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形信托调查:禁止作用不显著 部分券商还在做A股降杠杆的另一只监管政策靴子已然落地。 近期,市场上流传的一份来自证监会的文件表示:“禁止证券公司通过代销伞形信托、P2P平台、自主开发相关融资融券服务系统等形式,为客户与他人、客户与客户之间的融资融券活动提供任何便利和服务。”多家信托公司的相关业务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证实,确有这样一份文件。 伞形信托作为撬动此轮牛市的重要杠杆之一,其劣后级客户多由券商提供,而前述文件的相关规定是否会将这一“杠杆”拦腰截断?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从目前情况看,券商对此文件的理解、执行程度并不相同,有券商公司全面叫停了伞形信托新增业务,但也有券商还在做已成立伞形信托下新增子信托业务,所以禁止作用并不显著。实际上,在伞形信托业务中,已经形成了一条包括劣后级投资者、券商、信托、银行在内的利益链条,彼此互有所需,互有所求。据相关信托业务人士透露,在经过年前爆发式的增长后,近期伞形信托增速出现下滑,但绝对数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不过,一些研究机构认为,监管层一系列降杠杆措施,将导致增量资金入市逻辑在短期内被打破,2015年杠杆增速将有显著下降,A股或重回存量资金博弈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