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的六大用人之道

 大道至简之精髓 2015-02-04
 刘邦的六大用人之道
刘邦的用人之道一: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这是讲到领导艺术时,经常要说到的一个词。什么叫知人善任?知人善任,首在于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当中首在于知己,其次在知彼,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是很难,确实很难。而刘邦却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而且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如何调动部下的积极性,下属都有什么才能,他的才能是哪些方面的,有什么性格,有什么特征,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这个也是一个领导最大的才能,领导不是说要自己亲自去做什么事,事必躬亲的领导绝非好领导,作为一个领导,要做好的掌握一批人才,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作用,你的事业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刘邦深谙此理,用韩信带兵,张良出谋,萧何保后,都安排得有条不紊,刘邦也因此而成为他这个集团的一个核心。
    刘邦的用人之道二:不拘一格
    刘邦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他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所以刘邦的队伍里面什么人都有,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待业青年。可以说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刘邦把他们组合起来,各就其位,毫不在乎人家说他是一个杂牌军,他要求的是,所有的人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历史证明,刘邦的用人策略是对的。
    刘邦的用人之道三:不计前嫌
    刘邦的队伍里面,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不下去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不计前嫌,一视同仁表示欢迎。如韩信、陈平,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来投奔刘邦。韩信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有句话叫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当时的局势来看,农民起义斗争不断,其中项羽刘邦是其中的最出色的两个,从一开始,韩信就参军了,开始是投到了项羽的麾下,不过项羽没能发掘到他的才能,这是因为项羽本来就是一个军事能人,他认为自己不用别人来指指点点,而投靠刘邦的原因似乎很简单,就是在刘邦那里,他可以完完全全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大家都知道,刘邦是一个亭长出身,还是靠岳父出的面子才当上的小官,字都不会几个。于是,他找到一个可以大展拳脚的地方。不过,在韩信一开始进入刘邦的军队也是得不到重用,一气之下也准备出走了,多亏了张良的千里追贤。刘邦曾说过:“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至于历史上还有一说法是刘邦在建立汉朝后,曾有人向他建议造反,不过被他拒绝了。后来吕后就用这个罪名将韩信召如宫中杀害。怎么说呢,韩信出身平民,有一种特有的小农意识,就是对君主的愚忠,这是他个人的局限性。陈平走的路更多,陈平原来是魏王手下的人,不能发挥作用投奔项王,不能发挥作用再投奔汉王,刘邦“大悦之”,并立即任命他做都尉。其实,一个领导者也应如此,如果老是小肚鸡肠、计较甚多,能招募来好的人才吗?恐怕连帐下之人也会离他而去。
    刘邦的用人之道四:坦诚相待
    坦诚相待,不仅仅是反映一个人的素质问题,更是为人处事的一条原则,你是否坦诚以待别人,别人通常也会坦诚的对待你。对于人才,他们需要的不尽是应得的酬劳,而更多的是需要尊重和信任。要尊重这些人才,惟一的办法就是以诚相待,实话实说。刘邦就有这个优点,张良、韩信、陈平这些人,如果有什么问题要跟刘邦谈,提出问题,刘邦全部都是如实回答,不说假话,哪怕这样回答很没面子,他也不说假话。张良在鸿门宴之前得到消息,说项羽第二天要派兵来剿灭刘邦,张良曾问过刘邦,大王打得过项羽吗?刘邦的回答是“固不如也”。后来韩信到刘邦军中来,也了这样的问题,说大王自己掂量掂量你的能力、魅力、实力比得过项羽吗?刘邦虽然沉默了良久,最后还是坦诚相告,“固不如也”。之所以这些人能够帮助刘邦提出自己的计策来,是由于刘邦有一个前提,就是如实相告,绝不隐瞒,这样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得到了对方同样的回报,同样的信任和尊重,尽心尽力地帮他出谋划策。这也是我们一些做领导的,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
    刘邦的用人之道五:用人不疑
    做一个领导最忌讳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见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这个,明天猜忌那个。刘邦他就有这个魄力,他一旦决定用某某人,他绝不怀疑,放手使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平,陈平从项羽的军中投靠刘邦以后,得到刘邦的信任,让很多刘邦的老随从不满意,所以就有人去到刘邦那里说陈平的坏话,然而刘邦还是坚持对陈平委以重任。当时,刘邦和项羽正处于一个胶着的状态,谁也吃不掉谁,为了让陈平能够成功的实施反间计,刘邦拨款黄金四万斤给陈平,并且不问出入,可以想见刘邦对陈平的信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刘邦的用人之术是典型的帝王之术,一方面你看他好像用人不疑,另外一方面,肚子里极度地猜忌,只不过他猜忌的不动声色。但他手腕高明,这是一切所谓有为君主的通例,也非刘邦一人而已。
    刘邦的用人之道六:论功行赏
    使用人才,首先是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时也应该奖励,因为奖励是对一个人才贡献的实实在在的肯定。不能老拿好话甜和人,说这个人不错,是个难得的人才,是我们的骨干,就是一分钱不给,这个是不行的。有贡献就得奖励,奖励要奖励得合适。确实是工作做得好,贡献大的,要多奖;做得一般地,一般地奖;做得差的,不奖,甚至罚。做到要赏罚分明。刘邦夺取天下以后,根据各个人的不同功绩,对功臣论功行赏,不但封赏了萧和、张良、韩信、彭越等一批人,还封赏了他最不喜欢的人——雍齿。(雍齿(?-公元前192年),秦末汉初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原为沛县世族。公元前209年,刘邦反秦,雍齿随从。但雍齿素轻刘邦。翌年,在刘邦最困难的时候,雍齿献出了丰县投靠了魏国周市,刘邦大怒,数攻丰邑而不下,只好到薛投奔项梁,刘邦因此对雍齿非常痛恨。后雍齿属赵,再降刘邦。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恩赏功臣封为列侯。他听说有人不服,天天发牢骚,刘邦问计于张良,张良说陛下最恨谁就厚赏谁,这样让所有人都有得赏的希望。刘邦于是封雍齿为什邡侯(2500户)。汉惠帝3年(公元前192年),雍齿去世,谥号肃侯。)
