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亚低温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中大网校临床医学论文网

 负鹏载舟 2015-02-04

亚低温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3年6月1日23:2:58

     

【摘要】 目的 观察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MHT)技术治疗急性脑出血(ICH)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40例脑出血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药物治疗脑出血的同时加用MHT治疗技术,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低(P<0.05 )。结论 亚低温治疗技术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
【关键词】 亚低温 脑出血 自由基 脑水肿


脑出血约占全部脑中风的20%~30%,经常导致死亡或严重致残,并且其死亡率和致残率比脑梗塞高,治疗上也无特效的办法,我院神经内科在对无手术指征的脑出血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MHT治疗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下载论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年~2010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出血病人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24小时内入院,全部病例均经脑CT证实,出血量在30ml以内,伴有神经系统局灶性体征,瘫痪侧肢体肌力0~4级,无意识障碍或轻微意识障碍,无重要脏器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0.5±14.2)岁,给予适当脱水、吸氧、脑保护剂、防止并发症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43±16.50)岁,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微机双控颅脑降温帽(唐山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降温,使患者的肛温降至30℃~34℃,持续3天~2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及其他反应。两组间发病时间、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既往史及开始治疗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MESS法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


测定数据以 ±S,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见表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20 30.21±10.56 * 17.42±6.27 * *


治疗组 20 31.42±11.27 11.62±6.20


注:与治疗组比较,*>0.05,**<0.05

3 讨论


脑出血后除了通过血肿的占位效应引起神经功能缺损外,还通过酸中毒、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钙超载、自由基释放等引起血脑屏障损坏,并出现细胞毒性脑水肿和血管源性脑水肿,出现颅内压增高,进一步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而亚低温治疗技术恰好针对以上病理损伤机制保护了脑细胞,显著减少了脑神经功能的损害程度,具体机制如下:降低ATP的消耗,减少脑组织中的乳酸堆积,从而起到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等神经介质的合成、释放和传递。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血管源性和细胞毒性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能抑制氧自由基及一氧化碳的产生,减少神经细胞钙内流,阻断钙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的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减轻弥漫性轴索损伤。


传统方法使用物理降温和人工冬眠疗法亦有一定的疗效,但冬眠疗法降温速度慢,一般仅在1℃左右,很少超过2℃,并且对于危重病人不利于生命体征的观测,有时可掩盖一些症状、体征的变化,同时,冬眠状态下,呼吸反射减弱,气管分泌物较多,易窒息,而亚低温治疗则无以上副作用,降温效果好、速度快,复温过程简单,常温下自然复温即可。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从50年代开始,直到80年代后期才逐渐得到重视,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已经证明,30℃~34℃亚低温能显著减轻颅脑损伤的神经功能障碍,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陈清棠,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姜晔,刘青蕊,董小瑾,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研究.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14(3),237-238


(责任编辑:shurenadm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