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我一起学狂草(1-5)

 爱雅阁 2015-02-16

跟我一起学狂草(一)

关东妙在此郑重彰明:从即日起,将在博客中开设《跟我一起学狂草》栏目。开此栏目之意有三:一是将自己习书的体会和感悟昭然纸上,供初学者借鉴和参考,避免或少走一些弯路。二是在学狂草过程中,与同道者探寻狂草之精奥,体味狂草之神韵,共享斩获之快乐。三是在开设这个栏目的过程中,更希望成为与同道者互动的空间,以此提升自己对狂草理论的探寻和书艺水准。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的梦想。两年前,我说再过十年,在将近七十岁时,希望朋友们都称我为少年书法家。因为十多年前,人们称我为中年记者,现在朋友们都笑称我为青年作家,所以我希望再过十年后,朋友们称我为少年书法家。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两年来,我每天都挥毫十个小时以上。如果按学业来计算,超过了七千课时。最近,把时间控制在八小时了。原因是手腕处已经缚过两次膏药了。不得不把挥毫的狂劲减了两成。虽然感觉有些累,但内心却快乐着。

因为,我总感觉自己活在这个时代很幸运。尽管经历过一些不如意之事。例如,文革中有过父母被批斗、被抄家以及六八年下过乡,还有在工厂干过翻砂工等经历。但是,通过自己总是不甘沉沦的努力,总是能抓住一些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大机遇。例如,文革后恢复的高考,也使我这样家庭出身的人也享受到了高等教育。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与我们父辈们相比,我们更遇到了互联网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和快乐的一次大机遇。

虽然,一生中有过种种不悦的经历,但我从不抱怨。我觉得人生重要的是珍惜现在,实现自己的梦想,才是活得最实在的。尤其是现在,拿着退休金,干着自己喜欢干的事,真有着脱缰之马般的快感,甚至可以没事偷着乐啦!于是,才有了两年前立下十年内要实现的一个目标。因为,我在少年时曾学过五年绘画,同时也练过书法。甚至下乡时,回城后到工厂,一直到报社的几十年中从来都未离开过毛笔。只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始终难以抽出完整的时间来进行专业般的训练。终于,在单位办了内退后,也辞退了多家单位高薪返聘的邀请,而专心致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说起我要实现早日成为一名少年书法家的梦想,我家的领导二妹子马上给我腾出一间屋子做书房。爱云和如雁姐帮助我买了一张两米多长的大书案,女儿出了近万元给我买了一时半晌也用不完的笔墨纸砚。我觉得要是不刻苦习书的话,可能会对不住很多人,当然还有我们家的领导。所以,这两年我一直在努力,甚至一天也没有间断过。

其实习书之人,大抵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专业人士,例如书法家,这在习书人群中是很少的一部分人,他们有着明确的目标和目的。 

还有一类是业余人士,在习书人群中占大多数。他们习书的目的就是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平添些雅趣,享受习书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

这就犹如体育分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一样,专业运动员平时训练的过程是极其艰苦甚至超过常人的想像,他们享受的不是过程,而是结果。而业余人士的体育锻炼,则是娱乐其身心,不是看结果,而是享受锻炼的过程。我则是业余人士,但却情愿挨着专业人士般的累。因为,我就是我,一个总是被常人看成是活着很累的人。但是,我在追求过程中所得到的快乐却能和懂我的文友们分享。一些朋友的支持,总能增添我前行的力量。所以,我也想将自己在习书过程中汲取的一得之见,回馈给关心我支持我的朋友们。这也是我开设这个栏目的真实想法。

现在我接触了一些即将退休和已退休了的朋友,他们想没事时练练书法。遂问我选什么帖,练什么体好。我告之,到书店去选贴,有让你眼前一亮的贴,你从心里喜爱,那么你就临摹这个贴,就练这种体。

也有老年朋友非要问我练什么体好?我则告之,练狂草。为何?因为狂草字体不宜太小,所以必须悬腕,而且要站着写。这样有助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一老友闻言反驳我说,某某书法家说,狂草在所有字体中最难练,而要练好狂草,必须先要练好楷书。我说,此言不谬。但要看针对谁而言。如果始习书者是少年儿童,我可能也这么说。因为他们来日方长,有的是时间。同时,在练习楷书的过程中,或描红、或双勾,或仿影,通过这些,不仅可以打牢他们日后可以成为书法家的基础,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研磨他们的心性,平和他们的心态,积淀他们的艺术鉴赏力。

