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王骨酥鱼历史、骨酥鱼制作、骨酥鱼价值、骨酥鱼图片
据《大清食话》记载,光绪年间,清朝宫廷兴起食鱼热,宫廷御厨千方百计为各位皇宫贵族调理膳食,一位来自正定府的御厨(正定即现在的石家庄),入宫前,其爷爷曾给本省一做鱼世家帮厨多年,善做一种“骨酥刺烂了鱼形还能保持十分完整”的骨酥鱼,此鱼因“器具绝、工艺绝、配方绝”和“鱼绝、味绝、营养绝”曾被圣旨御封。这位正定府御厨,从爷爷那一代就开始专门做鱼,三代心血,技艺越来越精,甚至超过了“骨酥鱼师祖”,但古代人道德高尚,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尽管自家技艺早已炉火纯青,但始终没有另起名号,这次宫廷设擂,正定御厨结合自己已掌握的御膳秘笈,做了一道“极品香辣酥鲫鱼”, 入口鲜香,细品微辣,骨酥刺烂,回味悠长,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食后大为赞赏,赐名为“圣王骨酥鱼”(即“圣上之意、鱼中之王”之意,故称为圣王)。借太后皇帝威严,“圣王骨酥鱼”从此在业界扬名立腕。
一、骨酥鱼做法
1、取一砂锅,砂锅为磁州窑特产砂锅,锅底铺竹片若干。
2、接着放盐150克、鸡泽辣椒50个、涉县麻椒15克、胡椒面15克、邯郸花椒10克、邯郸大蒜5瓣、邯郸大料10克、老姜5片、葱段5段、圣旨骨酥鱼秘制核心料若干。
3、鱼按顺序分层次往上放,每摆好一层鱼,均匀撒一回辣椒面,总量控制在200克左右,离砂锅口5--10公分停止摆放。
4、接着放入由白糖50克、醋500克、酱油300克、料酒100克调制的"调料水",把砂锅置于炉火上,大火"料窨",这是鱼好吃不好吃的关键,然后加入优质小米水,水超过最上层鱼2--3公分。
5、锅内鱼汤再次沸腾后,把火劲调小,火劲大小以锅内鱼汤微滚而不沸腾为佳。
6、大约3个小时以上,鱼即可以出锅。
特点:骨酥刺烂,麻辣鲜香,吃时过瘾,吃后上瘾。
二、骨酥鱼营养价值:
鱼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古人曰:"鱼之味,乃百味之味,吃了鱼,百味无味。"古人造字,就将"鲜"字归于"鱼"字部,而不归于"肉"字部,将鱼当作"鲜"的极品。因此,鱼历来成为人们喜爱的食品。鱼不但味道鲜美,还对人体有多种保健功能。经常吃鱼的孩子生长发育比较快,智力发展也比较好;经常吃鱼的人身体比较健壮,寿命也比较长。德国历史上有位很出名的宰相叫俾斯麦,他常年暴饮暴食,又过量吸烟,在他68岁时,身体已衰弱不堪,满脸的皱纹,眼珠混浊无光。后来他听了医生的话,每天食用鱼,不久,奇迹出现了;他皮肤红润、眼睛明亮、精神饱满,一直健康地活到83岁。研究表明,鱼中不仅含有丰富的锌、硒、钙等矿物质,更重要的是有着大量的核酸。核酸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核酸。俾斯麦常吃鱼,使他身体逐渐恢复健康,并延缓了他的衰老期,确是明智之举。
三、骨酥鱼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