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咏辽阳】宋·寇准《古别意》注释新说

 昵称503199 2015-02-11
(10月24日)。北宋政治家、诗人,汉族。字平仲。华州邽(guī)今陕西渭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寇准19岁。考中甲科进士,诏授大理寺评事,先后任巴东(今湖北省巴东县)知县、成安(今河北省成安县)知县。随后,升迁为殿中丞、通判郓州,又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端拱年(989)七月,寇准被诏拜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专管朝廷提拔官员的考察。淳化四年(993)九月,寇准以左谏议大夫出任知青州。淳化五年(994)九月,寇准被召回京师任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副相)。至道元年(995)四月,寇准与宰相分日知印、押班,共同商议军国大政。至道二年(996)七月,太宗在汴京南郊祭祀天地后,晋升了一批官员。寇准引荐的官员多得到重用,左通判、太常博士彭惟节官居左通判、左正言虞部外郎冯拯之上,致冯不满,奏告寇准专权。广州转运使康戬也告寇准引荐的吕端张洎、李昌令三位重臣遇事不敢和寇准抗争。因此,寇准被罢参知政事,改为给事中,出任知邓州(治所在今河南省邓县)。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六月,寇准任兵部侍郎、三司使。景德元(1004)六月,寇准和毕士安同拜中书门下平章事。景德二年(1005),寇准以缔结“澶渊之盟”有功于朝廷,加官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景德三年(1006)二月,宋真宗听信兵部侍郎、资政大学士王钦若的谗言,将寇准贬为刑部尚书、知陕州(治所在今河南省陕县)。大中祥符四年(1011),王旦推荐寇准复出为相。大中祥符七年(1014)六月,宋真宗命寇准任枢密院使、同平章事。大中祥符八年(1015)四月,寇准被宋真宗左迁为武胜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五月,又奉诏为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事。天禧三年(1019)六月,王钦若获罪罢相之后,寇准被召回京,封为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平章事。天禧四年(1020)七月,寇准在京师虽任闲职,但奸佞之辈仍难容他,于是又降为太常卿,知相州,远逐出京。是年八月,徙知安州。是月,因受朱能周怀政伪作“天书”一案株连,被再贬道州(治所在今湖南省道县)司马,寇准一月之内三次罢黜。乾兴元年(1022)二月,丁谓勾结刘皇后将寇准贬为雷州(治所在今广东省海康县)司户参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