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发挥薯蓣丸+十枣汤+防己黄芪汤+鳖甲煎丸+甘草干姜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吴茱萸汤+越婢加术汤+麻黄加术汤+麻黄细辛附子汤

 连元康lian 2015-02-17

经方发挥 赵明锐编著

薯蓣丸

发表者:赵东奇 1803人已访问

薯蓣丸《金匮要略》治疗脏腑明阳俱虚而受外邪侵袭,辗转反复,缠绵不愈的诸虚劳损疾患。
 
本方组成:薯蓣30份,当归、桂枝、神曲、生地、豆黄卷各10份,甘草28份,人参7份,川芎、白芍、白术、麦门冬、杏仁各6份,柴胡、桔梗、茯苓各5份,阿胶7份,干姜3份,白敛2份,防风6份,大枣百枚为膏,共21味,炼蜜和丸,每丸重10克,早晚各一丸,黄酒送下,一百丸为一疗程。
方中以薯蓣为主药,善能调理脾胃,并益肺气,《药性论》一说:“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痛,镇心神,补心气不足,患人体虚羸加而用之。”又《本经》说:薯蓣:“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血肉,久服耳目聪明。”桂枝、柴胡、防风和营卫,散外邪,人参、白术、茯苓、干姜、大枣助阳而补中益气,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麦冬、阿胶滋阴养血;杏仁、桔梗、白敛理气开郁,豆卷、神曲除湿运痰。此方以阴阳兼补,既可以补正,又可以法邪,补阳而不燥,补阴而不腻,补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诚为比较理想的强壮剂。
 
人体因内伤外感,挫伤正气,可虚而易罹外邪,复因外邪更伤正气,互为因果,辗转不愈。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极虚之处,正是容邪之处”。如果气血充沛,阴阳平衡,外邪无可乘之隙,即“正气内守,邪安从来”。如日久气血亏耗,阴阳俱伤,脏腑经络皆为虚损,则生诸虚劳不足之证。脾为后天之本,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其营养莫不来源于脾。如果脾胃的功能长期乖违,营养不能充分摄取,势必造成诸脏之虚损。或津液不能输布而化为痰涎,壅塞中焦,阻碍气机升降,诸虚百损,由是而生。
 
本方治疗原则,侧重调理脾胃。脾胃健运,可以旺盛气血,营养五脏六腑。正气充沛,抗病力强,外邪不易侵袭。所以本方用于临床治疗各种久治不愈的虚损疾患,有一定的作用。诸如:表虚不固,易着外邪和长期因虚劳不足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不安、失眠、精神恍惚、神不守舍等证候,服此方一至二个疗程,均有不同程度的效验。
 
典型病例:
 
冯XX,女,36岁,教师。患心悸、失眠、头晕、目眩数年,耳鸣,潮热盗汗,心神恍惚,多悲善感,智慧记忆锐减,食少纳呆,食不知味,食稍有不适即肠鸣腹泻,有时大便燥结,精神倦怠,月经衍期,白带绵绵,且易外感,每感冒后即缠绵难愈。已经不能再坚持工作,病休在家。数年来治疗从未曾间断,经几处医院皆诊断为神经官能症。1963年春天,患者病势日见增重,当时面色(白光)白、少华,消瘦憔悴,脉缓而无力,舌淡、质胖,舌光无苔。综合以上的脉证,颇符合诸虚百损之虚劳证,投以薯蓣丸,治疗三个月之久,共服200丸,诸证如失,健康完全恢复,以后一直很好地工作着。
 
例二:
 
李XX,女,40岁。生产后曾连续数次感冒,以后即患头痛,经本单位医生治愈。从此即不断头晕、目眩,发作时天旋地转,不能起床,烦闷,恶心,欲吐不得,耳鸣,耳聋,不思饮食。西医按美尼尔氏病治疗,中医以痰厥头晕治疗,皆无效验。数年以来病休在家,全身困倦无力,多眠嗜睡,若无人呼唤,一直昏睡两天两夜都不醒,吐痰特别多,智慧、记忆明显衰退。有时心神恍惚,语无伦次,间或发生啼笑不常。治以薯蓣丸,服两个月后,诸证减去十分之七、八。宗前方再服两个月痊愈。
 
结语
 
薯蓣丸一方,近人很少用以治疗虚损诸不足之证,大概是因方中滋补之药颇少,因而没有被人重视起来。但细析此方的药物组成,结合临床观察,对于诸虚百损之证,效果明显。与其它单纯滋补药品相比较,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如冯案和李案均是数年之疾患,滋补昂贵药品服过无数,但是对病状改善不大,服本方仅数月,诸证全失。本方之妙处,在于寓祛邪于补正中,使邪不干正,正气易于恢复。其次是药物平和价廉,药源丰富,适合于广大群众服用。



经方发挥 赵明锐编著

十枣汤

发表者:赵东奇 709人已访问

十枣汤出自《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方中主要药品是大戟、芫花、甘遂。三者皆有强烈的逐水作用,合用起来其性尤猛,故本方为竣烈的逐水之剂。其中加入大枣,健脾和中以缓和诸药之烈性,使邪去而正不伤。不过仅大枣一味,在此方中起不了太多的固正作用,只能是相对而言。仲景用本方治疗饮邪停于胸胁,阻碍气机的升降,而出现的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晕等证。
 
另外本方治疗顽固性的严重水肿、胸水,腹水等证有明显的效果,但必须在正盛邪实的情况下方可使用。凡峻烈的逐水之剂,在服用的过程中,大都有挫伤正气的弊害,尤其是脾肾之气最容易因之而损耗,所以用本方逐水需十分慎重。如病久体虚。气血亏损者,虽然水邪顽固而严重,也不可漫投此方,否则有损无益。即使体质健强,正盛邪实者,用本方逐水,也属“急则治其标”之法,只可借助于一时,不可多用、久用,以免伤正。在治疗过程中,一旦水邪消退,即可改用补正祛邪之品,缓缓收功。
 
