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祥云轩“两古”鉴定法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一)

 黄牛501 2015-02-09

   从今天开始,本博将转帖祥云轩发表按照“两古”(古工古沁)鉴定法,鉴赏春秋时期的玉器的博文。原先数十篇博文,通过归并,陆续转帖,此博文将为置身于研究高古玉文化的藏友,是不可多得的教材。也是初涉古玉爱好者的福音。

    春秋属于东周,玉器的造型和纹饰具有西周玉器的明显特征,西周解体为最有实力的春秋五霸,随后进一步发展为林立的战国,最后在秦统一之前剩下列强七国。各行其政,各行其礼,各制其玉。玉器发展到战国时期,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礼器和佩玉成为祭祀、社交、行贿、结好、婚嫁的崇尚器物。流传下来的许许多多新奇精美的玉器,大多都出现在战国时期。

    研究和收藏春秋战国玉器,应该明确或解决两个重要问题:

    第一,春秋战国玉器的工法和西周玉器工法的区别是什么?

    第二,春秋时期玉器的工法和战国时期玉器的工法的区别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尤其第二个问题,不能仅仅笼而统之地说说大概其的造型样式、纹饰样式而已,尤其要慎防把仿品的样式作为真品来说。

    祥云轩继续按照祥云轩的“两古”(古工古沁)鉴定法,深入展示和研究春秋战国玉器的古工和古沁的微妙特征,尽力拍照清晰的图片,尽量言简意赅地描述古玉的核心特征,让藏友能够一目了然地认识古玉的基本特征。

 

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1

祥云轩“两古”鉴定法 <wbr> <wbr>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 <wbr>(一)

祥云轩“两古”鉴定法 <wbr> <wbr>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 <wbr>(一)

祥云轩的鈥溋焦赔澕ǚ <wbr><wbr>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1

祥云轩的鈥溋焦赔澕ǚ <wbr><wbr>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1

祥云轩的鈥溋焦赔澕ǚ <wbr><wbr>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1

祥云轩的鈥溋焦赔澕ǚ <wbr><wbr>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1

   CS纹玉璧

    春秋

    径12.1cm  孔径4.2cm  厚0.4cm 

 

造型与工法

    肉(玉面)倍好(孔)为璧,好倍肉为瑗,肉好若一为环。

    此玉璧所饰之纹,C形纹,S形纹,其实是云纹的变形,可以称为CS形变形云纹。

    璧面纹饰解析:1.发现有四个圆凸,均在四等分的位置,可以肯定地说,四个方位的纹饰是以这四个圆凸定位而分布的(圆凸为龙目,目上方饰平行短线,为眼上眉毛)。2.方折S纹,上大下小,一侧有双线勾凸,另一侧有单线勾凸。3.方折S纹和圆凸结合,S纹的上部就成为龙的上唇,S纹的下部就成为龙的下唇,唇端的双线下弯之勾就是龙舌或所吐之水柱,目下的单线弯勾则是腮须。目后的大C纹就是龙角或龙冠。4.大C之后的S纹的尾端分叉,则象征龙身和龙尾。至此则完成四分之一玉面纹饰的琢饰,即完成一条龙的琢塑。

    此璧的工法特征:1.纹饰为减地阳纹。2.璧缘和孔缘为减地平面圆棱。3.运用CS纹,抽象地琢塑隐含的龙形象。4.璧面上留有较粗糙的抛磨痕迹。

沁状

    此白玉璧,黄土侵,侵为土黄、微黄色,出现沁醭、沁膜、沁坑、沁疤。古代沁瑕已经弥合。

 

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2 

祥云轩鈥溋焦赔澕ǚ <wbr><wbr>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2

祥云轩鈥溋焦赔澕ǚ <wbr><wbr>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2

祥云轩鈥溋焦赔澕ǚ <wbr><wbr>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2

祥云轩鈥溋焦赔澕ǚ <wbr><wbr>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2

祥云轩鈥溋焦赔澕ǚ <wbr><wbr>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2

祥云轩鈥溋焦赔澕ǚ <wbr><wbr>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2

祥云轩鈥溋焦赔澕ǚ <wbr><wbr>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2

 

  出廓双龙首玉环

春秋

    13.9cm 16cm  孔径5.8cm 0.6cm 

 

造型与工法

此环为变形玉环,即环上部变形而出廓为双龙首,下部为龙足和龙尾。龙上唇、龙额、龙角,为圆凸和方凸;龙口为豁口,口角为圆孔。龙目椭圆,腮、鼻、角根部为涡状云纹。下部尖凸为尾尖,尾两侧的圆凸为龙的前后足,足饰涡状云纹。

环面或龙身左右两区饰对称的S形、C形、刀形或涡形的云纹,多数的刀形云纹饰绞丝纹,象征龙身上主要部位的鬃毛。

    纹饰特征:1.边缘棱凹的衔接处琢饰窝状云纹或单卷云纹。2. 云纹为S形、C形、刀形或涡形。3.龙目椭圆形。4.刀形云纹饰绞丝纹。5.主要部位的纹饰象征龙唇、龙鼻、龙腮、龙鬃、龙足、龙爪。

    除绞丝纹(宽度为0.24mm)为细刻阴线而外,均运用宽缓的一面坡纹(宽度为0.6mm)。玉表面留有古代粗糙的抛磨痕迹。

沁状

    玉质为白玉。1.玉面出现氧化的白醭、白膜、轻度的钙化层。2.出现细碎的开裂状沁纹。3.布满细碎的沁沟、沁坑的玉面弥有玉浆。4.玉质深层沁有棕黄色、肉红色、红紫色的沁带、沁结、沁面.

