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良渚神徽

 隐士的书屋 2015-02-09

良渚神徽_____蚩尤驭虎

(2015-02-08 19:28:41)
 


    良渚神徽之谜一直以来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多少人都在试图解读它的图案。是人还是兽,是人兽合一吗,是一人一兽吗 ,如果是,人又是何人兽又是何兽? 
 [转载]良渚神徽_____蚩尤驭虎

   首先,猛兽作为良渚图腾崇拜更具可信性。从现有的考古资料上看,良渚文化应该是我国当时经济最发达文化。虽然其权利中心在良渚,范围为环太湖流域,但其影响或扩张,几乎涵盖长江和黄河流域全部。从全国各地出土的这个时期的玉琮可以证明这一点。甚至可以说:当时整个泛龙山文化都受制于良渚文化。从良渚出土的大量石钺,玉钺也说明这是个崇尚武力扩张的族群。那么。如此发达并强捍族群的图腾,至少应该一种强悍勇猛的进化等级较高的动物与之相应。象蝶,蛙,蝉等之类动物应该是不适合作古良渚人图腾的。那么,在当时良渚及周边广阔地区,处于食物链最顶端最凶猛,强悍的动物是什么呢?这就是华南虎。虎很可能是古良渚人的图腾。持野猪和鳄鱼为良渚图腾观点的人也比较多。我们知道,极少有种族将自己图腾崇拜的动物当食品。而野猪和鳄鱼却列于古良渚人的食谱中,野猪尤为多见。虽然在某个别良渚遗址里偶现虎骨,但难以证明它是食物还是崇拜物。因此,虎作为崇尚武力扩张的古良渚人的图腾,应该是比较适合的。


[转载]良渚神徽_____蚩尤驭虎

[转载]良渚神徽_____蚩尤驭虎


 
     其次,神徽应该是一人一兽。良渚文化在艺术上也有非常高的成就。从其众多的玉雕作品上看,有圆雕,浮雕,镂空雕,微雕等已经囊括所有的雕刻种类。其艺术表现手法在神徽上便可略见一斑,古良渚人以刀代笔,运用各种线条,在神人和兽的轮廓及身上进行描绘;构图饱满,虽然留白省略了兽脸轮廓,却突出夸张了兽的眼鼻口。可以说这种散点透视,计白当墨,重势求神而淡形的写意,正是中国画的祖鼻。因此,良渚文化的玉雕作品,早已不在是幼稚,原始而简单的实物描绘,而是有相当成熟的艺术造诣。有人认为良渚神徽和埃及人面师身像一样,是一体化的人面兽身,上半身为神人,下半身是兽,中间多了兽头。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和西洋画的焦点透视不同,喜欢将具有空间感的物与物作平面表现,这很自然就容易让人们感觉神人和兽重叠在一起。而实际上,两者其实不在一个平面内。其一,从神人的双手就可以看出,除大拇指外,其他手指是被兽头遮去一部分,被遮掉的部分应该就在兽头的后面颈部。所以,神人和兽在空间上有先后,兽首至少应该在神人的前端。其二,从下面这件良渚文化三叉型玉雕作品上也可以佐证这观点。[转载]良渚神徽_____蚩尤驭虎

[转载]良渚神徽_____蚩尤驭虎

从其侧面拓片上看,兽头比神人有明显的突出,前后有别。兽和人的头部既然有前后空间之分,身体也应该分前后;人手指能被兽头遮挡,人身也同样会被兽身遮挡。因此,有理由相信,兽头下面的部分,是兽的前肢,而不是人的腿。如果是站立的人腿,如此大幅度的弯曲只能视为残疾;如果是骑在兽身上的人腿,就意味着兽的前肢被人腿遮挡,而神人只有骑在兽的脖子上才会出现这种情形,这更有悖常理。所以,综上所述,神徽所反映的是神人骑在兽背上的正面形象,神人的上半部在高处,下半身被兽头和兽前肢遮挡。
       那么,兽又是何种动物呢?能让神人骑在身上的动物,一定是一种大型的难以驾驭或常人不可能驾驭猛兽,不然怎么能彰显神人之神呢?这自然就排除了一些小型动物。比如蚕,蛇,犬,鸟等。从图象上看,眼,鼻,牙,腿,爪构成兽的全部内容。其中省略了兽脸的轮廓和兽耳。尽管如此,从兽眼的宽度上看,此兽至少是圆脸,而非马,牛,鹿等长脸动物。说到省略,当我们观察良渚文化更多含有兽的玉雕后,就会发现,兽的腿和爪在其他玉器包括琮角上的也几乎被省略,其次是鼻子常被省略掉,唯独兽的眼及牙齿是绝对存在而且详尽刻画的。可见,兽眼和兽的口齿,才是良渚先民最珍视,最强调,最想突出表现的。[转载]良渚神徽_____蚩尤驭虎