和少年儿童相比,老年朋友的最大劣势就是时不我待。如果,也像少年儿童一样去描红,在九宫格里一笔一划写楷书。恐怕一般人很难坚持练下去,因为这个过程,实在是毫无乐趣可言。况且,老年朋友习书也不是为了成为书法家而练的。我认为,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享受习书的乐趣。同时,进一步提高自己对书法艺术的鉴赏力。从这一点来说,和少年儿童相比,中老年习书者则有着自己的最大优势,即“眼高手低”。

说起“眼高手低”这个词,过去都用之贬义。而我则认为眼高手低不是坏事,眼高,说明有阅历,有眼力,有辨别力和鉴赏力。这是练好字的先决条件,而手低并不可怕,只要一个“勤”字,在有了“眼高”的先决条件下,就可以解决手低的问题。

其实,不论要掌握什么技艺,怕就怕“眼不高”,眼不高就是再刻苦,恐怕也是事倍功半。“没有理论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说得就是这个理。

人们常说这样一句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见下图:我觉得这句话,是对中老年朋友更确切的说,是针对“眼高手低者”而言的。

 跟我一起学狂草(一)

这是我在写博间隙中,兴来信手狂草一个条幅。写此“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之目的,是与同道者共勉。

更希望中老年朋友们克服学狂草的畏难心理,唤起学狂草的兴趣。有句话说得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只要抱着我们是习书中的业余人士心理,那就拿起笔来,跟我一起学狂草。

那么学狂草,起步阶段要做哪些准备呢?且看下文。

 


跟我一起学狂草(二)

从古至今,人们惯称书体为“真草隶篆”。其中,对真隶篆三体的定义和划分,概念十分准确而没有疑义。但是,草书却在具体的划分上有些混乱。

例如,唐朝书家崔瑗在《草书势》中对草书有过这样的论述:“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竦企鸟跱,志在飞移。狡兽暴骇,将奔未驰。状似连珠,绝而不离。蓄怒怫郁,放逸生奇。腾蛇赴穴,头没尾垂。纤微要妙,临时从宜。”

张怀瓘在《书议》中也有类似的论述:“无籍因循,情驰神纵,超远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

这两段话如果形象化点解释,就是说草书相当于绘画中的大写意,而狂草相当于泼墨也。

开始,人们将草书简单分为大草和小草。将游走于真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称之为行草。

后来,可能是在习书过程中,感到这种对草书的笼统划分,不利于后学者的学习和掌握,则有人提出以草书构成的书体基础来划分。例如,在隶书基础上形成的草书,则称之为“章草”。章草最主要的特点仍是字字独立,虽省掉了蚕头却保留了雁尾。

我在以前的博文中,曾说过章草的传世代表作有:皇象《急就篇》;索靖《出师颂》和陆机的《平复帖》等。从书法史来看,专攻章草者,从古至今还没有一人获得草圣之殊荣。

在真书(楷书)基础上形成的草书,称之为“今草”。其开拓者是东汉的张芝,是他创造出行笔自然,刚柔相济,疏密相宜的今草。所以,当时人们称他为草圣。只是后来也写今草的张旭,被冠之以草圣。因其风头盖过了张芝的名号,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书史上还有张芝这么一位草圣。

夫草稿之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瑗,始以妙闻。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模楷精法详,特为真正。

这是颜真卿对草书产生和发展的总结和认识,其中“迨乎伯英,尤擅其美”句,指的就是张芝。在没认识怀素之前,他认为张旭的草书是“超绝古今”的。可是见了怀素的草书后,他又说:忽见师作,纵横不群,迅疾骇人,若还旧观。其中“忽见师作”句,“师”是当时人们尊称怀素为师。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他见了怀素的作品“纵横不群,迅疾骇人”,犹如又见到了昔日恩师张旭的风采。所以,此后人们将张旭和怀素并称之草圣。