但此方必竟逐水力量强,有它的独到之处,在临床上也要正确对待。有的医生畏之如虎,一生不敢使用,这也未免有些因噎废食。笔者数十年来,多用于顽固性水肿,获益颇多,从未偾事。总之需要辨证准确,慎重对待,方可无误。
 
本方用法,用量,原方是以诸药末,纳入大枣汤中煎服,强人每服一钱,体质弱者每服半钱,每日一次。根据笔者的经验服药末逐水力量强,但副作用大。故将三药用大枣汤煎煮去渣温服。用量:大戟,芫花,甘遂各5克,水煎二次,合在一起,分十次服,每一至二小时服一次。服药后的副作用,大部分患者皆有轻微的恶心、腹痛甚至于呕吐反应。至于利水的作用,皆是泻下逐水,很少有利尿作用。
 
一,水肿(急性肾炎)
 
水肿在初期正盛邪实,在治疗方面当以祛邪为主,不可延误时日,迁延为慢性疾病。笔者曾用本方治疗急性肾炎多例,皆获得满意疗效。虽然如此,究竟这种疗法属于从权之法,不可为训,中药治疗急性肾炎别有其它良法,在此只不过说明此方治疗作用而已。
 
典型病例:
 
任XX,男,52岁,患者发寒热二日后,接着全身浮肿,小便不利,在农村服中、西药治疗数日。肿势日渐增重,全身呈重度浮肿,经医院确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要求服中药治疗。遂给十枣汤。
 
大戟、芫花、甘遂各5克,大枣十个,煮汤煎药,每剂分十次服。服二剂后,水肿日渐消退,到服药后第四日,水肿全消,以后化验尿常规完全正常。随访半年来未见复发。共花药费二角二分钱。
 
二、水臌(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发展到顽固性严重时,己经是体质衰弱,气血亏损的邪实正虚阶段。一般治疗法则,当以培补脾肾,扶正祛邪为主。使脾肾之气化健旺,水邪赖以排出体外,缓缓收功。当是之时,不应再以逐水剂攻克,以免邪未去而正已伤。但是腹水顽固,患者痛苦万状,用扶正祛邪之法,不可能旦夕取效。而且因水邪至盛,阻滞经气运行,短时间不能解决这一向题,也可能引起诸证丛生。故用本方以治其标,一俟收效,即停服,改用培补之品。
 
典型病例:
 
韩XX,男,58岁。以肝硬化腹水收入住院,用利尿药品(如“速尿”等)方可排出小便,但量不多,一日排出量大约300毫升,如停止一日不用“速尿”小便几乎点滴不通。患者腹大如釜,只能坐立,不能睡卧,日夜憋胀难忍,痛苦万状。诊其脉,弦大而数,为邪实之象,舌质紫红,两侧呈绛蓝色,为瘀滞之象,舌苔厚腻。结合脉证,虽是正虚邪实,但未到阴阳过于虚衰阶段,尚可一攻,投以十枣汤二剂,每日一剂,服后有恶心,腹痛,并有少许呕吐之反应,缓下水液多次,腹部自觉松软。虽经多次泻下,但看来精神尚好,间服培补肺肾之品二剂后,又给予十枣汤二剂,服后泻下如前,但未呕吐,只有少许恶心,而腹胀顿消,松软平坦,于是继进以补脾肾为主,消导之品为辅,短时间内未发生腹水,一般情况良好,出院调养。
 
结语
 
肝硬化腹水者,多有食道静脉曲张,往往有薄弱之处破裂,引起大量出血,导致死亡,故本方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因服用本方后,最易引起呕吐,应注意努破食道血管,而引起吐血不止。在服药时应少服慢服,尽量避免引起呕吐


防己黄芪汤

发表者:赵东奇 2014人已访问

防己黄芪汤以黄芪、防己、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六味药组成。仲景《金匮要略》用来治疗湿邪在表,而表虚所现的“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风湿在表,理当发汗而解,然而未用汗法而汗自出恶风者,是为邪未解而表已虚,若复发汗则会使卫阳更虚,湿邪更为难除。故仲景本方,用黄芪固表,防已泄湿,二者合用化气行水,白术、甘草健脾渗湿,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合之共奏健脾,补气、利水、消肿之功,使湿去卫复表固。
 
此方运用于临床,经加减化裁,可以治疗一些湿邪内停,伴有气虚的病证,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证的水肿,妇人带下,风湿疼痛等偏于气虚者。
 
一、水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属于肾脏的慢性病变者,病程迁延,病情复杂,常反复发作。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分为气虚型和阳虚型。气虚者补气,阳虚者助阳。因本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的作用,故用来治疗气虚型者,效果良好。
 
气虚水肿,主要见证为浮肿明显、面色(白光)白、身重汗出恶风、体倦乏力、纳呆、舌淡、苔白等证。
 
典型病例:
 
王XX,男,32岁。患慢性肾炎三年,浮肿,尿少,时好时坏,易外感,每因外感而病情加重,曾累用利尿消肿之剂,效果总是不好。
现证:颜面周身浮肿,面色(白光)白,精神欠佳,纳呆,自汗,恶风,舌淡,苔白,脉浮而弱,尿蛋自(++),如此脉证为气虚之候,治当补气健脾,兼利水消肿。
 
