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弗兰克尔与意义治疗法

 tuzididie 2015-02-14

弗兰克尔说,痛苦就像煤气,一个房间里,如果注入一定量的煤气,则不论房间有多大,煤气都会均匀地弥漫。同样地,痛苦不论有多大,都会充满人的心灵和意识。在集中营的痛苦中,要生存下去,必须要找出生存的意义。

陀斯妥耶夫斯基,“我只害怕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痛苦”。

人一旦发现受苦就是他的命运,他唯一的机遇就在于他赖以承受痛苦的态度,从痛苦中找出活着的意义。

意义治疗的基本信条之一就是:人主要的关心并不在于获得快乐或避免痛苦,而是要了解生命的意义。同精神分析相比,意义分析较少用回顾与内省的方法。意义治疗的焦点是放在将来,放在“人存在的意义”及“人对此存在意义的追寻上”,放在病人将来要完成的工作与意义上。按意义治疗法而言,这种追寻生命意义的企图是人最基本的动机,弗兰克尔称之为“求意义的意志”与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及阿德勒的“求权利的意志”大不相同。

一个人求意义的意志也能受到挫折,即意义治疗学所称的“存在的挫折”它可导致神经官能症,弗称之为“心灵性神经官能症”以区别于“心因性神经官能症”对此症的治疗通常不是心理治疗,而是意义治疗。意义治疗的任务,也就是协助病人找出他生命中的意义,也就是尽量使他随着分析过程理会到存在中隐藏的意义。任何时代都有它的神经官能症。而今天有太多的人抱怨对自己生命感受到全部无意义,以及终极的无意义,他们中有一种虚幻的寂寞,这种境遇弗兰克尔称之为“存在的空虚”这是20世纪一种普遍的现象。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无聊厌烦。事实上,这种无聊厌烦感受,比起灾难疾病更加令精神科医师头痛。

那么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弗兰克尔认为,生命的意义因人而异,因日而异,甚至因时而异。一个人不能寻求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天职和使命,需要具体地去实现。因此,意义治疗学认为“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的最主要的本质。

意义治疗学认为。生命是有意义的,我们有寻求意义 的意志,这是我们活着的主要动机,我们有在思想与行动中发现意义的自由。意义不能被赋予,而是必须被发现。我们能够发现意义,良心是意义器官,引导着人们去寻找它。人们可能通过三种不同的途径发现生命的意义:第一种是在做事或创造事物中见出意义;第二种是在经历某事爱某人中见出意义;第三种是在他孤立无援地去面对某种无望的情景中找出意义。寻求生命的意义是我们作为人类的不懈追求,也是人类在任何一种,甚至是悲惨境遇中的最后的自由。在具体治疗神经官能症的过程中,弗兰克尔发现,人的预期害怕会变成真的,而人过分想要得到却反而得不到,弗兰克尔称之为“过分意愿”“过分注意”“过分反射”。基于以上事实,意义治疗法发展出一种称作“矛盾意向”的治疗技术。它可以不管病人得病病因如何,试图通过引导病人,使他哪怕只是在瞬间去追求那种正是他所担心害怕的东西,即矛盾地期望着手某事而摆脱精神官能症。“矛盾意向法”已经得到大量的临床验证。

弗兰克尔成为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意义治疗法的创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