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历故事系列【41】——压岁钱

 默灵馆 2015-02-16
今年过年玩什么?要玩就玩抢红包!out的我紧跟不了时髦,但红包还是要发的。首先要给父母的压岁钱,这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压岁钱。岁,即是年岁也就是岁数。给老人压岁,意在期盼长辈健康长寿。再是给晚辈发红包。晚辈中的第二代(侄子、外甥辈)的,还有几个在上学,派发红包的重担还没卸下,给第三代压岁钱的任务又尾随压过来了。
 
给小孩压岁钱,传说在古时候,有一个叫“祟”的妖怪,全身漆黑,唯独双手雪白。它每年都在除夕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据说,被它摸过的小孩就会发烧说糊话,退烧后也就会变成疯疯癫癫的傻帽了。大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因此整夜点灯守着,这就叫“守祟”。因祟与岁同音,也叫守岁。后来有一大户人家,夫妻生了一串女儿,老来得一宝贝儿子。他们夫妻为防止“祟”来摸儿子的头就一直用铜钱逗孩子玩。他们将用红纸包好的10枚铜钱,交给孩子拆,然后拆了又包,如此反复,等睡着后,就把红包放在枕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身的“祟”伸出白手正要摸孩子的头时,突然枕边闪出一道金光,“祟”被耀得尖叫着逃跑了。这件事传开后,大家就纷纷效仿,在除夕夜给孩子们红包,“祟”就不敢再来了。因而人们把这种红包钱叫“压祟钱”,久而久之,就被称为“压岁钱”了。以前给孩子的压岁钱都不多。如今的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少则也有几百、几千,多则十几万、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

看看现在的孩子,想想过去的自己,真是没得比啊!或许这就是时代在进步吧?在我的记忆里,我这一生只得到过一次压岁钱。平生唯一这次给我压岁钱的不是家人,也不是亲戚,而是我爷爷的朋友程志祥阿公。他原是板桥乡凰藤村人,我不清楚是什么年代逃荒或逃难到我们村的大塘源山坞里搭山棚住下开荒种地,后来搬到村庄租别人的一间破屋住了下来。几十年了,他一家人还是说一口老家婺源话。自我记事起,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来我家聊天,哪怕是下大雪,他也不会落下。他在我家最困难的1970年除夕夜,给我们几个兄弟姐妹特地派发了两毛的红包。别小看这两毛,相当于现在一百元呢。当时一个正劳动力在生产队辛苦劳作一天也只有四毛多点钱。我们生产队还算分红比较高的,一个标准工(10分)也是分四毛左右。现在工地上做小工一天也有一百来元。虽然,我记不清这两毛钱买了什么;但是,我脑海里依然很清晰记得他给我们派发红包时满是皱纹的笑脸。

   默灵写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