    刘邦可以说是很懂得领导艺术的典范,正是由于他能够信任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暗中地加以防范和控制,从而把当时天下的人才,都集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优化组合,这样一来,他夺得天下也是必然的事情。
一个痞子能得江山,自然有他的办法,他和朱元璋一样都是平民皇帝,不只靠运气,他确实有过人之处,比如他特好色,他出口成赃,他的痞气,很多,但是我认为他最关键的是敢用人,并不是他会用,他识人才。韩信就是很好的例子,要不是萧何去追,要不是寒溪水涨,哪来汉朝400年江山啊。

管理故事:刘邦和项羽的民营企业管理
  相对于秦王朝来说,刘邦与项羽经营的事业可谓“民营企业”。而这两个秦末“民营企业”的不同结局不能不令我们深思。 
  汉高祖刘邦有一句经典名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 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与其相反的是项羽,当初凭着个人英雄主义,势力一度膨胀——客观地说,个人英雄主义在创业初期确实取得很大的作用。但关键是势力壮大、地盘扩大后,面对纷繁复杂的战争形势,他应该及时培养人才,授之予权,通过管理团队而不是个人的骁勇来夺取胜利。刘邦的高明正是在于:授权、并且很好地掌控。 
  相对于秦王朝来说,刘邦与项羽经营的事业可谓“民营企业”。而这两个秦末“民营企业”的不同结局不能不令我们深思。 
  其实,说到授权,大部分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现在许许多多的领导者在企业壮大后也尝试着授权,可事实上授权问题至今仍然阻碍着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笔者当初在海尔公司任职时,基本上不存在授权问题,因为该公司每一个职位的权限范围规定的很清楚。比如你是产品经理,你手上有多少资源,你的费用审批额度、你掌握的客户返利额度等一清二楚,你只要按计划实施,没有人会横插一手。后来笔者先后服务过几家民营企业,深感授权问题在民营企业是个很大的问题:强势的企业领导往往能创造优秀的业绩,可是往往正是因为其强势,就很难放心地让手下人独当一面,于是企业里太多的是没有思路的“二传手”,而“二传手”的没思路又使得企业领导常常琐事缠身,到处“救火”,没有时间思考战略性、方向性的问题。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瓶颈就逐渐暴露出来。而授权之所以困扰很多民企,这中间往往隐藏着六大悖论: 
  1)能力悖论:很多领导者觉得下属“能力不够,不能胜任”,于是很多一般性的、例行性的任务都被批上“重大任务”的华丽外衣,非自己亲自操刀不可。例如我曾服务过的一个涂料企业,年产值也有好几亿了,可是市场部任何一分钱的费用投放都必须由老板亲自审核、定夺(应该说每一笔费用发生时都必须知会老板,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很小的一笔费用都必须由老板决策是否该花、怎么花,那企业就有授权问题了)。于是每天办公室被踩破门槛,老板从一大早至少忙到晚上8点,不亦乐乎!真正成为一个运筹帷幄、不下市场的大师。其实,对下属的能力担心是很不应该的:如果他可以培养,而你却不给他独立解决问题的锻炼机会,那是你用人失败;如果他不可调教,那你更失败,因为你根本不该招聘这个人,或者即使招聘了也应该及时撤换! 
  2)责任悖论:有些领导者会认为“现在的员工哪有几个能把工作当成事业的,企业不是他的,他怎么能象我这么尽心?”他们担心下属敷衍了事,工作态度不行。——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自我实现”是一个人的最高需求,每一个有抱负的职业经理人都希望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如果你怀疑他的责任心,不敢给他授权,那么出了问题他将会以“这件事情我无权管辖,我不负责任”为借口而推卸责任,长此以往,员工的责任心将会散失殆尽,这种结果是领导者一手造成的。相反地,当你信任他,赋予其权力时,他的责任心将在追求成就感的过程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并且这样长期的有效授权,有利于企业营造权责明确的文化氛围。 
  3)效率悖论:很多领导者会认为:“做这件事我轻车熟路,效率高,还是我自己来吧!”——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短视”行为!其实刚开始下属可能表现的比你亲力亲为差,但如果你悉心指导,当他逐渐上手了,你将会很轻松;同时由于领导者腾出更多的时间在“搭班子、定战略”上,从而使整个团队的效率能大幅提高。 
  4)失控悖论:一方面是担心“放权容易控制难,权力一放,就很难保证还能按自己的意思操作,很容易失控,如果什么事都由自己亲力亲为来完成,哪怕是累一点,总归比较放心”。另一方面是担心权力放出去之后,会削弱自己在公司中的权威,以前的“我中心”会变成“他中心”。并且由于业绩是经理人做出来的,自己没有了成就感。——那只能说明你的企业还缺乏优秀的授权机制,你对企业的控制管理水平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只能准备着永远当“救火队长”。 
  5)腐败悖论:“绝对的权力等于绝对的腐败”,这是企业授权过程中骇人听闻的一句话,也是让企业领导在授权上犹豫不决的一个悖论。——现代企业管理是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三权分立的模式,只要做好监督机制建设,腐败就会被控制,况且,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6)“亮剑”悖论:领导者总是希望受权人“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将每一件事情做圆满、做完美;一旦出现一些小的失误,马上就会抛出一句:“你看,一给他权力就犯错,还是收吧!”——其实,很多时候一些小的失误并不影响大局,并不阻碍业绩的最终达成,当经理人出现“偏差”时,作为领导应该站在高处给予点拨,而不是马上“横插一手”或“收回权力”。毕竟,新手上路要懂得扶一把、送一程,否则他永远也成长不了。 
  那么,对于这个“烫手山芋”般的授权问题,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授权机制呢?如下图所示: 
  如图,好的授权机制应该是一环扣一环的过程。第一步是计划。这里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授权计划,即明确责、权、利,确定好受权人的权限范围。二是授权目标,即受权人运用权力后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受权计划,即受权人在接受组织赋予的权力之后,就必须向授权人提交施政计划或方案(提示:“授权”与“受权”是两个相反的概念)。 
  第二步是监督与检查。计划只是纸面上的东西,真功夫在于执行的效果,所以授权后就必须加强监督和检查,以免偏离原先设定好的轨道。那么如何有效监控呢?一是通过完善的汇报制度来监控,并且在汇报过程中加强沟通。二是对阶段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三是对市场进行不定期的走访,及时发现问题。四是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来进行监控,比如:通过设立市场部,对销售部门的市场推进进行督导,通过设立品管部对生产部的产品质量进行把关,通过设立 

审计部,对相关部门的费用发生情况进行监控。但监督与检查要有一个度,其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和正常的环节和手段,不能演变成“疑神疑鬼”的地步。 
