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一花五叶春意浓——《人天眼目》诗偈选析(4)

 高山仙人掌 2015-02-07

明月藏鹭--千首禅诗品析

       五、一花五叶春意浓——《人天眼目》诗偈选析(4)

 

云门宗纲宗偈颂选析(十二首)

云门三句

   (云门文偃禅师)示众云:“函盖乾坤,目机铢两,不涉万缘,作么生承当?”众无对。()自代云:“一镞破三关。”后为德山圆明密禅师,遂离其语为三句:曰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

提示:“云门三句”,就是“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和“随波逐浪句”。这三句的来由是,一次云门禅师上堂开示说:“你们应当知道,有一样东西,可以函盖乾坤,又可以明察秋毫,但却独往独来,不与万法发生联系。这个东西你们有吗?承当得起吗?”僧众们听了,都没有回答。云门禅师于是自己作了回答,说:“要有一箭破三关的勇气和力量啊!”后来,云门禅师的大弟子德山缘密禅师把上面的话分解为三句,就是“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这“三句”,在北宋年间盛极一时,对参禅者入门有极大的帮助,因为这个“三句”,精辟地表述了禅的境界和用功的方法,又简便易行。所以成为云门宗的纲宗之一。

  什么是“函盖乾坤句”呢?首先要明白这个“句”的含义,表面上看,就是语言文句,深入进去,就是直指禅心。人们的心性,这个禅心佛性,至大无外,可以函盖乾坤宇宙;另一方面,高明的禅师接引学人,于“一句”的语言中,可以让人体会到自己本具的、函盖乾坤的力量。

什么是“截断众流句”呢?“流”就是思维之流,意识之流,认识之流。禅宗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而“言语道”、“心行处”恰恰就是这个“流”。而“截断”,就是要截断这个“流”,要“灭”这个“流”。只有“断流”之时,全体精神才得以显现,你才可能看到那“函盖乾坤”的那种存在。

什么是“随波逐浪句”呢?一方面是见道后随缘度世;另一方面则有临济“探竿影草”的作用,用以探试,考核他人;第三则是大自由、大自在的境界。

前面我们介绍了临济禅师的“三玄三要”,在一句话中竟含容了那么多的内容和机关,这个“云门三句”也是一样,在“一句”中就含容了这三层境界乃至万机万法啊!

普安道禅师颂

函盖乾坤

乾坤并万象,地狱及天堂。

物物皆真现,头头总不伤。

品析:普安道禅师是德山缘密的弟子,是云门宗的第三代传人。云门宗的纲宗,云门宗人自己的偈颂不多,反而临济,曹洞二家所作的偈颂还相当不少。所以普安道禅师所作的这三首偈颂,就更为珍贵了。这首偈颂理解不难。佛教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人们的心意识能“函盖乾坤”,在理论上是早就不成问题的。关键是在修行实践中,能否体证到这样的境界。“乾坤并万象,地狱及天堂。”人们生活在乾坤——天地之中,面对着万事万物。现在生活在人间,将来也可能下地狱,也可能上天堂,这一切到底与我们,与我们这个心有什么关系呢?“物物皆真现,头头总不伤。”佛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人们“真心”所现,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既不会因人们所喜而增加,也不会因人们所恶而减少。沩山禅师说:“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既是“函盖乾坤”,那就如《周易》所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但人们的心,是否能有如此的功用呢?

截断众流

堆山积岳来,一一尽尘埃。

更拟论玄妙,冰消瓦解摧。

品析:人们的思想及其内容,真的是“堆山积岳”一样,如今更是铺天盖地而来。想想今天世界的各大图书馆,想想今天那先进庞大的电脑库,岂只是“堆山积岳”,完全是“函盖乾坤”啊!但仔细一想,这一切到底是什么?从哪儿来的,一万年以前有吗?又到那儿去?一万年、百万年以后呢?“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地球、太阳尚有毁坏之日,何况这一切。若看透了、看破了,这不是“一一尽尘埃”么!

 如果不服,还在上面“更拟论玄妙”,那这个“玄妙”之论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当“言语道断”之时,这一切还“玄妙”得起来吗?当然,到了“言语道断”之时,这一切一切,全都会如“冰消瓦解摧”的。

随波逐流

辩口利词问,高低总不亏。

还知应病药,诊候在临时。

品析:方法必须是活的,而不是死的。能说会道,辩才无碍,总要说在道上才行,言不及义又怎么行呢?既是“随波逐浪”,那么自然会随高低而沉浮。“辩口利词问,高低总不亏”,任随你灵牙利舌,我都应酬有裕。但这里不仅仅是应付、应酬那些灵牙利舌,善于逞口辩之人。主要的目的,还在于开人智慧,接引人入道。“还应知病药”,知道对方患的什么病,应该下什么药。也就是要了解对方,善于巧妙地把人接引过来。“诊候在临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判断准确,必须在当机对面之时。如诊病一样,必须面对病人,才能作出诊断,才能对症下药啊!禅宗之法,说千道万,归根结底,不外“当下”的接机、应机和透机。离开这个“当下”,一切都无从说起了。

