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全身不温,穿的比别人多也不感觉热,穿的和别人一样觉得凉。夜晚睡觉觉得腿不热,胸前或背部不温,喜热,热手按之觉得舒服。有腰疼症状,热手按舒适。嗓子有痰需要咳出,是有痰才咳,咳出痰就停,加重时频率加大,一会一咳痰。咳痰状稀薄,胸胁有时胀满。
西医治疗:大量抗生素,0.25毫克阿莫西林一次4粒,一日3次,有效但不除根,药停2-3天加重。阿奇霉素0.25毫克一次4粒,显效,但仍不除根。
中医治疗:辩证:《金匮要略》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方解:痰为饮邪,邪客之处,便是正虚之处,其虚也,阳气被阻遏,不得展布,故其人背冷如掌大。治以健脾燥湿,温阳化气,药用茯苓淡渗利湿,桂枝辛温通阳,二药相须为用,温阳化气,淡渗利湿之力大增。白术健脾燥湿,配桂枝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伍茯苓健脾助运,守中有通,更加半夏、陈皮、干姜之辛通,燥湿涤痰,降逆化浊。甘草者,乃白术之佐使,二者相伍,培土燥湿,和中益气,以治生痰之源。诸药相伍,使脾阳得运,饮邪得化,水道通畅,邪祛正安。
中医治疗:熟地30 淫羊藿20 当归10 麻黄6 紫石英30 肉桂3 白芥子6 鹿角片20五味子4 桃仁10 皂角3
加减:阳虚及阴者去肉桂加山药20、山萸肉10,寒痰化热者去白芥子加荸苈子10、泽漆15,气急喘甚者加苏子10、沉香3(后下),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20、紫苑20,胃脘饱胀者加砂仁6、二芽各20 痰浊消减者去皂角、白芥子加橘红10、茯苓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