  第三步是指导与沟通——在指导的过程中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指导。指导是为了使授权计划更好地完成,使授权机制成功运行的重要环节。但指导有一个度的问题,指导的重点在于“点拨”,不能成为“干涉”。所以领导者一要善于为下属提供方向性的建议;二是能站在高处,帮忙下属及时发现偏差,发现存在的问题;三是当下属发生错误时,真心诚意地和他们一起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避免再犯,并思考杜绝此类错误再发生的方法。 
  而相对于指导来说,沟通甚至更加重要!很多时候领导者会觉得他已经给经理人很多权力了,但经理人还是觉得没有给他足够的权力,于是矛盾就出来了。其实授权的度是很不好把握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所以此时解决这对矛盾的关键手段就是沟通,授权双方通过把问题摆在桌面进行分析,并且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一番,就肯定会找出双方接受的方法。同时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作为经理人应该多尊重领导,重大事情知会领导,而作为领导的有想法首先和经理人谈谈,而不是越过经理人,这样双方的摩擦一定会大大减少,授权机制也一定会健康运行。 
  第四步是考核。权力授出去后,胡萝卜与大棒就必须同时拿出来。一方面是制定好完善的考核规定;另一方面是届定好主观错误和客观失误;同时要强调结果导向,对任务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以教育为主。 
  不过,只有好的授权机制还是不够,为了使授权机制更好地运转,产生应有的效果,我们还需要建立授权的支持性系统,为受权者提供应有的支持。首先是在企业内部营造责、权、利分明的企业文化。其次是在权力移交的过程中适当地为受权人立威造势,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第三是为受权人的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使他们能“精确制导”。第四是为受权人摆平在部门关系中他们无法协调的事情,营造一种使各部门互相支持的文化氛围。 
  好的机制是成功的一半!授权机制的建设和健康运行事关企业长远发展大计。个人英雄主义充其量只能使企业实现从0到1的发展,只有通过有效授权,搭建优秀领导团队,真正做到“使众人行”,才能使企业实现从1到∞的跨越。
管理故事:刘邦识人与项羽失人。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起,逐鹿中原,其中最主要的有两雄,即项羽和刘邦。本来,项羽从哪个方面较之刘邦,都处于绝对优势,结果竟是刘邦战胜了项羽,胜利还乡,高唱《大风歌》,而项羽则兵败乌江,被围垓下,至死不知自己为什么死?还大吹什么,“力拔山兮气盖世。”更说:“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那末,本来是项强刘弱,最后是刘胜项败,古往今来,史学家、小说家对此评价颇多,却大都是隔靴搔痒,没有说到点子上。究竟项强刘弱转化为刘胜项败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很简单:刘邦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而项羽则既无自知之明,更无知人之明。 
  先说刘邦的高明,有一天刘邦正在军营中洗脚,军士传报:营门外有儒生求见,刘要军士告诉他,“现在是战争时期,不见知识分子。”不料,这位知识分子不经同意,直闯营门,冲着刘邦的面说:“你为什么这样轻视读书人?”刘邦说:“天下可以从马上得之,要读书人干什么?”这位读书人当即反问他:“天下可以从马上得之,天下也能从马上治之吗?”刘邦听后,深受触动,立即和颜悦色,向这位读书人施礼道歉,并请他上座。还有,刘邦胜利之后,有一天问左右臣子:“你们直说,我为什么能打败项羽?”这些臣子只是说些拍马奉承的话,刘邦听后摇头说:“我所以能打败项羽,主要靠三位人才。”接着他又说:“出谋划策,研究正确作战方针,保证打胜仗,我不如张良;制订典章法令,管理政务,筹集军费粮草,我不如萧何;身临第一线带兵打仗,做到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为人中豪杰,均能为我所用,这是我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也不能用,所以他注定要灭亡。” 
  现在再说范增其人,范增也算得上是一位足智多谋的能人,他七十岁投奔项羽,为项羽出了不少好点子,开始项羽对他还尊重,但在关键问题上他总是不采纳范增意见。一次是鸿门宴上,范增劝项羽除掉刘邦,项羽优柔寡断,下不了决心,结果让刘邦逃脱。又如,项羽打进咸阳以后,大烧大抢,当时范增和其他一些谋士力劝项羽在咸阳建立政治中心,进而统一天下,项羽拒不采纳,并滑稽可笑地说什么,“做官发财之后,不回家乡,好比穿着绸缎衣服黑夜走路,谁看得到?”因而一意孤行回他的老家彭城即现在的徐州,建立西楚王朝,自称西楚霸王,最后落得个洒泪别姬的下场。项羽不仅听不进不同意见,甚至还把讲他缺点的人置于死地,如:有个谋士,由于不满项羽的无能,曾说:楚人“沐猴而冠耳”,意思是楚人如猕猴带帽虚有其表。项羽听到后,竟将此人放在火炉上活活烤死。而范增由于向项羽建议太多,使他感到很烦,从而对范增由信任到冷淡,最后竟怀疑范增里通刘邦,气得范增辞职,中途生病致死。至此项羽离乌江的路程已经不远了。 
  以上对刘项成败的原因说了一些,最后用最简单的语言归纳一下刘项成败的原因,其实,刘成项败只是一字之差,一个是识人,一个是失人。
        韩信为何不背叛刘邦:
       
韩信是秦汉之际最伟大的军事家,是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至关重要的助手.刘邦的半壁江山甚至可以说大半壁江山都是韩信打下的.在军事上刘邦没有韩信一半成绩.汉军还定三秦后,刘邦兵分两路,一路由韩信统率,北伐赵齐等诸侯之国,刘邦东征,奔赴成皋等地,攻打项羽都城彭城.两路大军,韩信一路凯歌,而刘邦屡吃败仗,有时溃不成军的地步,关健时刻差点被要了老命。刘邦败就败了也罢,可是败了以后,他居然下皮到了趁韩信睡觉的时候偷韩信的军印,夺韩的部队的程度.所以韩信也曾说过,刘邦善将将,不善将兵.那么,当楚汉相争到了白热化、韩信的选择足以决定楚汉成败的时候,为什么韩信不保持独立,或者背叛刘邦呢?真的是如韩信自己所说的是因为刘邦对他有恩吗?非也.最近笔者经过仔细思索,得出了韩信不背叛刘邦的三大原因. 其一是礼仪的约束.韩信初为大将时,刘邦在萧何的建议下,改变过去率性而为的办法,隆重其事,设拜将台拜韩信为大将.拜将台至今还有遗迹.有很多人看历史书时忽略了这个细节,以为这只是形式,只是刘邦给足韩信面子.殊不知,在拜将过程中是要赌咒发誓的.这种赌咒发誓,有强大的礼仪规范,有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的。拜将有如下仪式,首先由刘邦向韩信揖拜,请韩信出山.然后韩信接受刘邦揖拜,向刘邦拜伏,并当着三军,对着苍天发誓赌咒,宣誓永远效忠于刘邦,如有背叛,天打雷劈,死无葬身之地.这个仪式我们至今还可以在<乔家大院>这样的电视剧里看到.兵家历来有两大传统,一是太公兵法,以道家哲学为指导思想,这派人,重阴谋,无原则,所作之事无所不用其极.在太公封国齐国流传甚广.张良与陈平都是此流佼佼者.一是周公兵法.其指导思想为儒家哲学.这派人讲究君子之争,在周公旦封地鲁国所传甚广,至吴起为集大成者.职业军人多以此为依归.而韩信正是这派在汉初的代表.因受儒家敬天畏命思想影响,内心并不残忍,他不杀当初胯下之辱的对手,由此可见一班.因此,韩信如何会去违背自己的誓言,背叛刘邦?从实际考虑,如果,韩信背叛刘邦,他就完全失去他将兵的政治基础.他得到的也将是后世吕布与吴三桂的下场.
