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为间歇性跛行?需要警惕哪些疾病?

 毛9099 2015-02-16

  间歇性跛行就是病人在不走路的时候没有明显的不适,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会出现酸胀不适感,以致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一段时间后这种不适感消失,又可以继续走路。在临床上我们把这种症状称之为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需要警惕以下两种疾病:

  1、血管性间歇性跛行

  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与女的发生率为7:1。欧美国家动脉硬化引起的间歇性跛行发病率较高,在美国70岁以上者发病率为10%,60-70岁发病率为5%,60岁以下者约1%至2%。其发病机理:下肢动脉的逐渐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下肢肌肉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所以行走一段距离后就会感到足弓和小腿肌肉疲乏无力、疼痛、麻木。下肢动脉因血供和氧气不足,尚会引发痉挛,加重动脉狭窄的程度,这时小腿就出现典型的间歇性跛行现象。如果继续行走,症状就会加重,患者被迫停止走动。静止或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再行走又复发作。随着病情恶化,行走距离越来越短,需要休息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此外,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也会发生跛行的症状。

  此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吸烟,以吸烟的危害最大。由于主要的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当患上“三高”中任何一种者仍然吸烟的话,那么患上间歇性跛行的危险性就会可提高数倍,并加速动脉硬化的恶化程度。

  2、神经性间歇性跛行

  主要是由于在腰椎管已有狭窄的病理基础上,因直立时椎体及神经根的压力负荷增大,再加上行走时下肢肌肉的舒缩活动进一步促使椎管内相应脊神经节的神经根部血管生理性充血,继而静脉瘀血以及神经根受牵拉后,相应部位微循环受阻而出现缺血性神经根炎,从而出现腰腿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当患者蹲下、坐下或平卧休息后,神经根的压力负荷降低,消除了肌肉活动时的刺激来源,脊髓及神经根缺血状态得以改善,因此症状也随之减轻、消失。再行走时,再度出现上述症状,再休息,症状再缓解,如此反复,交替出现,形成了间歇性跛行。它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临床特点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