从上述的文字中,我们阐述了章草和今草及代表人物。在章草中从来没有产生过草圣,而在今草中却产生了两位草圣,即张芝和张旭。

在书史中,一直以来人们对狂草的定义和认识是十分模糊的。许多人将字形写得狂妄和潦草的作品统称为狂草,其实这是不确切的。

按照构成的书体基础来划分,那么在篆书基础上形成的草书,方可称之为“狂草”。而狂草的创始人,就是被后人称之为草圣的“怀素”。 怀素对狂草的定义是:“圆而能转,字字合节,同桑林之舞”。其中“圆而能转”指的就是狂草构成的书体基础是篆书。“字字合节”提出了狂草也要遵循和符合书法自身的法度和规律。现代有些人,创作出一些所谓的狂草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画”出来的。有很多冠之以狂草的作品,细看之下,其实是今草。

张旭和怀素,史称为“颠张醉素”,都享有草圣之名。后人都笼统的称他们的作品为狂草代表作。其实,精确的划分应该称张旭的作品是今草的颠峰:而怀素的作品则是狂草的经典。为什么要如此进行精确的划分呢?如果,你是一个热爱习书之人,同时也想习草书的话,就要了解和掌握章草、今草和狂草的区别。这样在临摹的过程,就能正确把握自己的学习方向。

例如,你对隶书有一定的基础,那么写草书时,可临摹《急就篇》、《出师颂》和《平复帖》往章草的方向发展。

如果,你有楷书的功底,就可在今草方面下些功夫,可以临摹张旭的一些代表作品。

如果,你有篆书的基础,那就在狂草方面下工夫。就可以临摹怀素的《自叙贴》。

如果,你什么书体功底都没有,但也想学草书。哈哈,那就跟我一起学狂草。

初学书法者,可准备两管毛笔:一枝羊毫,一枝兼毫即可。书写时,一定要站立悬腕,可在报纸和废纸上,任意挥洒。或直线或竖线或弧线,一般要坚持二十个课时左右。直到写字时,手不再哆嗦即可。切记:中老年朋友初学书法时,不要同少年郎一样,在九宫格里写。那样的话,可能练一年后,书写时手还哆嗦。如果,按我这种方法去操练,你用十天左右的时间,就相当于少年郎练字一年多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按照我所说得方法,能提高你对习书的兴致,而不至于将兴致夭折于九宫格中。小孩子练字感到枯燥不愿练时,学校有老师,家里有老子的监管。可是,你在家中就老子说了算。兴趣没了,说不练就不练了,谁都拿你没办法。所以,很多中老年朋友练了几天书法,由于还是描红或在九宫格里精心耕耘,大概是勾起了童年练字时的痛苦回忆,以至于再次中断习书之路。

按照我说得办法进行练习后,如果有想学狂草的朋友,则可去书店买一本李斯《嶧山碑》帖。其帖特点:横平竖直、挺匀刚健、端庄严谨、方圆合度,很适合初学者者临摹。另外,还要买一本怀素《自叙贴》,这是学狂草的必临之贴。然后,再买一刀十多元钱的毛边纸,以做临摹之用。临摹时的一些办法,我将在以后的博文中,详细介绍。

为鼓励朋友们学习狂草的热情,献上我近日所创作的一幅自撰联:

跟我一起学狂草(二)

这是我用八尺宣,写得一个横幅,释文:雨後斜陽射歸舟。寓意我们这一代的写博者,在有了丰富的阅历和积淀后,在习书的路上也必定有所收获。

这是一幅下联,如果有能对出上联之人,且经网友们公认对得好。那么,我可以将此上联书写出来,作为友情大放送(原则上只送一幅)。

不知朋友们以为如何?