        其二是组织的约束.韩信投靠刘邦之时,孤身一人入汉,平地而起成为大将,手上没有一个自己的弟兄.所率之部,全部是刘邦的铁哥们.其中,他又把自己的亲家公张耳放在军中作为相同级别的主帅,后来又把最得力的大将最信任的哥们曹参安放在韩信身边作为副将.其实就是作为监军,监视着韩信的一举一动.而监视韩信的人在韩信的军中还不知道有多少.所以韩信的部队才能屡屡被刘邦抢去.你看历史书,刘邦去夺韩信的军队总是能够得手.这样刘邦既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也削弱的韩信的实力.刘邦是最善于使用间谍的人,连对萧何这样的死心塌地的哥们都不放弃怀疑,何况是素不相识的韩信.当蒯通游说韩信的时候,韩信就不掂量一下自己能够搞定几个手下?就不惦量一下蒯通是不是刘邦派来试探他的?   其三是错误的判断.我们应该看到大杀功臣杀王爷是从汉朝开始的.纣王无道,他胆敢杀文王吗?可是刘邦就敢杀他的王,杀自己的王,是从刘邦开始的.再者,在秦之前,我国还处在封建分封的制度之中,是一种贵族统治.对贵族内部的不同政见者还比较温和.秦王朝是我国第一个郡县制国家,但他出于贵族,对于打天下的将领手段残忍,如白起之流,下场很惨.所以秦末汉初,人们认为郡县制为罪魁祸首,以为万世不可用,如西楚霸王就废除了郡县制而恢复了分封制.所以韩信错误地判断世界大潮依然会往分封制去.既然是往分封制去,诸侯王好歹也能节制军事,有自己的领地,也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这样自己反对刘邦是称王,归顺刘邦也是王,又何必反对刘邦呢?   不过,不管韩信在当时反不反对刘邦,他都不可能善终.后来的历史证明,集权制度下,不可能再出现相对平等的诸侯王和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他的死只是迟一点早一点而已.在某种意义上说,他只是历史的牺牲品.所以刘邦听说韩信被吕后搞死的时候,既喜且悲.喜的是国家可以长治久安,人民生活安定,悲的是,一代军事天才,为自己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弟兄,竟然被自己搞死了.韩信的死,这就是集权制度下的典型悲剧啊.
        
        刘邦的性格特征与西汉兴盛的关系
         一个市井人物,居然缔造了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王朝——“汉”(直到今天“汉人”都是中国人的同义词)
  他身边有那么多贫贱时相交的铁哥们,而就是这一帮沉沦于社会地层的小人物在刘邦的周围却焕发出惊人的能量,攻城略地无所不能。   从古至今项羽大都被被人肯定,刘邦反之。   然而恰恰是这个“市井之徒”刘邦却开创了了有文字记载的中国最长寿的朝代(西汉共传十四帝,前后经历210年。西汉王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东汉(25~220年)共195年 ,那么这样计算下来“西汉”和“东汉”加在一起竟然有足足405年)。历史学家也称刘邦“开创两汉400年的基业”。   这是因为有这样漫长的生命史,中国人才被称为“汉人”,“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   中华各民族的核心汉族在这一时期出现。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纵观中国历史,凡是崇尚武力,强行统一的朝代,几乎都是短命的。   正所谓:“攻城池易,得人心难.”   下面,我们就要打破两千多年对“项羽”“刘邦”的价值评判。   项羽,常常被认为是破釜沉舟的勇者,宁死不退、   其实,在绝望面前,项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弱者、懦夫,他的勇敢也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   面对绝望,刘邦的选择是雪藏自己,积蓄力量。   项羽战败,有人劝他回江东召集力量再战,他却自觉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说白了就是死要面子。   孰不知,他选择死亡很简单,但是跟随他战死杀场的兄弟的仇谁来报?虞姬为不拖累他而死,这血海深仇又谁来报?   虞姬用一个弱女子的生命来换得他的突围、脱逃,他却选择了自刎,不是辜负了虞姬的一片苦心吗?!   我们再读“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垓下歌》,发现它就是一篇完完全全的弱者的呻吟,埋怨社会、埋怨自己没有机会、连战马都不听话,——这种口吻,如同丧家之犬。   所以有后人调侃,翻译道:   力大志大没人比   运气不好马不跑   马不跑呀没办法   老婆老婆你咋办   《垓下歌》最有意思的是:骓的“不逝”为什么会引起那样严重的后果?对此恐怕只能这样回答:他之得以建立如此伟大的功绩,最主要的依靠说是这匹名马;有了它的配合,他就可以所向无敌。换言之,他几乎是单人独骑地打天下的,因此他的最主要的战友就是骓,至于别人,对他的事业所起的作用实在微乎其微,他们的和中背对他的成败起不了多少作用,从而他只要注意骓就够了。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强大使得任何人对他的帮助都没有多大意义,没有一个人配作他的主要战友,这是人何等的傲岸,真可谓天地间唯我独尊!   正是项羽的孤傲,让身边的能人志士一个一个离开了他,特别是项羽最后垓下决战决定性人物——韩信,也原本是他的手下。   同样是陷入了失败的绝境,项羽表现出的是颓丧且无法自拔,而刘邦一次又一次的被项羽击败,却每每都能涅盘重生、卷土重来。   最终投奔刘邦的韩信,更是如此,面对垮下之辱,选择生,而不是选择死。(To be or not to be)   表面上看,项羽的选择很英雄;   表面上看,韩信、刘邦的选择很懦弱。   然而,谁是真正的强者,谁是最后的成功者,不言而喻。   老婆死了、兄弟死了,项羽威风扫地,他自出道以来,一生百战“未尝一败”,突然之间面对如此绝境,他崩溃了,他彻底的绝望,所以他选择了死亡。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这些东西,都是项羽最最无法割舍的,他无法承受这种失去的痛苦。   假设是刘邦呢?假设面对这种绝境的人是刘邦,他会怎么做?   其实刘邦早就不只一次的面对这种绝境了——   攻入咸阳,无数美女财富,都要封存,献与项羽;   汉卒十余万人,被项羽杀的仅余数十骑逃跑;   妻女、老父亲被抓,刘邦却调侃项羽“分我一杯羹”。后人往往认为这是一种“我是流氓我怕谁”,对老父亲都如此无情无谊的毫无人性可言的废物点心才说的出口的话。   其实面对如此绝境,不如幽他一默,项羽自当汗颜,又如何真下的去杀手?这便是急中生智,这便是刘邦的生存智慧。   “绝境”是对勇者最终极的考验,真英雄还是假英雄,如试金之火,一探便知。   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诸位,这种观念是否被颠覆了?   连自己的老婆都保护不了,是真正的英雄吗?   我们再来看看客观事实:   当时,项羽身边尚有八百余骑,俱是精兵良将,无不以一当十,即使打不过刘邦,起码可以保护项羽全身而退,以图东山再起。事态的发展也验证了这一点。项羽突围而出,到了乌江边,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可见项羽不是没有渡江生息的机会,只是项羽固执地认为“天之亡我”,不愿渡河,“乃自刎而死”。   