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饕餮纹究竟有怎样的历史内涵?它是由良渚文化神徽演变而来的吗?

 行云流水vmmxd6 2020-05-11

“饕餮”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吕氏春秋》等先秦的文献中,但在这个词出现之前在商周青铜器上有一类纹饰被后来的北宋金石学家称之为“饕餮纹”。我这么说有些人可能有点懵,但我肯定很多人一定见过这类纹饰。

饕餮纹

饕餮纹是商周青铜器上最常见的纹饰主题,没有之一。这里要多说一句,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上古神兽“饕餮”。

北宋时,金石学兴起。当时的金石学家便如现代人一般开始了“考古”,他们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古代的的青铜器。宋代的金石学家也注意到了青铜器上这类长着一双巨目的动物纹饰,并以“饕餮纹”来命名,此后“饕餮纹”就从宋代一直沿用到了现代。这就是“饕餮纹”之名的由来。

刘松年《博古图》上正在“考古”的宋代人

但是现代更为科学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方法使得人们得以重新认识这类纹饰,首先提出质疑的是李济,他认为《吕氏春秋》中所说的“周鼎着饕餮,有首无身”并不符合这类图像的形象,应该以“动物面”来称呼这类纹饰。后来马承源在《中国古代青铜器》一书中以“兽面纹”代替“饕餮纹”来称呼此类纹饰,认为“兽面纹是由各种动物拼凑而成的幻想”。这种叫法在此之后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学者坚持称呼其为“饕餮纹”。直到现在也没有个一致的定论。因为很多人习惯沿用“饕餮纹”来称呼这类纹饰。

实际上,叫兽面纹会更符合这类纹饰的形象,因为这是一类纹饰,有牛首、龙首、羊首的,还有单体的、双体的,还有变形的等等,他们的共性是一双大眼、有鼻、兽形首,有角或无角,整体对称。但饕餮纹或许更符合其历史内涵(本文沿用“饕餮纹”这一称呼)。

饕餮纹的起源很早,在二里头的夏朝遗址内也曾发现镶嵌着绿松石的饕餮纹,只是此时的饕餮纹还比较简单。在此之后的商朝青铜器上饕餮纹就成为了最主要的纹饰。就连以造型古怪著称的三星堆青铜器中也有类似的牌饰发现。由此便可见饕餮纹的流行程度。

饕餮纹的历史内涵

那么,问题来了,饕餮纹究竟表达了什么历史内涵呢?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录了:“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

缙云氏那不才子因为贪食噎死,后部落里便以此警醒后人,流传到商代,演化成一类图形,用以提醒:勿贪食、勿贪杯,所以饕餮纹才多出现在青铜食器、酒器上。但是商朝时,青铜器何等的珍贵,其上的纹饰肯定不会仅仅是为了提醒商人不要贪食。况且,这类纹饰乍看之下很有些威慑力,尤其是那一双格外突出的兽眼。

都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再联系到商朝时浓厚的神巫文化,“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青铜器或许也与此有关。因此有人说这类饕餮纹实际上是蚩尤的形象,

“三代彝器多着蚩尤之象,为贪虐者之戒。其状率为兽形,傅以肉翘。”就连《史记·五帝本纪》中也有:“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

所以,这类纹饰很可能是在夏商之前就出现了,其目的就是用蚩尤,这位战败者的形象来警醒世人的。也因此有人想到了良渚文化的“神人兽面纹”。

饕餮纹与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的关系

首先是构图上的相似性,左右对称的结构及中间尤为突出的兽眼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其次便是功能上的相似性,都与神巫文化有关。良渚先民借助刻有神徽的玉琮来通天祭祀神灵,而商人同样也会以带有饕餮纹的酒器、食器来祭祀先祖,供奉神明。

图为反山玉琮王,重达6.5公斤,高8.9厘米,孔径4.9厘米,射径为17.1厘米-17.6厘米。 在这件玉琮上4个正面直槽内上下各有1个神人兽面纹,共计8个。

那么,既然饕餮纹很有可能是蚩尤的形象,而这类纹饰又很有来自良渚文化,那蚩尤与良渚文化会不会存在某种联系呢?因为没有相关的文字记录,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商周时期的饕餮纹其纹饰的形成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肯定也像甲骨文一样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而其源头未必就不是良渚文化的“神人兽面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