 

 



跟我一起学狂草(三)

 在上篇博文中,我写了“雨后斜阳射归舟”的下联,并向广大博友们征求上联,并许诺:如果经博友们致认为是佳联的话,本人将书写此条幅,作为友情赠送。

博文发表后,已有博友们唱和;一:风前坠柳迎来客   二:雷前正电划去凤;三:风戏野露迎朝日。

从以上的应对之上联可以看出,几位博友颇有文字功底,对仗也工整。但是,在其寓意和意境上,似乎还有细一步雕琢之处。因为,下联从字面上可以读出,经过风雨后,在晚霞的缝隙中,透出一抹夕阳,照射在收获而归的舟船上。正如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其寓意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无论有着怎样的经历和磨难,只要坚持自己的追求,必然有所收获。

所以,这幅下联看似简单,但是对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我会遵守诺言,直到有博友对出令人满意的上联为止。

下面,还是继续《跟我一起学狂草》。

在上篇博文中,我提到了欲学狂草者,当买《自叙贴》和李斯《峄山碑》作为临摹之用。从我临过多种书体的经验来看,我认为《自叙贴》当属天下第一难临字帖。也许有些人要问:不想学狂草者,也可以临摹《自叙贴》吗?我认为,只要你想学草书,那么就应该先临《自叙贴》。如果,你在临摹此帖后,略有小成,再临其他帖,你就会感到游刃有余。

今天我们主要临摹《自叙贴》的第一行,即“懷素家長沙,幼”这几个字。见下图我所写的范例:

跟我一起学狂草(三)

便于初学者的掌握,我是10元一刀的毛边纸和几元钱一块的“金不换”研墨后所写。虽然感到纸墨确实难尽人意,但是在开始临摹《自叙贴》时,用这样的纸墨还是可以的。哈哈,我是为初学者考虑习书的投入成本。

在这几个字中,除了要加深理解狂草中“使转如环”的特点外,还有一些掌握其它一些要点。

一是在狂草书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人名、地名和词组间的牵带关系。要养成在书写过程中,将其放在一起考虑的习惯。例如:懷素,長沙这两个词组。

二是在这行字中,或者说在一行狂草中,总有一个字,犹如“文眼”一样,是这行字的“魂”。而在这行字中的魂,就是“家”字。见下图:

 跟我一起学狂草(三)

这个“家”字,是我模仿怀素用一笔写出来的。一般来说,在楷书中的这个“家”字,需要用十笔才能写出来。在今草中,王献之用三笔写出来这个字。其他书法家均用三笔以上才写出这个字。因为其它书体在运笔过程中,至少要有按笔、驻笔和顿笔等技法。所以形成书写习惯后,很难将这个“家”字,一笔书写出来。现在也有一些书家认为临摹《自叙贴》后,将来很难写好大字,甚至流行了很多年的说法,就是认为只有练好碑刻才能写好大字。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也是不太科学的。去年,我的女儿在乔迁之前,求我给她写一个“家”字。我就是拿特大提斗,用一笔书写了一个一米见方的“家”字,现在挂在女儿家的客厅里。当然,这个条幅属于单字创作。当时,考虑只写这一个字,略显形式和内容均有些单薄。于是在这个条幅的右上角和左下角增添了几行小字,即:新居旧宅,皆为“家”和万事兴,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其中的“家”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在临摹《自叙贴》的首行字中,要着重对这个“家”字的练习。

我在之前说过,狂草构成的书体基础是篆书。具体来说,是以小篆为主兼有金文和石鼓文的成分。见下图:

 跟我一起学狂草(三)

从这个篆字“家”中,可以看出怀素所书的家字,其中确实有着小篆的构成基础。因此,在临摹《自叙贴》的过程中,也要辅之对《峄山碑》的临摹。

三是这行最后的“幼”字。可能有人要问:怀素所写的幼字,为什么中间少了一笔呢?是不是年代久了,中间可能纤细的一笔被磨掉了。我认为,原帖即是如此。因为狂草中,有的字多一笔或少一笔是正常的。这也是狂草的一个特点。

在下篇博文中,将详解临摹《自叙贴》第二行的要点。敬请关注。

 



跟我一起学狂草(四)

 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详细了解临摹《自叙贴》第二行的要点。见下图:

跟我一起学狂草(四)

这是《自叙贴》和第二行和第三行。我之所以写两行,是感觉在视觉上看起令人更舒服一点。请看这两行的释文: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

我们着重分析第二行中的“佛”字。

这个佛字,由于右边的一竖较长,几乎占据了两个字的距离,这是为什么呢?

还有佛字下面的“经”与“禅”字,也是各自独立,互相之间少了牵丝和关联,这又是为什么?