相比之下,刘邦面临的绝境,要比项羽彻底得多,更加绝望,但他顶受住、承受住了这考验,最伟大的考验。   最伟大的失败孕育最伟大的成功!——杨伟宁。   亦或者,只有最伟大的失败才能孕育最伟大的成功!   我们再读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在战胜项羽后,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当然使他兴奋、欢乐、踌躇满志,但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刻的恐惧和悲哀。这首《大风歌》就生动地显示出他的矛盾的心情。 假如说项羽的《垓下歌》表现了失败者的悲哀,那么《大风歌》就显示了胜利者的悲哀。而作为这两种悲哀的纽带的,则是对于人的渺小的感伤。   对第一句“大风起兮(音ē,义同“啊”-寒砧按)云飞扬”,唐代的李善曾解释说:“风起云飞,以喻群雄竞逐,而天下乱也。”(见汲古阁本李善注《文选》卷二十八)这是对的。“群雄竞逐而天下乱”,显然是指秦末群雄纷起、争夺天下的情状。“群雄竞逐”的“雄”,《文选》的有些本子作“凶”。倘原文如此,则当指汉初英布等人的反乱。但一则这些反乱乃是陆续发动的,并非同时并起,不应说“群凶竞逐”;再则那都是局部地区的反乱,并未蔓延到全国,不应说“天下乱”。故当以作“雄”为是。下句的“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则是说自己在这样的形势下夺得了帝位,因而能够衣锦荣归。所以,在这两句中,刘邦无异坦率承认:他之得以“威加海内”,首先有赖于“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局面。但是,正如风云并非人力所能支配,这种局面也不是刘邦所造成的,他只不过运道好,碰上了这种局面而已。从这一点来说,他之得以登上帝位,实属偶然。尽管他的同时代人在这方面都具有跟他同样的幸运,而他之终于获得成功乃是靠了他的努力与才智;但对于刘邦这样出身于底层的人来说,若不是碰上如此的时代,他的努力与才智又有多少用处呢?所以,无论怎么说,他之得以当皇帝,首先是靠机运,其次才是自己的努力与才智。他以当时的人对之根本无能为力的自然界的风云变化,来比喻把他推上皇帝宝座的客观条件,至少是不自觉地显示了他的某种心理活动的吧!   姑不论刘邦把他的这种机运看作是上天的安排抑或是一种纯粹的偶然性,但那都不是他自己所能决定的。换言之,他的前途是由自己所无法预测的机运来操纵的。自然,他应该努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但这一切到底有多大效果,还得看机运。作为皇帝,要保住天下,必须有猛士为他守卫四方,但世上有没有这样的猛士?如果有,他能否找到他们并使之为自己服务?这就并非完全取决于他自己了。所以,第三句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既是希冀,又是疑问。他是希望做到这一点的;但真的做得到吗?他自己却无从回答。可以说,他对于是否找得到捍卫四方的猛士,也即自己的天下是否守得住,不但毫无把握,而且深感忧虑和不安。   也正因此,这首歌的前二句虽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和恐惧。假如说,作为失败者的项羽曾经悲慨于人定无法胜天,那么,在胜利者刘邦的这首歌中也响彻着类似的悲音。这就难怪他在配合着歌唱而舞蹈时,要“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比起项羽的《垓下歌》,真是天壤之别。垓下歌原文:“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zhuī)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词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项羽是在秦末与叔父项梁一起举兵反秦的。由于其辉煌的战功、无双的勇力、杰出的才能,实际上成为反秦群雄的领袖,在推翻暴秦的统治中起了主要的作用。但在秦亡以后曾经是项羽盟军的另一支反秦部队的首领刘邦为了统治全国,与项羽之间又展开了残酷的战争。他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作这首诗时,项羽被包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南沱河北岸),粮尽援绝,他自知败局已定;作诗之后,他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诗歌的第一句,就使读者看到了一个举世无匹的英雄形象。在我国古代,“气”即源于人的先天禀赋,又能赖于后天的培养;人的品德、能力、风度等等均取决于“气”。所谓“气盖世”,是说他在这些方面超过了任何一个人。尽管这是一种?其概括的叙述,但“力拔山”三字却给读者一种具体、生动的感受,所以在这一句中,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他把自己叱咤风云的气概生动地显现了出来。然而,在第二、三句里,这位盖世英雄却突然变得苍白无力。这两句是说:由于天时不利,他所骑的那匹名马乌骓马不能向前行进了,这使他陷入了失败的绝境而无法自拔,只好徒唤“奈何”。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骓的“不逝”为什么会引起那样严重的后果?对此恐怕只能这样回答:他之得以建立如此伟大的功绩,最主要的依靠说是这匹名马;有了它的配合,他就可以所向无敌。换言之,他几乎是单人独骑地打天下的,因此他的最主要的战友就是骓,至于别人,对他的事业所起的作用实在微乎其微,他们的和中背对他的成败起不了多少作用,从而他只要注意骓就够了。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强大使得任何人对他的帮助都没有多大意义,没有一个人配作他的主要战友,这是人何等的傲岸,真可谓天地间唯我独尊!不过,无论他如何英勇无敌,举世无双,一旦天时不利,除了灭亡以外,他就没有别的选择。在神秘的“天”的面前,人是多么渺小;即使是人中间的最了不起的英雄,也经不起“天”的轻微的一击。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一位美人-虞姬-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姬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译成白话,就是:“虞姬啊,虞姬啊,我把你怎么办呢?”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何等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
  “重刘邦而轻项羽”这种反潮流的观点,其实毛泽东在 《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就表达过,他说“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我们现在有些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台的。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笑声)”