方以防己黄芪汤加党参、苡仁、茯苓等药,共服30余剂,浮肿消退,精神好转,食饮欲增加,尿蛋白(±)。继以本方配制丸药一剂,服用一月,诸证悉愈。
 
二、带下
 
妇女带下虽有寒热、盛实之分,但多以湿邪为患,运用本方加减治疗效果良好。
 
(一)湿热带下
 
湿热带下是为水湿内停,久而化热,湿与热合,壅结于里。证见带下稠粘,黄白相兼,有腥臭味,尿赤,苔黄腻,脉数。有时伴有下肢浮肿。治疗可以选用防已黄芪汤加知母、茯苓、白术等药,清热燥湿,滋阴。
 
典型病例:
 
李xx,女,28岁,患带下三月之久,量多而腥臭,发黄色,伴有口干欲饮,纳呆、小便短赤,大便干,腰困,阴部搔痒。曾服前医收涩之中药数剂,效果不佳。经投以防己黄芪汤加茯苓、白术、知母,黄柏,苡仁等药,清热利湿、滋阴,共服八剂痊愈。
 
(二)寒湿带下
 
平素体质虚弱,尤其是阳虚不能化湿,致湿邪内停。证见带下清稀不臭,状如蛋清,下肢浮肿,自汗,恶风,手足不温,脉迟无力等。治以防己黄芪汤加桂枝、茯苓、白术补气通阳利湿扶正。
 
典型病例:
 
田XX,女,45岁。患带下三年之久,时多时少,曾经多方医治未见显效。
 
现证:精神倦怠,面色(白光)白,自汗恶风,纳呆,便稀,带下清稀不臭,腰部困痛,四肢浮肿,天阴或下雨天全身不适。投以防己黄芪汤加桂枝、苡仁、茯苓,白术、陈皮、党参等治疗,前后共服20余剂,诸证好转,精神食欲大增,仅有少量白带。以调补脾胃之剂,继服数剂,以资巩固疗效。
 
三、湿痹
 
由于平素体质虚弱,加之久卧湿地或冒雨涉水,湿邪内浸,郁于肌腠,阻滞经络气血的运行,则现肌体疼痛,怕冷恶风,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腻。治以防己黄芪汤渗湿固表,效果良好。
 
典型病例:
 
田xx,男,50岁.患两下肢疼痛半年之久,每逢天阴下雨,则加重,自觉肢体沉重麻木,小腿浮肿,甚则不能行走,小便短,舌淡,苔白腻,脉虚大而数。曾多方医治,或给祛风剂,或给予活血剂,或给予补虚剂,皆无效验。后又改服西药强的松治疗数周,也未见显效。经投以防己黄芪汤加茯苓,苡仁、桂枝、服四剂病减大半,浮肿减轻,小便增多,仅劳累时肢体轻微疼痛,又服四剂痊愈。
 
结语
 
1、防己黄芪扬加减,治疗妇女的白带病效果良好,不论湿热,或者是寒湿,皆能治之。偏于热者加清利湿热之品、偏于寒者加温阳祛寒之品。但必须是有下肢浮肿兼证者方为适应证,如果不出现这一证候,其病因未必是由湿邪内停为患,不属本方治疗范围。
 
2、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浮肿,范围较广,不论由心脏或肾脏疾患所引起的浮肿,凡是属气虚类型的,在本方的基础上适当加减,用之大多有效。
 
3、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痹有别于麻黄加术汤,前者风湿阻滞经络兼有气虚为主,证以恶风、怕冷、自汗、身倦为特征,后者则以“身烦疼”和有表证为特征,此则补气以利湿,彼则发表并温化水湿。




经方发挥 赵明锐编著

鳖甲煎丸

发表者:赵东奇 1524人已访问

鳖甲煎丸是《金匮要略》治疗疟母的方剂。疟母之病即因患疟疾,失治误治,经久不愈,结成痞块,居于左胁之下。即是由疟疾造成的脾脏肿大,并因之而引起一系列的证状。鳖甲煎丸久服治疗此病.对脾脏肿大,以及由此并发的各种证状,有一定的效验。
 
典型病例:
 
郭XX,女,52岁。脾肿大四至五年,五年前曾患定期发寒热,经县医院诊断为疟疾,运用各种抗疟疗法治疗证状缓解,而遗留经常发低热。半年后,经医生检查,发现脾脏肿大2至3厘米,给予各种对证疗法,效果不佳,脾脏继续肿大。近一年来逐渐消瘦,贫血,不规则发热,腹胀如釜,胀痛绵绵,午后更甚。食饮不振,消化迟滞,胸满气促,脾大至肋下10厘米,肝未触及,下肢浮肿,脉数而弱,舌胖有齿印。据此脉证,属《金匮》所载之疟母,试以鳖甲煎丸治之。
 
鳖甲120克,黄芩30克,柴胡60克,鼠妇(即地虱)30克,干姜30克,大黄30克,芍药45克,桂枝30克,葶苈15克,厚朴30克,丹皮45克,瞿麦15克,凌霄花30克,半夏15克,人参15克,蟅虫60克,阿胶30克,蜂房(炙)45克,芒硝90克,蜣螂60克,桃仁15克,射干20克,以上诸药,蜜制为丸,每丸重10克,日服二丸。
 
服完一料后,各种证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下肢浮肿消失。此后又服一剂,诸证悉平,脾脏继续缩小,至肋下有6厘米,各种自觉证状均消失,故不足为患。遂停药,自己调养。
 
结语
 
鳖甲煎丸治疗疟母病是在和西医合作配合下确诊后进行的。本例患者排除了肝硬化、肝粥样化,和结核性、霉毒性、斑替氏症,以及黑热病等脾肿大。据《希氏内科》里讲到:“在慢性疟疾中脾可以变的很大,就如在霉毒性和结核性脾变大同。”目前西医内科尚无特殊的药物疗法,同时因变大之脾广泛粘连,也很难用外科手术切除。疟母病变大之脾,也如黑热病的巨脾,能起到消灭红血球的作用,因之患者面色苍白、憔悴,但无黑热病患者的黑色素沉积面孔,也无毛发稀薄之状。另一种疟母病变大之脾,呈显著的纤维性增生,并在特殊情况下还有铁和钙的沉着,这种叫做结节性脾肿大。