翠岩可真禅师颂

函盖乾坤

函盖乾坤事皎然,何须特地起狼烟。

遒人舞铎东君至,不令花枝在处妍。

品析:翠岩可真禅师是慈明楚圆禅师的入室弟子,与黄龙慧南、杨歧方会齐名。他的这个“云门三句颂”也独具特色。“函盖乾坤事皎然,何须特地起狼烟。”就是说,既然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公认的道理,那么这个“函盖乾坤”不是明明白白的么,何必去画蛇添足那样无事找事呢?天下本来太平,又何必去玩“烽火戏诸侯”的把戏呢!“遒人舞铎东君至,不令花枝在处妍。”遒人是古代宣布教化的官吏,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政府发言人。每年孟春之时,这位官吏就手持木铎——铃子,在道路上向民众宣传新的有关政策、法令。遒人舞铎当然是春天,是“东君”光临之时。春天一到百花齐放,是无须等候“东君”或“遒人”命令的。“不令”——不当时令。既然东君光临,那些不当时令的花又为什么可以不开呢?既是“函盖乾坤”,那就没有时间、空间,总之万物是同时,平等地存在,并显现着。

截断众流

截断众流为更论,河沙诸佛敢言形。

星移斗转乾坤黑,稍有丝毫实不存。

品析:“截断众流为更论”——对这个“截断众流”应该好好地重新议论一番。“河沙诸佛敢言形”——恒河沙数那样无量多的诸佛们,在“截断众流”中,都不敢有一言一句现形,因为“妙高峰上,不容拟议,不容商量”啊!一涉语句,就会从“妙高峰”上摔下来。禅宗之法,在这里是寸步不让的。

“星移斗转乾坤黑,稍有丝毫实不存。”在“截断众流”里,一切思维、语言、境象都凝固了,虽然“星移斗转”,乾坤造化之气仍在运行,但已达到“动静不二”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以至“乾坤黑”,星斗运行也凝固了。耳不闻曰聪,目不视曰明,心不动曰玄。玄者、黑也。在“截断众流”里,犹如进入了宇宙的“黑洞”或“时空隧道”,就可以看到“星移斗转乾坤黑”的境象。在这里心念有丝毫的活动都是不行的,也不可能有一丝一毫的心念活动存在。

随波逐浪

随波逐浪任高低,放去收来理事齐。

一等垂慈轻末学,奈何潦倒带尘泥。

品析:“随波逐浪”是一种潇洒自在的境界。“随波逐浪任高低”,你看,这种状态多么轻快了然,既可如此济世度人,又可以此来勘验他人。“放去收来理事齐”,既是“随波逐浪任高低”,当然可放则放,可收则收。“放”时理事和融,“收”时也理事和融。总之是永远有理,永远通达。这是“无碍”的境界,若有“碍”,又怎么逍遥得起来呢!“一等垂慈轻末学,奈何潦倒带尘泥。”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随波逐浪就是如此。门外人可能会说:“这人怎么会如此糟糕下作呢!”“怎么会如此庸俗呢!”的确,其中的分寸不好把握,弄不好就成了“末学”,让人看不起。但其中的奥妙,常人又哪里揣摩得透呢!

抽顾

 (云门文偃禅师)每见僧,以目顾之,即曰:“鉴。”或曰:“咦!”而录者曰“顾鉴咦”。后来德山圆密禅师,删去“顾”字,但曰“鉴咦”,故丛林目之曰“抽顾”。

提示:云门文偃禅师是五代时禅宗的怪杰,出语接人,常出人意外,这个“顾鉴咦”就是他常用的方法之一。什么是“顾鉴咦”呢?就是那些新到云门参学的僧人,一见到云门禅师时,云门禅师先久久地看他一眼,这就是“顾”。在这一言不发的眼光中,你能进入大道,明心见性吗?在这一“顾”之后,云门禅师又才极其“节省”地说出一个字,没有多的,这就是“鉴。”“鉴”是什么意思呢?“鉴”,是镜子、是观照、是审察、是警戒、是教训,里面的意思太多了。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叫你自我观照、审鉴。参禅者能在这一字中见道吗?再后,云门禅师又再说了一个字“咦!”这似乎是轻微的一声惊叹,这么现成明白的事,你们为什么还见不到呢?云门这“顾鉴咦”传遍丛林,后来他的弟子德山缘密禅师不用“顾”,只用“鉴咦”二字,丛林中就把这种禅风称之为“抽顾”。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有关“抽顾”的偈颂。