且看汉高祖----量才而用、知人善任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这是《史记·汉高祖本纪》所记载的距今二千多年前的西汉刘邦在鼎定天下后,与群臣的一段对话。是他对自己能在楚汉之争中,以微末出身,以少胜多,战胜将门之后的项羽的深刻分析,更是他对自己最终能开创帝业的清醒总结。   老子有云“知人者智”。为主之道,在于识人善断,而不在于亲力亲为。这位马上得天下的草莽英雄,最大的本领就在于他懂得合理地整合和利用人力资源,懂得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用张良定计谋,韩信打战场,萧何管后勤,还有陈平、周勃、曹参、樊哙等等良臣名将,不胜枚举。试想,若没有萧何的“月下追韩信”,张良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的“十面埋伏”;以及后来曹参的“萧规曹随”;陈平的“不战以趋人之兵”;周勃的“平吕安刘”……汉家江山早已夭亡,如何还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统制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   套用今天企业的职位设定,张良、陈平做的是企业发展战略工作,周勃、韩信、樊哙等做的是业务拓展工作,萧何、曹参后期做的是人事行政工作,这么多优秀人才,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各展所长,抱团打天下,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如何能不大获全胜?   反之,若让体弱多病的张良做业务拓展工作,估计未上商场先上医院。这个使心不使力的文弱书生,从未参与战场上的正面交火,却在帷幄之中,决胜着千里之外的刘项天下。如果让韩信做人事行政工作,估计他居功自傲、恃才放任的性格劣势也会暴露无遗,否则最后也不会落得被吕后诱杀身死、夷灭宗族的下场了。这位可悲的跨下将军一生身经百战、功高盖世,枉知“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最终没有马革裹尸而还,却在风云际会的政治斗争中惨死于一妇人之手,悲乎哉。如果……   刘邦的高明,还高明在他对自己这些得力助手的优缺点观察得非常的透彻,而且还能把他们放在适当的岗位上,从与岗位匹配度的角度来说,缺点反而成为优点。   例如刘邦临终之时,吕后请旨: “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他对自己属下的综合条件可以说透析得相当的细致入微,了如指掌。曹参最大的优点就是很有自知之明,他上任后非常好地承接了萧何生前制定的一切规章法度,使国家在刘邦、萧何亡故后,不致生乱,依然维持平稳、安定的态势。陈平智谋超群,却容易从利益角度出发,反复无常,所以难以“独任”,而王陵迂守法制,个性刚直,这两个人一配合,正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绛候周勃,这个罕言寡语的人,在他人看来都觉得过于老实厚道,唯有刘邦却慧眼识宝,看出他内隐的锋芒。果然,在吕氏家族谋反作乱之时,是周勃力挽危澜,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还政汉家朝廷。正应验了刘邦那句“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的临终预言。就此,今人就不得不为刘邦犀利深邃的目光而惊叹了。   细评其事,楚汉之争中,项羽一开始便输了,输就输在他连范增这么一个忠心耿耿,堪任助理的人选都不肯重用,仅凭一己之力,逞匹夫之勇。需知勇项羽再力可拔山,也不如病张良运筹帷幄见成效啊。可怜楚霸王至死也不能客观自省,还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如此刚愎自用,又如何能与知人善任,善于整合利用资源,以兄弟义气、江山有份、封候拜将笼络人心的刘邦同局对奕呢?   后人多有褒贬不一评价刘邦的,有人说他是流氓,有人说他是小人,有人说他是枭雄,有人说他是政治家。其实,无论如何,单从领导艺术的角度来说,刘邦更是一位卓越的领导战略管理专家。   ?   还看汉高祖---先得人心,再得天下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这是《史记·项羽本纪》里关于楚汉之争中刘项二人攻城掠地后的两段记载。刘邦入关后,秋毫无犯,民心俱安。项羽入咸阳后,烧杀抢夺,人神共愤。   刘项之战,为时久矣。刘邦一路行来,大打为民除害的旗帜,下令军队不入城,将士不扰民,不烧杀,不劫掠,不受劳军用品,封秦宫,驻军霸上。并张榜抚民,除伤人、抢夺、杀人三罪给予惩罚外,废除秦朝的一切苛律。厚待降将,就连降君秦王子婴他都不杀。胸中楚箭,依然跨马劳军,稳定军心。可是项羽却烧宫室,杀子婴,虐降臣,逆民意。被秦朝的如虎苛政压迫已久的百姓,民心何往还用思量吗?   其实,绕过成王败寇不说,从两人的内心道德修为来说,不肯过江东的项羽绝对好过翻脸贬韩信的刘邦,问题就在于楚霸王的技巧不好。   刘项之争,争的是天下,争的是江山社稷。“得人心者得天下”是一句老话,项羽却永远不明白这个道理。杀苏角,虏王离……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项王一路烧杀,腥风血雨,好不快哉,可惜杀尽人心,也就失了天下,最终以拥兵四十万之众,败给兵力十万的刘邦。如此悬殊的兵力,结局却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从项羽只知一路杀将过去,就可以看出此人胸中城府浅,无韬略,短智谋。   项羽惨败,还由于他的心胸狭窄,不能纳谏。不受谏言,也就不得人心。若鸿门宴上,能采纳范增的计策结果了刘邦,也就不至于失去千载难逢的良机。难怪“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若能听他人言“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也许历史从此改写,可是项羽说什么?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略有所成,便急欲衣锦还乡,真是浅见拙识,毫无大丈夫问鼎苍穹的气魄。不但良言不纳,还“烹说者”,以极其残忍的手法阻断忠谏,如此扼杀人心,也就逐渐走向了末路。   这个时候刘邦在做什么?这个时候刘邦正忙着从谏如流啊。兄弟几个一路奋战,哪个好主意是他一人想出来的呀?还不都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结果。人心齐才能泰山移,聚拢人心,才能所向披靡,这个道理懂不懂?项羽不懂,可是刘邦懂!他不但懂,而且发挥得淋漓尽致。当刘邦想入住秦宫的时候,能听从樊哙、张良的劝阻,还军霸上;当刘邦胸部中箭时,能听从张良的建议,对外宣称箭中脚趾,小事一桩,跨马巡营……   种种的一切做法,都为刘邦最终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民众基础,汉王仁厚、汉军知礼的观念就这样扎根民心,夺取天下,四海归心也就指日可待了。   大到国家的治理,小到企业的管理,同理可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时下一些企业,当出现效益滑坡时,所能采用的就是削减员工薪资;加大员工工作量;一味指望向严苛的“管理”要效益。这样的下下之策,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试问又有多少员工忠诚度可言呢?   