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点评-21

 老樟xy67896789 2015-02-16
名家点评
  来源:中国艺术报

  名家:王家新 中国书协副主席、北京书协副主席

               孟繁禧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

                     颜振卿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理事

  作者:杨红 刘相阳 段彪
深入经典力避时风
  来源:中国艺术报

  颜振卿点评段彪楷书斗方:作者书魏文帝杂诗这篇作品不拘成法,洋洋洒洒,一任心性,挥情漫书,章法如天女散花,摇曳多姿,轻灵洒逸,活趣横生。足见作者于行书用功颇深,并有新的创意。

  不足之处:逸笔草草,整体气韵欠通畅,字法错简失度如“纵” 、“乡” 、“恩”等字。受时风、拟今人的痕迹太重。建议:调整书路,存古避今。师法经典,取古之大家一帖一源日久临习必有获益。依你心性深入“钟王” ,力追颜柳及陆机章草《平复帖》似能殊途同归。不尽确切,仅供参考。


 

把握字形 丰富用笔
  来源:中国艺术报

  王家新点评杨红行草书横幅:此作品笔力遒劲,有黄山谷笔意,布局合理,通篇笔画顺畅。不足之处在于: 1、字形把握欠缺:如“千山鸟飞绝”之“千”字,草法不准,易误为“可”字;“寒江雪”之“江”字,好似“河” ;“钓”字交代不清楚。2、用笔变化不丰富:整篇用枯笔过多,浓淡不明显,没有突出的块面,过于平均。3、作行草书字形大小缺乏变化,如算子罗列。4、用笔欠精到,笔画有些粗糙。


 
务求其精 追本溯源
  来源:中国艺术报

  孟繁禧点评相阳楷书横幅:这幅作品比较朴拙、潇洒,无论章法及字形结构都力求高古、空灵。应当引起注意的是用墨(墨色)过于单调,缺少浓淡、虚实之间的变化,笔画显得干涩而无生气。纵观传世之佳作,朴拙亦不失端庄,高古亦不失俊美。这就需要有一个相对严谨的治学态度,习字临帖时,务求其精,追本溯源,无论笔法、结字一定要深解其意,再加上一定量的积累,方可达到得心应手,相对完美。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