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三联疗法治疗哮喘 基层实用技术版 基层医生网

 无名草dfl 2015-02-03
针灸三联疗法 穴位注射 穴位贴敷 穴位埋线
诊断依据:
      1:以气短喘促,发作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指甲紫绀为特征。
      2:多有慢性咳嗽,肺痨,心悸等疾病史,常因气候突变、劳累等而诱发。
3:呈桶状胸,叩诊胸部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或哮鸣音,或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
      4:合并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痰液涂片可见嗜酸细胞。
5: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治疗方法:
穴位注射:
·        药物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意大利产)、鱼腥草针等。由于哮喘是气道炎症所致,曲安奈得注射液有较强的消炎作用,哮喘发作时用该药20—40mg加0.5-1ml利多卡因针注射到天突穴(相当于气管前间隙),在局部缓释,达到消炎平喘的目的。用曲安奈得注射液可每月一次,对过敏性哮喘只用气管前间隙注射即可,而感染性和混合性哮喘则要配合清热解毒、祛痰平喘的中药针剂鱼腥草注射液4ml注射至定喘、肺俞、心俞、脾俞、鱼际等穴,每穴1ml,1次/日,1疗程/5次。
穴位贴敷:
·        药物组成:甘遂、细辛、元胡、白芥子、麝香等,上药研末混合,用时以姜汁调成干湿适中,放在伤湿止痛膏上,在夏季“三伏”期间敷于定喘、肺俞、心俞、脾俞、天突等穴,每次8小时左右,以皮肤能忍耐为度,在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贴敷,一个三伏天为1疗程,一般须贴3个疗程。
穴位药线:
·        把2-3号羊肠线放在含有麝香、麻黄、杏仁、黄芪、蛤蚧、甘草等中药的酒精中浸泡半月,每穴用1-3cm肠线,用注线法埋入穴位内,每月1次,3-6次为1疗程。穴位选取:定喘、肺俞、心俞、脾俞、天突、肾俞、尺泽、鱼际等,每次选4-6个敏感穴,左右穴位交替使用。
治疗:
·        治疗时在急性发作期用注射法、同时给予药线穴位植入、三伏天则用贴敷疗法,以上三法联合应用,详细方法见上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