经方发挥 赵明锐编著

甘草干姜汤

发表者:赵东奇 1527人已访问

甘草干姜汤在《伤寒论》中用以治疗伤寒因误治伤阳,引起四肢厥逆,烦躁、吐逆等证,《金匮要略》则以此方治疗虚寒型的肺痿病。
 
本方以炙甘草、干姜二味药组成。炙甘草能补中益气,干姜辛热温阳,主温肺胃之阳,辛甘合用为助阳之剂。因而可以治疗肺、胃虚寒造成的一部分疾患。如:误汗下以后,表里俱虚,可以用本方以复阳;脾胃阳虚引起的胃痛以及吐逆疾患;肺痿属于虚寒者。并可治呕吐自利、吐涎沫、遗尿等证。凡属于肺胃之气虚寒者,用此方治疗均有一定的效果。
 
诸前辈对此方的应用颇为广泛。
 
吴遵程曰:“甘草干姜汤,即四逆汤去附子也……其夹食,夹饮,面赤,足冷,发热,喘咳,腹痛,便滑,内外之邪相合,难以发散,或寒饮伤胃,宜合用理中,不便予参术者,皆可服之,真胃虚挟寒之圣剂也。”
 
《外台》:“治吐逆,水谷不下者,干姜甘草汤。”(即本方也——作者)
 
伤寒绪论》曰:“伤寒,若心下结痛,无热证,不渴、不烦者,此寒实结胸也,甘草干姜汤……”
 
除以上论说外,并可治下列之病证。
 
一、吐涎抹
 
吐涎沫之证,多因中焦阳虚与肺冷而致,阳盛则失去温沫之权,肺冷则气虚不能温布津液,因而津液聚积化为涎沫,故多吐唾液或吐涎沫,以甘草干姜汤温复胃中之阳,温肺复气,使阳复而气温,津液得四布,则吐涎沫自愈。
 
典型病例:
 
李XX,女,65岁。患者形体肥胖,平素即不喜饮水,面部及下肢间有水肿,食稍有不适时即肠鸣腹泻,由此脾胃阳虚可知。一个多月以来,无明显诱因忽唾液特多,唾出量一日一夜约一碗多,脉象沉迟。舌淡而胖,并有齿印。曾给服吴茱萸汤及五苓散数剂,病情不但不减,还续有增加。后宗《伤寒论》之意,诊为肺胃虚寒,津液不能温布,故频频吐出。遂改用甘草干姜汤治之。
 
炙甘草15克,干姜15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五剂痊愈。
 
按:本例吐涎沫患者,是因中焦阳虚与肺冷而成,尤其是以肺冷为最,肺阳不足不能温布津液所致。在治疗方面,应以温肺助阳为主,前服五苓散、吴茱萸汤都是治胃寒,逐水饮之药。用以治疗此病,似是而非,故服之无效。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也。后改用甘草干姜汤应手取效。故在临床上如辨证不确,虽为小疾,也难于中窍。
 
二、小便失禁
 
甘草干姜汤,可治由虚寒引起的小便失禁。这一类型的小便失禁,是因上虚不能制下,下元虚寒,以致肾与膀胱气虚阳微,失其制约小便的功能,因而小便失禁,尿频,并兼不喜饮水或手足不温等证。
 
病例一:
 
任xx,男,60岁。偶尔小便淋漓失禁,自己认为这是一般老年人的普通现象,未引起重视。年复一年,竟然发展到小便完全不能自己控制,随时溺出,痛苦万状。以炙甘草15克,干姜15克,水煎服,日服一剂。服30剂以后小便基本能自己控制,后将此方改为散剂,日服9克,以巩固之。
 
病例二:
 
乔xx,女,19岁,徒工。自幼有尿床的习惯,一直到现在,仍然是每晚尿床,不论冬夏,几乎夜夜如此。近几年来四出求医,间或有短期疗效,但不能巩固。年岁大了有此病患,颇为所苦。患者当时,面色不华,不喜饮水,手足不温,脉沉。诊为肺虚不能制下,下元虚寒所致。
 
炙甘草15克,干姜15克,白果10克,益智仁10克,水煎服,日服一剂。服到十剂时感到有明显效果,已经不是每晚尿床了,而是隔二、三日一次。照此方共服40余剂,又以此方配制蜜丸,继服半年多痊愈。
 
按:本例之小便失禁与猪苓汤之小便失禁有根本上的区别,此为上焦虚寒不能制下,致肾与膀胱气虚阳微,不能制约小便。猪苓汤为热伤津液,膀胱气燥引起的小便失禁。又与单纯肾气虚寒不能制约小便有别。所以在治疗方面,此类型的小便失禁是以甘草干姜汤侧重温补中、上二焦,方能获得效果。



薏苡附子败酱散

发表者:赵东奇 3397人已访问

薏苡附子败酱散,是以薏苡仁、附子、败酱草组成。方中薏苡除湿排脓,《中国药植图鉴》说:“治肺水肿、湿性胸膜炎、排尿障碍、慢性胃肠病、慢性溃疡。”附子温阳散结。败酱草解热毒排脓,消肿止痛,鲜者效果更好。《纲目》:“败酱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即古方妇人科皆用之。”《本草正义》:败酱“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瘀排脓”。《中药大辞典》:败酱“清热解毒,排脓破瘀”,治“产后瘀滞腹痛,痈肿疥癣”。《日华子本草》:败酱治“疮痍疥癣丹毒”。仲景用本方治疗肠痈,以及由营血郁滞于里,使皮肤缺乏血液的滋养,而形成的“肌肤甲错”等证候。临床上用本方治疗阑尾炎脓已成的病证,效果之明显,自不待说,并可治疗慢性阑尾炎,日久阳虚,脉迟,手足厥冷,缠绵不愈的属虚寒型者,效果也颇显著。另外,不论男女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右少腹部疼痛,用本方也有一定的效验。还可治疗鹅掌风。
 