什么是人性化管理?看看汉高祖吧。紧紧抓住人心的刘邦,不但是一位卓越的领导战略管理专家,还是一位睿智的心理分析师。   ?   再看文、景帝----自省担责、体恤下情   上曰:“朕闻之,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以灾,以诫不治。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适见于天,灾孰大焉!朕获保宗庙,以微眇之身讬于兆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乱,在朕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朕下不能理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思之所不及,匄以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饬其任职,务省繇费以便民。朕既不能远德,故然念外人之有非,是以设备未息。今纵不能罢边屯戍,而又饬兵厚卫,其罢卫将军军。太仆见马遗财足,余皆以给传置。”   这是《史记·孝文本纪》记载的西汉孝文帝刘恒在国家发生日食时的一段感慨。在古人眼中,出现日月食、地震等非常天象,必定是国家有难或受天谴。汉文帝----这位在司马迁眼里完美圣贤的封建君主,将出现这种情况的责任完全的承揽到自己身上。不能不说,这位毕生 “专务以德化民”,宽厚仁爱、谦让俭朴的君王,实在是一个勇于承担领导责任的治世明主。   刘恒最大的长处就是以仁德孝谨治天下。他下达废除连坐法和肉刑的两个诏令,体现着不株连无辜、不摧残肉体的人道精神。下达《遣列侯之国》、《罢卫将军军》等诏令,以及他的遗诏,无不贯穿着文帝体恤百姓和节省财力的良苦用心。难怪有“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大于孝文皇帝”之说。   “甲子,孝景皇帝崩。遗诏赐诸侯王以下至民为父后爵一级,天下户百钱。出宫人归其家,复无所与。”   这是《史记·孝景本纪》记载的汉孝景帝刘启的遗诏的一部分内容。这位终其一生极力承继和发展皇父仁德治国方略的君主,从即位开始就多次大赦天下,赐予民众爵位、钱财,并减免田租。为孝文皇帝修建太宗庙,诏令群臣不必为此上朝拜贺。“除禁锢”废除不准商人、入赘女婿做官和不准犯过罪的官吏重新做官的法令;赦免修建阳陵的囚犯;粮食欠收时,诏令全国节约用粮,严禁不留余粮;为了节省国家经费,“省列侯遣之国”,就是减少驻京的列侯,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封国去;为鼓励发展农业,把高祖陵墓长陵附近的官田租给农民耕种 。   尽管在“周亚夫含冤”、“诛晁错”等事件中,刘启有过失,有错误,但是他忧国忧民,勤俭持国的品德与作风仍然得到了历史的肯定。直到生命的尽头,他依然心怀百姓,甚至连宫人都想着让他们“归其家”,并且“复无所与”,也就是终身免除赋税徭役,如此所为也就不失为一位贤君了。   时下,许多管理者在工作出现问题时,总是将责任归咎于自己属下办事不利,却极少思考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方向指挥不明确,战略部署不清晰,权责追踪不到位等责任。领导者做批评是必要的,但是更应该多做自我批评,勇于承担责任。这不仅是自身素质的体现,也是一种领导艺术的升华。自我批评能更好地总结过往,改善方法,提升自我。勇于承担责任能更好地凝聚力量,安抚人心,将整顿化有形为无形。   目前,许多企业一味以盘剥员工剩余价值为己任,其实是非常短视的做法。员工有思想,会比较,能选择,当他们对这种管理无法容忍的时候,一定会选择离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基础员工的添砖加瓦,任何宏基伟业都不可能实现。为什么直到“用工荒”出现的时候,领导者才想起来善待员工呢?   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一课是《如何留住人才》,懂得尊重先贤,宽厚为怀,即往不咎,就能留住人才。文帝尊重先朝老臣,对南越王、吴王刘濞等人的以德报怨,对匈奴的或战或和,都体现着一种领导艺术、领导水平、领导胸怀。   加大员工福利,多为员工考虑得长远、周到一些,人心换人心,自然能换来企业的稳定平衡。先保证稳定,才可能在稳定中求发展。景帝“除禁锢”的宽松政策、 “省列侯遣之国”的勤俭治国、 “出宫人归其家,复无所与”的良善之举,都体现着一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体恤下情的王者风范。   文景二帝时代虽然没有汉高祖时代的轰轰烈烈,却以贤德宽仁、勤俭爱民为历经秦末起义战乱,天下初定的汉王朝打下平衡稳定、繁荣富庶的基础。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天下得以长治久安。   ?   也看汉武帝——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驰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这是 《汉书·武帝记》中收录的汉孝武帝刘彻上任伊始即颁的《求茂材异等诏》。这位雄心勃勃、欲建不世之功的帝王在这份诏书里提出了非常鲜明的人才择用观——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汉武时代果然陆续出现了许多非常之人,最终成就了刘彻的非常之功。文官如董仲舒、贾谊、公孙弘、张骞等,谋臣如祖父偃、朱买臣等;武将如卫青、霍去病、李广等,更有东方朔、桑弘羊等专才都是可当著书立说、彪柄青史的人物。   《汉书》中称“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在汉武帝时代真是人才济济,鸿儒满座,名将广聚。他的择才观给了太多太多的人施展抱负和才华的机会,如若不是生逢其时,很多人都可能被埋没一世。   卫青出身家奴,社会地位极低,刘彻慧眼识才,不拘身份予以重用,果然为汉朝平定匈奴建立赫赫功勋;主父偃在困境中上书言事,被汉武帝拜为郎中,之后屡次升迁;霍去病二十岁拜将,源于武帝看出他具备将帅之才,故不拘泥祖制约束,果断启用;朱买臣年过四十,贫寒落迫,砍柴为生,经人举荐,入朝讲解《春秋》、《楚辞》深入浅出,武帝激赏,封为中大夫,后因功迁升,位列九卿;桑弘羊商贾出身,武帝识其天生异才,用其所长,管理天下财政;匈奴战俘金日石单,武帝因其面有异相,所养马匹体壮膘肥而认定此人非凡,最后成为托孤重臣;原匈奴小王赵信给汉朝骑军带来了先进的战术;俘获的大单于的弟弟,引进匈奴种马改良马匹,创新喂养饲料,从而完全扭转了汉朝在战马上的劣势……   为了广选人才,武帝开创了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金殿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后世科举之制始此。   什么是选择人才的标准?两千多年前深谋远虑的刘彻给出了精确的答案----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一位封建帝王能有如此清晰的人才战略思路,不得不令人佩服。联想今天相当多的企业仍然以学历背景作为考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实在令人汗颜。   更有些领导者,只要奴才不要人才,阿谀奉承、唯唯诺诺者总能曲径通幽,真正的人才却因为个性鲜明而不被重用。