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世道,学点中医很必要!看中医大家岳美中怎么自学中医?

 心妙莲花 2015-02-05
岳美中是中医学史上的特例,

  他既无家传,亦无师承,

  完全靠自学而成的中医大师。

  博学、精研、宗三家,这是岳美中的治学之道。

  岳美中谈的读书方法

  一.读书宁涩匆滑。临证宁拙勿巧

  学医离不开读书。但我国医学著作汗牛充栋,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欲有所成,就要摘要而攻,对主要经典著作要扎扎实实地下功夫,读熟它,嚼透它,消化它。

  读每本书都要在弄清总的背景的前提下,一字字一句句地细抠,一句句一字字地读懂。

  无论是字音、字义、词义,都要想方设法地弄明白。不可顺口读过,不求甚解,不了了之。 也不可用望文生义的简单办法去猜测。更不能拿今天的意思硬套上去。

  比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中的'痰饮'有二义;篇名中之痰饮,是津液为病的总称条文中之痰饮,是指水在肠问摇动有声之流饮。读书时若不细考究,把痰饮当作今义的'稠则为痰,淡则为饮', 就失去了经典的原意。这样逐字逐句地读书,看似积滞难前,实则日积月累,似慢实快。那种一目十行,浮光掠影的读法,不过是捉摸光景,模糊影响,谈不到学问。

  二、要把主要的经典著作读熟、背熟,这是一项基木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背得熟和背不熟-人不一样。

  比如对《金匮要略》、《伤寒论》,如果能做到不加思索,张口就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 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否则,读时明白了,一遇到障碍又记不起,临证时就难于得心应手。

  我自己虽曾在主要著作的背读上下过一番功夫,但总不能象童时读的《论语、孟子》和古诗文那样至争仍背诵无遗,常有学医恨晚之叹。因此,背书还要早下手。

  三、读医书,还要边读边记,勤于积累。

  积累的形式则宜灵活。比如说,可以结合自己研究方向相近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专题摘要积累,读书时留意于此,随时摘抄记录,并部圳类居,主要的加以标志,敞漫的贯以条理,怀疑的打上问号,领悟的作出分析,大胆地附以已见。丑积月累,对日后的研究工作是会有好处的。

  四、临证宁拙勿巧。

  对证状要做'病'与'症'的综台分析,寻求疾病的本质,不可停留在表面的寒热虚实,立方遣药,要讲求主次配伍,加减进退,不可用套方套药取巧应付。遇到大病复杂症,更要格外细密,务期丝丝入扣,恰合病机。既要有临证时的分析,

  还要做事后的总结。数年来,我自己无沦在哪里应诊,坚持每诊必做记录,半月做一次阶段性的检讨,找出需要总结的经验,

  发现有进一步探讨价值的问题,提高疗效。

  岳美中推荐中医书目

  学习中医,我意当从方剂入手。

  方剂之祖为仲景,因而读书还以从《伤寒论》、《金匮要略》入手为好。仲景最讲求的是辨证论治,《伤寒论》六经标题,首揭“辨三阳三阴病脉证并治”鲜明地昭示后人。论中更有“随证治之”、“依法治之”等语。在具体治疗中则某病以某方“主之”,某病“可与”或“宜”某方则是点明专病专方与辨证之下随宜治之的方治精神。《金匮要略》则论述三因,以专病专证成篇,题目亦揭出“辨病脉证治”,是在专病专证专方专药基础上行使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总之,仲景之书分论各治,既昭示人辨证论治的原理原则,又指出了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其规律之谨严,对临床实践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实是中医书籍的精髓,最宜反复钻研。

  学习中医必备《内经》之文学修养

  《内经》分《素问》与《灵枢》二部,主要讲中医生理、病理,要读。不懂《灵》、《素》即不懂中医的生理、病理,就不懂中医的基本理论。读《内经》,其中的生字、难句首先得懂,才能读。这就牵涉到文史哲的修养,古汉语文化的功夫。这些知识,也是学习中医的人必须具备的。

  勤读各家经典之作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中医病理专著,辨证细微,甚为可贵,应当置于案首时时取观。

  各家学说中以《景岳全书》、《张氏医通》、《丹溪心法》、《脾胃论》、《刘河间六书》为好。金元四大家各有长处,他们的书都可以看。只是张子和太偏,不善学者,反而有害。

  温病学之必读

  温病学方面,叶、薛、吴、王四家以王孟英著作为最好。比较细致,用于临床较多效验。《温热经纬》和《王氏医案》都需要细读精研。其次,何廉臣的著作对温病也多发挥。何廉臣是温病学后起之秀,特别是继承了王孟英的学术思想。他的《重订广温热论》和《重订感证宝阀》为少见的好书。诊断确切,于舌诊尤其精到,用药熨贴,分析入微,文字清晰,是书说出了温病真象。

  药物学之必读

  药物学方面,初起先看《药性歌括四百味》、《药性赋》。这类书朗朗上口,便于习诵。之后可看《本草备要》。再深一点,可看《本经疏证》、《本草思辨录》,至于《神农本草经》文字古奥,不大适合初学。但为本草之源,义蕴精深,且简明易诵,是其长处,与《内经》、《伤寒》、《金匮》合称四大经典。凡欲精研中医亦为必读书之一。

  类书之必读

  类书方面,清·吴谦编纂的《医宗金鉴》甚好。此书比较实用,各科齐备,辨证详而方药精。书中对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编次订正,也下了很大功夫,有其意义。前清时,太医院考试就以此为标范,至今北方医生中,学《金鉴》名世者不乏其人,于此也可见该书影响之大,价值之高。其他如《六科准绳》、《张氏医通》、《东垣十书》也是好的类书,亦宜一并披阅。

  杂病之必读

  学杂病以《医宗金鉴》为好,看妇科以《济阴纲目》、《傅青主女科》为优。特别傅青主的书最好,其用药自成一家,该重时用量特重,动辄以两计,该轻时用量特轻,轻到几分。

  岳老之最爱经典

  我最喜欢仲景和东垣的书。凡与之有关的书,从源到流也都一一加以系统地学习。例如,学药则先读张洁古《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继看《兰室秘藏》《用药法则》,再念张山雷《脏腑用药式补正》,再诵何廉臣《新编药物学》等。学方则读《伤寒论》、《伤寒来苏集》、《伤寒贯珠集》、《研经言》、《经方例释》;看《金匮要略方论》、《金匮心典》、《王旭高医书六种》等,一脉相袭而来。这种从一、二家系统学习的方法是否恰当,仅供参考。

  医案、医话当有所泛览

  除了上述的书以外,医案、医话也应当有所泛览,汲取别人经验,才能丰富自己的学识。医案以《王孟英医案》、《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为好,医话以《冷庐医话》、《芷园医话》为佳。

  岳老之箴言

  总之,凡学医者应当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读一家之言,志趣每易为其所夺,落其窠臼之中而不自觉。为医切忌拘古、趋新。医药重乎实际,一理之出,一药之投,如弈棋然,必激起对方,彼此牵动得当才可战而胜之,设不得当则为对方所胜。因此,若不广采众长,以精益其术,囿于方隅,临床之际不偾事误人者少矣。

  微信公众号:中医五运六气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someme@vip.qq.com

  致力于传统中医运气学预测的推广和传统文化的传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