那么,什么动物的眼睛慑人心魄,令人胆寒呢?应该是当地当时最凶猛威严的虎眼。汉语进化到如今,形容动物犀利眼神的也只有针对老虎眼的词---虎视眈眈,狼顾虎视,虎目圆睁等。另外,虎在临敌时会龇牙咧嘴,虎耳会折叠紧贴头部,鼻根部的肌肉受挤压形成横纹,如同将两眼连在一起,虎眼上面的毛发形成的纹路,刚好在虎眼间形成一道拱形花纹。这刚好解释了良渚神兽省略耳朵及两眼间那个拱形装饰的原因,突出老虎临敌状态时的威猛。由此可见,神兽为虎的可能性较大。[转载]良渚神徽_____蚩尤驭虎

[转载]良渚神徽_____蚩尤驭虎

从牙齿上看,此兽的门齿较平,两侧长有粗壮锋利的犬齿即獠牙。具备獠牙的动物基本上都是高级哺乳动物,而且多为凶悍的食肉动物,这种利齿便于锁紧咽喉,撕裂皮肉,压碎骨骼。禽类只有喙没有这种牙齿,所以可以排除神兽为猛禽的观点。有些水生或两栖动物也有獠牙,比如某些鱼包括鳄鱼,但其门齿少并呈尖刺状,与良渚兽的口齿不符,也可以排除。前面的三叉型玉器还提供了另外一个重要信息,拓片很清楚地说明,兽口处于玉雕的最下面,和灵长类动物不同,口脸不在一个平面上,更确切地表明为食肉哺乳动物,同时也排除了灵长类动物的可能性。从神徽上看,兽的前肢有以下特点:外形呈环抱状;前肢上下部分粗细均匀;有锋利的爪甲。我们知道,有蹄类或小型食肉动物前肢都很细,而且上粗下细很明显,食肉或杂食动物中,上下粗细比较均匀前肢,多分布在除行走,奔跑外,能发挥更多功能的有利爪大动物身上,比如熊,虎,狮,豹等。而且其匍匐,行走,奔跑时,正面给人的感觉就是呈环抱状。但熊眼小而视力差;狮不在亚洲;豹的体形太小,甚至不到华南虎体重的一半,不适于骑坐,所以,这些动物都可以排除掉,可选择的只剩下老虎了。因此,通过以上对动物特点和良渚神徽图案的对比分析,虎无疑成为神兽的最佳候选。
    三星堆文物也提供了一些佐证。在古代,祭祀用礼器往往是一个国家,民族,氏族等的重器。在宗教巫术盛行,民不祀非族的中国古代,如果存在两个族群有共同的崇拜,至少说明两个族群有某种关联或相继承的关系。良渚文化和三星堆文化虽然地域相隔遥远,时间跨度大,但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却出土很多非常精美,被视为良渚文化独创的重礼器——玉琮。可见,二者之间应该有关联的。那么在众多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里,会不会也有良渚神徽的线索呢?看下面的图:[转载]良渚神徽_____蚩尤驭虎

