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英图书馆实习日记

 真友书屋 2015-02-03
楚色 做書

莱村博院的传统就是论文交完了就得收拾行李滚蛋去实习。在有psw以及英国博物馆还很景气没有拿裁人当裁纸玩儿的时候,这个政策其实真的不错。但是现在对我来说,这东西就跟鸡肋一样。我都想好了很多种临阵脱逃的借口,终究是没有拉下老脸来用。所谓实习么,就是随便申随便拒。系里提供一个list,你自己欢乐地写好CV交给老师统一投递。最高大上的估计是v&a,BM之流(听起来真像黑道行话),还有更高大上的,可以去白金汉宫实习。不过根据系里流传的消息,因为不能明说的理由,像白金汉宫这种地方是只接待外国游客,不接待外国实习生的。


请允许我傲娇地说一句,我真的是想去动物园实习的。我想去动物园站在来自孟加拉的猴子旁边穿着绿色的探险服谄媚地给吵吵闹闹的小孩子发调查问卷问他们喜欢小猴子么?小猴子也喜欢你们哦~我们一起做好朋友要爱护大自然啊!好~不~好~啊~!


但是万恶的chester zoo拒了我,原因也还是不明。还我特意去chester zoo花的火车费住宿费动物园门票费!我还在你们的商店里买了一个食蚁兽娃娃和创始人传记呢!简直是丧尽天良。我一个对你们英国来说这么有异域风情的人到底哪里配不上你们孟加拉来的猴子了?


结果最后就非常倦怠地选了大英图书馆。于是就搬了三个箱子四个塑料袋和一个书包来了伦敦。


实习时要绷紧神经八小时没空做白日梦,如果说不清楚英文可没人帮忙做翻译。终归不是母语的环境,你再想帮忙也焦虑不得。上班七小时,迷路三次,央求着其他员工带我去learning team,左耳戴了一个耳环的大叔说don't worry,走错路是正常的,因为每条路都长一样,一不小心就拐到平行宇宙去了。这迷宫一样的staff area真是对路痴不友好的设计。可同事再nice也不能总央求别人给我带路,于是我悄悄自己跑去解决门禁卡刷不开的问题,总算第四次的时候从平行宇宙回到了我们这个维度。这个门禁卡很重要,如果你在员工区看到有人身上没有带这个卡而到处溜达,任何有这张小卡卡的人都可以把你拦下来盘问审查(我脑补的画面是你会被一个腆着肚子办公室在5楼茶水间旁边热爱研究英国地图史的老爷爷泰山压顶扑倒在地。“根据图书馆法令第538条,你被捕了!”)哦对了,我现在是知道大英图书馆内部报警电话的人了,做安全教育的时候被教导只要见到任何异常情况记得立刻迅速马上拨打这个神奇小号码。无处不在的探头会让保安叔叔马上发现你的。


说到探头。


记得以后千万不要在大英图书馆的阅览室写什么私人信件,情书之类的记得用中文写。阅览室的探头清晰度可以直接让监控者看到你笔记本上记了什么。当然一般情况下人家没那么无聊来偷窥你不朽的思想。


第一天实习总归很无聊的,team leader太nice了,赶了我两次叫我去看馆里的展览,还给我预订了第二天下午一起和游客参加馆内导览tour。凭着那张了不起的员工小卡卡,我可以免费看馆里收费的comics展览。做得太他妈好了。对比一下某些姐妹机构(是哪国大家都心知肚明),我简直是心酸。然后我很大惊小怪地又趁机看了馆内珍宝厅,大英图书馆这个神经病机构除了胆敢在教育材料上印“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目前有多少本书因为我们的馆藏在以每天(还是每月?)17millions的速度增长” 之外,还在馆藏里包括了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时做的笔记原稿、达芬奇的手稿、达尔文的信(其中正好有句话是类似“老子我相信物种是会进化的);简格雷的祈祷书,少年亨利八世的家书一封(亲爱的blah blah blah听说你家房子被风吹了,我深表遗憾),英国几乎各类王室成员的各类手稿收藏,beatles的曲谱,敦煌的经卷(这个来源我就不多提了……),装饰了宝石的小羊皮书……对的,大英图书馆是个神经病机构(它还拥有古登堡圣经这件事我提了没有?),但它是免费对所有人开放的,这点我很满意。而且它员工福利真是福泽八方,连我这种狗腿子都有份享受。