《用方经验》本方条曰:“兼治遍身有疮疖如癞风,肌肤不仁,不知痛痒者。”
 
一、肠痈(阑尾炎)
 
本病是由于暴食暴饮、寒暑不节、饱食后负重疾走等原因,致湿热瘀血壅滞于肠间而成痈肿。证见右少腹疼痛、压痛、或按之肿硬、恶心呕吐、发热寒战等。本方适用于肠痈脓已成以及病久阳虚正不胜邪者。
 
典型病例:
 
胡xx,女,60岁。患慢性阑尾炎五、六年,右少腹疼痛,每遇饮食不当,或受寒、劳累即加重,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经运用西药青、链霉素等消炎治疗,效果不佳。又建议手术治疗,因患者考虑年老体衰,而要求服中药治疗。
 
初诊时呈慢性病容,精神欠佳,形体瘦弱,恶寒喜热,手足厥冷,右少腹阑尾点压痛明显,舌淡,苔白,脉沉弱。患者平素阳虚寒甚,患阑尾炎后,数年来更久服寒凉之药,使阳愈衰而寒愈甚,致成沉疴痼疾,困于阴寒,治宜温化为主。
 
熟附子15克,薏苡仁30克,鲜败酱全草15根,水煎服,共服六剂,腹痛消失,随访二年.概未复发。
 
二、鹅掌风和肌肤甲错
 
(一)鹅掌风
 
鹅掌风见《外科正宗》多因风湿凝聚,气血失养所致。或由接触传染而得,初起掌心及手指皮下,生小水泡搔痒,继而泡破,迭起白皮,脱屑,日久皮肤粗糙变厚,甚则皲裂疼痛,入冬加重,自掌心可延及遍手,进一步发展可以引起指甲变厚,色灰黑而脆,病程缠绵,即手癣。亦包括手部慢性湿疹、掌蹠角化症等。用本方治疗效果良好。
 
典型病例:
 
朱XX,男,56岁,肥皂工人。每年秋冬季患鹅掌风,起初手心发痒,皮肤变粗,继而流黄水,手掌皮肤逐渐变厚,呈鱼鳞状,奇痒难忍,到来年春天即自愈。给予薏苡附子败酱汤治疗,于未发作前两个月开始服用,连服30余剂,当年即未发,其后观察二年未曾复发。
 
(二)肌肤甲错
 
典型病例:
 
翟XX,女,19岁。于八、九岁以来即出现四肢及肩背部皮肤甲错,甲错部分呈盘状型,痒甚。每到夏天即基本上消失,逢冬即又发作,数年来一直如此。1973年求治,细审其证状,患处皮肤异常粗糙,如鱼鳞形状,但与皮癣有明显分别,其他全身皮肤虽不似患处粗糙,但也是干燥、枯涩不润。考虑似仲景所启示的内有瘀血,外失濡养所致的肌肤甲错,遂投以薏苡附子败酱汤。
 
处方:薏苡仁60克,熟附子9克,败酱草30克
 
连服20余剂后,不仅患处的皮肤改善,搔痒消失,就连全身皮肤也改变了原来的那种枯涩不润的状态,三年来未发作。到第四年诸证复发如前,又投以上方加减20余剂,痊愈。以后观察数年未见复发。
 
三、右少腹痛
 
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右少腹痛,以阑尾区压痛明显为用药依据,不论是否肠痈或其他疾患,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皆有效验。另外,本方还可以治疗肚脐流水。
 
病例一:
 
田XX,女,43岁。因呕吐腹泻后,遗留右少腹痛半年之久,每因劳累、饱食或经前而加重。曾经妇科检查怀疑附件炎,外科考虑阑尾炎,运用中西药断续治疗数月未效。给予薏苡附子败酱汤治疗,服药二剂以后疼痛即减轻,又服四剂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病例二:
 
张XX,女,39岁。患右少腹痛一年多,拒按,疼痛呈延续性,虽有暂止时,也不是绝对不疼,仍有隐微的痛觉。月经一年多以来一直不正常,每次来时延绵三个月左右,量甚少,点滴淋漓。其间即使停止,最多停十数日又开始出血,仍延续数月不止。经数处医院诊断,皆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用一般对证治疗无效。一年多以来缠绵不愈。
 
患者虽以右少腹痛为主证,但阴道淋漓不断出血一年之久,属中医的崩漏证。右少腹痛和崩漏的发生几乎是同一时期,而且痛而拒按,并伴有头晕、耳鸣、心悸、纳呆、手足厥冷、倦怠乏力等阴阳俱虚之证。其病因病机显然是寒凝血瘀于冲任而致少腹痛,血液受阻不得循经入络,滥于脉外,而发生崩漏。遂以薏苡附子败酱汤(薏苡仁60克、附子12克、败酱30克)温阳散结,除湿消肿祛瘀止痛,又加以活血化瘀的丹皮来治疗,服药后下瘀血紫块甚多,腹痛崩漏一并迅速治愈。
 
结语
 
1、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各种病证,如在有条件的季节和地区用鲜败酱草效果更好,汤剂每剂用量约20株,根茎最好保持完整。
 
2、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右少腹痛范围较广,除治疗阑尾炎以外,并可治疗附件炎、痛经以及因血瘀等原因造成的少腹痛,皆有效验。
 