武帝说“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驰之士,亦在御之而已。”意思是有的马会狂奔踢人,但它能日行千里。有才能的人曲高和寡,不为世俗常人所接受,但能建立功劳。那些狂奔乱跑的烈马、放荡不羁的人才,关键在于怎样驾驭和使用。聪明的刘彻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他并不要求人才必定要对他俯首贴耳、惟命是从,他看重的是他们的才华能为我所用。这是一种高超的领导艺术,是一种卓越的领导才能。   有人评说汉武薄情寡恩、信巫蛊、好诛杀、专权独裁,司马迁对其也颇有微辞。千秋功罪自由人评说,无论如何,汉孝武帝铸就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英雄时代是不争的史实,他的举贤不避亲、不避仇、不拘一格,人尽其用的领导艺术穿越悠远的历史时空,恒久地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足供今人借鉴了。   斗转星移,楚汉硝烟已然化作今日象棋盘上的“九宫禁区、车、马、炮”。《大风歌》里依稀可感安得猛士守四方的慷慨豪迈。“文景之治”已成为司马迁笔下和谐安定的典范朝代。吟唱着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人们不止一次地赞叹着登峰造极的汉武雄风。《孙子兵法·计篇》开篇即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四百余载汉史已缀入广博浩渺的历史长空,成为一颗璀璨耀目的明星,永恒地闪耀着瑰丽的光彩。重温唐太宗“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精辟哲言,逐鹿商场的今人不妨从古人的治国方略、用兵之道中领略三昧,与时俱进,凝炼成自己的领导艺术。
《资治通鉴》,记载了刘邦的两个典故,颇耐人玩味。

    典故一:刘邦灭了项羽统一中原,原齐王田横带了5百壮士向东逃亡到了海岛,刘邦修书遣派使者送给田横,令其归降,否则尽诛之。田横为了让5百门客免于涂炭,无奈之下,只好自己带了两个门客与使者回来,晋见刘邦。行至都城30里,田横终因无法接受归降的羞辱,引颈自尽。令人惊讶的是,田横的2个门客也在安葬了主人后,皆自尽于田横的墓前。当还在海岛上等候田横归来的5百壮士得知噩耗的时候,更令人震惊的事发生了:5百壮士也都仿效前面的两个门客, 全部引颈自尽,为主公殉葬!刘邦得闻此消息,也大吃一惊,不禁对田横这个曾经的对手的人格魅力大加钦佩,立即下令以国君礼遇加封并厚葬田横。

      典故二:刘邦早年与项羽恶战于彭城,被项羽的手下丁公追逐,在马背上几乎被擒。情急之下,刘邦急叫:丁公丁公,你我都是好人,为何相煎太急?丁公心一软,想给自己今后留一条后路,就放了刘邦,刘邦才得以死里逃生。多年以后,刘邦做了皇帝,丁公来投奔刘邦,他想刘邦定会念他当年救命之恩,许以高官厚爵。没想到刘邦一见面,脸一黑,挥手就喝令把丁公推出去斩首了!刘邦对手下说道:这种背信弃义的叛徒,留下来将来一定是个祸害小人,对于汉朝开国以后倡导树立正确的“忠义”价值观非常不利,不如早点了断,以绝后祸也!

      一个田横,曾经是刘邦逐鹿中原的对手,反而得到了刘邦的尊重;一个丁公,曾经是刘邦的救命恩人,却落下一个投奔砍头的下场!不难看出,刘邦虽然出身低下,但却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因为他懂得做人识人用人的道理,就是讲求信义!难怪刘邦能够带领一批草莽英雄,一步步走上皇帝的宝座。刘家天下,东西两汉,各领风骚2百年,一定有它的道理。我认为,很关键的是刘邦作为一个开国之君,能够为这个新的朝代注入新的精神价值,才能使后世皇孙和社会精英乃至乡里百姓都能够继承下去,一脉相传,汉家天下才能千秋彪炳。

    做企业道理也是一样的。创业者也是不怕出身平寒,就怕没有给企业带来好的价值观,不忠不义,以致于上梁不正下梁歪。翻翻历史,学学人家刘邦汉高祖的做法,我想应该是可以得到许多借鉴的。

         鸿门宴斗争中刘、项性格特点分析:
始末缘由: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季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惊讶无比,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壁一双,并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收下。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壁,气得范增却拨剑将玉斗撞碎。   性格特点:   刘邦的执行力、控制力比较强,有办法把中间的阻碍打掉,拿捏轻重,掌握缓急。他清楚哪一些东西必须现在做,哪一些东西可以迟点再做,哪一些东西可以授权给别人做,哪一些东西必须亲自做,通过这些手段逐渐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说,在危急时刻,刘邦总和张良、樊哙商量,对他们言听计从。当知道项羽要击破其军时,立即采纳张良的对策。最后离席未辞,他担心会引起严重后果,要张良、樊哙拿主意,并采纳樊哙“不辞而别”的建议。刘邦多谋机诈,很讲策略。对项羽极表臣服恭顺之情,因而能起到麻痹、迷惑对方的作用:这些都表现了刘邦见风使舵,善于玩弄手腕的性格。   项羽的执行力、控制能力就比刘邦差很多,不仅不能够控制整个局面,甚至连自己的脾气跟情绪都没有办法控制好。比如说,项羽身边谋士范增足智多谋,但在紧要关头,却对他的意见不予理睬。而项羽听了项伯的话后,却不假思索,马上许诺,随便改变既定的决策,表现了他为人头脑简单而又刚愎自用。对刘邦的假意殷勤,毫无察觉,反把曹无伤的告密直接告诉刘邦,反映了他不懂策略,麻痹轻敌。   分析:一个领导必须对理想要坚持要忠诚,如果理想经常有变化的话,就是所谓的小人恒立志,最终是一事无成。在“贞”这一方面,刘邦比项羽强得多。刘邦对目标执著,一时的失利打不倒他。而项羽的理想经常在变,对理想的坚持度和忠诚度不够。所以“元、亨、利、贞”这四个字刘邦都有,而项羽只有一个,斗争的胜负已经分晓。项羽“自矜功伐”、“为人不忍”。“轻信项伯,许诺善遇刘邦,一不忍;听信刘邦,不应范增,二不忍;宽容樊哙,产生相惜之心,三不忍;不究逃席,安然受璧,四不忍。以上不忍皆缘自项羽自矜功伐,这一切不仅使他丧失了杀刘邦的时机,而且导致最终的“乌江自刎”。相比之下刘邦则复杂多了:既胆怯又勇敢(闻项怒则怯,赴宴会则勇);既机智又狡诈(拉项伯,先责己是智,骂鲰生、责告密者则诈);既能屈又能伸(先破秦先道歉,居下座无怨言,出而未辞觉失礼);既知人善任又善纳忠言(以张良为佐并听从其建议)等。 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 刘邦则在劣势下能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 项羽刚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应变; 刘邦则善于采纳意见,心眼很多,能随机应变。 项羽任人惟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 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 刘邦则有奸必肃,又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