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业余设备的前期录音相关问题

 文化龙乡 2015-02-14
 
大家好~,各位热爱配音的朋友。

在下在UC听了这里相当部分配音作品,被各位的演绎水平所折服...。能看到很多使用家庭业余录音设备的朋友,都能做到高水平的配音作品,真的很高兴呀~

当然,作品中,依然存在一些鲜为人知的缺点和不足,最显著的问题,就是人声录音品质普遍不高,成为了整个作品的最主要瓶颈之一。

这里,我想谈谈演员在录音过程中容易碰到的几个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往往会决定录音的质量。注:这里仅仅针对家庭业余录音设备的情况进行说明。


前期录音中,容易碰到的问题就是:

1.音量过载和音量欠缺;
2.噪音、喷麦、回音;
3.存储格式


下面我一一说明:

(一)音量

众所周知,音量,是前期录音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而配音演员录音音量的大小,通常会决定整个作品的成败。至于如何发音,如何控制演绎的音量,这个是演员的自身训练问题,我不懂,因此不敢妄加谈论。而我只谈谈录音设备音量这个物理因素,对作品质量的影响。

音量过载,就是录入的音量超过了设备或者软件、存储格式所能承受的最大范围,电脑录音中,最大信号标准是0分贝(小的音量,用负数表示),如果录入的信号超过了0分贝,系统会自动削掉超出的部分,削掉的部分就意味着数据的丢失,最大的表现就是声音破了,产生爆音,它是不可弥补的,无论你后期做任何调整,这种因为过载而出现的失真都不会消失。所有参加录音的朋友,一定要杜绝过载这种问题。

为了避免过载,在录音的过程,您应该注意下面的操作:

以大家常用的录音软件Adobe Audition (CoolEditPro)为例:

软件的下面,自带实时表示音量输入输出情况的电平表,在录音的过程中,电平表会随着输入的音量而跳动,当音量很大的时候,电平表会到头呈现红色,如果最右边的两个小格子内的红色指示灯亮了,就说明你的录音电平已经超标过载,如图:

这时,您就要把输入音量调小后再重新录制。调小音量,可以调整麦克风的音量控制滑竿,同时也可以调整麦克风与嘴巴的距离。

还有一个问题,每个麦克风所能承受的声压是不同的,如果您的嗓音超过了麦克风本身所承受的能力,也会产生过载失真哦,所以在录制较大嗓音时,请距离麦克风远一些。

也许有人就问了,那我把录音音量调得小小的,不就完全杜绝过载了吗?的确,录音音量过小是不会过载了,但是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细节的严重损失,即细微的声音会听不到、而且后期处理容易增加噪音。

因为在后期中,合成师要对人声素材进行音量调整操作,如果您的录入音量很小,合成师为了听清您在的素材中细微的声音部分(比如:呼吸、叹气、哽咽等等...),就要在后期提升音量,而这个提升音量的过程,并不能非常有效的还原细节,反而还会把细小的噪音给放大了。最合适的情况,就是在不过载的前提下,尽量录入足够的音量,不要怕噪音大,因为你将每一轨的电平都录到最大,后期合成师缩混的时候肯定要降低,这样,反而会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

下面这个图,就是录音音量过小了,请尽量避免这样的问题:

为了保证不过载,同时又不使音量过低,我们在录音的过程中,都要随时观察电平表的跳动情况,调整麦克风音量控制滑竿以及调整好距离。当您录制比较有气魄的声音时,请拉远麦克风;当您录制耳边细语时,请拉近麦克风,同时把麦克风音量滑竿向上调整一些。有经验的配音演员,会根据作品的气氛,随时调整音量以及麦克风角度。




(二)噪音、喷麦、回音 

在专业录音设备中,这些问题都有相应的硬件措施,比如防喷罩、隔音设备、吸音设备等等~,而我们家用的业余环境,的确存在一定难度,但我们可以尽量避免~ 

首先,您应该有一个独立的房间来录音,而且要有能关的门,通常在卧室就可以了,尽量避免在客厅录音。其次,关掉所有能发出声音的电器(当然电脑除外),拿走所有能发出噪音的物体,比如钟表、手机、钥匙、阿猫阿狗、小强..等。如果您是习惯站着录音,请把地板拖干净,不要穿任何鞋子;如果您是坐着录音,请准备一张结实得不会左右摇晃的沙发;如果您习惯躺着录音,请把一家精神病院的出诊电话号码写纸条上放在旁边,以便随时拨打.... 

