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孝斌 余万勤(吴孝斌、余万勤,曲江县博物馆。) 【中文摘要】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的禅宗祖庭南华禅寺内,至今留有不少名人、高僧所撰题的妙联佳句。这些寺内楹联虽然形式不一,内容各异,或雅或俗,或浅或深,但都与禅宗思想或与处世精神结合起来,读来能启人心智,令人耳目一新,经久难忘,闪烁着禅宗博大渊深的功力和内涵,值得人民欣赏和研究。 Abstract:As the birthplace of Zen sect, Nanhua Temple has a
history of 1500years. In the temple, there exist many amazing
couplets written by celebrities and eminent monks. Although being
in different forms and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elegant or popular,
simple or profound, all these couplets are combined with Zen
thoughts and living attitudes. Reading them could be enlightening,
something new and unforgettable. Flicking with Zens profound power
and connotations, these couplets are worth appreciations and
explorations.
楹联,指的是那些题写或悬挂于柱上门侧的永久性对联。在中国,凡有建筑、寺庙、园林之处,便有楹联的存在。一幅好的楹联,除能向人们提供历史、宗教、文学等方面知识外,往往还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表现出非此时此景不能道的独特感受和意境。 禅宗祖庭南华禅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寺内至今有不少名人、高僧所撰题的妙联佳句,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数联句作者已不可考。这些文笔隽永、充满禅理玄机的楹联,如今已成为寺内禅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建成的南华寺第一山门牌楼门柱上,悬挂着两幅楹联。其一为前住持佛源所题:
宝林道场慈云弥布个中消息自西来。”
“宝林道场承东山法门衣钵真传留圣旨; 黄梅心印授南方樵子风幡非动泄玄机。” 第二山门曹溪门则有:
“庚岭继东山法脉; 曹溪开洙泗禅门。” 进了曹溪门便是放生池,池上五香亭有二联。 其一
“见性非明镜; 清心闻妙香。”
“无力放生先戒杀; 有心为善莫欺天。” 第三山门宝林门上楹联为:
“东粤第一宝刹; 南宗不二法门。” 天王宝殿为寺内的第一进大殿,殿前楹柱上有
“祖庭开象鼻山前,是庄严初地; 法轮转龙汉劫后,有欣慨满怀。”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甚么来由。” 天王殿西侧云海楼与殿相连,因其毗邻鼓楼,庭院遍植花木,故有一联:
“锄月耕云种昙花只树; 枕流漱石听暮鼓晨钟。”
“重新震旦河山,幸结法缘参六祖; 谁弄修罗兵杖。终资威力殄群魔。” 大殿两序分为东西二厢。东厢从南到北分别为报恩堂、钟楼、伽蓝殿、客堂、斋堂等,各有楹联如下: 报恩堂:
“知本返本报本心心自然本来澈参面目; 佛恩国恩亲恩世世普资恩有圆满菩提。”
“资护法于伽蓝笙磬声中标玉尺; 尊遗嘱于佛敕频繁座上礼金仙。”
“湖海漫周游,愧见眉山悟通碍; 溪云看仔细,更登祖殿认菩提。”
“客尘易伏,家贼难防,各自谨守; 堂前扫净,宝主相逢,去送来迎。”
“粥去饭来,莫把光阴遮面目; 钟鸣板响.常将生死挂心头”。
“漫道寸丝不挂,一件湿衫谁着去; 休云粒米无餐,百般滋味孰尝来。” 西厢自南向北依次为西归堂、鼓楼、祖师殿、功德堂、云水堂、如意寮、禅堂和韦驮殿等建筑,亦各有楹联如下: 西归堂:
“日轮西去,了知婆娑光阴有限; 净土归来,始信极乐寿命无穷。” 祖师殿:
“祖意西来,一苇渡江云月冷; 玄风东播,五灯映地水天长。” 功德堂:
“功积只园果因不昧; 德辉西域福慧无疆。” 禅堂:有三联,其一为:
“禅宗法门不二; 堂中妙谛宜参。”
“选佛场开宗古佛; 传灯会启续心灯。”
“愤志不知寒夜永; 笃行那知暑天长。” 韦驮殿:
“护法安僧亲受灵山嘱咐; 降魔伏怨故现天将威风。” 大雄宝殿后之藏经阁,乃存放经书、历代圣旨和法器文物之所,阁前有联:
“曹溪法乳,泽洽新容,毕竟佛能超万劫: 梵殿潮音,声宏尘世,慰教人得拜双林。” 祖殿位于灵照塔后,乃供奉六祖真身及丹田、憨山真身的地方。殿前有二联,其一为民国二十三年八月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所题的魏碑体联:
“衣钵真传明心见性; 菩提无树落叶归根。”
“尝一勺之甘泉,毓秀钟灵,不异西天福地; 受六传之法雨,明心见性。无殊东鲁渊源。” 祖殿西侧之僧伽培训班亦有二联,其一为:
“万法空明皆佛性; 一尘不染证禅心。”
“培育僧才,爱国家爱佛教; 庄严佛土,明心性明法缘。”
“大道无私玄机妙悟传灯録; 因缘有分胜地同登选佛场。”
“无法向人说: 将心与汝安。” 方丈楼东侧祖堂又名影堂,内供历代祖师及南华继席宗匠牌位和雕像。堂前有一联: “创业成难今日易忘前曰德; 立基匪易先人只望后人贤。”
“西天来震旦。植树羊城,预知六祖传心印; 南海到宝林,饮水曹溪,留得真身在月华。”
“尊者航海而来。垂示乡人建刹,谓有菩萨应世; 环顾山灵水秀,掬饮甘泉香美,赞是西天宝林。” 虚云纪念堂有一联:
“参见祖师必须空心无我; 来到佛地总是宿世有缘。”
“六祖当年寻源卓锡; 九龙今日浩气灵云”。
“宝林山是袈裟地; 卓锡泉开甘露门。” 寺西百来米有女众清修之所无尽庵,庵前大门有赵朴初撰联。其一为:
“出世非离世; 入尘不染尘。”
“明月清风无尽藏; 悲心忍土有深缘。”
“云障目光知不灭; 水清月现悟无生。”
“念佛念心念心念佛; 参禅参性参性参禅。”
“草鞋踏破到此般般放下; 肩膀磨穿从今步步登高。”
“杨歧灯盏明千古; 宝寿生姜辣万年。”
亦不失为佳对,尤其是后联,常令人摸不着头脑。其实“杨歧灯盏”非指物,乃指杨歧派的名僧崇福善灯。杨歧乃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其与黄龙派同为临济宗门下两派,创始人为方会。同样,“宝寿生姜”亦指宝寿禅院的一位名僧,同为临济宗,而南华向为临济宗天下。 当然,因寺内殿堂建筑历年多有修缮改建,一些楹联难免缺失或更换,在此一并録入,以备日后查考。 上述寺内形式不一、内容各异的寺内楹联,或雅或俗、或浅或深地将禅宗思想与处世精神结合起来,读来能启人心智,令人耳目一新,经久难忘,闪烁着禅宗博大渊深的功力和内涵。即便是从历史和文学艺术的角度看,亦有着极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值得人们慢吟细赏、徘徊再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