大英图书馆的员工餐是1.8镑一顿,这个价钱在伦敦这种地界简直是天理不容。不要说伦敦,我想就是在魔都的一些高大上地区,18块人民币一顿午饭也算便宜的了。于是我欢快地觉得住了ucl死贵的假期宿舍还是有好处的,首先是步行3分钟到岗,免了交通费。午餐也便宜,伙食费大降。省下的钱当然是用来买包包。嗯,不买书了,伐开心的时候,需要买包包。


说到伐开心。


虽然每个周末都安排好了满满的行程,下班无聊了可以逛街逛到想死。自虐点的话就不要做双层红色巴士或者脏乱差小地铁,从图书馆门口一路步行到oxford street,效果绝对销魂。十点才打烊的牛津街和伦敦永远拥挤的人潮也算是安慰。之前老是千里迢迢从乡下跑伦敦看人,现在到处都是人,理应该满意了。


但我还是很寂寞。出来快一年,在离回家还有7个星期零六天的时候,我这才忽然后知后觉到一个人的含义。生在福中不知福,伦敦有蓝天白云25度的平均气温和免费提供到晚上九点半的天光,可我想念上海污浊的空气和闷热到死的夏天。只不过到底还是近乡情怯,因为那座城挤了太多回忆,不堪回首真是个绝妙的词。


哪里都不是家,哪里都不是归途。你若也知道这种感受,让我隔空pat你一下。太他妈混账了,这生活。


***


在被叫了快9年奥莉维亚之后,我在实习第二天忽然有了个新花名Dorothy。拜迷恋绿野仙踪的讲解员先生所赐,他自从发现了我脚上的红绸鞋之后就死活不肯再叫我的本名了。


可惜绿野仙踪并不是我喜欢的童话故事,我讨厌那个娇滴滴的小姑娘Dorothy。所有孤单单又不那么聪明的小姑娘冒冒失失闯世界的故事都不是我的品味,每次她们在书页里哭哭啼啼嚷嚷要回家的时候我就无名火起想抽人。只是小红鞋是我的心头好,每个小女孩小时候都该有双亮闪闪的红漆皮娃娃鞋,配上白色花边袜子,踢踢踏踏上幼儿园去。


今天的任务也还是很简单。上午是等着办公室各人分时段跑到我桌前来认领我,告诉我他们在做些什么,以及需要我做什么。在此诚意推荐大英图书馆最新上线的两个教育项目,一战史是欧盟赞助的,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友馆有合作。第二个是关于英国经典文学的,从勃朗特三姐妹到狄更斯,所有大名鼎鼎的英国作家之手稿、书信、初版作品都被po到网上了,欢迎点击链接浏览(暂只有英文版)。(再ps,除了这两个项目之外,learing板块的其他项目都是好几年前的了,虽然现在还能点进去浏览,但是办公室的各位后台正在玩儿命更新中)


果然是用脚趾头也知道,经典文学和一战史的项目是多么多么受英国学校的欢迎。于是我花了几个小时时间帮team整理暑假后的教育活动申请以及日常安排。把所有的表格一份份电子化再誊抄到昵称为bible的无敌厚日程本里。这项工作我估计初中生也能做,无非就是繁琐了点;我除了在抄写过程中快把大伦敦地区所有的各色学校都认识了个遍之外(hackney区某校我记得你们了!你们全校从year1到year13的学生是有多爱大英图书馆?从九月开始到明年一月几乎每个月都有你们的申请!),就是顺便领略了下大英图书馆教育活动的高强度。每天至少四场,从周一到周五,从早到晚根本不停息,这还仅仅只是初高中在校生的活动,还不包括其他针对社会人士和其他学历的。难怪我面试时办公室的人非常雀跃地告诉我他们热爱暑假,因为暑假学校就放假了。这么个高强度法,委实是辛苦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所谓的国字当头的社会机构,就是该这么用法的不是么?