配音演员都要准备一个耳机(能响就行了,不必要专业监听耳机)并且在录音的过程要关掉音箱,因为您很有可能要带着背景音乐等素材进行两轨以上的录音,如果没有耳机,音箱的发出的声音被录进麦克风,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相信您在以前已经很好的排练了,完全可以进入角色、融入情节了,那么请尽量养成脱稿录音的习惯,因为手拿着稿纸发出响声会影响麦克风的拾音;即使您把台词写在电脑内,也会在录音的过程不时地抬头盯住屏幕,分散注意力,从而影响录音。因此,熟练地背下台词,会提高录音质量。念台词的时候,尽量稳定自己的情绪,控制好念白的最大音量和最小音量之间的比例,不要出现念白力度大小差异过大的情况(动态范围过大),比如:大声的地方一激动就太大声,而小声的地方却没有力气了就念很小声,这样可能会出现大声的地方容易过载,而小声的地方细节不够。如果这点处理不好,后期要进行复杂的动态处理(压缩、扩展等),会相当麻烦。另外,您也要注意自己的肢体动作,情绪激动时手舞足蹈是很可怕的行为,应该避免出现过大动作碰到耳机线、被麦克风戳到嘴巴甚至咬到麦克风的情况。如果您控制不了情绪而砸显示器、啃电脑桌、摔话筒、吞鼠标……,请随时打110求救.... 


接着,我说说麦克风的使用。 

大部分在家庭录音朋友,都是使用耳麦或者电脑用的鹅颈麦克风,这些麦克风基本都带有海绵套的,只要您不是鼻孔对着它们,通常不会录喷了的~。假如您是戴耳麦的,尽量把话筒转到下巴下方,尽量不要正对嘴巴,除非您能很好的控制“扑”音。实在不行的话,您可以摘下耳麦,放到电脑桌上,把话筒竖起来,当台式麦使用吧。说实话,把麦克风放在桌面,要比戴在身上更合适,而且容易控制喷麦。为了避免喷麦,距离可以远一些,麦克风音量控制滑竿,可以拉大一些。最好的情况,耳机和麦克风都是独立的,而尽量不用耳麦录音。(硬件选购,以后我可能会写到。)  


麦克风的距离远近会产生如下效果: 

距离特别近时,人声低频成分会很多,会产生近讲效应,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有亲切感,对于一些近距离场景的对白会很有感觉。当然,距离太近,自然会考验演员的发音技巧,有经验的演员,再近的距离都不会喷麦。 

距离特别远时,人声低频成分减少,录出来的声音有些偏冷,但是却能产生一定的空间感,对于激情强声的对白、远距离呼喊等等,请使用远距离方式录音。 


最后说说回音,这个可是比噪音还要可怕的问题,因为回音在后期基本上是不能消除的。要避免回音,一定尽量避免使用很大的房间,同时,在房间内尽量摆放各种不规则的物体,比如形状怪异的柜子、墙壁上挂窗帘,床上铺有毯子,地板上铺地毯等等.....。 

有一点必须说明,某些声卡本身带有硬件回音效果功能,请您在录音前确保这个功能是关闭的。




(三)存储格式 


我听了大家的作品,发现很多朋友人声都有一些显著的问题: 

1.高音怪异 
2.声音模糊 
3.有气泡音、带有毛刺、有金属声 
4.过载(并非前面我说的那种) 

通常,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大家使用了比特率很低的mp3格式或者错误的WAV格式来保存人声文件,这样,传给合成师后,经过一系列后期处理,声音破坏更严重了(特别是不正确使用采样降噪时)。到最后成品出来,又经过一次编码,人声已经不成样子了。 

Adobe Audition (CoolEditPro)默认的mp3编码参数是:128kbps CBR,这样出来的文件,高频会被砍掉很多,假如给后期合成师再次进行采样降噪或者噪音门,高音就很怪了,随之而来的还可能有气泡音、金属声等等。因此,请保存为标准的WAV格式,是必要的。(尽管Adobe Audition可以保存更高比特率的mp3,但我还是建议大家保存为标准的WAV格式。) 

我们家庭前期录音,需要的是至少CD音质的标准WAV规格:16位(16bit)的采样分辨率、44100KHz采样频率. 

有些朋友说自己已经保存为WAV格式了,但音质还是有问题,那肯定是选择了非CD标准的WAV格式。 

比如:一些WAV格式,最高只能支持8比特(8bit)的采样分辨率,这样您录下声音时,听起来是没问题的,但是一旦存盘后再次导入它,就发现声音过载了,为什么呢?因为8比特的WAV文件,只能承受大约48分贝动态范围的声音,而这个动态范围,根本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很容易过载。目前,至少要96分贝动态范围以上(16bit) ,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专业录音,基本都是更高的24比特录音。) 

又如:一些WAV格式,最高只能支持22050KHz采样频率,这样您录下声音时,听起来是没问题的,但是一旦存盘后再次导入它,就发现声音变得模糊了。原因很简单,采样频率减少了一半,没有足够的频率范围来表现我们的人声频率(特别是泛音延伸)。 


如何确保您保存的WAV格式是标准的?用Adobe Audition (CoolEditPro)来说: 

在录音前,您一定要新建一个标准的空白文件(单轨视图)或者空白工程(多轨视图),新建的过程中,系统会询问您使用何种文件标准,我们要选择:设置采样频率、声道模式、采样分辨率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