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泛谈中国绘画审美的意境特征

 昵称4318915 2015-02-13
为您推荐的文章标签:画中即是中来做着都在
(原作者:李海英)摘要:意境美是中国艺术审美中的重要核心内容。国画中意境美的表达是靠画家来实现的,画家的文化底蕴决定了作品在意境表现上的深浅。写意画是中国画最有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同中国书法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诗、书、印在绘画中对作品意境的延伸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  意境  中国画  审美  文化  笔墨
中国画意境美的表现
何为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核心特征。《辞海》中解释——“意境:文艺作品中所描述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且有虚实相生,意与境偕,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二十四诗品》谈到的“雄浑、冲淡、沉着、高古、典雅、洗练、劲健、豪放、精神、慎密、疏野、清奇、委屈、悲慨、飘逸、旷达、流动······”等等,宽泛地讲,皆可称之为艺术作品的意境。花鸟画中,画家常常以梅、兰、竹、菊比喻人的气节、品格的孤傲和高洁。这一题材的画即称为“四君子画”,这一现象,就是中国画体现“意境”的生动例证;在山水画中,画家搜尽奇峰打草稿,千岩万壑、朝霞暮霭,将内心世界与之融合,创作出一个让观者陶醉的幻化之境,这也是意境的表现。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所以中国艺术审美意境的形成综合了画家的思想、情感、意趣、理念等因素,并以这些因素借助于绘画的主题,以最恰当的形式和技巧所表现出来,进而使观赏者为这种效果所打动产生与画家心理上的共鸣。
中国绘画艺术在长期的发展中,古人曾提出一系列的概念和命题,这些概念和命题,都源于当时条件下的传统文化精神。并从哲学、文学、音乐、宗教诸多学科中借鉴名词术语,引用到绘画艺术中来,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体系。意境这一概念即是从中国哲学、文学和宗教中借鉴而来的。由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各门类学术间相互渗透,使得许多概念和命题,往往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清楚的,也就是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正如郭沫若《蜀道奇》诗中所云“果然为云为雨梦模糊,诗中之情趣,酒中之醍醐”。“意境”的定义,还需要我们通过具体的艺术实践,才能够逐渐体会到个中三味。
中国画的意境与画家的文化底蕴
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要求首先做到“立意”,即是实现意境的起步。“立意”产生于画家的创作欲望和冲动,这冲动是由于外界事物对画家内心的影响而引起的思想、情感的波动。“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辉丽万有,灵祗待之以致飴,幽微借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这正是对画家创作欲望的写照。画家的内心、性情则是意境实现的主观因素和先决条件,这就要求画家首先要从自身修养上下功夫,注重学识、品格、性情、志趣等方面的培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古人在论艺术时常用“气”这一概念,这里的气本属于儒家道德修养的范畴,“气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清则俊逸、灵动,浊则凝重、浑厚,延伸至绘画,这个气便是画家学识、品格、情感、志趣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中国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自唐代以来,大量的文人、士大夫参与到绘画创作中来,其中不少文豪、书家和风流名士。他们通晓哲学、文学、宗教经典、音律等,在绘画的理解和认识上多有独到的见解。他们主张“艺非止乎技”,在艺术与传统文化精神结合方面做着深入的探索,从而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实践者、总结者和倡导者。他们注重精神世界的提升,他们善于思辩,在绘画理论和绘画技法中强调画家个人的精神境界和品格决定作品风貌、意境。宋代郭若虚有云“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上述轩冕才贤、岩穴上士所指的是有着鲜明的精神品格和深厚的文化修养的“精英人士”,他们以高雅的情趣从事艺术创作,自然要追求超凡的意境,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出传世佳作。唐代张彦远也曾有这方面的论述,“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阖闾鄙贱之所能为也”(《历代名画记》)。这些言论中虽有以偏概全之处,但基本意思是明确的,那就是画家必须要有文化底蕴,才能画出高雅、超凡的意境。
国画中意境与书法的渊源