抄完bible又被另外的小组成员拎去听她手头上的project。我跟个文盲一样完全不知道她在说的magna carta是什么,她给我解释了大意就是总之这东西是贵族们拿来对付他们眼中任性傲娇的英王约翰的,虽然这东西对国王而言就和孙猴子看待紧箍咒一个效果,两者都成天寻思着该怎么把它给废了(英国历任国王都有过数次摆脱成功的记录);但是现在的人因为政治经济国家形象各类考量(这个还魂的理由听起来熟悉么?)而对它越来越看重,明年馆里要开展一个围绕馆藏magna carta手抄本的展览。


听着听着我就觉得耳熟,寻思着这不会就是所谓的“大宪章”吧。再问果然是这东西。当年高中历史课上一闪而过的边角料信息,在英国人眼里可是宝,上过学的几乎都忘不掉。不愧是高傲的大英帝国,放着英文名the great charter不用,非要喊拉丁名。我深感又学会了一装腔用新名字,高大上层次又噌噌往上提升了几层。


模型图。自:http://en./wiki/Wikipedia:GLAM/British_Library/Sandbox


然后就是下午的员工继续培训活动。我被讲解员大叔拎着从地上走到地下,看遍了馆里的秘密小房间,还参观了为阅读室运送书籍的传递系统。剧透如下,一,大英图书馆有主要有两个仓库藏书,一个在st pancras,还有一个在约克。st pancras主馆下有四层(也可能是五层,对不起我记不清了)仓库储存书。


因为大英图书馆的特别之处在于所有人都不能把书带出馆,只可以在馆内阅读,所以为了满足读者的提书要求,馆里的书籍传递系统必须强大,它上一次崩溃还是八年前的事情。作为一个90年代起就在使用的,一天吞吐量以万计的机械系统,这样的成绩值得表扬。二,鉴于图书馆的设计师Colin St John Wilson原来在海军服役过,所以这家伙假公济私地在自己的设计里放了很多和航海有关的元素。除了整个建筑从某个角度来看正好是艘大船之外,船舱,啊不馆内的大楼梯也很有豪华游艇感,从某几个角度趴在栏杆上往下望的时候会让人产生正站在泰坦尼克的甲板上眺望远处的冰山(啊呸)之感。所以说设计师很擅长夹带个人元素,经讲解员先生提醒,我才发现连楼梯边的灯都仿若船上圆形舷窗。三,馆中心那根六层楼的天天有人围坐在它边上喝茶喝咖啡刷facebook的玻璃书塔里全部都是国王乔治三世的藏品。这个所谓的国王图书馆之塔“king's library tower”里面的书籍珍本到今天还是可以被民众预约阅读的。


喏传递系统长这个样子。自:http://www./sb-sites/sites/b/british_library/index.shtml


然后馆员就把要还到仓库或者从仓库里取出来的书放在红盒子(死沉!)里飘来飘去。飘之前会扫一下上面的条形码,然后电脑里就会有记录了。自:http://commons./wiki/File:British_Library_book_transport.jpg


难得这位能讲几句三脚猫中文的讲解员先生(他坚持我可以叫他tin man)三观和我一致,我指着珍宝厅的敦煌经卷教他怎么认“人”和“入”,然后叹口气说这又是你们英国人从我的国家坑蒙拐骗来的东西啊。铁皮人说不然呢?你以为大英博物馆的那些木乃伊和elgin marble是怎么来的啊。然后我们开始认真严肃地讨论如果我再砸开玻璃偷几卷经卷回国会怎样——最后我们一致同意如果我这样干了估计会被当国家英雄供起来。所以你看,英国人不是不清楚自己老祖宗都干了些啥的。以及三观一致果然就沟通顺畅多了。


讲解时,大叔没忘记客套一下,表扬我英文好。表扬英文好的根据是什么呢?“you don' t have American accent”……嗯,我是中国人,除非非要和cctv某男主持一样非要和自己以及别人过不去,否则是不会有奇怪的美国腔的。可你们英国人到底和美国人有多大仇,成天黑人家不手软……好歹看在美国人那么崇拜伦敦腔的份上,也要鼓励鼓励人家啊……


红鞋控大叔实在对我等实习生太热情,等他一大圈唠叨完我都可以直接下班了。于是铁皮人大叔又约我有空去员工餐厅drink cha。我也算是看出来了,大英图书馆的员工文化就是大家没事就跑去喝茶。不管晴天雨天你身后有多少工作压着,总之喝茶比天大,一定要多喝茶,勤喝茶,喝多了你就什么工作都能做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的?Keep Calm and Drink Tea?一句话,到底是英国人。


最后是king’s library tower友情出境。自:http://britishlibrary./sound-and-vision/2014/04/new-oral-history-collection-architecture.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