3、鹅掌风之手皲裂为风湿凝聚,久而气血失养所致。肌肤甲错为各种原因致营血不能润养肌肤而呈干涩枯槁如鱼鳞状。“肌肤失养”为其主因。薏苡附子败酱散能温阳利湿散瘀消肿,使寒湿瘀血之瘀滞消散,经络通,肌肤得以濡养,则甲错、鹅掌风可愈。
 
总之,只要能谨守病机,就可举一反三,对“经方”应用自如。





吴茱萸汤

发表者:赵东奇 279人已访问

吴茱萸汤《伤寒论》用以治疗中、下二焦虚寒,挟浊阴上冲,所致的各种证候。
 
本方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吴茱萸温中,下气,散寒,降逆止呕,并有止痛作用。《本草经疏》说:“凡脾胃之气,喜温而恶寒,寒则中气不能运化,或为冷食不消,或为腹内绞痛,或寒痰停积,以致气逆发咳,五脏不利。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温,气自下,而诸证悉除。”人参,大枣以益气补虚,可使中焦气盛,辅助补阳之药,以利于祛寒扶阳。生姜有散寒止呕、降逆、逐水饮的作用。诸药合用,成为一个温中、祛寒、补虚、降逆、止呕之剂。可以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的呕吐、烦躁、头痛、手足厥逆等证。根据此方药物的性能,运用于临床以呕吐、头痛、烦燥、吐沫为主证者,但必须兼有手足厥逆、脉沉迟等虚寒脉证,不论新久,均有一定的效验。
 
一、呕吐(属胃寒者)
 
由于中阳不足,胃腑虚寒,不能腐熟水谷,浊阴之气上冲,故出现呕吐。证见食欲不佳,消化迟滞,食后呕吐,喜热怕冷,手足厥逆,脉多沉迟或虚缓无力,舌多色淡苔薄。
 
典型病例:
 
杨XX,男,42岁。偶尔食不适时即呕吐,吐出未经消化之食物及夹杂不少粘沫,吐出量并不多,为此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此延续了将近十年。近一年多以来病情加重,发展为每日饭后隔一至二小时,即频频呕吐不休,天气寒冷时尤其严重。曾用过不少止呕和胃健胃等药品,未曾获效。现手足厥逆,消化迟滞,脉沉而迟。治以吴茱萸汤。
 
吴茱萸12克,人参6克,生姜30克,大枣5枚
 
服三剂后,呕吐减十分之五、六,继服三剂呕吐又复发到原来的程度。经询问情况才知道因当时未找到生姜,而以腌姜代替,不仅无效反而又使病情反复。后配以生姜再进四剂,呕吐减十分之七、八,饮食增加,手足厥逆好转。宗此方化裁,共服20余剂,呕吐停止。观察一年来,未见复发。
 
二、头痛
 
吴茱萸汤治肝胃寒邪挟浊阴之气上逆,扰于清阳之府的头部而致的头痛。痛的部位多在正额和巅顶,痛时烦躁,恶心,吐沫,常见手足厥逆,脉多迟而弱。
 
典型病例:
 
张XX,男,30岁。患重感冒后引起头痛,疼痛剧烈难忍。并时时烦躁,恶心呕吐,吐出物皆痰涎之类,恶寒而不发热,手足不温、自觉口、鼻、齿冰冷难忍。脉沉迟,舌色淡,苔滑。从表现证状和脉象看为中焦虚寒,复感外邪,引起浊阴之气上逆于清阳之府所致。治以吴茱萸汤,服一剂后,头痛顿减,呕吐恶寒也有好转。守方共服三剂痊愈。
 
结语
 
吴茱萸汤所治由于虚寒引起的吐、利、烦躁、头痛等证,其药物的配合和疗效有很大的关系,其中生姜一味必不可少,更不能以干姜,腌姜等代替。




越婢加术汤

发表者:赵东奇 1967人已访问

越婢加术汤出自《金匮要略》由越婢汤加白术而成。越婢汤《金匮要略》中是治疗风水的方剂。主治:一身尽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之证。越婢汤的组成是:麻黄、石膏、甘草、生姜、大枣。方中以麻黄配生姜宣散水湿,配石膏清肺胃之热,合甘草、大枣补益中气,因而可散皮表之水,这是越婢汤的主治范围。越婢加术汤除有越婢汤的性能以外,还可以健脾以除外湿,兼治里水,故为表里通治之剂。
 
本方在《金匮蚕略》中并提到可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足弱”之证。从以上这段经文看来,下焦足弱和上句的厉风气似不相衔接。日本人尾台氏引《外台》有以下解释:“……肉极云者,肉变色,多汗,体重倦怠,四肢不欲举,不欲饮食,食则咳,咳则右肋下疼,阴阴引肩背,不得移动,名曰厉风。”(见皇汉医学)以上所述,只是解释了厉风的证状,关于下焦足弱的病因、病机没有作详细的论述。根据上条提示,下焦足弱的病机,不可能是因身热大汗泄所造成的。否则决没有既因大汗泄津脱等造成的足弱病证,而再用麻黄表散风湿,更促使大汗泄之理。而下句之“下焦足弱”的病因,病机,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则是因水湿充斥表里,使经脉之气不得畅行,致使气血不充,不能温煦和濡养下焦筋脉,筋脉长期失养,而致足弱,甚则不任使用。用越婢加术汤是散除表里之水邪,使水湿去而气血通畅无阻,筋脉得其养则下焦足弱自愈。笔者曾用越婢加术汤治疗由于长期以来,下肢水肿而致足弱不用的患者,获得捷效。
 
典型病例:
 
韩XX,女,32岁。患者生产第三胎后不久,即出现两下肢浮肿,肿势并不严重,故未引起足够重视。一、二年来,时轻时重,虽然断续治疗,也未治愈。突然于去年春天两下肢软弱不任使用,步履艰难,逐渐加重。以后每行三、五步也需别人扶持。虽经在农村服用中西药及针灸治疗,无显效。
 