[转载]良渚神徽_____蚩尤驭虎

[转载]良渚神徽_____蚩尤驭虎


[转载]良渚神徽_____蚩尤驭虎


三星堆出土过这样的青铜器,一些是虎,另一些是跪着的人。虎身是空的,青铜跪人摆放也不平衡,身体过于前倾。让这样一个威风凛凛的人长跪,令人不能理解。单独看这两类青铜器,似乎总缺少点什么东西。然而有细心的学者就把青铜人放在虎背上,一幅很完美的人骑虎的形象呈现在眼前。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取得他们一体化的照片。但完全可以想象得出这个人骑虎的形象,和良渚神徽如出一辄,惊人相似,进一步验证了良渚神徽是神人骑虎的造型。
      如今,有学者关注到三星堆文化和彝族文化相承关系,并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那么,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是否和良渚文化有渊源,进而存在神徽的线索呢?从现在西南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上看,确实有相关之处。在随处可见的吊脚楼中,依稀映射出河姆渡良渚杆栏式建筑的影子;尚黑的审美让人联想起良渚先民酷爱的黑陶;黎族培养了中国最出色的纺织娘黄道婆,古良渚发现了中国最早的丝织品;喜巫敬鬼的古风对应着良渚文化发达的原始宗教,婉转的纹身风俗延续着良渚神人纹身的精美;各族高耸的头饰昭示着对良渚神人冲高发髻羽冠的怀念。如此多的相似相承,不该当成偶合。正如清人王国维所唱:“澶漫江淮万里春,九黎才格又苗民。即今腿髻穷山里此是江南旧主人。” 这些相对保存原有风貌,生活在崇山峻岭的少数民族,就是古时富庶的江淮的真正主人。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就会或多或少地存在古良渚人的线索。在这些少数民族中,崇拜物非常复杂,但集中有崇虎习俗的确很多。彝、白、纳西、土家、拉祜、普米、傈僳、藏、哈尼、怒、阿昌、羌等都崇尚虎,以虎为图腾。如果他们真是古良渚的后人,就再次佐证了良渚神兽为虎的可能性。
 
     良渚文化很多玉器上,神徽只突出表现兽眼和兽口,而兽的许多部分包括神人都被省略掉了。圆眼獠牙虎却始终存在,成为良渚神徽的代言logo。一见到它就会想到神兽和神人,想到神徽全部,想到古良渚氏族。虽然省略了神人,但他始终伴着神兽存在着。那么能否确定神徽中伏虎者的身份呢?假使仅纠结于尚未发现文字的良渚文化中,恐怕永远也找不到答案。但如果能找到良渚文化的继承发展者,那么在这一延续的文化中或许会给予我们提供一些线索。前面提到的三星堆文化虽然有线索,但由于没有破译文字,仍无法确定骑虎人的身份。如果能找出中原商文化与良渚文化关联,从其文字历史中也许会出现相关信息。我国在良渚文化以前包括其同时代的古文化,乃至之后直至商前,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大量的,标准化的文化标志。直到几百年后的商代开始,在青铜和玉等礼器上,才又较为普遍地出现一种类似良渚文化兽面纹。



[转载]良渚神徽_____蚩尤驭虎

[转载]良渚神徽_____蚩尤驭虎

这个被后人称为饕餮纹的商代兽面纹,早期和前面提到的良渚文化三叉型玉器正面的兽面纹很象,只描绘了眼鼻部分为止,给嘴和獠牙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显示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此后又发展出兽耳并和羊角牛角等,虽有各种变化,但核心部分始终传承。鼎、簋这类重器主体上,几乎都被兽面纹所占据,尤其是在方型的彝器上,更是沿用了良渚玉琮的形制,以鼻中线为棱角,两面对称雕刻虎眼虎嘴。良渚文化和商代在时间上相差仅几百年,而且其间几乎没有出现其他类似或变异的纹饰过,(被认为是夏文化的二里头出土过青铜嵌绿松石兽面纹[转载]良渚神徽_____蚩尤驭虎