德山缘密颂

相见不扬眉,君东我亦西。

红霞穿碧落,白日绕须弥。

品析:云门宗的禅法,直截了当,类似临济宗。但方法上却不如临济宗丰富、周密,更不如曹洞宗细腻了。《周易》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行位乎其中矣。”所以简捷之法,也有它殊胜之处。“相见不扬眉,君东我亦西”,马祖说:“我有时要他扬眉瞬目;有时不要他扬眉瞬目;有时扬眉瞬目是,有时扬眉瞬目不是,你怎么领会?”所以,以眉目的活动用来“传神”——传禅法心髓,是早已有之的。云门禅师的“顾”,不就是如此吗?“相见不扬眉”,就是马祖“有时不叫他扬眉瞬目”嘛,各走各的路,大道无章,各走一方。若能领悟,又何须邯郸学步呢!

“红霞穿碧落,白日绕须弥。”云门禅法,妙不可测,这一“鉴”,如“红霞穿碧落”,光照之处,无物不显。而这一“咦”,又如“白日绕须弥”,太阳环行之处,须弥山了无可隐。当然,这一切都是对机而言,如果来人没有迫切求决之心,又不投缘,这些施设自然毫无用处;如果来人有求决之心,又投缘,那么,在“顾、鉴、咦”这些极简单的眼光和词句之下,也是可以见道开悟的。

真净克文颂

云门抽顾,自有来由。

一点不来,休休休休。

品析:真净克文是北宋临济——黄龙禅派的著名禅师。这是他对“抽顾”的体会。“云门抽顾,自有来由。”云门禅师的这种教化、点化的方法,不是平白无故的,而是有深厚的依据和“来由”的,不然,云门禅师凭什么用此来接引人们见道呢!“一点不来,休休休休。”如果面对云门大禅这样的方法,自己不能见道开悟,那是你自己不行,“休休休休”,怨不得谁啊!如果心识的妄念因之“一点不来”,则可喜可贺,休休休休——达到了干净彻底的明彻境界了。禅师的语言,真是圆转玲珑啊!

智门光祚颂

云门顾鉴笑嘻嘻,拟议遭他顾鉴咦。

任是张良多智巧,到头总是也难施。

品析:智门光祚是雪窦重显的老师,云门宗的第三代传人。这首诗偈又别具一格。

云门禅师为什么有如是的施设呢?禅宗之法竟是如此简单淡薄吗? 因为参禅者思绪不断,这“顾鉴咦”有“截断众流”的效果,所以才这样使用。哪怕你智如张良,面对着这个“顾鉴咦”,还有其“参谋”发言的余地吗?

巴陵三转语

僧问:“如何是道?”师(巴陵颢鉴禅师)曰:“明眼人落井。”问:“如何是吹毛剑?”师曰:“珊瑚枝枝撑着月。”问:“如何是提婆宗?”师曰:“银碗里盛雪。”

品析:巴陵颢鉴禅师是云门文偃禅师的弟子,住湖北岳州新开禅院。他这三转语一出,立即传诵天下,诸方大德无不称颂。的确,他这“三转语”清新别致,既平实,又深刻。如答“如何是道?”“明眼人落井。”明眼人落入井中,可知他未上正道,在瞎撞乱碰。在这样的反差中,既“不犯当今讳”,又使人能顿时省悟。又如“如何是吹毛剑?”——智慧宝剑。他说:“珊瑚枝枝撑着月。”境界极美,禅意也极准确。这如同一张静止的画面,思维活动就凝固在那里,使人不知不觉进入“言语道断”之中,从而见道开悟,得到自己的“吹毛剑”。第三是答“提婆宗”,提婆是龙树菩萨的弟子,是禅宗的“西天第十五祖”。巴陵禅师的回答也很美,“银碗里盛雪”,银与雪浑然一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对他这“三转语”,云门禅师对此评价极高,说:“以后逢我忌辰,只须举此三转语,足以报恩。”历代祖师为此所作的偈颂也不少。下面我们看有关的偈颂。

雪窦重显颂提婆宗

老新开,端的别,解道银碗里盛雪。

九十六个应自知,不知问却天边月。

提婆宗,提婆宗,赤幡之下起清风。

品析:雪窦重显是云门宗的第四代传人,是北宋时中兴云门的重要禅师。他所作的《颂古百则》传诵天下,在文字禅上有着崇高的地位。这首偈颂,就是《颂古百则》中的一首。

“老新开,端的别,解道银碗里盛雪。”“新开”,即巴陵颢鉴禅师所住持的新开禅院。对丛林长老,一般都以寺院之名称呼,而不直指其名。如临济义玄称临济,洞山良价称洞山,云门文偃称云门。这大概是中国回避名讳在寺庙中的表现吧。这句的意思是,这位老新开禅师真的是了不起,他居然懂得“银碗里盛雪”这样的道理。一个人的修行,如果达到“银碗里盛雪”的火候,内外澄彻,真的就不简单了。庄子说“澡雪精神”,更何况身心内外浑如银雪。

