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江海战马限山炮台

 菖蒲泛舟 2017-08-30

      马江海战马限山炮台

游览闽江口密布着众多马江海战的古迹与遗址,这里形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唤醒国人继承英勇奋战精神,建设好海西,振兴中华。

在马尾区中心与马江海战有关的古迹有:马限山中坡炮台,这个炮台在马江海战中曾协助福建水师英勇抗敌,粉碎了法军占领船厂、占领福州的企图

从“昭忠祠”西侧门外出,登上后面的马限山半山腰,见一块山崖题刻“石同心”,红的字迹。站在这里,可眺望马尾地段的闽江和福州港码头及罗星塔。仿佛当年的马江之战在线眼前,炮声隆隆,浪涛溅起,军民浴血奋战,抗击外敌。由于当时,清政府的愚昧和海军实力悬殊造成了马江之败。

      马江海战马限山炮台

 

      马江海战马限山炮台

马限山顶炮台——炮台建于清代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参加「马江海战」中被毁。据说,马限山中坡炮台是福州第三道防线——当年入侵者要进入福州,要经过三道防线。琅岐的金牌炮台与头的长门炮台是第一道防线、北岸与南岸炮台是第二道防线,那么马限山东侧山顶的马限山中坡炮台和罗星山上的炮台则是第三道防线。

马限山中坡炮台始筑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甲申中法海战中被毁。清光绪十三至十四年间(18871888年)船政大臣裴荫森主持重修。炮台用糯米汁拌三合土夯筑而成,占地3800平方米,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见到的这座炮台时,还保存完好。一九九一年由国家文物局拔款修缮古炮两尊,以恢复历史风貌、古战场氛围两个炮位炮口对着罗星塔方向的闽江口,清末民国时,罗星塔周围和马限山前面还是江面。锁炮座与枕木的钉子还在。

马限山中坡炮台

      马江海战马限山炮台

 

      马江海战马限山炮台

 

      马江海战马限山炮台

 

      马江海战马限山炮台

 

      马江海战马限山炮台

 

      马江海战马限山炮台

 

      马江海战马限山炮台

在马限山顶上,炮台的西边有林则徐等人(玉石)的塑像。

      马江海战马限山炮台

据介绍,林则徐(前一)和魏原(左)是19世纪40年代中国率先“开眼看世界”的先进人物。他们主张建设中国近代海军,魏源根据林则徐《四洲志》等有关资料编写了《海国图志》,在书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利用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清道光十年(1830年)6月,丁优服阕,被任命为湖北布政使,赴任前乘船到闽江口察看海防形势。

眼见得这些古迹,受到一次爱国主义加强国防的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