患者面容消瘦,精神倦怠,口渴能饮,食欲尚好,动则易汗,两下肢浮肿,按有指凹,触之冰冷,自己站立不稳,摇摇欲仆,凡抬腿迈步,悉需别人帮助,脉大而数,舌红苔腻。投以越婢加术汤加减。
 
麻黄10克,石膏15克,甘草10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防己15克,生姜6克,大枣5个,水煎温服,嘱服五剂。服药后,尿量增多,下肢浮肿有明显好转,而行动也比以前有了转机。宗原方再服五剂后,下肢浮肿已将近消失,步履虽然仅能缓慢地行走二、三十步,但已不需人扶持。以后又改服调补气血、强壮筋脉之剂,缓缓收功。
 
结语
 
越婢加术汤所治疗的足弱,和一般“筋痿”的足弱,在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面,有严格的区分。此是由于长期的下肢水肿,阻格了气血的运行,使下肢筋脉得不到足够的温煦、濡养,因而致筋脉软弱不任使用。“筋痿”是因热邪伤津,筋脉失养,而致筋脉松弛,不任使用。在治疗方面,前者以逐水、消肿为主.后者以滋阴和血兼助阳气为主。
越婢加术汤证的下焦足弱,不独越婢加术汤治疗有效。而且凡是健脾除湿、消肿之剂,久服皆能取效。所谓“师其意,而不泥其方”。




麻黄加术汤

发表者:赵东奇 2870人已访问

麻黄加术汤见于《金匮要略》,由麻黄汤加白术组成。方中有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白术共五味药,主治湿停于肌表,兼挟风寒之邪,而致身烦痛的证候。
 
麻黄汤是发汗峻剂,善能攻在表之风寒,为治太阳经表实的主方,主治肌表停湿,湿扰于气分,兼挟风寒之邪,而发生的肌体烦痛。在治疗方面,一般情况,表湿当以表解,应以发微汗而解之,若以峻烈发汗,则风寒虽解而湿邪独留,病必不除。麻黄加术汤,方中重加白术,既能缓解麻黄汤之峻烈出汗,又有除肌表之湿的作用,使风湿之邪得微汗而解。
 
本方用于临床,治风湿烦痛的证候,对以下类型,有一定的疗效。
 
一、行痹
 
风湿之邪停于肌表,以碍肌表的气血运行,日久不愈,成为邪衰正不足的状态。证见周身疼痛呈游走性,痛无定处,即古人所谓“行痹”、“风痹”之类。患者一般是肌体喜按,皮肤不润,喜热怕冷,疼痛反复缠绵不愈。以麻黄加术汤治疗此病,一方面的作用是祛除在表之风湿,另一方面的作用是补气扶正。麻黄桂枝可通阳助阳,阳盛则能旺盛血脉运行,使肌表之气血比较充沛,既可抗邪,也可濡养温煦肌肉筋脉,以资邪去正复;白术培补正气。诸药配合,扶正祛邪,达到治愈的目的。这种病证大多病程较长,在治疗方面,既要祛除病邪,又要培补正气,因而宜缓缓收效,不能操之过急。服用此方时可酌加一些当归、川芎养血活血之品,或加党参、黄芪助气之药,宜制成丸剂或散剂,久服自能生效。
 
典型病例:
 
张XX,女,48岁,患周身疼痛呈游走性,每晚必令其爱人踩按四肢,或用木棒锤敲一至二小时之久方能入睡,三、四年以来日日如此,如不按捣即不能入眠,疼痛难忍,天寒阴雨更甚。患者手足不温,皮肤枯槁,不论冬夏,很不容易出汗,精神疲惫。给以麻黄加术汤加减。
 
麻黄60克,桂枝80克,白术120克,杏仁45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甘草30克,上药共为细末,日服12克。服到20天的时候,自觉手足温暖,疼痛微有减轻。最令患者喜悦的是,近日来每服药一小时后,即感手足心津津出汗,这是以往罕见的事,所以服药的信心更大了。共服上方加减三月余,疼痛基本上不发作,再不需人按捣了。后兼服调气血之剂以巩固之。
 
按:
 
本例患者,周身疼痛数年之久,既往凡攻邪、补正、通经、活络之品,无药不服,但效果总不明显。因其病因病机为湿邪久留,阻遏经络气血运行,卫阳被阻,开阖失司,故难于出汗,脉络长期失养,故喜热喜按,疼痛久而难愈,在治疗方面,单纯攻邪或补正皆为偏师。麻黄加术汤加味既能缓攻在表之风湿,兼有补正之功,因而获效。
 
二、湿痹
 
风、寒、湿邪合而为痹,湿痹是痹证之以湿邪偏胜者,亦名“着痹”。《素问◎痹论》说:“湿气胜者,为着痹也。”麻黄加术汤所治的范围是:
 
(一)以周身烦疼,一身浮肿为特征者。
 
所谓“身烦疼”是疼痛剧烈,不得安静的状态。因风寒湿之邪尤以水湿更盛,蕴于肌表经络致使气血阻塞,运行不利,故发生疼痛。且体表之阳虚,阳不能化湿故微肿,湿留肌肉而烦疼。此证发病急剧,证见周身烦疼,四肢面目轻微浮肿,肢体沉重,阴雨天寒尤甚,间或也有小便欠利者。
 
典型病例:
 
王xx,男,农民。因在田间劳动,忽着风寒侵袭,数日后即周身关节烦疼,并呈游走性,尤以下肢疼痛为甚,局部指压凹陷不起,疼痛拒按,肌体沉重,举步艰难,大便正常,小便短赤,脉大而数。曾有医生给服过五皮饮加减之类无效。脉证相参,诊为湿滞肌表留于肌肉,风湿相搏。投以麻黄加术汤,嘱其勿大汗。服二剂后,疼痛稍减轻,但浮肿消退。上方加羌活、苍术各15克,继服二剂后疼痛大减,以后调养数日痊愈。
 
