孩青春期发育比较早,吃脂肪少的发育就比较晚。可见,饮食因素对于孩子的成熟影响非常大。多吃荤、多吃油都会促进孩子提前发育。

    一项2002年发表的美国研究调查了1500名女孩和1520名男孩,他们的年龄都在8-14岁之间,跟踪时间为6年。结果表明,体重对于孩子成熟时间的影响很明显。对于女孩子来说,体重指数越大,发育时间就越早。而男孩子则不然,虽然蛋白质增加会让男孩整体发育时间提前,但男孩太胖却会推迟发育时间。在国内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案例,因为过度肥胖,少数男孩很难在正常年龄达到性成熟。而一项2009年发表的研究调查了最近15年来丹麦男孩的成熟时间,发现随着青少年平均体重的上升,男孩的性成熟时间也在提前。

    目前没有研究证据说,孩子成熟时间提前和食品中添加激素有关系。相比之下,和大鱼大肉的生活,运动不足的生活,以及性刺激过多的环境,关系更大一些。即便农民、牧民在饲养中完全不加入激素,动物体内天然也会含有激素。正如正常的男女不需要吃激素药物,体内就会含有一定水平的激素一样。动物越肥,雌激素水平就会越高,而现在人们普遍食用肥育动物,因此从食物中得到的激素比几十年前必然会多一些。但即便如此,仅以食物中的激素水平,还是不太可能直接启动发育。

    然而,体内脂肪过多,却似乎与女孩子成熟关系较大。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10岁的女孩胖到一百好几十斤,而她的形象看起来也和成年女性没什么区别。但西方的研究认为,肥胖只是促进成熟的一个因素,并没有单纯性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不一定胖孩子都会早熟。是否胖了之后会早熟,可能还与家庭遗传和饮食内容有关。同时,胖的类型不同,可能效果也不一样。比如说,铁饼运动员的“胖”,和那种不健康的虚胖,完全不是一回事。

    人类都有一种本性,遇到麻烦要在外界找原因,而不是反思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家长们看到孩子提前成熟,不是考虑自己喂养有什么不妥之处,孩子是不是运动不足身体过胖,而是把责任推到鸡啊,肉啊,奶啊,蛋啊之类的食品身上。即便这些食品有嫌疑,少吃一些不就没关系了吗?

    说来说去,还是回到一个绕不过去的基本道路上:饮食多样,以素为主,增加运动,接触自然,避免肥胖。同时要减少不良刺激,保持孩子的儿童天性。按这样的原则去养育孩子,自然就不容易发生早熟之类的麻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