)因此,有理由相信他们之间的继承关系。中科院李学勤教授对此曾专门写文章进行过论述。(1)陈剩勇(2)在他的书中也对此展开过详尽的论述,都认为流行于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就是由良渚文化的兽面纹演变来的。既然如此,“饕餮”就成为我们用来考证的第一线索。“饕餮”是只凶恶贪婪之兽,古籍中多有记载,无需赘言。我们需考证的主要有两点,第一确认商周青铜器上的兽面纹就叫饕餮;更重要的是第二点,找出与饕餮相关联的人物。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为确认良渚神徽中伏虎者身份提供信息。《吕氏春秋.先识》有:“周鼎著饕餮......”传此书成于战国末,恐怕是较早把饕餮和鼎联系起来的文献了。这意味着至少在战国后就有人开始把这种纹饰叫饕餮。宋.吕大临《考古图》论鼎时有“......中有兽面,盖饕餮之象”看来铜鼎纹为饕餮的称法自古有之,世代相传,约定俗成,并非近现代人的杜撰。和饕餮有关的人物,较早出现在传说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左传》里:“缙云氏有不才子。。。。。。谓之饕餮。”至汉代《春秋左氏传》则有“缙云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谓之饕餮。古者铸鼎象物,以知神奸。。。。。”把缙云氏、饕餮、彝器统一起来。司马迁把《左传》中的这段话,编入自己《史记.五帝本纪》中。在《史记正义》中有“谓三苗也,言贪饮食,冒货贿,故谓之饕餮。”《尚书注疏》:“三苗,国名。缙云氏之后,为诸侯,号饕餮。”缙云氏与三苗是古族名,看来他们都和饕餮有关,且三苗为缙云氏之后,二者为同一脉系。《史记集解》“贾逵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也就是说缙云氏与三苗都是炎帝的后代。在炎帝一脉中,最突出的人物是谁呢?只有炎帝和蚩尤。而炎帝在历史上从古至今都是有口皆碑的,所以,背负恶名者非九黎之君兵神蚩尤莫属。宋。罗泌《路史。蚩尤传》:“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而三苗又为九黎之后。《尚书·吕刑》注说:“苗民即九黎之后,颛顼诛九黎,至其子称为三苗。”。《国语·楚语》记载:“三苗,九黎之后也。”三苗同样对蚩尤顶礼膜拜。而且《路史。蚩尤传》注:“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著蚩尤之像。。。。。。”研究我国古代神话的袁珂教授,也认为商周青铜器上的兽面纹就是蚩尤。而古三苗的后人现代的苗族同胞也奉蚩尤为祖先。古文献中,描写最丰富最生动的的形象也是蚩尤,这样一来,基本可以确定,所谓饕餮就是我们三祖之一蚩尤。
     这里还有个问题必须搞清,大家知道,舜和蚩尤不是同时代的人,早在舜继位前蚩尤就被黄帝所杀,如果饕餮是蚩尤即缙云氏之不才子,就意味着蚩尤也玩了穿越,进入舜时代,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要解开迷团,还要回到《左传》(3)中原话去分析。“昔帝鸿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谓之浑敦。少嗥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谓之穷奇。颛顼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谓之檮杌。此三族也,世济其凶,增其恶名,以至于尧,尧不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不难想象,帝鸿氏(黄帝族),缙云氏(炎帝族),少嗥氏(太嗥族),颛顼(高阳氏)四大家族在当时地位极高,名声显赫。然而,浑敦、饕餮、穷奇、梼杌这些禽兽不如的四凶,却成了他们的子孙,如此极具贬斥的描述究竟为哪般?仔细阅读就会发现,这文字下面掩饰着一场惨烈的政治斗争。舜是被尧帝力排众议选中的接班人,此前便引起欢兜,共工,鲧等权贵的不满。而舜的出身十分卑微,他深知,一介无功无绩的草民继承帝位,必然回引起地位显赫并功德圆满的名门旺族的反抗。因此,要巩固自己的帝位,借助尧帝之手,笼络亲信,排除异己是首要任务。因此,后来有高阳氏和高辛氏中的十六族,所谓“八恺”“八元”被委以重任,四大家族遭彻底清算。文中还提到:“八恺”“八元”之善“至于尧,尧不能举。”而舜能举;对“四凶”之恶“至于尧,尧不能去。”而舜能去。言外之意是,尧不能惩恶扬善而舜能,以此为舜歌功颂德。以至后来“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所以不难看出,所谓“不才子”绝不是指一个时期的某个人,而是延续一段时期的一类甚至整族世济其凶的逆反之人。“四凶”则是对四大族的丑化及对其图腾歪曲。如此说来,蚩尤没有穿越,只是被丑化了而已。
     古代文献中饕餮、缙云氏不才子、三苗、蚩尤都为贪恶之反面人物,而这些文献都是商周以后编撰的。商周如何称谓他们尚不得知。但把反面人物著在国之重器上,就如同今天把日本鬼子刻在我们国徽上一样不可思议。刻意贬斥应该尊崇的,与民族成王败寇的习性及统治者的需要有关。令人心慰的是黄帝还是满大度的,“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逐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伏。”(4)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商周时人们对彝器上刻画之兽应该是崇拜有加的。   
     这样一来,就可以得出结论:商周彝器上的饕餮纹,就是来自以虎为原形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兽面纹,虽然省略了神人,但神人依然在。良渚神徽的所谓“骑神兽的巫师”,神兽为华南虎,巫师就是伟大的蚩尤。
 
 
 
(1)《良渚文化玉器与饕餮纹的演变》李学勤--《东南文化》1991年5期
(2)《中国第一王朝的崛起》--湖南人民出版社
(3)《春秋左传·文公》(元年~十八年)
(4)太平御览》卷79引《龙鱼河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