从《自叙贴》产生到现在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人们约定俗成的认为:因其开篇之故,所以用笔严谨,结字平正。

关东妙认为:此说虽有道理,却不尽然。起码对一个想掌握狂草规律的人来说,没有多少收益。

究其原因,就在于作此评述者,多为书家者流,精极笔法。站在专业的角度,过于专注了技法。或者说是只注重了狂草的形式美,而忽略了狂草的内涵,以及作者自身的情感色彩。

怀素本人是佛家弟子,从这个“佛”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佛”的顶礼膜拜。所以,从佛字拉长的一竖中,我们可以分析出,这不是作者的任意而为,而是从这个字中,体现出对其敬畏之心。所以,下面的“经”和“禅”两字,也反映出作者内心对其的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我们对《自叙贴》第二行,可以总结出以下要点:

一是形式要为内容服务,狂草也不例外。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往往把“狂草”当成了单纯个人情感宣泄的工具,其结果不是满纸云烟,而是满纸涂鸦,最后成了“孤芳自赏”。

二是“狂草当以简净为上”。狂草中牵丝的运用,也要服从于内容表达的需要。

三是对句子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字,要赋予自己的感情色彩。

四是句中的“佛”与“禅”字,可以创作成单字条幅,所以要多加练习,掌握其精妙。

在下篇博文中,将详解《自叙贴》第三行,敬请关注。




 跟我一起学狂草(五)


    从书法史上来看,如果从实用性和欣赏性角度分析,可以看出在秦朝李斯之前,例如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及至小篆等,均具有实用性特点。到了书圣王羲之时,书法不仅有实用性,而且有了观赏性。到了草圣张旭、怀素的横穿出世,虽然也是书体之一的狂草却完全没有了实用性,而只具有观赏性了。但是,由于时代和科技手段的局限,不像现在有影像资料供人们研究欣赏。所以,人们只看到了狂草形成巅峰和经典的结果。却无法直观这些经典之作的基础是如何构成的。

所以,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如何探讨和掌握狂草的基本规律?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和科学的研究课题。

同是草圣的张旭和怀素,他们在书法史占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但是,要走进他们,要学习和领略他们的书法技艺,就要研究他们的草书构成的书体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区别出他们书法技艺的不同特点,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途径。在之前博文中,我曾介绍过张旭的草书构成基础是楷书。因此,准确的说张旭草书是今草。而怀素草书的构成基础是篆书,所以怀素的《自叙贴》是狂草的经典之作。

也正是如此,我所设的《跟我一起学狂草》,其实就是探讨如何临摹和赏析《自叙贴》。

在上篇博文中,主要讲解了《自叙贴》中第二行字的临摹要点。今天主要讲解第三行,见下图:跟我一起学狂草(五)


    第三行释文:暇,颇好笔翰。

在临贴后可将写好的字,挂起来看。再和原贴比照,当能发现不足时,说明眼力在提高,如果不足之处越来越少,说明技艺在不断提高。

在第三句这五个字,我们可以看到“颇好”两个字之间的连接。这种一眼就能看出的连接也称作粗牵丝手法,在草书中称为“粘连”。 还有“笔翰”两个字之间的连接。这种连接用的是细线条,所以称为“细连”。

第三行临摹要点:跟我一起学狂草(五)

 一是在运用粘连手法即粗牵丝时,要注意线条的弹性和力度。见上图“颇好”两字的连接。

二是在运用细连手法即细牵丝时,要注意不要缠绕过多,避免画面有凌乱之感。

三是在运用连接手法时,要根据文字需要表达的情意,来合理的安排粗牵丝和细牵丝的运用。

还有一点在此说明,第三行和第二行的呼应关系。这是涉及到狂草中的“章法”问题。在以后的博文中,我将逐步讲解狂草中的章法。章法是狂草中最复杂也最难掌握的一门知识。如果把书法中的笔法比作小学生的造句,那么,狂草中的章法就犹如写文章中的谋篇布局了。

此处略述一下,即第三行中的每个字都和第二行有着映衬和对应的关系。例如:第一个“暇”字对应第二行的“而事”两字。“颇好”两字则穿插在“佛”的上下空白处,彼此揖让,尽显章法之妙。

正是这种行与行之间的呼应,造成一种跳跃般的节奏,给人们视觉带来强烈的冲击和狂草独有的美感和享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