“九十六个应自知,不知问却天边月。”在提婆的时代,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提婆菩萨曾一一与之交锋辩论,并击败了他们。这些辩论收集成文集,就是著名的《百论》,与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一起共称《三论》。雪窦禅师这一句的意思是九十六种外道在与提婆菩萨交锋时“应自知”——应有所体会啊!他们怎么不明白呢?若不明白,何须与提婆辩论,还不如去问“天边月”,这样还少费口舌心智。

“提婆宗,提婆宗,赤幡之下起清风。”这是雪窦禅师以赞叹作结。提婆菩萨的宗旨是什么呢?还不就是那吹动赤幡,同样使人爽快的清风。天地万物昭然示人,明明白白,无须多说啊!

雪窦重显颂吹毛剑

要平不平,大巧若拙。

或指或掌,倚天照雪。

            大冶兮磨砻不下,良工兮拂拭未歇。

    别,别,珊瑚枝枝撑着月。

品析:雪窦重显禅师这首偈颂,也是《颂古百则》之一,把“吹毛剑”刻画得微妙微肖。

“要平不平,大巧若拙。”《周易·泰卦》云:“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老子云:“大巧若拙。”如某些武侠小说家言,真正的天下利器,并非如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完美,而是拙陋不堪,难入名家之眼啊!你看雪窦禅师就这样认为,最锋利的吹毛剑,结果是“要平不平的。”要断一棵十围大树,没有任何剑可以一挥而断,但那“不平”的,缺缺巴巴的锯子则可以胜任。至于“大巧若拙”的道理,人们都很熟悉,但要运用得好,不牺牲自己的小聪明和自以为是的高傲,也是行不开的。

“或指或掌,倚天照雪。”这位雪窦禅师大概还是武学中的“隐士”,你看他对拳术、剑术多么熟悉。高明的武士,以指为剑,可以洞穿牛胸;以掌为刀,可以切削砖石。至于这拙劣的“吹毛剑”,也必须在会家手里,才会有“吹毛立断”的功效,以至有“倚天照雪”的风采。

“大冶兮磨砻不下,良工兮拂拭未歇。”这样的“吹毛剑”,大冶洪炉也是把它打磨不出的。世上最优秀的工匠,无论怎样用功,同样把它“拂拭”——磨砺不好的。“别,别,珊瑚枝枝撑着月。”“别,别,”感慨良深。“不用说了,太奇特了”,这“吹毛剑”如同海底的珊瑚,哪一节枝枝,不指向着月亮呢—一月亮躲得了吗?

 这样的咏剑诗篇,古往今来可能仅此一例,境界之高,无法评说。但这个“吹毛剑”是喻佛教智慧之剑,是喻禅、喻禅心、禅法。人人都有这样的“吹毛剑”,为什么不自知呢?有的人似乎也知道,但却使用不来,反而成了伤身之物,所以古德云:“参须真参,悟须实悟。”不然,这样绝世无双的“吹毛剑”又怎能从你身上脱颖而出呢?这里,特别应注意“要平不平,大巧若拙”的道理,并躬身实践。

湛堂文准颂祖意教意

鸡寒上树,鸭寒下水。

   时节不相饶,古今常显理。

           寒松十里吼清风,流水一溪声未已。

品析:后人把这一则公案,列入巴陵“三转语”之一。这就是:有一位僧人问巴陵禅师:“祖意教意,是同是别?”——禅宗之法,与佛教经论是同是别呢?巴陵禅师的回答极为生动有趣,他说:“鸡寒上树,鸭寒下水。”鸡感到冷了,就会飞到树上的巢中;而鸭子感到冷了,就会游回水中的巢里。万物都是禀承着自己的本性行事,自然而然,不能有半点勉强。问题是:我们的本性,这个自然而然的本性是什么?是佛性?是佛法和禅宗告诉我们的这些吗?这些都远了,略不留意就变成知识,成为佛教和禅宗批评的那个“所知障”。能否如鸡鸭那样,自然而然地显示(不是找寻)出自己的本性——佛性呢?“时节不相饶,古今常显理。”古今的时节是不同的,社会天天在变化,但有个永远不变的“理”贯穿于其中,当然,这就是人们的“本性”,如同鸡上树,鸭下水一样,不论是野的还是家养的,也不论前古或是今天,这些本性可以说毫无变化。“寒松十里吼清风,流水一溪声未已。”当人们身临其境,就会能有真切的感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