早在六朝时期,画家谢赫在《六法论》中提出了“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这两个概念。气韵生动是画家作画的终极目标,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笔墨或用笔是必须要运用的手段之一,忽视笔墨的意趣必然会导致画面呆板和平淡。“用笔”一词,是从书法中来,以书法的“用笔”作画,也是中国画的一大特色。唐代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潘天寿指出:“把书法中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线应用于绘画上,就使得中国画中的线具有千变万化的笔情墨趣,形成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线条美”。遍观历代画家群体,无不重视笔墨在绘画中的应用,并把笔墨的情趣和美感当成评判作品优劣的重要条件。
书法艺术被称为“国粹”,书法技法中的用笔对于绘画有着深刻的影响。苏轼以书法笔意画枯木怪石,文同以永字八法写墨竹,元代赵孟頫在画诗中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书法用笔讲究,有如锥画沙、笔力筋腱、沉稳踏实、凝重而又流动。画家要以此种用笔来写出画面中的点、线、面,这样才能将意和气贯注于画中。于是乎,“写”就成为中国画画法的主要法则。写突出了笔墨的表现力和画家主观精神的表达,也成为体现中国画可读性和深远意境的一种手段。“写”的实质即是“意”的体现,由此便有了“写意”这一概念,并且孕育了“写意画”这一画种。
写意画是在“文人画”的基础上产生的,近现代写意画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画的主流,较之其它画种,它更具中国艺术特色。写意画的创作倍加注重意境,而不特别看重形象的视觉真实,不执著于事物的自然属性,而是“缘物寄情”,借助景物的特质,抒发画家的情怀。写意画的中心目的是“写意”,意在先形在后,而意的表达言简才能意赅,如何能使画作简洁而又不失厚重,只有书法用笔才能达到此境界。历代写意画家对笔墨的表现方法都在做着深入的探讨。随着写意画的成熟和发展,用笔问题也早已不是停留在“骨法用笔”的阶段。楷、草、篆、隶各体得笔意,都有画家拿来尝试。如清代画家赵之谦,作画用笔一如他的“赵体魏碑”;近代吴昌硕用篆书石鼓文笔意写出藤蔓、顽石;山水画家黄宾虹以草书劲健、开合的线条和用墨写积墨山水。纵观历代画坛以书法用笔画山水、花鸟、人物写意画的例子,不胜枚举。
诗、书、画、印,四美纷呈的“大写意”
自宋元时代,随着“文人画”的兴起,在绘画实践中,画家们更为注重对于“意境”的发掘。他们固有的文化优势,更加有利于绘画艺术的深层次的探讨。文人画家以书法的形式把诗句写在画面中,这样,绘画就兼备了诗歌的文学性、书法的笔墨和绘画的构图和形式美,意境美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明清之际,陈白杨、徐渭、石涛、八大山人以及扬州画派中的金农、李鱓、郑板桥等都擅长这种诗、书、画融为一炉的创作形式,并有大量的艺术作品传世;明代画家徐渭作画豪放不羁、意气横生。“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是他在画作《墨葡萄图》中用他那狂傲不羁的草书所题的诗句。诗、书、画交融,把我们带入到一种郁结、凄怆而又奋力挣扯的如交响乐一般的意境之中。
二十世纪初,绘画大师吴昌硕开创了“吴派”大写意花鸟画派。融诗、书、画、印四绝为一体,艺兼众美,冠绝当时,风流余韵、广播中外,深刻影响着我国近百年来的画坛。这里所说的“印”就是指中国艺术中的另一支奇葩——篆刻在国画中的运用。篆刻艺术源远流长,从古代印玺发展而来,到了清代已经日臻成熟,画家中多谙此道。他们借“闲章”凿刻诗文、图形、词章等内容,多用篆书入印,方寸之中朱白分布、苦心经营。嵚入画中,既能起到调节、丰富画面效果的作用,同时从印文中又表达出画家未尽之意。近代齐白石在中国书画、篆刻的艺术园地里,毕生辛勤耕耘,其绘画作品融诗、书、画、印于一炉,交相辉映。他通过这种艺术形式,尽情地书写他那诗人般的纯情与童心。
近现代中国画坛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何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把国画艺术发扬光大?画家群体都在为此做着多方面的尝试与探索。而无论是吸收西方艺术审美意趣,还是如何发扬传统,都要围绕着这一命题——创出新时代绘画的意境。最后以绘画大师黄宾虹《论画》的一段话为本文作结,“马(远)、夏(圭)残山剩水。而余曰:中华大地,无山不丽、无水不秀。是得一山川也,古今所感不同。是故画有真景,有境界(意境),随天地人而异。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求志趣修养之高,无以言境界,何谈章法?”
参考文献:
1、宗白华  《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6月
2、《辞 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年8月
3、张传友《古代花鸟画论备要》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年1月
4、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
5、朱光潜 《无言之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
(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杨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