 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3

谷纹缘何是古玉上最多的纹饰之一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3

谷纹缘何是古玉上最多的纹饰之一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3

谷纹缘何是古玉上最多的纹饰之一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3

谷纹缘何是古玉上最多的纹饰之一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3

谷纹缘何是古玉上最多的纹饰之一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3

  S形谷纹玉环

    春秋

   7.2cm  孔径3.2cm 0.6cm 

 

谷纹缘何是古玉上最多的纹饰之一?(原创  欢迎转载  抄袭必究)

谷字,《说文》:续也,百谷之总称也。《说文》解释“稔”字时说,谷熟为有,大熟为大有。显然,五谷丰登,就是富庶,生存就有保障。续也,延伸了谷字的含义,为善也,禄也。古代官员,凭爵位分封田地和谷物。谷,也是善、嘉、美的代名词。

谷纹,是古玉上最多的纹饰之一。祥云轩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多数专家认为,我国自古是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谷是主要食物。谷纹是谷物的象征符号,体现谷物与生命、生活、生存之攸关。

第二,谷,体现爵禄,成为古代权贵、读书人追求的目标或理想。

    第三,谷,是善、嘉、美、熟的代名词或象征物。这是祥云轩对谷字所领悟所强调的主要之处。

    这一点可以充分体现孔子“比德于玉”的理念。祥云轩读《国语》,发现春秋时期古人对谷字绝妙的解释。

    晋平公久病不愈,秦景公派医和来晋国,进宫就诊。出来说,不可救了,他远贤人,近女色,淫惑而生了蛊,不是由于鬼神,也不是由于饮食,而就是由于淫惑丧志。良臣不生,天命不佑。若君不死,必失诸侯。晋国国相赵文子听了,跟医和说,我辅助国君八年,内无叛逆,诸侯没有二心,怎么能说“良臣不生,天命不佑”呢?医和回答赵文子说,你不能以直谏规劝国君去暗曲,去其淫惑,而使至生疾,文子你不自退并受宠其政,八年时间还短吗?文子又问,你所说的蛊,是由何而生的呢?医和说,蛊这种虫子之恶,是谷子使它成长,直到飞起来。万物没有比蛊藏得更深,万物没有比谷更嘉善,谷气兴,蛊气藏,这是人间最章明的大道理。所以食五谷的人,白天要接近有德行的男人,夜里有德行的女人要有所节制。现在国君不分昼夜,沉迷淫色,这是不想食谷而专食蛊啊,也就是说,不想食谷而专门用器皿养蛊(米虫、蛀虫)啊!医和最后解释说,“虫”、“皿”为蛊,这个字就是引出他这番话的由来。

    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极尽谷之善,谷之嘉,谷之美(还提醒人,还有谷之过)。谷兴,发芽,长出小尾巴,就是刻到玉面上的谷纹的形状。祥云轩认为,春秋战国以后玉器上大量出现的谷纹,就是古人规劝、警醒、暗示人们,要兴谷之气,扬善之气,褒嘉之气,而抑除邪蛊之气。这充分体现了孔子以玉德喻人、育人、润人的高尚的玉理念。显然,孔子的这种理念在春秋战国时期普遍主宰着权贵层、读书界、工艺界、制玉界。

造型与工法

此环上的谷纹制作精致,排列工整有序:内外有三圈谷纹,中间一圈谷纹的尾巴,每间隔一粒和内侧的或外侧谷纹的尾巴相连,组成S形谷纹。

谷纹阴线沟底的刀砣工痕迹,一刀一步,一步一个节奏,起刀落刀,深浅分明;转弯处放射状,即毛刺状刀痕,条条深刻有力,一丝不苟。阴线沟底有丝状刀砣痕迹。

    璧缘和孔缘刻阴线,阴线至边缘的平面略微向内侧倾斜。谷纹之间的地子高低不平。阴线宽度为0.2-0.3mm

沁状

    此环白玉。玉表轻度钙化,出现较多的沁孔。沁孔受侵深阔,自然,孔内物质丰富,为典型的古沁状态。受侵皮壳之内泛微红、微黄之色。

 

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4

祥云轩鈥溋焦赔澕ǚ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4

祥云轩鈥溋焦赔澕ǚ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4

祥云轩鈥溋焦赔澕ǚ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4

祥云轩鈥溋焦赔澕ǚ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4

祥云轩鈥溋焦赔澕ǚ <wbr><wbr>祥云轩春秋战国玉器收藏与研究4

 

  双虎纹玉璧

    春秋

    6.7cm  孔径2.2cm 0.6cm 

 

造型与工法(原创  欢迎转载  抄袭必究)

此璧双虎纹,不对称,一端首尾相衔,另一端的间隔饰目纹、圈纹、横纹。虎上唇卷,下唇短,长舌向下弯垂,在S纹的凹处琢近似平行四边形的虎目;前肩与爪,后臀与爪,均琢上宽圆下尖短的S形的卷涡状玉面,卷尾与身脊也构成涡状S形玉面;肩、臀、尾的宽面之内饰弧线、短线,肩臀之间饰目纹和横线;虎脊饰麟文(重环纹)。

此壁特征:1.虎身内外铺满纹饰,似乎繁乱。2.唇、眉呈S纹形,肩、臀、尾身均呈S形状。3.运用一面坡纹。4.外侧边棱窄,以腾出较多的玉面琢塑形象。

刀工特征:几乎全部运用一面坡砣工,1.宽缓的一面坡纹有较粗糙的平行的砣磨痕迹。2.转弯处的砣痕较长较宽。     

沁状

    此璧为白玉。1.白化层应是灰钙化后包浆的状态。2.“开窗”处为较浓厚的所弥之浆浸润之后出现(显露)的状态。3.所露玉质处可见高于白化皮层的微显状态(倾斜45度角放大镜下可观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