(二)治疗风湿相搏,一身尽疼,有恶寒发热表证为特征者。
 
风、寒、湿之邪,聚积于体表,故临床见证,既有发热恶寒之表证,又有风湿相搏之疼痛。此病发病急,病程短。发病的因素为患者平素体表有湿,停于肌肤之间,又感风寒之邪,风寒与湿合,相搏而作痛,疼痛剧烈。一般临床见证无汗者多,有汗者少,治以麻黄加术汤加减,微汗则愈。
 
典通病例:
 
曹xx,男,28岁。冬月,患者发寒热,头项强痛,周身疼痛难忍。一医认为感冒,服药、打针,治疗三天,证状毫无减轻。
 
患者热多寒少,皮肤触之有灼热感觉,而且疼痛剧烈,稍有转动即呼号难忍,不似外感之轻微疼痛,口干欲饮,小便短赤,气粗微喘,脉滑数有力,舌质红,苔薄白。诊为风湿相搏,湿有化热之趋势,给予麻黄加术汤加减。
 
麻黄10克,桂枝6克,甘草10克,杏仁12克,白术12克,石膏30克,黄柏15克,服一剂后,汗出津津,疼痛虽未明显好转,但发热大为减轻。宗上方加减服二剂,疼痛发热减十分之八、九,又以上方加减再服二剂痊愈。
 
结语
 
麻黄加术汤治疗风湿相搏之疼痛,对疼痛呈游走性、痛无定处者有效。如沉着固定于大小关节疼痛者,此方效果不佳。宜服桂枝芍药知母汤。疼痛急性发作者,宜汤剂,如病程较久沉疴痛疾者,宣散剂久服。


麻黄细辛附子汤

发表者:赵东奇 892人已访问

麻黄细辛附子汤,由麻黄、细辛、附子三味药组成。仲景用以治疗“少阴病,始得之,仅发热,脉沉者”的感寒证。本方是攻表发汗、温经扶阳、散寒之补散兼施剂。少阴病为阳气虚寒证,本不应当发热,若初起而反发热,是兼有表证,因而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解表。本方证虽属阳虚而兼外感,但既发热,说明阳气尚不至过虚而可抗邪。如不发热者,则为阳虚不能抗邪,属阳虚里寒之证,在治疗方面,就应以温阳散寒补虚为主。麻黄细辛附子汤减去麻黄峻烈发汗之品,加白术、炙甘草,既可温阳散寒,又能补中益气,对治疗阳虚型的外感证,颇能取得捷效。
 
一、感冒(属阳虚者)
 
外感表证大多以发热恶寒为主证。恶寒是风寒侵于体表,阳气不能及时达表抗邪,发热是阳气抗邪,邪正交争的结果。有部分患者,当外感寒邪之后,恶寒、体痛、骨节疼痛、头项强痛、咳嗽或喘等表证具备,唯不发热,脉迟缓。此为阳虚无力抵抗外邪,属阳虚里寒之证,即《伤寒论》所说:“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在治疗方面,如以表散之法,不仅无效,必使病邪羁留不去。对此病之正确治疗,必须是温阳、扶正,兼散寒邪,补散兼施,方可达到祛邪的目的。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减去麻黄,加白术、炙甘草治疗此病,应手获效。
 
病例一:
 
杨XX,男,86岁。平素阳虚体寒,经常外感风寒。感冒后,恶寒,头项强痛,骨节疼痛,咳嗽,无汗,脉迟,从不发热。给于附子10克,细辛3克,白术12克,炙甘草10克,一至二剂后即痊愈。20多年以来,每患感冒,即服此方,甚效。
 
2、病例二:
 
王XX,男,45岁,中医师。每感冒后,头项强痛、恶寒、骨节疼、鼻塞声重、咳嗽等外感表证具备,唯不发热,脉迟缓。累用一般治疗感冒之中西药品治疗无效,缠绵不愈。以附子10克,细辛3克,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最多二剂,即诸证痊愈,每治每效。
 
二、痛痹(属阳虚感寒者)
 
素体阳虑,复遭风寒之邪,侵袭肌表,滞于脉络,证见肢体疼痛、手足不温、得热则痛减、遇寒则痛甚、春夏好转、秋冬增剧、脉沉迟等一派阴寒脉证者,服此方可获效。
 
典型病例:
 
乔XX,男,59岁。周身疼痛,游走不定,每到冬季,剧痛难忍,拥被卧床。次年春天,天气渐暖,疼痛也随之缓解,到盛夏时,则疼痛若失。数年来逐渐加重,面色萎黄,肢体消瘦,脉迟而弱。治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于秋末冬初即开始服用。附子30克,细辛15克,白术30克,炙甘草30克,制成散剂,日服10克,服至初夏即停。当年冬天疼痛大减,第二年冬天痊愈,以后不论隆冬盛夏,都能参加轻微的体力劳动。
 
结语
 
阳虚感冒之证,临床上颇不少见。这种类型的患者,每遇感冒时,概不发热,一贯如此。不论用中西药品治疗,有的总是迟迟不愈。因其平素体阳不足,一旦外感风寒之后,本身之阳热无力抗邪,因而外感表证具备,唯不能发热,脉迟或沉。在治疗方面,若用解表之法治之,实难治愈,因解表之法需结合本身之正气,方能抗邪外出,今在卫阳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借助温热药的力量,以扶正兼驱邪方可奏效。
麻黄细辛附子汤,去麻黄加白术、炙甘草,用以治疗此病,少则一剂,效果卓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