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背包客”体验----福州

 汉青的马甲 2015-02-13

上接:我的“背包客”体验(03)惠安崇武、眉州妈祖

2月24日,游览福州鼓山、马尾、于山、三坊七巷

福州有两山最为有名:左旗右鼓。即旗山与鼓山,以鼓山为有名,一大早我先去了位于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的鼓山。

鼓山之名,源于其声。说每当风雨之时,此山作鼓声鸣,故名鼓山。远望鼓山,并无特别之处,只见得一座山,上面盖着层层的绿。鼓山并不算高,最高峰海拔925米,但是山上胜迹众多,林壑幽美,引人入胜。山间的险路有时仅宽尺许,两侧若非石壁突兀,即是老树垂枝,再么古藤葳蕤,或异花吐芳。总之变化无穷,扑朔迷离。在一险要处,还筑有空中楼阁。鼓山的一大特点是摩崖题刻比比皆是,其中不少是历代名人的题刻,有着很高的文物价值。

脑海中关于福州的知识积累并不是鼓山,而是“马尾海战”,所以从鼓山出来我便乘公共汽车前往马尾。我在看得见闽江的地方下了车,闽江江面很宽,但水好像不深,江中沙洲不时露出水面,三两成群的渔船泊在附近。公路的另一边临着座百米高的石山——罗星山。小山近处的昭忠祠内,巨大坟茔埋着700多个马江战士。从旁边的小路上去高台,5尊古炮直指闽江口。斑驳的炮身上辨认出184X克虏伯制造的英文字样。用德国人的大炮去轰击法国人的舰队,左宗棠失败了,炮台战后基本被毁,现在剩下的都是巨石基地和深处的弹药库,而英国人竟然在距离炮台不到50米的地方设立了自己的领事馆。

罗星山上耸立着罗星塔。罗星山原本是江心岛屿,俗称磨心岛;经过几百年沧海桑田,磨心岛与陆地相连,成了陆上一个高阜。

罗星塔塔高31.5米,7层8角,每层都有石砌栏杆和泻水檐。檐角上方镇有八方佛,檐角下悬风铃,海风吹来,叮当作响。据《闽都记》载,罗星塔为宋朝岭南(广东)柳七娘所建。

相传七娘原是李氏女嫁给柳七郎。由于丈夫谪戍福建时死去,七娘闻讯变卖家产,来磨心山建此石塔,为丈夫祈求冥福。 明朝万历年间,罗星塔被海风摧毁。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在宋代塔座的基础上重修。第二层有一方塔铭,是清乾隆时福州郡守李拔所撰。铭中把罗星塔的形势和作用概括为“中流砥柱,险要绝伦,以靖海疆,以御外侮”。清光绪十年(1884年)的中法海战就是在罗星塔下的马江进行的。

罗星塔又是国际上公认的海上重要航标之一。塔顶原有一小窗,就是用来供守塔人点灯导航用的。清末一次台风,把塔顶刮走了,重建时,人们特地造了一颗直径近7米的铁球嵌在上面。由于外国船来福州都在罗星塔下抛锚,外国水手把罗星塔称为中国塔;即使没到过福州的海员,也知道这座古老的宝塔。

离开马尾,我乘车回到城区游览于山。

于山位于福州城区中心鼓楼区东南隅,又称九日山。相传称战国时古民族“于越氏”的一支居此而得名。汉代有临川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修仙,故又名九仙山。闽越王无诸曾于九月九日在这里宴会,因名九日山。于山海拔52.2米,形似巨鳌,最高点鳌顶峰。山上怪石嶙峋,林木参天,景色秀丽,历为游览胜地。古时山上有揽鳌亭、倚鳌轩、步鳌坡、应鳌石、接鳌门、耸鳌峰等六鳌胜迹和炼丹井、九仙观、平远台等24奇景称大鳌24奇景,民国后因年久失修,逐渐荒芜。碑廊列有宋、元、明、清历代碑刻。1979年后,开始修复景点。主要景点有平远台与戚公祠、九仙观与天君殿、大士殿、报恩定光多宝塔(即白塔)等。山上还有自宋代以来摩崖石刻100多处。

游罢于山已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肚子还真的饿了,于是来到了“聚春园”,目的就是来品尝这里的传统首席菜肴——佛跳墙。佛跳墙是选用鱼翅、海参、干贝、鲍鱼等二十多种原料和配料煨而成。选料精细,刀工讲究,烹制严格。此菜品尝起来,醇香浓郁、烂而不腐、味中有味,使人唇齿留香,余味无穷。

吃过了佛跳墙,天色尚早,便信步来到了“三坊七巷”。

所谓三坊七巷是指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朗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这里共历经了唐、宋、元、明、清、民国一千多年。据说“三坊七巷”是全国最大的一片古街坊。简单点理解,大概是10多条狭窄的小巷。铺有南方特有的青石板,两边是抹着灰泥的高墙,墙上用青瓦铺成的飞檐,抬头只看见一条细细的天空。不过高墙斑驳,上面不少的泥灰大片脱落,大概也属于看一眼少一眼的古民居了。

巷里坊内,房子和院子纵横交错,简直是个庞大的迷宫。这里曾经居住许多文化名人,如冰心、严复、沈葆桢、邓拓、何振岱等等,砖瓦缝中透着陈年的书卷气。三五步就有一块镌有“×××故居”的巨大石碑,不过旁边经常还有另外的一块牌子比如“××妇委会”等的牌子。

明天我去霞浦,和我一起去吧!

  • 分享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